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宋江是不是一种人?

亲娘嘞说不定影响仕途


应该说,刘备宋江二人,有很多相同点,最大的相同点是,二人都有以弱胜强的本事。世上的强者,往往都很难成大事,因为一个人如果太强,必将在事业上招致巨大阻力,就如马超,刘备赞了几句马超英雄,立刻招来张飞的忿怒,由此引发了一场恶战;宋江赞了几句关胜神勇,马上引来了林冲的反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无论张飞还是林冲,对自己的长处都是很自负的,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武力这个领域,他们容不得更强者,武无第二嘛。

那么,张飞林冲诸辈为什么会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刘宋臣服呢?因为他们知道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他们知道,相比于简单的打打杀杀,称雄天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他们做不到,而刘宋可以做到,而且,刘宋等人对武人都有着十分诚肯的尊重和认可,这种尊重和认可逾发使他们产生了归属感。


但刘备和宋江也有着极为鲜明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天生身份。刘备什么人?汉室宗亲,虽然有人说刘备这个汉室宗亲是牵强附会,甚至有人说他假冒,但牵强也罢,假冒也罢,上至朝堂汉献,下及黎民百姓,都认可了他这一身份。当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时,刘备的心态是很积极的,天下乃刘姓天下,招兵买马,平定四海,伸大义于天下是我的责任!而且,他也有榜样,当年他那位南阳先辈不也中兴汉室,成功了吗,光武能行,他刘备也会行的。



相比一下,宋江可就算不上盘菜了,他不过一个县吏,家里只是有几个钱,他用钱交友,一不小心把自己搞大了,他没有思想准备。但宋江是个很理智的人,他很清楚,占山为王,过几天逍遥日子可以,扯旗造反,公开与朝廷对立是很愚蠢的,无异以卵击石。其实这一点,宋江和刘备也相似,都不是冲动之人。但刘备一旦得势,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宋江不行啊,天下是老赵家的,我若造反,力不从心不说,这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到头上,那是遗臭万年啊…


中山柴


一个是水浒传中的绝对主角,是梁山108将中排名第一的人物,是梁山招安的主导者,也是征田虎、方腊、大辽,最终打败方腊的指挥者,他就是宋江。

一个是善于待人,有百折不饶之力,最终夺取西川,建立蜀国的开国皇帝,可以和曹操分庭抗礼的刘备。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二人都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一种主流说法是二人还是师徒关系,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

写于同一时代的两本书,虽然一本是写的宋朝,一本写的是三国,但其中价值观和写法套路确实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能说明宋江和刘备这两人就有什么相似之处。

自古有个说法,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宋江的梁山是骗来的,但是两个历史的风云人物成事都有一个特点,靠的都是一个字——义。那么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和宋江,到底有多少差距?

其实这两个人原本没有任何可比性,虽然历史上都曾有这两个人物,但是宋江无论是在水浒传中,还是在民间的传说中,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土匪,水浒传中他是被一杯毒酒要了性命,而在民间传说中,他是被张叔夜抓了之后,直接被朝廷干掉。

和刘备相比,宋江根本就不够格,大家试想,一个土匪,还不是成功的土匪,而另一个是开国皇帝,能比吗?

而在数百年后出生的一个人物则因为长城救人于危难之间而闻名于世,他就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宋江,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

宋江之所以落草为寇,主要是因为他私放晁盖等人,此后被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辗转周折上了梁山。

其实刘备和宋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当年宋江为了将霹雳火秦明留到梁山上,他设下一条计谋,故意让小卒装作秦明的模样,穿了秦明的衣甲,头盔,骑着秦明的马匹,横着狼牙棒直接到了青州城下,然后杀了不少的人,当时燕顺与王矮虎等人带着五十余人助战,并到秦明家中捉了他一家老小,如此残杀百姓,烧毁民屋,为了逼人入寇而害的人家破人亡之人,实在不怎么样。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义结金兰,刘备说他们是“义同生死”,后来刘备也确实是这样对待两位弟弟的。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之后,刘备不顾西蜀国内孱弱,以及以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一脉的反对,仍然调集大军征讨东吴,哪怕最后兵败夷陵,他也从没后悔过来为关羽报仇。

刘备不仅对结拜的兄弟仁义,对下属同样如此。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不得不辞别刘备,这时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 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

