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就業還是留在海外發展?

蕙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個問題,首先看你能不能選擇。畢竟現在有些國家的政策來看,歡迎留學,但對畢業後的留學生就業求職的政策卻越收越緊。因此,這幾年海歸人數越來越多,甚至呈幾何倍數增長,一方面是由於我們的祖國強盛了,吸引力和就業機會更多,但另一方面也有國外越來越難留下的因素。

如果拋開這個因素,就問題本身來看,我認為有機會的話,留學畢業後還是應該先在國外打拼幾年,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下。但最終還是回國更有用武之地和發展空間。而且,不管怎麼說,即便國外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地盤,真正想融入也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如果未來的終極目標是回國,那麼也要提前做好準備和鋪墊,隨時瞭解國內的發展形勢和各行業動態,與國內的小夥伴們保持好溝通,畢竟國內的職場除了能力,也很看重人脈。


湯叔法國留學


說在前面 我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專業背景與我相似的同學可以參考 本人商科碩士畢業 屬於國內海歸群體中一抓一大把的專業

我的體會是 儘量在國外工作3年再回去 原因是:

- 留學之後零工作經驗立刻回國 除英語好點 其他方面的起步跟國內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差不多 跟廣大海歸也差不多 競爭力沒有明顯提高

- 國內事業發展起步階段一般工資不多 加班不少 國外起步工資相比較國內高很多 加班少很多 在國外工作可以繞過國內打工的前三年

- 在某些領域可以接觸到更加先進的技術 並獲得更加國際化的思維訓練 比如每年我在歐洲參加展會總會遇到一些中國公司的負責人過來聊天 取經我們展臺的設計經驗 mkt方面荷蘭人做的確實更用心、更細緻

但當最終目的還是回國發展時 儘量不要超過6年再回 原因是:

- 以荷蘭舉例 獲得永居卡或入籍的年限是5年 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國外的生活環境 待的更久附加值沒有多很多

- 工作經驗5年以上 做的出色的 國內的工資待遇至少跟國外差不多 事業發展也更好 國外工作的職場天花板很明顯 同樣再接著工作5年 國外的事業發展和待遇一定是上升的 國外的卻是很穩定了

- 回國及時積累人脈 建立團隊 這點非常重要

超過35歲回國 又沒有國內工作經驗時 就業市場上會跟尷尬 非常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大牛除外


Lulu荷蘭


建議你留在海外工作

先說下我的經歷吧,我是國內畢業然後到新加坡半工半讀然後工作生活了近7年時間,從事飛機引擎工作,不論從收入還是工作方面還算是滿意,除去正常消費,每個月能至少存1000-1500新幣,換算人民幣就是5000-7500元之間。

由於個人家庭原因回到自己的家鄉,從事了大學生海外實習和海外就業方面的工作,收入在這個三線城市中等偏上,不比一線城市低,但是每個月幾乎不剩錢。

這僅僅是從收入方面的一個對比,其它的就不用說了。生活品質方面不敢對比了。

但是國內生活縱然萬般不好,家庭生活帶給的幸福感是任何無法代替的,所以如果組建家庭前能留在海外還是建議在海外。


SAM哥


留學生在國外即將留學畢業之後, 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 是否需要回國。我建議留學生可以選擇以下三種的方式:


  1. 回國發展

  2. 留在國外

  3. 繼續讀研, 提高能力


1.回國發展

回國發展是基於各種原因, 回國發展對於留學生的好處。國內對於留學生回國就業有著諸多的鼓勵政策,比如說買進口車以及買房有優惠政策,北京上海廣州戶口落戶政策等。留學生回國就業的優勢也在於, 如今的就業形勢, 許多企業, 例如世界前五百強的企業, 國企,和外企都會招聘一些具有留學生背景的留學生, 含金量高, 鍍有留學生三個字。許多同學在畢業後選擇回國,在國內確實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待遇, 福利都不錯。況且留學生善於和外國人打交道, 容易溝通以及交流, 適合於商務洽談等業務。留學生被公司看中的還有公司需要這樣的留學人才, 對於留學生, 可以快速地適應到公司的壓力環境之中以及學習能力較強。獨立性強, 長久便培養出來了自立, 適合在公司中逐漸打下自己的天地,成為精英。回國發展也有可以很好地照顧父母, 盡一片孝心, 自己的父母漸漸年老, 萬一有什麼事情也需要照料, 更何況畢業了自己在國外的朋友都各奔前程, 自己的朋友圈都在國內, 可以運用自己在國內的人脈為未來工作。況且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在國家的需要時候, 需要各個行業的人才回國, 支持和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思念自己的家鄉, 畢竟那是自己的祖國。回國還可以自主創業等等。



