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攻關創新“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智能篩查系統”助力湖北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攻關創新“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智能篩查系統”助力湖北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各地蔓延,對人民的生命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作為重災區的湖北省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短期內患者數量增加、流調人員短缺、社區對密切接觸者的層層排查超出人力負荷等,這些都給當地的疫情工作帶來了難題。近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史元春教授、喻純副研究員組織研發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智能篩查系統”已驗收上線,可望為上述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該系統直接切入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的實際情況,讓當地65萬居民通過手機主動報告自己近期密切接觸的人員。系統基於曾都區既往和每日更新的確診病人、疑似病人、發熱病人及其密切接觸人員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進而關聯挖掘出高風險人員。系統從廣大居民端而非僅從患者端入手排查密切接觸者,以居民自發填寫、及時反饋取代疾控人員和社區幹部面對面調查登記、事後反饋,變“要我報告”為“我要報告”,極大削減了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系統還為居民提供實時健康提示功能,使其在第一時間得知密切接觸情況變化並及時做好防護;同時,系統還擴大了接觸人員排查層級,通過用戶之間的關聯及時掌握“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為疾控工作擴大防線、跟進措施提供了高效信息支撐。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攻關創新“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智能篩查系統”助力湖北

當地居民使用該系統反饋信息

疫情發生以來,計算機系響應國家號召,不少師生主動投入到應急科研攻關中,為疫情防控貢獻科技力量。2月5號晚,史元春教授與她指導畢業的姜皓博士(現任曾都區政府區長)交流疫情,瞭解到曾都區在疫情排查方面遇到的現實困難後,便立即聯繫青年教師喻純,當晚成立“曾都加油”開發團隊。團隊成員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開發系統,4天時間內完成了需求分析、前端設計和開發、密接判斷算法等工作,並且完成了支持萬人併發填寫的部署方案。該系統同時得到了阿里雲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的免費技術支持。系統於2月10日通過曾都區政府驗收,上線以來運行穩定,首批註冊2892人,新篩查出與確診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員16人,受到居民用戶和防疫工作人員的好評。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攻關創新“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智能篩查系統”助力湖北

進入系統

史元春教授團隊是國內外著名的人機交互團隊,此次提出以眾包技術(crowdsourcing)模式,從信息流上改變現有的工作方式,將數據採集由流調人員的有限能力擴大到區域所有人員、達到最大化,由於這種方式密接信息反饋及時準確,也增大了用戶的主動性,可有效減輕疫區流調的工作壓力。姜皓博士認為,該系統是做好疫情嚴重地區流調和密切接觸者篩查工作的有力助手,尤其是對於後續返鄉、復工過程中疫情的及時監控和防範,將會帶來直接的幫助。

參與該系統攻關的包括清華大學研究生陳學鑠、範佳悅,浙江大學學生謝敏行,交互未來公司張磊(計算機系博士畢業生)、沈興,湖北省隨州市宋曉東、張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