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幼兒園把幼兒教育辦成小學教育,有意義嗎?

九月花開101


沒有意思。任何階段都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幼兒園階段是以遊戲為主要學習方式,孩子才能獲取經驗知識。


匆匆沒那年


我們上的幼兒園就是個小區里民辦的,沒辦法,公辦進不去啊。從中班開始就有作業了,大班更是作業多的很,還很多從公辦轉過來的,生意好的呀。雖然我也曾想著快樂教育,不要逼孩子太緊,但每天群裡各個家長迫不及待給大家展示自己孩子多優秀,每天上課老師都檢查作業,不督促孩子的話根本不行,聽說幼升小的壓力更大,所以太難了。


星空凡人


這種情況一般是教育不發達的地區,但是家長很認可,認為學生在學校裡就應該多認識幾個字,數幾個數,對於後面學習有基礎一些。

我以前讀幼兒園沒有專門的幼兒園書本,也沒有專業的幼兒教師,也是讀的一年級課程,使用的一年級教材。語文主要就是學習的字母,聲母,韻母,數學就是數數,簡單加減等。

但是,我反對幼兒園上一年級的課程,更反對把幼兒園當作小學生培養。

第一,禁止禁止幼兒園上小學課程。什麼拼音,認字,計算等等都應該禁止,不能開展幼銜小的培訓。

第二,教師應該及時糾正錯誤。現在的條件比我們那時讀書條件是好了很多倍了,相信越來越多的幼兒享受到專業幼兒教師的培育 ,喜歡幼兒小學化的老師要糾正錯誤。

第三,幼兒不是去學校學文化知識的。應該是在遊戲中玩耍,在玩耍中游戲,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並讓孩子融入集體,並找到其中的樂趣,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養成,習慣,獨立,適應環境等,開啟小學教育的啟蒙教育。




重慶法哥哥


這個問題就如支持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一樣。

喊了這麼多年的素質教育,教育體制改革這麼些年,多少家長口頭上支持素質教育但骨子裡還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面對現在競爭的形勢成績不好,還能坦然處之,還真佩服你的勇氣。

把幼兒園辦成小學教育,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很多人說不符合教育的客觀規律,嚴重壓抑了小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幼兒園不教小學課程,可有的家長已經有了超前思維,你不讓我學語文數學,那我就給孩子報輔導班,學習鋼琴、書法、繪畫、英語等,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本來在幼兒園期間不教授課程是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減少幼兒壓力。可從實際結果看,孩子們的壓力並不少。

而且這樣一個規定,被大多數人誤解,尤其是不學習語文和數學後,當看到別人家同齡的孩子熟背詩書,精通數理時,再看看自家的孩子說話都不利索時,不知道會不會生出嫌棄之感。

教育作為我國現代社會的主要難題之一,牽動了很多家庭,影響了很多父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給予最好的教育,從小被寄予厚望,開始從幼兒園抓起,給予了太多的關注。與其教那麼多東西,不如教會他們最基本的方法和理念。


老劉的後花園


上小學前的教育都可以稱為早期教育,幼兒教育正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幫助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其後續教育打好基礎!

早期教育的重點是幼兒的身心健康,並不是孩子能算幾位數的加減乘除,也不是孩子可以識多少字。早期教育不是早早的開始學習課本知識,幼兒教育不應該辦成小學教育,也不能辦成小學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子後期學習效果好不好,直接收到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的影響,心態和習慣應從小培養。

一個在父母威逼利誘下學習的孩子,和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誰的學習效果不言而喻。為什麼有些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有些孩子是主動的,這其中學習興趣最為關鍵。

幼兒教育階段,通過各種活動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萌生學習的念頭,這就達到了建立學習興趣的目的。

在該培養興趣的年紀急於求成,生搬硬套的學習課本知識,考個好分數,這有些拔苗助長的意味,有害無利!


