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历史上谁才能称得上是第一猛将呢?

汉史趣闻


说到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第一猛将,可能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人选。但是,在我看来,粟裕绝对称得上第一猛将。

我们都知道粟裕将军一生,所进行的战争,全部都是为了人民的独立和解放而战,他是真真正正的为贫苦人民,为天下百姓而战的。

在说粟裕打了哪些胜仗,战胜了哪些敌人之前,我们先说说粟裕打仗的特点。

不得不佩服粟裕是个全能型的将军,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他都有着十分强大的洞悉与掌控力。

还有无论是大规模作战、还有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粟裕都能掌控到恰到好处。

也许,这和粟裕的成长经历有关。他是众多开国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的人。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粟裕将军的。

关于粟裕将军,他的敌人在和他作战的时候,对他肯定是最为头疼的。

因为粟裕打仗,十分的灵活,没有章法可寻,他会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实力,选出不同的应对方案。

有的时候,粟裕会集中主要兵力,各个击破敌军。

有的时候,采用四面八方合围的方式,歼灭敌人。

有的时候,会先打敌人的精锐部队,有的时候会打弱小部队.......。

正是因为粟裕作战的灵活性,让敌人根本就找不到如何应对粟裕的作战方法。我们都知道粟裕在华东战场上小试牛刀,就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大胜。

本来蒋介石还想用半月大时间,打败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呢。

但是,这一交手,蒋介石才意识到,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和粟裕比起来,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华东战场上七次大规模的战役,粟裕全部以胜利告终,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粟裕打的蒋介石真的是丢尽了脸面呀,这个仇蒋介石肯定是报的。

他派出了自己最为精锐的七十四师,并委派心腹将领张灵甫作为七十四师的师长,开始向粟裕带领的华野军进攻了。

目空一切的张灵甫,把粟裕看的太简单了。

他以为自己仗着先进的武器,强大的活力,在加上自己拥有庞大的盟军,打败粟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张灵甫开始孤军深入,到了孟良崮想把粟裕的华野军吸引到孟良崮,然后和其它国民党军队,一起把粟裕的华野军围而歼之在孟良崮。

可是,事实上粟裕带着华野军到了孟良崮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全部歼灭了。

粟裕和他带领的华野军,全身而退之后,也没有见到张灵甫的盟军的到来。也许,这就是粟裕将军的出其不意吧。

还有,被蒋介石视为封疆大吏的王耀武、杜聿明等人,最后也都是败在了粟裕的手下,成了粟裕的俘虏。

淮海战役的胜利,粟裕的华野军,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黄百韬兵团,是被粟裕歼灭的,杜聿明集团,是被粟裕打垮的。

所以,战功赫赫的粟裕,绝对能称得上古今中外历史上第一猛将。


不才讲史


第一猛将当属韩先楚上将。


1955年授衔时,根据每个人的资历和战功来评定军衔,韩先楚就被评为了中将,当毛主席得知后专门作出指示,让韩先楚晋升为上将,可见韩先楚在毛主席心里的地位如何,而大家对于韩先楚晋升为上将也都很信服。


韩先楚,1913年出生于中国有名的将军县湖北黄安,1932年成为红军战士后,先后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从一名普通战士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可谓身经百战、战功赫赫。


而韩先楚的“成名之战”则是在参军后不久发生的。刚刚入伍的韩先楚分配到了红25军的交通队,专门负责为前线部队运送给养。在一次转移中,在大部队最后面的交通队被十几名地方民团尾随着,交通队大部分战士都没有枪,也没有战斗经验,底气不足,而对方至少有十几杆枪。距离越来越近,韩先楚急中生智,让他们听他的部署。把交通队队员分为了三部分,假装埋伏起来。然后韩先楚大声叫:冲啊,抓活的。突然这一声叫,使得身后的民团愣住了,看到有很多人冲过来,手里还拿的枪(其实是扁担),立马慌了。毕竟民团战斗力很差,为了保命,全部都举手投降了。


而韩先楚带领交通队用扁担俘虏敌军的事迹很快传开了,25军军长吴焕先当即决定:调这个年轻人到红七十五师二二五团二营五连当排长。从此也开始了韩先楚的“打怪晋级之路”。