2.留在國外工作

有相當一部分的留學生選擇了留在國外發展。其實選擇就業在留學國家的優勢也較多, 首先作為在留學國家學習和生活多年, 已經熟悉了那邊的環境以及生活習慣, 自然瞭解那邊的公司招聘, 很多公司會招聘中國人來工作,待遇豐厚。相比其他國內大學生的應聘,一般公司優先錄用在本國畢業留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在留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拿到文憑, 在馬國外工作, 國內競爭太激烈, 這邊的工資按照匯率比國內工資高, 福利補貼多, 有基本保障。而且在國外發展, 也許會有機會前往更加發達的國家工作, 或者有更好的公司選擇。



3.繼續在國外深造

選擇在國外繼續讀書也是很好的選擇。國外的教育擁有著較好的教育水平以及資源, 沿襲著不同於國內教育制度以及體制, 一些國家有著雙聯學位的優勢, 良好的學術氛圍。許多留學生在本科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 國外的學校都會鼓勵留學生繼續選擇讀書, 不需要等待太久的簽證, 身邊有好多小夥伴本科畢業繼續在國外大學進修,不需要語言成績, 直接就讀, 加上在本國已經有了本科就讀的經歷, 所以很容易畢業, 申請門檻低, 學費也有著高性價比。這種選擇適合一些留學生在畢業後無法抉擇, 繼續就讀的好處是如果以後要回國,深造後學歷更高, 回國就業的優勢就會大大增加. 如果決定要在國外發展的話, 又可以選擇深造畢業後, 國外對高學歷人才有著政策。


總結:

對於留學在今後如何發展, 需要基於個人的條件以及想法, 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 只要適合自己就好。要從各個方面來權衡畢業之後的選擇, 例如, 生活習慣, 未來發展等來考慮。


足智多謀的茂茂


目前,中國已迎來最大規模的海歸潮,大批出國留學的學子紛紛回國就業。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90後”海歸佔據相當大的比例。

造成最大“海歸潮”的,正是最大的“留學潮”。而如今各大主要留學國家移民政策逐步收緊,留學生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

這些海歸大軍現在怎麼樣了?

前不久,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佈了《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重點反映了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的留學前後情況的變化、回國發展的現狀、就業創業面臨的問題,以及對於當前留學生回國發展的看法。

基本特徵

▌男女比例

比例較為合理。男生佔比略高於女性,其中男性佔51.7%,女性佔48.3%。

▌年齡分佈

以80後和90後海歸為主。細分90-95年之間的海歸佔50.0%,95後僅佔3.3%。

▌家庭情況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家庭的團聚以及對父母的照顧,成為了海歸選擇回國發展的首要原因。

留學情況

▌留學學歷

▌留學專業

在國外獲得最高學位的主修課目中,商科牢牢佔據首位,佔比接近一半。第二位是應用學科,佔比為16.2%。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佔比接近,均為10%左右,自然科學佔比最低,不足一成。

創就業情況

▌海歸就業優劣勢

優勢

劣勢

海歸們的最大優勢體現在擁有國際視野,語言優勢以及跨文化溝通能力,而劣勢則在於不瞭解國內的就業形勢以及企業的需求。

▌回國原因

方便與家人團聚以及情感與文化因素的影響是致使海歸們回國的最主要原因,分別佔比70.6%和63%。不可忽視的事實是調查中超過七成的海歸是獨生子女。

國內經濟增長、政治穩定、飲食文化、國外經濟形勢低迷、國內生活豐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過25%。另外國內社會網絡關係、專業在國內發展前景、奉獻精神等也是重要原因,分別佔22%、16.2%、15.8%。因國家相關優惠政策而歸國的人員僅佔8.8%。

▌就業城市

目前海歸們所在的城市中,北京為第一佔比為24%,上海為第二佔比為13.8%,深圳和廣州位居其次,佔比分別為4.9%、4.6%。

北上廣深依舊是海歸們就業最集中的城市,這個比例遠超本土應屆生。但成都、杭州、武漢等城市也開始逐漸顯示出他們對海歸學生的吸引力。

▌創業還是就業?

