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招安时,为何只有鲁智深敢当面反抗宋江?有何底气?

dr259


其实细细品读《水浒传》,我个人觉得鲁智深是一个非常能够看透社会、甚至是能看透人生的一个人。不得不说鲁智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很睿智的人,睿智不等同于多谋善智,鲁智深的睿智则体现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

梁山在相继经历了晁盖惨死、几次反围剿战争都大获全胜、并且已经确立拥护宋江为梁山第一领导人的前提下,宋江提的“招安”就是梁山发展的主旋律、甚至是核心发展思想,最主要的是,这个主旋律已经让很多人都默认甚至是服从了这个发展思想,所以招安是梁山的大势所趋,也是多数人的心之向往。

但其中就有一个人非常敏锐的觉察出了招安的弊端,这个人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羊群效应下的一个“小傲娇”

所以在宋江自导自演的大聚义上,宋江提了招安,除了武松、鲁智深和李逵明确提出了反对招安外,几乎没有人在提出招安。

鲁智深反对招安的理由非常简单,他认为:现在的朝廷,奸臣当道,宠臣跋扈,文官武将操纵下的国家政局黑暗的就像鲁智深身上穿的袍子(皂色指黑、灰色,在这里形容很脏的意思),你想洗,洗都洗不干净,这样的朝廷如何为他效力,若再提招安,我鲁智深就在此别过,再谋出路。

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反对招安,实际上他个人对于北宋政权是非常失望、甚至是对于招安的前途是充满了悲观的,而且对于招安,鲁智深显然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的,并不随波逐流,也不想着封官加爵。

梁山的招安过程,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经济管理学中的羊群效应,同时,在服务心理学中,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从众心理。

这个羊群效应,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从众心理。羊群效应的本质意义就是指很难对投资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而采取的一种从众心理。通俗的讲,这类人大多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有钱一起赚,要亏一起亏。”其实这类人现在也不少,毕竟没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说武松反对招安,是因为他通过孟州兵马都监张蒙方、张团练、蒋门神、知府一伙的龌龊行径,知道了朝廷这个阳关大道已经行不通了。相比之下与高俅有着杀妻灭家之恨、甚至是杀身之仇的林教头在这件事上,就显得匪夷所思多了,因为林冲从始至终都没有提过反对招安。笔者已经无法揣摩原著里林教头的心理活动到底是啥样的,或者说作者在写林冲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但林冲的反应,就是非常典型的羊群效应,也非常完美的诠释了小人物(小老百姓)遇到事情得过且过的逆来顺受心理。

所以说,鲁智深和武松,堪称羊群效应中的一个“小傲娇”。

鲁智深能够和宋江拍桌子,是因为鲁智深有掀桌子的资本

所以李逵也想硬气一把,结果差点被宋江立成杀鸡儆猴的榜样给砍了(哈哈哈,全书笑点之一)

那么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鲁智深其实从头到尾也没拿宋江当回事,喊宋黑子一声大哥也不过是客套客套罢了。

两个人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身份地位平等交朋友的前提,就是两个人都有掀桌子的资本。

鲁智深的资本就是整个二龙山派系,而且鲁智深在说这句话之前,武松已经明确表态反对招安,也就是说整个二龙山派系现在除了杨志,都表明了反对招安。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

鲁智深之所以在招安这件事上当众让宋江下不来台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鲁智深的性格使然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鲁智深并不是一个欺软怕硬、甘愿为强权低头的人。

镇关西郑屠投托到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开肉铺、横行乡里,鲁智深依然不给镇关西面子,动手便打。

鲁智深路遇桃花村,听闻桃花山匪首周通强取民女,依然打抱不平,而且在没有明确桃花山贼寇实力如何的情况下,鲁智深居然敢贸然拔刀相助,可见在鲁智深的人生格言里,没有生死,只有正义。

在林冲的问题上,更加能体现鲁智深的不畏强权、拔刀相助的精神。

高衙内是殿帅府太尉高俅的干儿子,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想象一下,林冲遇到了多么大的麻烦。所以林冲只有夹起尾巴做人,甚至在强权面前,居然妄想用宝刀来缓和与太尉的关系。但是鲁智深不这么想,他的想法其实就跟《亮剑》里的李云龙没什么两样,遇到问题,不管怎样先锤对方一顿再说,所以他想帮林冲出这口恶气。

想想看,鲁智深这种嫉恶如仇、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来说,区区一个黑矮子宋江,鲁智深岂能给他面子?而且招安这个问题已经触及到了鲁智深的人生发展,而且招安前途并不明朗,还是个未知数的情况下,鲁智深自然不会给宋江太多的面子,反对就是反对,鲁智深也并不是一个说话拐弯抹角的人。

最不动脑的看书:原著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什么好揣摩的。




注:仅供娱乐,切莫作为历史依据。


青衫素人


要想知道鲁智深为什么敢这样做,要从他的性格以及和宋江的关系来说。

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出场较早的一个好汉之一。他的故事以大义凛然的拳打镇关西开始,到最后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升华成佛而止。他做事从来不是其他英雄好汉所谓的兄弟义气,而是真正的打抱不平。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庄,火烧瓦罐寺,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从他在五台山的目中无人的表现来看,他的眼中没有真正的畏惧谁,能让他折服的只有正义。所以在上梁山后他根本就没有把宋江放在眼里,只是听闻江湖传言宋江仗义疏财,而鲁智深压根就不把钱看成一回事,当真的和宋江接触以后以他的智慧应该能看出来宋江是一个腹黑的人,他应该只是表面上把宋江当兄弟大哥。

第二,在梁山的派系中,鲁智深属于有着自己家底的入股山头(二龙山),不是宋江一派的人,他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实力。

综合来看,他心直口快,待人直接,如有不满就会直言而出。他既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性格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实力。

和他一样的也有武松,李逵。武松是因为和官府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一听见政府就绝对会发泄不满。而李逵作为宋江的心腹,多次反对宋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智商低,情商低。。!!回答完毕


锦绣时代


鲁智深跟宋江没什么交集,不欠他情,也没恩于他,本身又是二龙山独立加盟进来的,反对你,大不了回二龙山去,还可能扯走一大帮人,宋江不能奈何他。

事实上,从鲁智深後来在征方腊之战中毫发无损并生擒方腊来看,他智勇过人,是梁山其他战将不及的,哪怕排名在他之上,也免不了损手烂脚。书中安排,也只有他是成佛得道的,意味着他才是全书唯一的正面人物。


TonyDeng


鲁大爷身后有武二爷和杨三爷,他们当年在二龙山桃园中可是结义了的,俗称桃园三结义,楼主懂了吧?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宋押司再厉害也斗不过他们三个呀,毕竟在虎牢关已经输过一次了


龙合七星


鲁智深还有他不敢的事情吗


驴叔看名著


至少人家反抗还世代留名,你怎不刨刨你明朝时候的祖上,是在路边捡什么瓜吃,你祖宗有名字吗?估计我就是数字当名字而已,你祖宗叫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