国军整编第25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副美式武器,战斗力极强。这支部队在东北大地上作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急先锋,和东北民主联军爆发过多次战斗。尽管韩先楚指挥的4纵武器装备落后,但还是被韩先楚抓住机会,在老爷岭历时三天三夜全歼了这支顽敌,俘虏25师师长以下5000余人,开创了在东北战场上一次作战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


辽沈战役胜利后,韩先楚率军入关一路南下,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由于之前金门战役的失利,使得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一推再推。而韩先楚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以木帆船为主渡海作战完全没问题。尽管众人还在犹豫,可是在韩先楚的再三坚持下,才使全军下定决心渡海作战,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也在韩先楚的指挥下,历时三天,在1950年4月宣告解放,避免了海南岛成为台湾第二的命运。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又踏上了异国的征途。他率领的38军,因表现突出,作战勇猛,打得美军闻风丧胆,而被人们称之为“万岁军”,可是由于韩先楚多年戎马生涯留下的旧患,使得韩先楚不得不提前回国养病,含恨离开了朝鲜。其实韩先楚最大的心愿还是解放台湾,可是在韩司令临终前也没有看到那一天。不过作为后辈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台湾解放的那一天不远了。



历史局中人


说到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是谁,应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眼里,是有不同的人选的。

但是,对于我们新中国的人们来说,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是彭德怀元帅。

中国的 猛将那么的多,为何是彭德怀元帅呢?

之所以是他,是因为他对阵的敌人,是外国入侵者。他打的是要侵略中国的外国人,要知道彭德怀元帅带领的中国人民,既打过日本侵略者,又打过美帝国主义。

更加重要的是,在面对如此强大敌人的时候,彭德怀元帅靠着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全部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得不说这样的胜利,简直就是伟大的一个奇迹,因为在中国武器不如人家的情况下,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打败强敌真的是太难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更加突出了彭德怀的军事指挥才能。

彭德怀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一次大战的时候,他都能做到亲临前线指挥。正是因为他了解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所以,他能快速的做出判断,抓住时机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同样,这样打仗也是最为危险的。

毕竟作为指挥大战的将军,到了炮灰连天的前线,万一有个什么不测,是很容易会被敌人的子弹打到的。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有利就有弊吧。

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彭德怀选择了他认为最为正确的一种,毕竟战争无论如何,都是要最终的结果,那就是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彭德怀的一生之中,他打的胜仗真的太多了。

百团大战,他带领中国八路军歼灭日伪军共计四万余人,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彭德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可以让中国人民,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当中去。

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军队的厉害,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任何敌人只要侵犯了中国的利益,我们都将不惜和他们一战。

所以说这样的彭德怀,才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战神,也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将军,人民心目中的第一猛将。


史学达人


国军第一猛将,两次击败西野,叫嚣一战定陕北,却因得罪胡宗南下台

国军第一猛将是谁?有人说是张灵甫,有人说是胡琏,其实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说法。在我眼里,国军第一猛将称号应该给钟松,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更是两次打败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疯狂叫嚣一战解决陕北问题,只可惜,这样的直肠子,在国军中根本生存不下去。

钟松是个传奇将军,在黄埔军校第一期,他病重被校医丢进了太平间,要不是同学细心检查,他可能直接就被火化了。也许是因为死了一次,钟松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等战争中相当勇猛,悍不畏死,可以说是国军将领中的佼佼者。

1933年,钟松参加长城抗战,担负守卫南天门的任务。战后,他因功成为旅长,指挥第二师独立旅。淞沪会战中,钟松担任61师师长,在唐家宅等地阻击日军,战斗相当惨烈,61师的361团团长李忠,365团团长季伟佩战死。此后,钟松又先后参加了兰封战役、武汉会战、滇西反攻等战役,直到抗战后期,钟松加入胡宗南部,成为胡宗南手下第36军8万多人的统帅。

解放战争中,钟松驻防陕北,主要针对的就是彭德怀元帅指挥的西北野战军。钟松曾两次打败西野,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是榆林战役。

1947年8月的榆林战役中,我军集中了8个旅4.5万人围攻榆林国军1.5万人。胡宗南6万军队兵分两路救援榆林。钟松绕道横山以北穿越沙漠想要给榆林攻城部队突然袭击。钟松忽然到达榆林,导致我军付出极大伤亡后没有取得预定战果,只好撤退。

