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對於膜拜酒“Cult wine”,許多葡萄酒愛好者都覺得望塵莫及,卻又豔羨不已。它的價格奇高,但產量又奇少。對於一些知名的膜拜酒,如Screaming Eagle,富豪們也只能像買愛馬仕鉑金包一樣,攥著錢,排在長長的等待名單上,等著排期限量購買。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發現,膜拜酒是一個品類的開創者,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品類創新是新趨勢的助推器,膜拜酒定位高端,成功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膜拜酒的神奇之處在於它並沒有什麼官方承認的分級,也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區分界限,它是一個品質結合市場、品牌運作的產物。

能成為膜拜酒,總結起來大致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非常少的產量,通常只有幾千箱,甚至更少。

2、 其釀酒師非常知名且受人尊敬。

3、 葡萄酒評論家都給出極高,甚至滿分的評價。

4、 售價高昂,可從300美元,甚至1000美元以上每瓶。

5、 購酒途徑如頂級奢侈品般,採取限額等待配額制,或者在二手市場、拍賣會上高價購得。

在美國加州,特別是納帕谷,有著世界上膜拜酒最集中的一群酒莊。大規模的膜拜酒運動出現在90年代。1976年在著名的巴黎盲品中,加州葡萄酒打敗法國一級名莊,這大大鼓舞了加州葡萄酒業,釀造加州頂級名酒的熱潮也空前高漲。隨著美國釀造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釀酒水平的日益增進。再加上許多富豪對葡萄酒產業的大力投資,釀酒師們不惜一切代價,朝著最高追求極致品質的標準釀造酒。在這些條件下出品的葡萄酒往往果味更加成熟、酒體更宏大、酒香味更悠長、複雜。而這種類型的酒更能得到酒評家們(以羅伯帕克為主)的高分,甚至滿分。由於高昂的生產成本,及市場運作,膜拜酒們價格通常都高得令人眩暈。

膜拜酒在市場上的成功,也使得膜拜酒在世界各地紛紛推廣:北美、澳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國……雖然目前世界產區基本都有自己的出產膜拜酒的酒莊,但是美國加州膜拜酒之鄉的地位依然十分穩固,其他產區的膜拜酒加在一起,也不過是美國的一個零頭。

如上面所說,膜拜酒沒有什麼官方明確的分級,市面上也有許多自許為膜拜酒的酒莊。所以沒有人能見識過全部膜拜酒,這裡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要分享的十幾款是品質確實對得起膜拜級別,而且被市場上廣泛認可的膜拜酒,特別說明的是,這個名單沒什麼客觀的排名。

嘯鷹酒莊

Screaming Eagle Winery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它有多搶手?看看它霸氣的網站就知道了。上面沒有一句關於葡萄酒的介紹,只有一個訂購鏈接和一個問答。“很多年前我的名字就在排隊買酒的單子上,我還要等多久?”“我們也無法給出準確的時間。如果前面有人退出,可能會快一些。”

是世界上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加州膜拜酒。這個只有23公頃。1986年,由美國的房地產經紀人Jean Phillips女士買下第一塊葡萄園。1992年,由納帕著名葡萄酒專家Heidi Barrett擔任釀酒師。短短几年時間,嘯鷹莊從75美元售價飆升到750美元。成功開創了加州膜拜酒的先河。嘯鷹莊只有400箱左右的產量,而且每箱只有3瓶。排在等待購買的顧客名單卻達到數千人之多。也就是說,有可能要排上幾年才有可能購買到嘯鷹莊的酒。現在,在流通市場上,達到7000美元一瓶。其風格精細迷人,精細迷人的風格,加上絲滑的單寧,明顯的酸度以及複雜而又精緻的果味,也使得它非常受歡迎。此外,嘯鷹既可以在年輕時飲用,也可以陳上數年後再喝。這些酒也是帕克的寵兒,羅伯特•帕克的超高分數也詮釋了自2000年以來納帕谷最好的精美範例。

哈蘭酒莊

Harlan Estate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想要豐富人們的生活,需要啟發他們去做一些平時不會做的事情以得到滿足感。我們的目標便是讓品過哈蘭葡萄酒的每一位,獲得不止於精彩和健康的人生。”——威廉姆斯•哈蘭 (WilliamHarlan)