在海歸人員中,92.1%的狀態是在國內就業,而在國內創業的僅佔7.9%。

▌行業分析

就業行業分析

創業行業分析

互聯網已經成為海歸的就業首選。近幾年我國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美國的天花板和中國的機遇,讓越來越多的技術精英選擇回國。中國互聯網領軍企業的狀態已經超過了許多硅谷熱門公司,“中國速度”不可小覷。

BOSS直聘今年10月份發佈的《2017海歸人才就業創業報告》也分析了2017海歸就業和創業情況特點、面臨的問題和新趨勢等詳細數據。

國內對海歸人才需求最多的前三個行業分別是教育培訓、金融和互聯網科技。

但留學生留學時選擇的專業大多都是商科。大部分海歸工作與專業不直接匹配,2017年湧入互聯網行業的海歸,僅有約42%畢業於計算機和自然科學類相關專業(包括數學、信息、電子等),其餘58%都來自不同學科。

海歸群體認為當前工作崗位與其海外所學專業非常匹配的只有16.9%。

▌薪資分析

從薪資金額來看,海歸薪酬在7000-9000浮動,平均薪酬比國內應屆生薪酬高17.2%。

但海歸與非海歸的就業差距,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越來越大。工作3年是重要的突破期。

工作前3年,海歸的薪資優勢逐年遞減,海外教育背景在職場初級階段可能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在之後的職業成長中,工作經驗和職位對薪資的影響權重更高,教育背景因素會被稀釋。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具有留學背景的人才仍能獲得更高的薪資回報率。當工作經驗達到10年時,這一優勢更為明顯。

▌創業現狀

海歸創業呈現年輕化,近七成創業者在30歲以下。近年來,隨著政府對創新創業的大力支持,選擇回國創業的海歸數量逐年攀升。從行業分佈來看,教育培訓是海歸創業最集中的領域。從2014年開始,投身於教育培訓行業的海歸佔比始終很高。

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之前還公佈了一份2018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榜單。

這份排名評分參考瞭如下幾個標準:

  • ALUMNI OUTCOMES(校友成果)
  • EMPLOYER-STUDENT CONNECTIONS(學生人脈)
  • EMPLOYER REPUTATION(僱主聲譽)
  •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畢業生就業率)
  • PARTNERSHIPS WITH EMPLOYERS(與僱主之間的合作)

前10榜單

前10的院校中,美國的大學佔據了一半。第一名的斯坦福大學,第二名的UCLA,第三名的哈佛,第五名的MIT和第九名的UCB。

英國和澳大利亞也分別有2所學校進入了前10。第四名的悉尼大學,第七名的墨爾本大學;第六名的劍橋大學和第八名的牛津大學。

但是說到底,不管是留在國外,還是回國就業,最後看的還是你的能力。數據只是一種參考,top10的學校不代表你可以高枕無憂,排名低的學校照樣有優秀的校友。因為你的人生是自己掌握的,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王道。

如果剛回國,找到的工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也不必著急氣餒,第一份工作應該著眼於未來的發展,而不應該太看重眼前的得失,沉浸下去慢慢展示自己的競爭力。在做留學規劃時,可以逆向推導:根據未來5-10年的人才的需求做好職業規劃,藉此選擇學校、專業。


芝士圈


作者米叔,這才是美國創辦者,旅美學者,資深媒體人。

首先,米叔表示這個問題非常大。無論留學畢業後是回國,還是留在當地發展,取決於個人意願,以及機遇。

之前米叔看到過很多網友留言會稱:在國外沒能力留下來才回國。面對這樣的言論,米叔想說就這麼看不起國內的大環境嗎?誰說回國就是沒能力?很多問題本就是客觀並且不受個人控制的。比如:政策、家庭、個人情懷、專業、工作抽籤名額受限等因素啊。

先從“留下否”技術層面說起。對於絕大部分留學生,特別是男性中國留學生,要在畢業後留在美國,需要找到一份正式的全職的工作。不得不說,隨著特朗普政府的上臺,無論是因為政策還是輿論導向,留學生在美國找工作的難度增加了許多。米叔的一個朋友是土木工程博士,發現自2017年起,許多公司招人時只考慮有身份的(公民或綠卡),相當於斷了留學生的後路。

假如有公司願意擔保工作簽證,留學生還面臨著抽籤。哪怕是哈佛畢業,抽不中,照樣要走人。假如抽中了,按現行的氣候,多半還會收到移民局的補充材料,要求證明這個崗位是和申請人的專業背景有關,並且招不到美國人。

米叔的一個朋友去年抽中了,但是移民局認為該崗位可以找到美國人來做,因此最終拒絕了這位朋友的申請。在以往,許多公司給外籍僱員擔保的崗位是Programmer和Accountant,理由是這兩個崗位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從而難以找到有資質的美國人。今年,移民局在抽籤前發佈消息說這兩個崗位不再屬於技術崗。

所以,現行的政策和環境使得外籍留學生越來越難以在美國找到合適和長久的工作。當然,對於名校畢業的熱門專業的學生,如計算機,在找工作上還是會有很多優勢。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名校畢業的計算機博士,就算回國也能找到很好的職位。

聊完技術“留下否”的技術層面問題,就來嘮嘮到底哪兒發展更好?這個問題的關鍵詞在“發展”摸著良心說中國未來的發展是比美國要大的,好友從名校畢業,國內外都拿到了offer,工資待遇都不差,最後決定回國發展,他表示:“國外的生活節奏和環境的確很舒服,但如果在國外發展的話,自己似乎都能看到未來的“天花板”在那,而回國後,機遇和上升空間則更大。”

另外,最近十幾年的留學趨勢與八九十年代有了很多變化,赴美讀本科成了主流。相對來說,赴美讀本科的大部分家庭條件較好,因此美國對這些人的吸引力未必有對老一輩留學生的那麼大。因此,米叔認識的絕大部分的留學生在本科畢業後選擇了回國,一方面美國工作簽證的名額限制,面臨工作抽籤的麻煩;另一方面如果在國內有家庭資源可以利用,何樂而不為?

