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南北都自称中华正统,为什么会被有着一半鲜卑血统的隋国所灭,天下归一?

闲谈空谈


若说正统,西晋是当然的正统。受魏禅,且统一了天下。

晋之前三国,对砍几十年。人口财物损失巨大。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口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永嘉之乱,公元316年,西晋终被匈奴族刘聪所灭。这是由匈奴大单于刘渊建立的政权前赵。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蛮族政权所灭的汉人大一统王朝。这样开始130年北方十六国大砍杀。

华北的六族(汉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後或被大量屠杀。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遂开始了后来的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就是鲜卑汉化。北魏国都南迁洛阳。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南移。进入中原的包括拓拔在内的各族贵族加速汉化及封建化。作为鲜卑汉化改革后遗症,因为地位和待遇大幅度降低,“北方六镇”造反。在这场大乱中有两个人宇文周和高欢,脱颖而出笑到最后。宇文周是汉化的鲜卑人。他在掌控西魏过程中,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改为鲜卑姓。军中汉人予以赐姓。比如隋唐杨李两家赐姓为普六茹氏、大野氏。同化一大片汉人。那个高欢有个鲜卑名字叫“贺六浑”,但他实在是个鲜卑化的汉人。他投机,跟着六镇其兵,然后投靠尔朱荣,最终掌控北魏政权。可见,虽然是乱世,也的确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随后,北魏在宇文泰高欢的手上分裂为西魏东魏,在宇文泰高欢后人手上变为北周和北齐。北周有个武帝,他搞了一场灭佛运动。收缴财富无数,据说还俗僧人三百万。国力大增。北周遂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北周武帝病死,三年后581年,北周静帝下诏宣布禅让。杨坚建国隋。

西晋完了。皇族司马睿率领大批士族和百姓迁往江南,史称“衣冠南渡”。公元317年,在建康建国称帝,史称东晋。东晋延续了一百多年。和西晋统称晋。期间多有北伐,也曾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可见,这个期间,东晋是正统。

然后,在北方北魏前稍早,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立宋。史称刘宋。以后经齐、梁、陈共计四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后庭花”的陈叔宝灭于隋。时为公元589年。

天下统一于隋。

所谓南北正统之争即东晋与隋之间这个时间段。

正统是文化的产物。是历史的需要。如果干脆不编史。不做记载,不延续了。还有什么正统吗?

北朝争正统,体现的是民族的融合,是文化的同化。这样一路下来,100年浸润,它如何不正统呢?它是正统的一部分。关键北朝继承者给力。隋朝灭陈,实现天下一统,它最终掌握了编续历史的权力,它和西晋一样是正统。

所以史书上以魏晋南北朝名之。实际上并重的。

至于为什么统一于隋?还是有德者得之。隋文帝励精图治,不十年间,跨江灭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恬然滋味


杨坚是汉人,鲜卑赐姓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

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泰宝死后,被授予遗赠。然而,根据陈银科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省的汉族,洪农杨家的身份应该是基于虚假的借口;而所谓的吴川阳原寿流镇,也是余文泰为了吸引下属的感情而编造的一部小说。

西魏大同七年541年6月的一个难看的夜晚,杨坚在丰邑的般若寺出生于杨忠的妻子吕氏。据说当时“紫气满场”。隋书记载,一个尼姑告诉吕,杨坚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被抚养长大,于是他带杨坚到另一个大厅,亲自抚养他长大。

杨坚掌权之后,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全国。杨坚的妻子是北周卫国公,独孤信嫡女独孤伽罗(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是汉化的鲜卑人。

就算杨广有一半的鲜卑血统。但是统一天下是杨坚的事,不是杨广的事。所以“天下归一于有一半鲜卑血统的隋国”的说法不当。


青衣江畔夜读书


因为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后,所有之后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面临一大难题,即如何统治人数多于自身数倍的汉人,有的政权搞压迫,如石勒石虎。有的政权搞优待,如苻坚。还有搞汉化的,如北魏孝文帝。还有搞平衡的,如北齐高欢。但都失败了,唯独西魏权臣宇文泰的改革,完成了民族文化观念利益的彼此认同包容融合(即你所说的正统认同)外加效仿学习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及军事制度,还有马镫之类的技术,使得国力开始蒸蒸日上。由此开始,北周灭北齐,北周的后身隋朝灭掉了南边的陈朝,完成统一,也给后来的盛唐打下了坚实基础。

至于为何是杨坚完成一统,其实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当然这个必然性不是指杨坚,而是指关陇集团。从北周至隋至唐,其实都是关陇集团内部的权利代换。

最后纠正,杨坚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不是汉化的鲜卑人,造成这种认知错误是因为宇文泰掌权时让所有高阶官员尤其是将官全部改成鲜卑姓,例如杨坚改叫普六茹坚,唐李家祖宗李虎改叫大野。其次八柱国通婚联姻,造成汉人鲜卑化,鲜卑人汉化。

史料记载杨坚出自关中名门弘农杨氏,其实他祖上只是山东普通百姓家族而已。



屹然谈古


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所谓的“正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其次,血统与兴衰灭亡有什么关系?

