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警徽熠熠生辉——记礼泉法院司法警察闫可


为了警徽熠熠生辉——记礼泉法院司法警察闫可


为了警徽熠熠生辉——记礼泉法院司法警察闫可


为了警徽熠熠生辉——记礼泉法院司法警察闫可


为了警徽熠熠生辉——记礼泉法院司法警察闫可


从警21年,他每天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不离身,时时刻刻关注每一条信息,只要任务来临,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会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汗水、智慧谱写着自己的历程。

2月18日,整个礼泉街道依旧处在清冷地气氛中,静静地聆听着大地的声音。在礼泉法院法警备勤室,我来到闫可工作的办公桌前,只见深褐色的办公桌面上堆满了各种值勤台账资料和学习书籍,他正忙碌地检查备勤室的各种装备情况,好像没有一点时间接待我,留给我一个简单地侧影。

闫可检查完各种备勤装备后,一边收拾桌上的各种资料,一边对着我,憨憨一笑,算是和我打了招呼,圆脸宽额,嘴角微微上扬。

这位年仅41岁的司法警察,家住礼泉县县城,系礼泉县法院二级警督警衔。刚过而不惑之年的他,为人谦和,工作认真负责。自参加工作以来,已连续多年获得礼泉法院“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大地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健康,他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使头顶的警徽,在天地间熠熠生辉。

1月25日,大年初一,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但在疫情来袭之际,作为法院司法警察,闫可放下需要照顾的母亲,把家里的一切事务交给妻子,主动接受院党组分配的院机关值勤任务。一大早,他来到法院,在整理完值班备勤记录后,主动配合物业设置疫情防控登记牌,对办公大楼前后的所有空地进行了有毒消杀,同时,又对进出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和检测体温,确保机关安全正常。到了吃饭时间,他无暇顾及,打电话让妻子把饭带到法院,匆忙地吃了几口,又带领物业保洁人员对机关大楼一层一层打扫,直到干完为止。晚上20时许,他直起身板,抚摸着腰际,用拳头砸着后背,缓解着酸痛,此时,他想起术后的母亲,不知情况如何?掏出手机联系家人想问一下情况,谁知在电话里,传来了孩子稚嫩声音:“爸,你快回来吧!我奶奶想你了。”此时一向坚强的男儿,眼泪不由得流了下来,他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说到这里,闫可停顿了一下,没有一句话语,我们之间的谈话也似乎凝滞了,没有头也没有尾。我望了望他,只见他用手背揉了揉发红的眼眶,眺着窗外湛蓝的天空。远处,街道两旁的柳叶在春风的吹拂下,已为鹅黄,毛茸茸地,预示着春天来了。

2月3日,是收假的第一天。闫可在网络化劝返点,对过往的群众主动宣传上级有关疫情工作部署和防控措施,教育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支持配合防控工作,引导沿街市民不得在大街扎堆聊天、聚集。公园南路是行人过往密集路段,沿街单位长庆礼泉基地有近千名职工家属,下班或休息时间,这里成为他们散步的主要去处。为防止人员聚集,他来来往往步行数十里劝返群众,确保县城不发生一例病例。2月5日,两位行人拉着行李箱,沿公园南路由东向西行走,他便上前询问,在查明身份后,得知行人分别是新时、南坊人,就立即联系礼泉县疾病防控中心,最终将他们进行了妥善安置。每天上班,他都会提前到单位,站在门口协助院监察室检测院内干警体温,并耐心细致的进行逐个登记。

“你这样做,不觉得累么?”我追问。

“当时真的没有觉得。”说到这里,闫可略作停顿,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这场肺炎疫情,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战‘疫’,有我也有你,比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和那些逆行的医务工作者,我的付出算不了什么。”

闫可总是这样,哪里需要,在那里就有他的身影。当同志们谈起他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时,他憨憨一笑,腼腆地说:“我的成绩是属于每一个关心我成长的领导和同志的,也是属于我的家人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没有家人的关心,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闫可面对我如是说。(崔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