而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再看看同样的仁义道德笼络人心的宋江。

反过来看宋江,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却做着狗屁倒灶的事情。为了把人上梁山,可谓用尽了手段。卢俊义本来大财主当得好好的,硬是被宋江、吴用在家里偷摸写了首反诗,被逼无奈只能落草为寇。

宋江是见人就给银子,初期发育阶段。酒一喝高张口就是,我那黑旋风李逵兄弟,我那神行太保戴宗兄弟,还有我那乱七八糟一大堆兄弟。

后期就是送人头,送了所有兄弟的性命,换了个一官半职。宋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无疑是带领梁山军干掉方腊之后,被朝廷封赏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这么说吧,哪怕到了地下,刘关张三人见面,肯定是抱头痛哭:“大哥我对不起你,丢了荆州”,“二哥我没能给你报仇,我恨啊”,“两位弟弟,哥哥让你们苦了啊”。而宋江见了其它107,起码有一大半都要再打死他一回。

如果刘关张三人都穿越回《三国演义》的开篇,关羽和张飞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要找到刘备,接着跟随。而梁山一百单八将穿越的回《水浒传》开篇的话,肯定第一回就是林教头、鲁智深、扈三娘等人齐聚郓城县,共诛宋押司。

也许刘备一生费尽心机,用尽心力谋划了一个后汉室,但是仍然心中有义气。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一个光杆司令是怎么拉起队伍抗衡列强的,也许就是那一颗真诚而闪烁的心吧!

在《水浒》中,到处是仁义道德义薄云天,可最后,一个有大部队的宋江如何成了光杆司令,也许就是那一颗见到名利黑眼变红眼,红心变红心的虚伪内脏吧!

《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史诗,《水浒传》是一本厚黑学专著。拿宋江和刘备比,绝对是对刘备的一种侮辱。就像有人拿吴用跟诸葛亮比,是对诸葛亮的侮辱一样。


次等文案


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刘备和宋江似乎在个人事业发展上都有着巨大突破,从草根到一方诸侯,但不同却是由表及里的。

出身不同决定着志向不同

刘备为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虽然到了刘备,家道中落,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过着一般平民的生活。

但毕竟是皇室宗亲,刘备必然内心高傲,志向远大。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为郓城县一名押司小吏。卑微的出身和基层公务员职位,决定着他内心深处还是想在大宋谋个功名,因此又叫“宋功名”。

发展规划不同

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可以说刘备的一生都是为了成就霸业,从而坐上这座羽葆盖车,旗号便是“光复汉室”,作为刘氏宗亲,也是名正言顺。

宋江虽然也有浔阳楼题反诗的反叛精神,多次打退朝廷镇压。

但初时作为一个孝义双全的押司,宋江没上梁山就注定了他血液中的招安意识倾向,最终将大旗“替天行道”为“顺天护国”。

性格不同

刘备折而不挠,败不气馁,为了成就霸业这一目标而始终不懈奋斗,可以说是柔中带刚。

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宋江是在没有上梁山的时候是一个小小的官,平时在生活中就是被夹在中间生活,对什么事情都是不敢去做,这就表现出他懦弱的个性了。

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崇高,时而卑下;时而像个领袖,时而像个奴才。

成就事业不同

刘备,建安二十四年秋,自称汉王于汉中。章武元年(221),刘备通过37年的努力,终于在61岁,于成都进号为帝。东拒孙权,北抗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晁盖死后,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封一百单八将,两胜童贯、三胜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节度使,梁山事业发展到了鼎盛。但宋江带领下的众好汉,始终割据在梁山,打得也是保卫战,兵马最多数万人,

范畴只算初具规模的农民起义军。

因此宋江是不能和刘备相提并论的。


点亮万家灯火


两人有共同点,但绝不是一类人。

刘备和宋江是有共同点的——假仁假义。

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甚至有可能都是假的,之所以说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可能也是因为刘胜太能生了,据说有几十个儿子,别人想查他的真伪也不好查。


