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長江大學全員同頻共振促就業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程墨 通訊員康群 張濤)“周老師,我與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上海分公司線上簽約成功,試用期月薪7500元。”2月20日,完成網籤手續後,陳翔樂滋滋地向學院黨委副書記周俊報喜。

陳翔是長江大學城市建設學院2016級學生,他的網籤手續是在學校搭建的網上就業平臺完成的。“像陳翔一樣,目前已有8名學生通過網籤系統成功就業。”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周書航說。

據介紹,2020年,該校有9286名畢業生,其中本科生7855人、博士98人、碩士1333人。如何破解疫情對畢業生就業造成了的影響?該校一方面緊盯疫情防控,一方面全員同頻共振促就業。

從1月28日開始,該校開通網上就業指導直播服務,線上解答畢業生求職困惑。同時,在各個學院成立就業工作專班,開展2020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問卷調查,對7092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加強目前就業工作的有效研判和科學部署。

在此基礎上,該校上半年就業工作方案“出爐”,推出促就業穩質量的6項措施:藉助“騰訊會議”“雲研科技”等平臺辦好網絡招聘、實行就業工作院長負責制、校院聯動推送就業信息、整合資源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強化落實精準幫扶、精準發力推進就業服務。

“空中宣講”“線上雙選會”及遠程面試等“無接觸招聘”應運而生。“很新鮮,也很實在。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夠通過學校搭建的就業平臺找到心儀的工作,非常開心。”地球科學學院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研究生張興強說。近日,他與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線上成功簽約。

在“無接觸招聘”的同時,畢業生線上就業能力培訓接踵開展。2月23日晚上10點,就業指導中心的楊會軍老師依然十分忙碌。這天,他開通騰訊會議直播,開啟了“空中就業指導與諮詢”,耐心解答40多名畢業生的就業疑惑、分享網上就業成功的案例、推送求職信息……

“全員全程全方位促就業。”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江萬哲介紹道:地科學院實行院領導包乾責任制,每名院領導分別聯繫畢業班級。設置班級就業經費,並對班級就業成果進行驗收,在就業率的基礎上,參考校級、省級核查結果,按照等級劃撥經費1000元至2000元。

除此之外,資源與環境學院形成了以學工隊伍為主體、畢業班班主任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緊密配合、全院職工積極參與的全員服務就業的模式。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建立起就業工作臺賬,分類建立畢業生就業檔案。城市建設學院實行教師包乾到人、畢業班“1+2”模式:1名畢業班班主任和2名專業教師合作指導一個畢業班、每名老師包乾6至8名學生,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指導。生命科學學院開辦簡歷“診所”,在線為畢業生修改簡歷,指導學生把求職簡歷寫實、寫全、寫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