是鮮有能與嘯鷹莊齊名的納帕膜拜酒莊。哈蘭莊誕生於1984年,由Bill Harlan先生創立,位於納帕谷的心臟地帶,其葡萄酒的純粹風格頗有勃艮第的風範,被斯蒂芬•坦澤 (Stephen Tanzer) 戲稱為“加州的特級田”。在1990 年,酒莊第一個葡萄酒年份誕生。哈蘭酒莊只有15公頃土地。Bob Levy,從1983年起,在哈蘭酒莊參與Merryvale Winery建立時就是酒莊的釀酒師。1989年,哈蘭還聘請了Michel Rolland為釀造顧問。酒莊成立後,迅速崛起。在2000年加州酒的拍賣會上,10個垂直年份的Harlan Estate套裝,更是拍出了70萬美元的天價。值得一提的是,由哈蘭酒莊原班人馬打造的邦德酒莊 (Bond Estates) 同樣在膜拜酒之列。

賽奎農酒莊

Sine Qua Non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提到神級酒莊,賽奎農的名字首當其衝。釀酒師曼弗雷德•克蘭克爾 (Manfred Krankl) 的確是一位怪咖,他釀酒可謂完全看心情,還自行設計酒標、給葡萄酒起出天馬行空甚至無厘頭的名字。白手起家的曼弗雷德曾流浪他鄉,做過卡車司機,在奶酪店打過工,也經營過餐廳,幾經輾轉最後加入到釀酒行業。起初只是興趣,在朋友的鼓勵下越做越大,葡萄酒一經出品便銷售一空,從而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後來名聲越傳越廣,屢次獲得羅伯特•帕克 (Robert Parker) 滿分。

沙德酒窖

Schrader Cellar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該酒莊產量較小,主要生產紅葡萄酒(赤霞珠紅葡萄酒居多)。該酒莊的老斯巴克貝克託福喀龍園赤霞珠乾紅葡萄酒位居“美國最貴的50款葡萄酒名單”第2名,平均每瓶售價769美元。另外,該酒莊的CCS貝克託福喀龍園赤霞珠乾紅葡萄酒位居第5名,平均每瓶售價620美元。這兩款酒分別有三個年份獲得了羅伯特•帕克(RobertParker)的滿分評分,而沙德酒窖也是首個獲得如此驕人成績的酒莊。

鑽石溪酒莊

Diamond Creek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1968年,一位名叫布朗斯坦(Al Brounstein)的西藥批發商買下了鑽石山一塊35公頃的土地開始種植葡萄,並創立了鑽石溪酒莊(Diamond Creek Vineyards)。鑽石溪酒莊位於納帕谷(Napa Valley)的谷地,土質為肥沃的火山岩。鑽石溪酒莊的4個葡萄園中,火山園氣候較暖和,土壤是鬆軟的火山灰,所產葡萄能釀成該酒莊最耐久存的酒款。紅石園的土壤含鐵質較多,氣候溫暖,釀出的酒款適宜早飲。而碎石草原園,氣候較涼爽,土壤碎石較多,排水性佳,釀出的葡萄酒酒質較輕柔。而由於每天下午從俄羅斯河吹來的柔風使湖園分外涼爽,釀出的湖園酒氣質高雅,質地柔順,結構精巧,絕對是加利福尼亞州頂尖的酒款。湖園酒並不是每年都生產,自1972年來只有10年單獨生產過,因此價格非常昂貴。每年,鑽石溪酒莊共生產約40,000瓶葡萄酒,但只賣給私人客戶、固定經銷商和餐廳。

達拉•瓦勒酒莊

Dalla Valle Vineyard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1982 年,古斯塔夫•達拉•瓦勒(Gustav Dalla Valle)和他的日本妻子直子(Naoko)在橡樹鎮(Oakville)買下了一片葡萄園,1988 年釀造出了第一批葡萄酒。後來瓦勒先生去世,直子便組建了一個葡萄種植和釀造的專業團隊。Dalla Valle酒莊的葡萄酒一般都相當強勁,且單寧圓潤,這正是他們的釀酒重心所在,因為酒莊會通過長時間的浸皮來使單寧變得更加柔順。