这场战役被国军渲染称为"榆林大捷",而钟松本人也公开在报纸上说,"一战就能解决陕北问题"。

事实却是,钟松带领的36军北上,陷入孤立地位,西北野战军乘机组织部队围歼该部。沙家店一战,36军损失了6000多人,元气大伤。陕北形势因此逆转。

第二次是宜瓦战役。

就在沙家店战役过后不久,钟松又带着4个旅病例冲破徐向前元帅组织的阻击,解了运城的围困。钟松一句烧掉了运城4万多块门板,真是太坏了。1948年3月的宜瓦战役中,西北野战军派出了两个纵队攻击洛川,22天没有攻克,只好撤围而走。钟松率领整编36师一路北上追击,日行百里,多次冲散解放军的撤退部队。这场战役让西野承受了巨大损失。

不过,1948年7月的冯原战役中,钟松要求第五兵团裴会昌支援,裴会昌不支援。结果钟松的据点迅速崩溃,整编36师几乎全军覆没,钟松带着123旅主力突围成功。

冯原战役的总结会议上,钟松直接批判西安绥靖公署的智慧错误,把胡宗南气得半死。胡宗南直接给他来了个"撤职留任"的处分。钟松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带兵打仗了,就干脆走了,去了香港。

钟松和胡宗南并没有彻底撕破脸,所以钟松也最终没有跟着香港的一众国军将领宣布脱离国民党。钟松在台湾继续做胡宗南部下,一直到1965年退役。

钟松曾在1988年回大陆探亲访友,晚年在荷兰去世,终年95岁。


历史知事


第一猛将当属彭德怀将军。


彭德怀将军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在朱德之后,排名第二位,他戎马一生,为中华民族独立做出所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来回忆下彭德怀亲自指挥的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周年纪念,在西北主持工作的彭德怀并没有意识到,他会和千里之外的朝鲜战争有交集。

一天中午,北京突然派人找到彭德怀,说毛主席邀请他参加一个会议。

彭德怀将军没有耽误,马上让参谋收拾行李赶往北京。 到了北京以后,彭德怀才知道毛主席叫他来,是为了朝鲜半岛局势。

当时有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静观其变,一种是出兵支援。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所以毛主席想听听彭德怀的看法。

彭德怀考虑再三后,向毛主席表达了出兵的看法,他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毛主席听到他这个观点后,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当即表示让彭老总挂帅出征。

10月中旬,彭德怀和先头部队共10余万人,越过鸭绿江往朝鲜方向进军。

进入朝鲜半岛,彭德怀将军才感到局势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当时朝鲜人民军接连败退,金日成身边只有3个师的兵力。

彭德怀将军来到朝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美军的情况,接着打了三次战役,让麦克阿瑟吃了一个大亏。

第一次战役消灭了南韩第三师,第六师共1.5万人,打垮了美军的王牌骑兵师。

第二次战役主要歼灭的是南朝鲜的近两个师,特别是第二师基本上失掉了战斗力,美7师也受到了重大打击,土耳其旅消灭了一半,其他的24师等也受了很多损失。

第三次战役直接打到了北纬37度线,汉城已经在志愿军的射程范围内。

直到这三次战役打完,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才知道对方的指挥官是谁,想来也是非常滑稽的事情。

后来麦克阿瑟被调回美国,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的朝鲜战争,打得异常艰苦,美军虽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先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作战体系,让志愿军吃了不少苦头。

可是,彭德怀将军带领中国志愿军,用了三年时间,把美军赶到了38线以南,这在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胜利。

要知道,美军刚刚经历二战的洗礼,拥有陆海空近1000万武装力量,而且装备先进的空军和海军,想要战胜他们的难度可想而知。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朝鲜战争正式结束。


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志愿军陆续回国,他的英勇正好印证“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话。

—End—



冷月钩沉


谢谢!我这边为大家带来古代7大猛将实力排名:吕布李元霸落榜,项羽仅第二,第一太强!这里笔者更多参考武力和单挑实力。

7、文鸯

文鸯是三国后期的第一猛将,虽然有关于文鸯的记载相对比较少,但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中,文鸯在对阵司马家族精锐部队的时候,几乎以一己之力吓退了敌军。文鸯在一场战斗中几乎杀死了上百人,所以其单挑实力和战斗力绝对是历史上少有的。甚至在很多关于三国名将单挑实力的排名中,文鸯都是超越赵云和吕布的。

