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薏仁菇菌棒出新菇

内容摘要:目前,位于丰岩村的薏仁菇基地已全面复工复产,薏仁菇菌棒长出了新菇。

中国黔西南讯 (通讯员 罗天杞) 一年之计在于春,兴仁市城北街道统筹协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合理部署农业生产。目前,位于丰岩村的薏仁菇基地已全面复工复产,薏仁菇菌棒长出了新菇。

走进薏仁菇基地生产车间,地上摆满了去年年底种下的薏仁菇菌棒,一朵朵肉厚圆弧的薏仁菇,茁壮生长在菌棒上,几名菇农正忙着采摘、搬运,一派丰收景象,甚是喜人。“今天我们来基地务工,这些薏仁菇长势太好了,我家去年也试着种了420个菌棒,现在已经长出了菌丝,预计再过几天就可以出菇了。”一大早,丰岩村村民毛明春就来到了基地,今年本来准备外出浙江务工,但是受疫情影响,出行计划只能搁浅,这两天有空就来基地帮忙采收薏仁菇。

“一个星期前,我们就开始复工生产,去年实验的3万余薏仁菇菌棒已经陆续出菇,我们两天采收一次,今天就采收了300多斤,目前已经采收2000多斤。”兴仁市培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政林介绍,根据薏仁菇出菇情况,合作社提前进行了安排部署,一个星期下来收入就到达了10000多元,为实现生产经营 “开门红”做好了准备。

“这些菌棒一般可以采三茬菇,可以采3到5斤,这样下来一个菌棒就有近20元收入,基地马上就要搞第二批种植了,我准备和他们一起种植。”村民宋政凯说。

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薏仁菇试种,以基地为载体,公司统一进行指导,长出薏仁菇后农户可以自行销售,也可以由公司统一回收。

据城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江介绍,结合今年实际,企业已经在一个星期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了复产,菇农必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实行消毒杀菌,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符合要求之后才可以开始工作。在前段时间,通过贵州省检测应用中心的检测,薏仁菇产品各项指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目前,基地一共实验了四个品种,结合菌棒生长情况,哪一个产品品质好,出菇率高,以后就优先发展哪个品种。

通过产业的带动,薏仁米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既改善了环境,又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菌棒也可以作为有机肥。下一步兴仁市将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项目、育龙头、建基地、壮园区,通过薏仁米秸秆的循环利用等,带动一家一户,促进一方发展。推进薏仁米+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升薏仁米产业化发展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