所以呢,米叔認為留學生選擇回國還是繼續在當地發展都屬正常。再者,年輕時的我們,對已有生活永遠不會“滿意”。比如:大城市羨慕小城市的,小城市渴望去大城市,國內發展渴望海外工作,海外發展思念國內,自己沒有的東西永遠都有遺憾。



其實,調整好心態,千萬不要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心態,找準自己最想要的目標和底線,做出符合自己發展的選擇才是最好的。


這才是美國


我覺得這要看人的背景狀況來說,有錢人子弟哪裡都一樣,反正家裡也不指望他發展怎麼樣,只要能學東西有見識就滿足了。當官子弟往往回來發展的多,畢竟政治要求高,家屬在國外政治上沒空間。窮人子弟往往都會留在國外,畢竟能在國外混下去,都比回國沒底子沒關係拿的錢多,只有那些實在混不下去的可能會選擇回國。至於掌握那些高端技術的留學生,一般不會讓你回國,也許有那種錢學森先生愛國情緒高,千方百計回國的人,但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現在物質化更嚴重的社會,更是稀有。但是筆者回答題主的問題,到底哪裡發展好,我認為從目前的形勢來說,肯定是國內好,因為沒聽說過幾個人在美國成為很大的企業家而不是和國內有聯繫的,說白了就是賺祖國的錢。但是就算是這樣,真正幾個國外的中國人自己在國外發展起來的企業能在國外排上號的,畢竟國外有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的。但是國內就不同,中國目前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很多大企業都是留學回國的人在任老闆,或者重要技術骨幹。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未來更是一片光明,中國改革開放就三十年,如果再來個五十年後是怎麼樣,我敢說絕對天翻地覆,往往高級人才開始吃的蛋糕肯定更香更甜。其實留學生如果允許,可以在國外歷練幾年再回國,我覺得這種形勢更好。有知識,有思想,有見識,回國發展更快。不然回國大多數也是顯得平庸而已,發展不好肯定也是怨天尤人,其實現在留學生太多太多,哪裡發展都是難,只是相對於其他文化層次的人來說,做事相對於容易罷了。


啊發品新聞


當下的留學生不計其數,有才華的,真是廖廖無幾,留學畢業證書只是一張通行證,沒什麼了不起,當下外國留學生在上海都在底層打工多的是,每天在科技館地鐵站來去忽忽,神態嚴竣擠地鐵不要太辛苦…格力老總,董明珠說,當下的大學生好麻煩,什麼多做不了,直想輕鬆賺大錢,哪有這等好事,所謂的留學生,整日掛在嘴上叫!意義不大。



龍乜強盛


那要看自己,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有的人選擇留在國外,覺得呆在國外很適應,也能找到工作生活的很舒服。

有的人選擇回國,因為畢竟是中國人,華人在國外還是會遇到很大的文化差異,而且雖然在國外可能拿到和國內相同工資的工作,但許多留在國外的華人做的都是一些在國內不可能做的工作,像服務員,房產中介。這樣看來,國內的發展空間就更大了,因為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對於亞裔多多少少還是有等級差異,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資產,語言也不足夠好,完全靠在國外一點點的打拼。,想要在國外生活的很舒服,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如果你沒有非常喜歡或者習慣歐美那邊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話,那就回國吧,畢竟是祖國,有熟悉的人,說的也是同一種語言,文化也相同,而且國內現在發展的也越來越好了,很多地方都非常方便(如美食,外賣,支付,網購,快遞,公交),都是歐美國家所不能比的。


同學小Y


這個問題看你從哪些方面考慮,如果理你想追求平淡,沒有壓力,環境好,空氣好,福利待遇在好一些的話,更適合在國外。回國雖然壓力大,競爭大,但機會更大。特別是這幾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老外對中國刮目相看,政府對海外回來的人員的福利越來越多,回國發展是個不錯的選擇。近幾年回國留學人員成遞增的趨勢,好多在國外打拼十幾年的人也紛紛回國打探消息,尋親回國發展。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在國內,國外,適合你自己的,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