6、夏鲁奇

夏鲁奇是后唐第一猛将,在追随大将周德威进攻幽州的战斗中,夏鲁奇在战斗中脱颖而出,几乎以一己之力抵抗了敌军数十人的战斗。在贞明元年的一次战斗中,史书记载中表示“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数百人,乌德儿等被擒,鲁奇伤痍遍体,自是庄宗尤怜之,历磁州刺史。”正史中,完成百人斩的猛将都少之又少,但是夏鲁奇确实有史料记载的四百斩的猛将,所以其武力值和单挑实力之强堪称历史级别的。

5、杨再兴

杨再兴是岳飞手下的第一猛将,最开始杨再兴并不是岳飞麾下之将,但是杨再兴杀死了岳飞手下的第五猛将,因此也被岳飞留在了身边。再一次战斗中,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敌阵之中,本想活捉金兀术,但是在杀了百人之后也没找到金兀术,不过最终全身而退。杨再兴还曾带领三百余将杀敌2000多人,光是杨再兴一人就杀敌上百。所以杨再兴的勇猛之处可见一斑。

4、薛仁贵

岳仁贵是初唐的第一猛将,他的威猛之处是人尽皆知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薛仁贵堪称是单挑王级别的存在,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一次战斗中,薛仁贵仅仅凭借一把方天画戟和两张弓就能杀入敌人25万大军的阵势里,不光打入敌人阵型中,导致敌军阵型混乱而无法战斗,还能全身而退。作为神射手,薛仁贵还曾连续射杀敌军十余名将士,所以其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3、李存孝

李存孝被称为是残唐五代时期的第一猛将,也堪称是当时的第一单挑王。有一个武将比拼的传闻是关于李存孝的,说没有一人可以在李存希的手下走过五招。在和葛从周的一次战斗中,李存孝一战斩杀葛从周战将50余员,震慑其精兵40万溃不成军。就连最后被抓获之后,无人可以斩杀李存孝,最后是李存孝自己给出办法,他才被车裂而死,因此李存孝也绝对是古代一大超级猛将。

2、项羽

关于古代的猛将,有一个说法叫“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李说的是十三太保李存孝,而霸说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古代数千年来最勇猛的武将之一,“霸王”一词,专指项羽。项羽在当时单挑无敌,而且就论行军作战能力的话,项羽也绝对是历史级别的猛将。甚至很多人都说项羽是古代第一猛将,其真实战斗力绝对可以排在古代猛将中的前列。

1、冉闵

冉闵堪称是古代第一猛将,五胡乱夏之时,汉族遭受迫害,几乎被杀光殆尽。而正是因为冉闵的存在,汉人才开始有了逐步的反抗。冉闵战斗力超强,在一次和鲜卑骑兵的战斗中,冉闵被十万鲜卑骑兵保卫,本来是很难逃命,但是冉闵骑朱龙马,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杀掉三百多人,还杀出重围。而冉闵也是一位四百斩的猛将,他整个职业生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记载的十次战斗全部胜利,堪称是古代最强猛将


爱历史的小阿瓜


中国从古至今,战将如云,名将辈出,白起、卫青、吕布、关羽、张飞、岳飞等等,都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但要说谁是第一猛将,还真不好评比,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

在中国革命史上,彭德怀元帅,无论是从军事才能,还是勇敢善战上来讲,他都是一位杰出的佼佼者。今天简要介绍一下彭总在红军时期的几个事件。

△平江暴动举旗帜。1928年7月,他与腾代远、黄公略领导了平江起义,拉起了革命的队伍,组建了红五军,他任军长。

△敢打恶仗、险仗。1929年他奉命坚守井冈山,率1个团,与敌人20个团进行激烈搏斗,突围中又受到重创,部队只剩下300人。1930年,他任红三军团长,率部一举攻下了长沙,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极大提高了红军的声威。

△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国剿战斗,一直都是一线指挥员。长征中,率部血线湘江,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指挥了直罗镇战役、山城堡战役。为了扩大红军的影响,他作为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毛泽东指挥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进行东征,打得阎锡山连连败退,电请蒋介石派中央军入晋剿匪。东征结束后,毛泽东欣然挥笔,写下了: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后来,他指挥百团大战、保卫延安、解放西北、抗美援朝等大的战役,在我军的历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就不一一介绍了。





zj史海拾贝


历史上猛将奇多,白起,项羽,吕布,典卫许诸,张飞,李存孝,薛万彻,蓝玉,石达开,抗日名将王耀武,孙立人,张灵甫,余诚万,方先觉,胡链,薛岳将军,共产党的彭德怀元帅,韩先楚上将,邓华上将,梁兴初中将,王近山中将,许世友上将。





