漢字能不能再簡化一下,提高書寫效率?你怎麼看?

猩猩有星星


我認為,漢字不能再簡化了。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幾千年華夏文明最重要的載體。首先我們先了解下漢字的特徵。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我們目前所能追溯到且可以讀懂的漢字是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我們還能夠讀懂,說明我們的文字是有很強的傳承關係的。這也是數千年華夏文明一脈相承,從未中斷的一個證明。

漢字的最大特點,就是表意。幾乎每一個漢字,都可以通過字形結構來解釋這個字的含義,這也是漢字的魅力之一。比如,繁體字的“飛”字,就是象形字,意思為一隻鳥展開雙翅向上飛昇。這簡直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幅很美的畫面,並因為有“升”字而使這個字還充滿了詩意。

在某個程度上說,繁體字確實不方便書寫和辨認,特別是對於教育程度低、漢字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用更簡單的筆畫使繁體字簡化,更有利於老百姓去學習和書寫。但是,過於簡化,就會離傳統的漢字文化越來越遠。試想,如果簡化成像日本字那樣,以偏旁部首來呈現,那就偏離傳統太遠了。況且,就是日本字那麼簡單的結構,也不見得比漢字更方便使用和溝通。文字的作用就是表達和溝通,古文字言簡意賅,含義豐富,也是很體現人的智慧。

即便是繁體字不方便書寫,也不影響溝通。比如港澳臺都一直使用繁體字,也不見得這幾個地方的人使用的時候說不方便,也絲毫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表情達意。

我國七十年代的漢字簡化,將一些字簡化得與傳統漢字差別極大,也被稱為“二簡字”。比如,“面”用“靣”,且所有帶“面”字的都同步簡化。後來很多專家覺得,這些簡化字遠離了傳統漢字的構成形式,也無法體現漢字的美感,八十年代,這些字都被廢除。

2000年,國家通過文字法,繁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近些年,還有很多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呢。

當然,恢復繁體字,在短期內是不會的。畢竟,我們已經使用了簡化字好幾十年,國民是教育程度還不高,一下子恢復繁體字,又會有一大批的文盲出現,又要經過好多年的“掃盲”了。

至於以後,國民素質很高了,會不會恢復呢?那是以後的事,就不得而知了。

這就是我的一點淺見,不一定有道理,大家互相交流。


喵獸先生


我認為完全可以進一步的簡化,以利於人們更加快捷簡便的掌握這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提高書寫效率,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其他的學問。這應該從以下三點來看:

一、統一認識。

簡單地說漢字與其他文字一樣,都是一種人們用來交流的工具。作為一種大家經常使用的工具,是複雜笨重些好呢還是簡單輕便使用好呢?答案其實很清楚了。比如農民用鐮刀收割小麥,一種鐮刀輕便鋒利,用起來得心應手;另一種笨重粗糙,用一會兒,就腰痠腿疼,他會使用哪一種呢?正是因為實行了簡體字和推廣了漢語拼音,才在解放初期使很多普通老百姓迅速摘掉了文盲帽子。簡化字對於漢字的普及,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是有目共睹功不可沒的。

二、循序漸進。

在中國歷史上,漢字已經進行了多次演化了。有的人對於簡化漢字一直牢騷滿腹,還有的雞蛋裡頭挑骨頭,好像自己很有文化似的。說什麼愛無心,親不見,廠空空,鄉無郎,產不生,對於簡化字惡意詆譭。難道繁體字就真的比簡化字優越多少嗎?莫言就是用簡體字寫的文學作品,卻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當然,如果對漢字進一步簡化、合併、減少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經過專家們的深入調查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學生怎麼看。

大家都聽說過一個小學生考試時,因為名字筆畫太多哭暈在教室的事情吧。那個小學生的名字叫爨懿曦(cuàn yì xī),平常成績還不錯,但是名字總是寫不好,每次寫名字都得花10幾分鐘,真的是苦了他了,爨懿曦三個字一共有72畫。由此也可以看出,簡化字要比繁體字優勢大得多。所以,漢字是完全可以進一步簡化的。

文字就是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所以現在的簡化字是完全可以適當的進一步簡化的。當然,這是需要專家們進行周密細緻深入的研究才行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strong>這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謝謝。


<strong><strong>


半瓶茅臺


我認為漢字大幅度再簡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一是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載體的文字,已經做過幾次簡化。

文字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應用廣泛的交流工具,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經過千百年來的使用,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行了演化和簡化,歷史上的規模性簡化文字也有數次,已經達到了應簡已簡。

二是中國漢字是一種特殊文化,過於簡化,就失去了原有的內涵。

我們的文字,是多少年的演化而來,是由意向、象形、音像、寓意、隱喻等等多種因素組成,有著極深刻的內在含義的。當記載表述的文字出現了過於簡單化,就必然遺漏了很多固有的意義。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與我們擁有燦若繁星、意義深厚的文字是分不開的。

三是中國目前的簡化字,已經廣泛使用、深入人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團結的民族,在文字上既保留了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更是逐步統一和應用了漢文字,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隨著中國的逐步強大,我們的漢字文化也更加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應用,逐步成為"世界文字"之一,有了更為廣大的空間和極大的應用領域。

總之,目前的中國漢字,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在國內和國際,都沒有再行簡化的必要和可能,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


賈興華


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漢字不會簡化。原因有二:1.一個文字首先是穩定性,變來變去不利於傳承和推廣