整天嚷嚷着忠于汉室,结果在汉献帝只是禅让而不是死了的情况下就自立为帝了。

忠于汉室不够,我要成为汉室。

正所谓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大概刘备也这么想。

宋江也是整天满口仁义道德,替天行道,其实就是个官迷,为了当官,接收招安,害死众家兄弟。

但是两个人又不是同样的人,把宋江跟刘备相提并论,其实是对刘备的侮辱。

宋江一刀笔小吏尔,没有什么大的智慧,也没什么政治智商。刘备则不同,卖草鞋起家,最终也算是建立了自己国家,三分天下,政治眼光和才能都是当时一流的。

所以他们俩肯定不是一类人,宋江在刘备年前,也就是跳梁小丑的角色罢了。


历史漫漫潭


我感觉刘备和宋江不是同一种人。

首先,志向上,刘备的目标始终是光复汉室,成为像他老祖宗刘邦和刘秀一样的人。即使他屡战屡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仍然屡败屡战。可以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经过四五十年的四处奔波与奋斗,终于由编履小民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在六十岁的花甲之年建立了蜀汉政权。

而宋江确不是这样的人。首先在他杀死闫婆惜,流落发配,中途被梁山所救邀请他加入,而那时他没有加入。直至写反诗被举报后,才加入梁山。

又到后来接受宋朝诏安,替北宋建功立业。宋江,他从来没有以天下为已任的大志向,他想得到只是一个通往向上的通道,成为一个大宋的有为的官员,而不是推翻当已经腐朽的宋王朝。

有人说啊,宋江和刘备,都会假仁假义。其实古代的政治人物,作秀是必要。仁义,如果都装都不想装了,就像项羽一样,杀了几十万降卒,烧了阿房宫,连仁义都不要,一味地报复,百姓怎会选他?但宋江的仁义是对草莽英雄的,不是对百姓的,而他这些草莽英雄参杂不良的,有的照样是百姓口中的天杀的,同一些大宋的官员相差不大。而刘备的仁义,不只是对他的下属,也是对百姓。在曹操杀到新野的时候,他先让百姓先走,自己留后。可以说,这也是宋江只能在梁山一地替天行道,而刘备可以雄霸一方,据巴蜀而虎视中原。因为一个得民心,一个不得民心。

另外两个人情义上,是不同的。宋江,有呼保义,及时雨的称呼。但是在他接受诏安建功立业之后,征辽征方腊时候,只存27将,可以说是在当年兄弟的尸体上摘取自己的功名。

最后毒死了唯他是从的李逵,以防自己被奸臣高俅,蔡京毒死,李逵造反破坏自己的忠义之名。

而刘备,在闻关羽张飞死后,不管诸葛亮,赵云等许多人的反对,明知对自己的大业不利,仍然要报复东吴,最后死在白帝城,可以说不负兄弟情义了。


小小书生说史


宋江与刘备,是同一种人。两人都是想自立为王,但没有人脉和基础,于是到处行善交友,打出自己仁义的名声,让天下人信服,让各路英雄前来追随!

但不同的是,刘备的能耐远超宋江,或者说,宋江只是刘备的一个模仿者,模仿刘备的为人,模仿刘备的发家史。

刘备凭着仁义之名和一张特别会忽悠人的嘴,笼络了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群原始合伙人,自己当起了ceo,然后一步步把蜀国做大做强,然后称帝。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刘备还是憋不住了,不听劝告,结果葬送了大半基业,含恨而终。

宋江前期也是和刘备玩的一样的套路,甚至比刘备玩的更出色!刘备前期的合伙人一只手都能数过来,但宋江却集合了108名好汉,个个有惊人艺业。

然而宋江没有刘备坚定,也没有刘备越挫越勇的精神。他和宋朝几场战争下来,发现造反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正好这时朝廷来招安,宋江也许觉得,当不了皇帝当个大官也挺好的,也算带兄弟们发家致富奔小康了。

宋江接受招安,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朝廷的招安只是要慢慢磨死他!最后玩不转政治的宋江,被奸臣昏君害死,那些跟着他的弟兄们,也大多下场很惨。

所以,宋江与刘备太像了,可以说是一类人。但宋江的各方面都远不如刘备!











壳飞文化


刘备与宋江根本不是一类人!

(一)两人出身不同!刘备出身汉室宗亲,虽然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落,让他只能织席贩履,但是昔日祖先的荣耀和大汉王朝的辉煌,一直让他热血沸腾!宋江只是郓城小吏,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是与皇室宗亲相比,总是差距太大!

(二)两人追求不同!刘备自从出道之日起,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虽然暗藏称帝之心,但始终心怀天下!宋江虽然在江湖上号称及时雨,但是他最终的目标只是“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在个人追求上就输了一大截!