94310417小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灿若繁星。他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下面是历史上十大猛将排行榜:

第十名:白起

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称“人屠”。自白起担任秦国将领开始,30余年间,攻破70多座城池,用兵如神,未有败绩。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安君。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24万,长平一战,歼灭赵军45万,加上其他大小战役,共杀超过100万人,所以被称为“人屠”

第九名:韩信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人称“兵仙”。韩信用兵灵活,先后击败魏,代,赵,燕,齐,楚,无一败仗,彰显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刘邦称他战必胜,攻必克。

第八名:卫青

汉朝自刘邦建国以来,匈奴经常在汉朝的边境烧杀掠夺,可谓是汉朝的心腹大患。卫青首次讨伐出征匈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龙城,俘虏近千人。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后又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败单于,彻底打败匈奴。从此匈奴无力南下,向西北迁徙。毛泽东对其评价: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故百战百胜。

第七名:常遇春

常遇春,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常遇春攻取衢州,大战九华山,大破陈友谅,塔儿湾大捷,攻占元大都。朱元璋评价他“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第六名:关羽

关羽,人称武圣。斩颜良,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千里走单骑,忠肝义胆。于万人军中取敌首级,和张飞同称为万人敌。

第五名:吕布

吕布,武功超群,相貌堂堂,军事才能卓越,号称“飞将”。虎牢关之战,大战三英,虽最后落败,但彰显神将神威。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第四名:岳飞

岳飞,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连结河朔,积极与义军联络抗金;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传说岳飞能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金人对其军队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第三名:斛律光

斛律光,人称“落雕都督”。少年时精通骑马射箭,以武艺闻名于世。他勇武,善用谋,率领北齐军队与北周接战二十余年,打了数百场仗,少有败绩。虞世南评价为:至如斛律骁勇,将帅之雄杰。

第二名:冉闵

冉闵,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司马光评价他: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第一名:项羽

项羽,力能举鼎,武力极高的超级猛将,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巨鹿之战,三万破三十万,彭城之战,三万破六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在成王败寇的传统理念了,项羽虽败,评价却高于刘邦。周恩来: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火乐8888


我认为中国猛将许世友,跟彭德怀齐名。现用事实事证明许世友是猛将:

一,一出身武行―敢死队长―连升四级

许世友是天性使然,许世友又是习武所致,战场上的许世友与“敢死”二字紧紧相联。从吴佩孚的军阀部队到农民义勇队,再到入编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一名普通士兵到排长,再到红四军军长,许世友仅仅用了短短的四年,就完成了军旅生涯中最艰难也最重大的跨越。

二, 抗大风波―锒铛入狱―不打不成交

之所以毛泽东与许世友有这样的情感,用许世友的话说,是因为“毛泽东两次救我许世友;而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不打不成交。原来,毛泽东在第一次救许世友之前,不仅被许世友骂说,“你毛泽东算什么东西!”,甚至还挨了许世友的一记重拳。

三, 进占牙山―攻克赵保原―决战济南

16年后,许世友用赫赫战功向人们证实了毛泽东用人的胆识和谋略。从济南战役到万第之战,从榆山会战到牙山首战,许世友在胶东16年,打了上千场的战役,百死一生,以至于后来他离开山东,选择秘书的时候,还要附加一个条件,胶东人。

四,忠孝难全―避难大别山―保卫毛泽东

在军委会议上,他当着毛泽东的面骂江青是“白骨精”;在“二月逆流”里,他和王洪文拍桌子拍断了两根手指头。当厄运袭来的时候,许世友,再一次选择了抗争。用他的话说,落到造反派手里,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宁可跳崖,也不能进“虎口”。

五,最后一仗―逍遥晚年―土葬风波

1979年2月17日,中国南线边防自卫反击战打响。而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正是邓小平亲自点将的许世友。这一年,许世友74岁;这一仗,是许世友生平最后一战,正是这一仗,世界从此知道了,除了彭德怀以外,中国还有一位横刀立马的战将,名叫许世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