2.現在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字筆畫多不好寫的問題得到緩解。

你所說的漢字再次簡化問題在我國曾經存在過。50年代我們國家進行漢字簡化,效果明顯,普遍獲得大眾的支持,也就是繁體字和我們今天使用的簡化字。到了70年代,有部分人提出,漢字還可以進一步簡化,所以國家從1977年開始著手實施漢字第二次簡化。這次簡化實施了快10年,然後被叫停了。在1986年國家下文宣佈取消漢字第二次簡化。為啥要取消?這是因為違反了語言文字的統一性穩定性原則。“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於社會應用”。

我們知道戰國時,秦國的功績是書同文。說的也是這個問題。漢語的來源之一是象形。比如射這個字,我曾經看到有人疑問“寸身”咋能射箭?是不是和矮這個字弄反了?你看矮這個字是箭矢的矢,不是射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射其實是標準的象形字。射的身字旁表示的是一個人,而寸表示的是一把弓箭。在大篆寫法裡一目瞭然。所以漢字過度簡化就找不到原意了。


新疆風物誌


漢字不能因為求速度寫快而簡化。會有很多弊端。咱先以“達”字為例看看發展過程。如下圖。

一:給學字識字帶來麻煩。大家看看這個“達”字的發展過程。如圖所示。每次的簡化都給學習帶來困惑,如 圖所示。篆書圖一簡化到 簡牘圖二,就不是一個字了,再由圖二到圖三又改頭換面了。圖三到圖四,圖四到圖五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在到今天的“達”。大家看看這還是一個字嗎?就不說外國人學漢字難了,國人學精通的也不多。

二:給閱讀帶來麻煩。中國的文化是代代相傳的。每個歷史時期都用當時的字體記事情。當我們拿著過去的書閱讀時。很茫然啊!因為讀不下去了。純粹是當時的老寫字體。現代人學的是現代字。如“達”字。它的老寫在過去是另一個嘴臉出現,和現在的“達”是驢頭對不上馬嘴。咋能閱讀?我在看文章遇見很多生字,就查字典,查出來後是非常熟悉的常用字!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三:給書法作品帶來閱讀困難。如,“觀海聽濤”四個字。用書法寫出來是“觀海聽濤”。很多人看不懂。為啥造成這個局面?因為老祖宗簡化字造成。而書法是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必須保持傳統。所以書法作品讓作者另註明原詩句。有些行書,草書本來老寫就不認識再加上書寫“草”,這些作品連鬼都不認識!!這就是簡化太頻繁了。為啥香港現在還是用的繁體字?答案自己想







王喜全


漢字到目前為止已經是最後的簡化了,再次簡化,必將造成使用的混亂。1977年推出的二簡字就是很好的例證,僅僅一年時間就廢止了。我們應該慶幸,在當時那種環境中,執事者能夠知錯即改,是很難得的。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字,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至今爭議不斷。象一些簡化了的姓氏,詹改佔,蕭改肖,戴改代,傅改付,有的本身就是兩個姓,合成了一個。其他的漢字可以合併,比如“鍾”和“鐘”合為“鍾”字,“醜”和“醜”合為“醜”字,“髪”和“發”合為“發”字,這些倒是影響不大,但姓氏一合併就亂了套。所以說,漢字到目前就沒有了再簡化的空間了,在可預見的將來是不可能再次簡化的。


金皖韻


提到書寫效率[大笑]這個其實多慮了。

我們大多數的所謂書寫是通過電腦面前敲敲打打或者手機屏幕的下半截指指點點來完成的。

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大約也就是簽名了。

如果是領導可能還要多些幾個同意和已閱。

本來就少的可憐的書寫量都不能滿足記憶的需求了。經常會提筆忘字,而且是很常見那種字。

當初的簡化是考慮到掃盲的需求,簡化字和繁體字並行,只是內地這邊因為教科書的緣故用簡化更習慣一些,包括書法愛好者在內很多人還是更偏愛繁體字,我也認為繁體更能體現漢字的內涵和穩重。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是沒有再度簡化的需求和必要的。

附幾張圖片看下,欣賞一下橫平豎直的美感





夢蝶也逍遙


應邀簡答:漢字確實應該立即簡化。大批量刪除不常用的同音字;生僻字。

因為這樣能減輕很多不必要的學習精力。更能適應網絡暢通實用。更能讓中華漢字文化發展得更加燦爛輝煌。

馬上行動吧!



阿祥79874


我個人的觀點,漢字不要再簡化了。

一、按照我國的政策,我國官方語言文字將長期保持穩定,漢字本身的任何改動都是耗費巨大的工程,意義不大。

二、現行階段來看,社會進步之快,文盲相對舊社會來講,已經很低了,現行文字的普及率越高,那麼用現行簡化字的使用率當然也會越高,所謂尾大不掉,習慣一旦行成很難改變。

三、漢字簡化這件事,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類似的歷史其他國家沒有經歷過,未來的中國也幾無可能再次經歷,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再來做這件事了。

四、相比於繁體字已經簡化了,如果再簡化,方向只能變成字符,也就相當於字母了。毫無審美觀,結構也不好看,失去了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明韻味。


周易研究與應用學者


一種文字,在成熟之後會有一個穩定的時期,特別是通過官方規範之後更應該保持穩定,不能隨意簡化。當然,作為個人用字,如果你不給別人看,那你想怎樣簡化就怎樣簡化,他人無權干涉。但是,如果你要與他人溝通,你寫出來的字必須要人別人看懂,否則就失去了交流信息的作用。

在漢字已經能夠信息化處理的今天,漢字簡化已經不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