正统的标准

关于正统,我们先来说一些历史现象。

1、以东汉为什么会被归为汉朝为例。

西汉被王莽灭后,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能再建东汉。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刘秀以汉室血统为由召集天下义士,目标是光复汉室。所以,对汉朝而言,出现了西汉、东汉之称,以至于很多人对王莽政权这样一个短暂的存在,认为是小打小闹,但史实是王莽的确建立了一个政权,并发行货币。但为什么后来的史家,要将东汉也归入汉朝,而没有将其赋予另外一个王朝的称呼,恐怕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们认为刘秀建立的政权是有汉室的血统。

这就是一个自认为正统而建立政权的东汉,而史学家也以此认为,东汉就是属于汉朝。所以,形成今天我们的认识:东汉属于汉朝,但严格按照政权划分,东汉是一个独立的朝代,东汉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和西汉是不同的。

2、什么是正统?

古代历史上很多王朝自谓正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皇室的后代及皇室的姓氏为标准,比如后来的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自封为汉室的后代,要光复汉室;后来五代的李克用父子建立后唐,自封为唐室的后代,要光复唐室,而实际上李克用父子根本不是汉族人,他们的“李”姓是被奖赐的。

(2)以奇异的天象或者其他现象自封正统,意在呈现“君权神授”。比如《史记》中记载的汉高祖刘邦斩蛇之故事,托故为炎黄之帝的争夺;又如陈胜吴光起义营造的鱼腹书的事;又如五代后梁政权的建立者朱温,在即位之前假造异象,以营造天命降之。

(3)南北朝的正统问题。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在此,南北朝的正统问题,都只是自封为正统以稳固政权的手段,像这种手段还有北朝时期的政权遥授地盘以封爵的现象。遥授地盘指的是,被授予的地方不在该政权的管辖范围内,但是也作为一块地授予有军功者。

正统问题和被灭有什么关系

1、血统和兴亡有什么关系

这个论点在历史上是不成立的。

以辽、西夏、金和宋朝的对峙为例;

以蒙古占领欧亚大陆为例。

仅仅以血统正统与否去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灭亡是很荒诞的。

2、正统的认定标准

正统的认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比如古代的炎黄子孙认定汉族即正统,但站在鲜卑、契丹、蒙古、满族人的角度,他们的民族血统才是正统。

这也可以举例,比如在辽朝分为南北面官制度,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在清朝前中期以前很少有汉人官能够做到高官的,后来在清政府日益衰败的情况下,才有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叱咤风云的情形。

总结

1、正统的认定是相对的。

同时也要注意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古人的“正统”观。这也是为什么说一定要看原版的历史书,而不是咀嚼别人重述的历史。因为我们在读其他人的著作时很容易被灌输他人的想法,让我们以为历史就是这样的。但其实不然。

2、正统与否,和灭亡没有关系。

所以,要建立宏大的历史观的同时,要符合史实逻辑的推演。

若有疑问,请留言。


理简


久乱思安,魏晋南北朝五百年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获得安宁,天下归一结束战乱早已成了大势所皱。五胡进入中原三百余年,早已与中原汉人融于一体,难以分割。要想统一天下,首要问题就是民族问题,南方诸汉政权忙于内斗根本无力北伐。只有北方胡汉杂糅的政权,在一次次灭族灭国的历史教训中,寻找出了一条生存之道。北周很好地解决掉了胡汉民族问题,并让各族精英服务于自已,使之无敌于天下。隋继承了北周的一切,并最终完成北周未竟之业,统一天下。


闲谈空谈


没有什么正统不正统之说。那都是统治者为了标榜自己君权的合法性,而编出来欺骗世人的谎言!

1.国家灭亡和所谓的正统没有一点关系,要是有关系的话那就没有朝代更替了!

2.南北朝之所以被隋朝统一,正应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太久的乱世让民生凋敝,人们渴望太平,南北朝之所以结束是因为当时的乱世导致割据势力失去了太多的民心,所以外部力量的打击下,才会摧枯拉朽般的轰然倒下!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鹮乡斌哥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大融合的结果。汉族也是早期部落融合、族群融合而成。此後至南北朝达到融合的两种方式,即一是北面少数民族南进中原融于族群固定且强大的一方共称为汉族;同时因此造成中原汉族大量南迁而融合了南方少数民族也共称为汉族。并且由于两种融合的各局经四、五百年的固化、共识,虽割剧但都一统大中华的情节(都称正统)。在此共同认知下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得到民意支持并具备统一全国的大略和力量措施,谁就能结束混乱、实现统一。不管其汉族血统纯度高低隋具备了上述,便必然完成大业!


昆仑139100429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杨坚父母是汉人。隋朝怎么是鲜卑出来了?


西湖边的耕田人


民族的融合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有什么血统不是最重要的,谁能抓住民心所向,谁能从各民族吸收先进的东西,谁就能胜。民心思治,乱的时间太久了。


洒家的自留地


都是政治联姻,关陇军事集团和鲜卑贵族的合约联姻,造就了汉族和北方少数名字的融合,隋唐不算正统的汉人,一半的鲜卑血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