大魔丸子呀


個人感覺還是不要教太早!孩子畢竟還小,接受能力都不強,幼兒園應該多教些開發智力的東西,還是主要以玩為主,從玩中學知識!太早的接受小學的知識,容易造成以後厭學,孩子畢竟是孩子,到大班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教些,為小學做準備!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小楊楊O


很高興分享交流這個話題,個人不贊同幼兒園進行小學教育。幼兒在人生成長中是關鍵時期,除身心發育生長外,對世界從感知到認識,其智慧、生存技能,都是在玩耍中領悟,在遊戲中體會。若幼兒期進行小學教育,對大腦尚處發育期的幼兒十分不利,因認識水平不足,較難領會小學知識,也剝奪幼兒盡享童樂權力。故弊大於利,不但欲速不達,也貽誤幼兒的健康發育。





白金暢遊


孩子在每個階段培養的目標是不同的。幼兒園的孩子重點是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品德意識和集體意識。如果說小學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勞,那麼幼兒階段就應該是體德智美勞。把健康和品德放在首位。如果一定要教點什麼知識,也要避開公校教材的知識體系,誦讀國學,以《千字文》和《百家姓》為識字教材。孩子這個階段最擅長記憶,在玩樂中學點知識未嘗不可。英語宜教口語,做點數字遊戲。繪畫跳舞唱歌應該是學前最好的教學內容。


滿分作文劉世軍


利益燻心,譁眾取寵危害兒童,違反教育規律的不法行為,危害如下:幼兒園提前上小學課程危害巨大。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而且長期的,其危害是隱性的,形象點說有點像是服用嗎啡興奮一時危害終生,再通俗一點說就是拔苗助長。

兒童的發展必須在適合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進行適時、適度的認知習得活動,不能隨意強制性的逾越其認知發展階段。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強制專注力,過早要求兒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這樣危害兒童神經系統正常發育,容易發生近視、駝背、多動症、心理障礙等問題。

幼兒學習避免以常規上課方式,應該是以遊戲是幼兒學習為主要方式。好奇心與想象力是幼兒認識世界的天性,他們會自然逐步提高交認識能力力、創造力、想象力,不可強行灌輸和強制學習,這樣扼殺磨滅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害怕恐懼學習,導致慢慢畏學,這就是時下出現這麼多令家長老師頭疼的小霸王,小學渣不斷產生的主要潛在原因。我們不能過早給孩子造成學習上心靈上的學習創傷和陰影,否則要糾正會很難很難,兒童時期的創傷是深入心底的,有時會伴隨一生而難以消除。

小學教育90%以上是重複型教育,真正激發培養興趣天份的教育少之又少。幼兒提前過小學生活,不利於良好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及學習興趣的養成,甚至是對他們的摧殘。人人都知道“態度,興趣,習慣”才是成就天才的基礎。如果家長為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這點滿足自己禍害孩子的虛榮心,最終害了孩子一生的話,您就是罪人,您會後悔一輩子的,多可怕的後果呀!

小學教育的常規教學不可能因為,您的孩子在幼兒園學過那麼一點點參差不齊的,不完整的知識而改變。孩子學過一點點,誤認為小學內容太簡單不努力就可輕而易舉拿到好成績,久而久之會養成“做事不動腦、遇到問題不思考”不良習慣。一旦這種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生根發芽,再要根除可就有您頭疼的啦。

毋庸置疑,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幼兒提前學習小學常規課程,給家長帶來的是虛榮心的表象,是短暫、表面好看,從長遠看實質看純害無益。家長朋友為了孩子的終生健康負責,您千萬不可短視害了孩子!


大嘴英


幼兒園小學化這是不允許的。因為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算數算不明白?因為從小數感還沒有發展好,就開始學加減法。可是為什麼大部分孩子能跟上?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好!我不理解,但是我能記住答案啊!有多少所謂的方法用到了還不知湊十法是何物的小朋友身上。一九一九好朋友。。。。這是背下來的,並不是孩子理解的。1 年級的課程在大班都學完了,小學時候都是吃老本,直到3年紀運用到邏輯思維時嘩嘩往下刷掉這些孩子!

本該開心玩樂的年紀卻早早背上了沉重的小書包。但是緩解了多數家長的焦慮。我孩子是不是學的少啊?是不是比其他孩子學的少啊?這就是填鴨式教育。

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應該是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有求知的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