(三)两人水平不同!同样是拉拢人心,刘备就善于借助汉室宗亲的招牌,用仁义的好人设吸引各路人才,他吸引人的最大资本正是复兴汉室的政治正确与精神情怀!宋江虽然号称及时雨,但是他拉拢人的资本只是对别人物质上的小恩小惠,缺少精神与大义上的追求!

(四)两人能力不同!刘备虽然被《三国演义》刻画成遇事爱哭的中年大叔,但是能得到曹操青梅煮酒的评价,最终能够三国鼎立,建立蜀国,说明他的能力非同一般!宋江与刘备相比,那真的差远了!不仅在招安一事上葬送梁山,而且招安之后,也躲不过朝廷小人的明枪暗箭,最终在征讨方腊时,最终断送梁山好汉的性命!

因此,刘备与宋江根本不是同一种人!一个是心怀大志的皇室英雄,一个是拥有底层人官场迷梦的地方小吏!




猫哥读历史


看上去,这两位好像有很多共同点。都是老大但又武功平平,刘备基本上就是跟着关羽张飞混水摸鱼,而宋江唯一有记录的杀人就是弄死了阎婆惜;论智谋,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就被曹操追着打,宋江单独带兵打仗遇到高手也只能指望吴用救场;论手段,刘备擅长哭,宋江擅长哄,都是收买人心的高手,今天还有很多所谓“成功学”都喜欢拿他们举例子,有的还给他们贴上了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标签。

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觉得这两位还真是差不多。但是随着年龄渐长,却越来越佩服刘备,同时越来越觉得宋江面目可疑。今天就来说一说,刘备和宋江,到底有什么不同?

先说品德。刘备对待兄弟和朋友光明磊落、情深义重。关羽被孙权杀害,刘备倾举国之兵报仇,谁都拦不住;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扣留,部下劝刘备留下徐庶倒逼曹操杀死徐母,从而让徐庶死心塌地反曹,被刘备坚决拒绝;夷陵之战后蜀国官员黄权投降曹丕,有人说“刘备杀了你在蜀中的家人”,黄权说刘备以恩义待人,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后来果然如黄权所料;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是千古佳话。

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而如果你和宋江成了朋友,那就要小心了。别看宋江平时非常客气,一见面就笑呵呵的送银子,但今天你拿了他的钱,明天他就能要你的命。

李逵第一次见宋江收了十两银子,然后忠心耿耿跟了宋江半辈子,到最后宋江担心自己名声受损居然亲手毒死了李逵;

一丈青扈三娘被捉到梁山后认了宋江当哥哥,然后这位好哥哥转眼就把她当做礼物送给了臭名昭著的老流氓王英;

和宋江无冤无仇的秦明,被宋江设计杀死了全家,理由是为了“帮”秦明下定决心上梁山;

林冲作为梁山元老,立下过无数战功,眼看着被梁山俘虏的仇人高太尉就在眼前,却被宋江拦着无法下手;

宋江的大哥晁盖,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曾头市,宋江装模作样哭了几天之后居然当做无事发生一样,先去诓骗卢俊义上山、再前前后后在大名府打了几个月,直到段景住买马又被曾头市夺了去,才想起来还有“报仇”这两个字——如果不是宋江本来就参与了幕后搞鬼,那就只能解释为无情无义了。

所以在“义气”这件事上,刘备拿兄弟当手足,宋江则是把兄弟当成实现个人野心的筹码,李逵和扈三娘是工具,秦明和林冲是工具,晁盖也是工具,需要的时候把你当兄弟,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一脚踢开,甚至要你的性命。

此外,宋江还喜欢自我标榜“替天行道”,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打江州是公报私仇,打祝家庄、东平府、东昌府都是为劫掠粮草,在青州更是大肆屠杀百姓,什么替天行道,根本不存在的。

再说能力。桃园结义后第一战,对面黄巾军五万,刘备这边五百,二话不说就是正面硬刚;和刘备非亲非故的孔融被数万贼兵围困,刘备收到书信立刻带着三千兵马日夜兼程救援;曹操大军逼近徐州,要灭了同样和刘备非亲非故的陶谦,刘备跟孔融说我先找公孙瓒借点兵就去救援,孔融说那你可不能失信,刘备急了,说“先生你把我当成什么人?哪怕借不到一兵一卒,我孤身一人也必到徐州!”——什么叫掷地有声?什么叫“虽千万人吾往矣”?

