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是枷锁

人生处处是枷锁


文&图/常燕

人生处处是枷锁



一个小时前还阳光明媚的天空此刻慢慢暗下来了,窗外光凸凸的树枝纹丝不动的站立着。虽未出门,却能感觉外面一定是寒冷刺骨的光景。

窝在卧室里,翻了一下午书。合上,顺势钻进被窝,脑子里开始各种景象瞬息万变了。

街角卖面包的店铺,路上陌生人千人千面的脸庞,大街上两个人偶遇的一句闲聊,因堵车而不停按喇叭的暴躁司机,墙角晒太阳的老奶奶,几只母鸡在地上啄食、被大人抱在怀里的小婴儿,两个露脚踝的女孩在等红绿灯……

为什么要活着?如《人性的枷锁》里的菲利普一样,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人生处处是枷锁


《人性的枷锁》是我读的毛姆的第4本著作,横向对比,这本书是篇幅最长的,字数达到565000字。它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文中的菲利普与作者有诸多相似之处。

身体残疾、木讷、敏感,他自幼失去双亲,被寄养在伯父家,伯父虽不坏,却自私冷漠、呆板严肃,幸运的是,伯母是个温柔善良,视毛姆如己出的女人。这就是作者毛姆的真实写照。

如幼时的毛姆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总背着有深深的阶级等级观念的伯父跑去直流港口和海滩,观察工人、渔民和流浪汉的被禁止的“粗俗行为”,文中的菲利普也是常常一个人坐在阁楼上静静的发呆。长大成人是件漫长的、痛苦的事,如今跟过去一样艰难。

菲利普经历了家庭、宗教、情欲、金钱、职业及人生有何意义的种种枷锁。诸多事情一言难尽,看不到希望的人生有多苦闷,世间你我当已深深体会其中滋味。

他失去双亲,寄人篱下、读书、叛逆、自卑、无法融入学校圈子,质疑神学、与伯父争执、离家求学、被安排工作、与大他20多岁的老处女暗生情愫,他却不是真心相待、辞职学画画、伯母去世,人间最后一丝亲人的温暖也被带走了。

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多大的画画天赋后转而回头学医,莫名其妙的爱上相貌平平、脾气刁钻又现实冷漠的小店员米尔德里德,医学考试不及格、父亲留下的遗产已所剩无几,与靠写稿酬廉价的中篇小说维持生活的离异女人诺拉相恋却又无情抛弃了她、与米尔德里德的“爱情”遭到两次背叛,几乎要了他的命。

邂逅阿特尔尼一家,给他无聊的人生增添了些许波澜、和带着孩子走投无路被逼为妓女的米尔德里德无性同居……过往种种,冗长、苦闷和没有希望的人生,不就是我们每个平凡人都想摆脱的泥潭吗?

读到全书的三分之一处,我才恍然大悟。所谓的枷锁,就是这无聊至极毫无希望的平庸人生。

人生处处是枷锁


小说中的诗人克朗肖曾赠送给菲利普一块波斯地毯,当时我觉得那就是全书追求人生意义的象征。

可因画画结识的普莱斯小姐悬梁自尽,伯母去世的噩耗,好友海沃德因战争而死去,一个个无用又愚蠢的生命的终结,暗示出人生毫无意义。

波斯地毯也并非那么神秘,或许只是地毯织工满足自己的美感罢了。在这块地毯的图案中,一个人诞生、长大、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苦努力、最后死去。

每个人的活法不同,地毯的图案也不同。人生幸福也罢、痛苦也罢、事业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

金钱上,因为失去双亲,他并不富足,甚至很穷。可他依然为了“爱情”慷慨解囊,宁愿自己挨饿、露宿街头。

文中借福内特教授之口,讲出:“……贫穷使人小气,使人蒙受耻辱。……我们并不要求巨富,只求足以保持人的尊严、不影响工作、慷慨、直率、自立。”这段话是全书的一股清流,是乌云密布的天空泄出的一道光。

书中大量人物和事件铺陈罗列,给我印象最深、同时觉得活着还有那么点意义的就是菲利普一厢情愿的“爱情”。

从始至终,米尔德里德都瞧不上他这个跛脚的男人。起初,她对他冷若冰霜,他更多的是想挽回自尊心受的伤害而一次次约她。毕竟,她也不是优雅漂亮的大家闺秀。他数次付出,直到她宣布她要与能赚更多钱的德国人米勒结婚而结束。

好景不长,她被抛弃了。揣着离分娩还有三个月的大肚子,泪眼婆娑的回来了。菲利普愤懑的和她一起大骂不负责任的渣男米勒,同时不计前嫌的用心照顾着她,为了她把父亲留给他的抵押房契卖了一张又一张,但他满心欢喜。

孩子出生了,遵循她的意见把孩子送去乡下付钱找专人抚养,他以为从此他们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可命运哪能让人顺心如意,米尔德里德居然转身爱上了菲利普医学院的同学,并意志坚定的要跟他走。

这次背叛差点要了菲利普的命,他为了她几乎倾尽所有,她却为了那样一个花花公子,绝情翻脸。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想让她跟着那个男人挨饿受冷,所以他把自己本不多的钱财又给了她一部分让她维持生活。

人生处处是枷锁


生活慢慢走向正规的菲利普,心底的伤也好了些许。他依然会偶尔想起那不久之后就又被人抛弃的米尔德里德,不知道她在哪里。

深夜街头,他们偶遇。曾经骄傲如孔雀的她已沦为了妓女,为了生活,她做起了最肮脏的职业。他被深深的震惊了,埋怨她为何不回去找他。善良深情的菲利普再一次收留了她和她的女儿,但对她再无爱意,只剩同情和怜悯。

无数次,他扪心自问,当年自己为何对她苦苦痴迷?

很明显她是个没有教养且无趣的女人,更可恨的是她的朝三暮四。可感情的枷锁,平凡你我,怎能挣脱。遇到谁,爱上谁,命运天定,全世界都唾弃她嘲笑她,可就有一个人在所不惜的为她付出。

我不想评论这感情,毕竟,你我不是当事人。

可我从这背叛和接纳的反复中,看到了普通人菲利普的成长和善良。同情也好,怜悯也罢,我当那是一种人性的善良。

就是这段糟糕至极的感情,让我寻到了一点活着的意义:为爱的人付出的过程是欣慰的值得的,即使她没有那么好,哪怕她很糟。

当然,无性同居其实是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肮脏过往的一种嫌弃。他对她已无爱恋,只剩同情。最后,米尔德里德无法忍受这种羞辱,砸烂了他所有的家当,离他而去。孩子病死,她重操旧业,染上性病,拒绝他的救治,然后彻底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由于命运考验的作用而被迫趋于成熟的人,生活就是这般磨难,一次次煎熬摧毁,直到我们妥协认输为止。

有人说,人生经过了谷底之后,总会迎来新生。当菲利普与阿特尔尼的女儿萨利幸福的结婚,或许是个最好的选择,也正是他前半生所取得的经验。

一声唏嘘。

所幸,他的生活基本上步入了正轨。所不幸的是,身体里反命运的棱角也差不多磨平了。终其一生,我们就这样慢慢长大,然后死去。然后,随风自由且自在。

*作者︱常燕:笔名三郎,鹿邑西城中学教师,喜欢阅读、痴迷古文化。「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人生处处是枷锁

人生处处是枷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