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已发放千亿专项疫情资金 上市公司获低成本贷款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获得国开行贷款,除了注资实体企业,国开行还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显然,这都是为了对抗疫情,让企业尽快摆脱疫情困扰,经济走向正常化。

2月24日晚间,中国长城(000066)和南大光电(300346)发布公告,向国开行申请贷款。

其中,中国长城公告披露,为降低资金成本,拓宽融资渠道,补充受疫情影响单位复工复产所需经营流动资金,该上市公司以信用担保方式,向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申请流动资金专项贷款10亿元,期限不超过三年,贷款利率较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

南大光电则公告,近日与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市分行签订了《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向后者申请贷款5000万元,用于原材料采购、人员工资支出等日常经营周转需求,此次申请贷款是基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需要。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近期还有很多上市公司或关联方,已获得国开行贷款。

据合肥报业集团旗下“合肥在线”报道,从2月17日起,国开行安徽分行发放首批专项流动资金优惠贷款,其中向京东方(000725)及其关联企业分别发放18亿元。

国开行上海分行半天内就高效与振华重工(600320)签订了11亿元借款合同,并实现全额发放,力助振华重工复工。振华重工海外业务占比50%。

2月5日,与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就上汽大通2020年应急贷款项目签订1亿元借款合同,并于同日实现首笔贷款资金发放,专项用于负压救护车生产以驰援武汉抗击疫情。上汽大通是上汽集团(600104)的子公司。

1月31日,国开行深圳分行收到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应急贷款支持请求,专项用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原材料采购。东阳光实业是东阳光(600673)的控股股东。

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730亿元,获得国开行发放“复工复产专项贷款”1.5亿美元和5亿元人民币。荣盛石化(002493)和桐昆股份(601233)是该项目的股东,其中荣盛石化占51%股权。

为了保障资金迅速到位,各地国开行分行都在成立专项工作组,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内完成评审、授信、发放等全部流程。

除了直接发放,国开行还通过联合金融机构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

国开行湖南分行将联合湖南本地金融机构,投放4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转贷款”帮助渡过难关。

国开行苏州分行与苏州农村商业银行启动转贷款合作,1月31日,首笔转贷款2亿元发放至苏州农商行;2月19日,广西北部湾银行获批通过1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疫情防控专项转贷款业务,这批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

国开行已设立了1300亿元“专项流动资金贷款”,外汇总体额度50亿美元,建立了“疫情防控应急融资服务机制”,对防疫所需贷款“特事特办”。

其中,对于“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内的相关重点企业所提出的融资需求,要在24小时内完成应急响应,并在准入要求、贷款利率、信用结构等方面给予最优条件支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同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截至2月23日,专项贷款实现发放达1019亿元。2月24日,国开行披露发行文件,拟于25日增发该行2019年第十四期和2020年第一期、第四期金融债券分别不超过80亿元、70亿元、70亿元,所筹资金可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