从此之后一直到死,刘备就和曹操怼了一辈子。在河北打不过,跑到荆州接着打;在荆州打不过,跑到江东接着打;赤壁之战把曹操半条命打没了还不够,杀到汉中继续往死里打,双方摆开了阵势王对王、将对将,一战斩杀夏侯渊。曹操天下第一又怎么样,老子绝对不怂,一句话就是干。一直到把曹操耗死了,自己也只剩一口气了,还叮嘱诸葛亮别忘了继续干曹丕——汉贼不两立,说到做到。

宋江的战绩,单单从《水浒传》的记载来看还是很优秀的。有些人嘲讽宋江只能打打“村战”,比如祝家庄、曾头市这种小地方,但公平地说宋江面对关胜、呼延灼这些将领和高太尉的十节度精锐,也还是打出了非常不错的战绩。在书中,宋江甚至还击溃了压制宋朝多年的大辽,让辽国皇帝向大宋俯首称臣——如果抛开正史不去细究这场战役是否真实合理,那么宋江的战绩可以称得上辉煌了。但是要知道,刘备的对手可是威名赫赫的曹操、周瑜、陆逊这些名将,而宋江的主要对手却是踢球出身的高太尉,以及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几个贼寇,这个差距天上地下。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宋江打了那么多胜仗,却并没有让人觉得他有多强,反而更给人一种“欺软怕硬”的感觉。只要是在梁山主场作战,就能利用地形和将领人数优势击败对手,而一旦下了山要打攻坚战,要和高手正面硬刚,就充分暴露出综合实力的不足。

破连环马之战,呼延灼的兵力是马军三千、步军五千,副将只有韩滔、彭玘、凌振这几个三流角色;梁山这边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兵力上万,将领则有吴用、林冲、秦明、花荣、徐宁、孙立等等,后来又得到了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一流战力的支持,最终一通围殴轻松取胜;

祝家庄之战,宋江带了六千多兵马和吴用、林冲等精锐,祝家庄那边加起来兵力一两万,真正能打的将领只有栾廷玉等四五个人,结果打了两次都没打下来,最后靠吴用暗通了孙立卧底,才拿下祝家庄;

而到了第一次大名府战役,面对高墙深沟严密防守,宋江就没能完成救出卢俊义的既定目标。当时梁中书的主力是李成、闻达和索超的一万五千兵马,后来蔡京又派关胜率一万五千兵力助战;梁山这边宋江带的兵马估计为上万人,精锐将领全数出动,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还是没能救出卢俊义,最终以宋江患病退兵结束。后来还是吴用统兵带队发起第二次战役,里应外合才拿下了大名府。

以上战例说明,宋江的战果基本都建立在客观条件占优的基础之上,一旦离开了梁山八百里水泊的地形屏障,或者兵力和将领没有优势,打起来就会非常捉襟见肘——特别是后期的征方腊战役。像刘备这样以寡击众、以弱克强,以几千人马对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的豪迈,宋江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在英雄表现上,宋江甚至还不如晁盖。晁盖带着阮氏兄弟和十几个渔夫就敢和五百官军厮杀,后来又带着一百多个人杀到江州劫法场,充分展现了一个豪侠的风范。而宋江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次出征都是带上大队人马,摆开了阵势步步为营,虽然客观上实现了梁山的更好发展,却丝毫看不到刘备和晁盖身上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而同样是装疯卖傻,刘备就只想得到种菜,宋江却能真的在屎尿里面翻滚:

戴宗慌忙别了宋江,回到城里,迳来城隍庙,唤了众做公的,一直奔入牢城营里来,假意喝问:“那个是新配来的宋江?”牌头引众人到抄事房里。只见宋江披散头发,倒在尿屎坑里滚,见了戴宗和做公的人来,便说道:“你们是甚么鸟人!”戴宗假意大喝一声:”捉拿这厮!”宋江白着眼,却乱打将来;口里乱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吏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

这么疯狂的场面,换做刘备也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说,宋江的格局始终没有超脱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法则,虽然以不择手段的权术之道笼络了人心,最终却在更加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断送了性命,还拉上了众多兄弟陪葬;而刘备却能在屡战屡败中顽强生存,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依靠人格魅力吸引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共同的理想奋斗,最终三分天下改写历史。

宋江作为一个小吏出身的绿林草莽,能够占山为王成就一番事业,当然也有其成功之道,但是把宋江和刘备相提并论,无论是品德还是能力都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之上。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然也有狡诈的一面,比如借荆州时就在鲁肃面前充分展现出了枭雄的本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刘备百折不挠的壮烈一生,足以担当得起曹操的这句评价:





经典影视剧厅


这二位人物都是我们古典四大名著里的人物, 刘备是出自《三国演义》,宋江则是出自《水浒传》。要说他们是不是同一种人,我们先来分析下他们各自的人物性格跟优缺点。下面我跟各位一一道来。

先说说宋江,他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他原本为郓城县的押司,因为私自放了晁盖等人,被阎婆惜抓住了把柄,因此杀了阎婆惜连夜逃命,后来辗转上了梁山,在晁盖死后当了山大王,为起义军的领袖,为一百单八将的老大,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在宋江上梁山之初就表露过自己想归顺朝廷的私心,其中有些兄弟也是知道他的这个想法的。其中有个人称‘入云龙’的公孙胜,此人能掐会算,才能出众。他早早就看透了宋江的为人,所以早早的离开了宋江。之后宋江为了吸引朝廷的注意,就开始剿匪,以至于原本的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无法就是想有朝一日归降朝廷,增加跟朝廷谈判的筹码。但是根据书中的介绍梁山可以算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朝廷想攻取此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见此人为了自己的目的,把自己兄弟的性命踩在脚下。有人就会说了宋江老大对好汉兄弟们讲义气呀,这是讲义气吗? 宋江实则是把兄弟当成实现个人野心的筹码,李逵和扈三娘是工具,秦明和林冲是工具,晁盖也是工具,需要的时候把你当兄弟,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一脚踢开,甚至要你的性命。同时他还喜欢自诩“替天行道”,打江州是公报私仇,打祝家庄、东平府、东昌府都是为劫掠粮草,在青州更是大肆屠杀百姓,什么替天行道,根本不存在的,就是为了一己私欲。



再说说刘备,字玄德,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介绍,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他可以说贵为当今天子的皇叔,却仕途并未那么顺利,曾经参加过黄巾起义,一起反对董卓,不过奈何天下大势已去,也是屡屡碰壁。后来刘备先后依附了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建树。这也多亏他的二位好兄弟关羽张飞,以及后来笼络到的其他三位上将。先说说桃园三结义,其实那个时候刘备也是在伪装自己,在刚开始遇到关张二人的时候,他空有一个皇叔的头衔,可以说是强行与二人拉上关系的。 以及临终托孤诸葛亮,也有试探诸葛亮有无异心,想将王位赠与孔明,但是孔明感念刘备的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可以说,刘备在最早的时候也是有着一定的私心,还将自己伪装成为一个感叹苍生的豪杰。在后来已经为荆州之主的时候,刘备也开始慢慢的有所改变,改变了自己的格局。为何说他后期格局有所改变呢?说真的,刘备在最强势的时候,如果不是刘备后来贸然的为了帮助兄弟复仇,说不定真的会改写三国最后的历史。不过刘备帮张飞关羽报仇也是表现了自己对兄弟情同手足的内心。


综合来看,我认为宋江此人虽说对好汉们“义气深重”,但是却是带着很大的私心。虽然以不择手段的权术之道笼络了人心,最终却在更加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断送了性命,还拉上了众多兄弟陪葬,所以他只能算是一个私心很重的小人物,一个伪君子!而刘备却能在屡战屡败中顽强生存,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依靠人格魅力吸引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共同的理想奋斗,最终三分天下改写历史。所以如果要把这二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他们无论在能力还是品德上都不是一个等级的,不会是同一种人。


8090看看


刘备和宋江既有想性格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一是都想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二是都善于笼络人心,乐善好施,刘关张三结义,三顾茅庐,刘备扔孩子等都彰显了刘备非凡的亲和力和网络人才的优点,宋江喜欢扶贫济困,也喜欢广交朋友,所以成就了梁山大业。不同的一面一是出身不同,刘备是中山靖王后代,属帝室贵胄,后沦落为织席贩履的小贩,宋江出生于富户人家,从事衙门小吏职业;二是二人的志向不同,刘备的目标是复兴祖业登基称帝,恢复汉室,宋江从小受封建传统教育颇深,忠君报国思想根深蒂固,晁盖死后任梁山首领时积极灌输只反贪官不皇帝的理念,所以他一直想归顺朝廷做臣子报效国家光宗耀祖,没有想到自己做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