多明納斯酒莊

Dominus Estate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同柏圖斯酒莊(Petrus)一樣,均隸屬於Moueix家族。20世紀60年代後,當Christian Moueix還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上學的時候就瘋狂地迷戀上了美國納帕谷以及這裡的葡萄酒。Christian Moueix是法國Libourne葡萄酒貿易和製造商Jean-Pierre Moueix的兒子。1970年,Christian回到法國,並參與管理家族葡萄酒事業,包括位於波美侯產區的柏圖斯、柏圖斯之花酒莊(La Fleur-Petrus)和卓龍酒莊(Trotanoy),以及位於聖埃美隆產區的瑪德萊娜酒莊(Magdelaine)

多明納斯酒莊是Moueix家族在美國的第一個酒園,對其重視程度可想而知。於是DanielH.Baron先生被專門從法國聘請到本園,擔任總管一職。Daniel H.Baron將品種移植到新大陸。釀酒顧問為原柏翠酒莊(Chateau Petrus)的釀酒師Jean-Claude Berrouet,他自1964年起就負責柏翠酒莊的栽培種植工作。1983年收成了第一批葡萄,並且一上市就迅速獲得好評。

寇金酒莊

Colgin Cellar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在接掌寇金酒莊後,莊主Ann Colgin首先聘任Helen Turley作為釀酒顧問,David Abreu 作為葡萄園主管,這兩位都是納帕釀酒業的大師級人物,令酒莊在20世紀90年代迅速躥紅,躋身膜拜酒莊行列。酒莊也的確“戰績”不俗,自2002年份的 Cabernet Sauvignon Tychson Hill Vineyard 和IX Proprietary Red雙雙得到Robert Parker滿分後,至今共有12款酒拿下滿分。

這些驕人成績歸功於IX Estate和Tychson Hill葡萄園的絕佳風土,也因為釀酒團隊強調種植低產、均衡的葡萄,從而激發出葡萄園潛在特性。另外,在藝術上有很高造詣的Ann Colgin也讓藝術在酒莊各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由她親自設計的酒莊Logo中,“O”字的靈感便來自於她嘴唇的形狀。

稻草人酒莊

Scarecrow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稻草人酒莊在很短的時間內飆升至膜拜酒莊的地位,算得上是膜拜酒界的“新人”。酒莊最初由Joseph Judson Cohn建立,他原本是一名電影製片人,《綠野仙蹤》就由他負責監製。酒莊擁有很長的葡萄種植歷史,為Opus One和Joseph Phelps等當地名莊提供葡萄。直到孫子Bret Lopez這一代才開始釀酒,酒名和酒標的設計都是向祖父及其作品《綠野仙蹤》致敬。

酒莊於2003年推出了第一支酒,由100%的赤霞珠釀造而成,一上市便好評如潮,Robert Parker對其給出了98分。而後,2007年份酒獲得Robert Parker首個滿分好評。酒莊在近幾個年份可謂好酒頻出,不僅2013和2014年份又連續獲得兩次滿分,更繼嘯鷹酒莊之後第二個入選Liv-ex百強佳釀(2015年度),前景不可估量。

阿羅珠酒莊

Araujo Estate Wine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最頂尖酒的葡萄園Eisele Vineyard 是納帕谷最知名的葡萄園之一,這裡已經有一百多年的葡萄種植歷史。酒莊於2013年被拉圖酒莊莊主Francois Pinault收購。最開始這裡種植著仙粉黛(Zinfandel)和雷司令(Riesling),1964 年赤霞珠才被引入,酒園慢慢意識到這個葡萄園有能力生產好酒,於是便求助於山脊酒莊(Ridge Vineyards)的釀酒師。1971 年,EiseleVineyard 第一款葡萄酒在山脊酒莊出產。之後這裡的葡萄一直都出售給別的酒莊,直到 1990年,Bart 和 Daphne Araujo在納帕Calistoga買下66公頃葡萄園,其中包括14公頃的EiseleVineyard 。開始成立Araujo酒莊釀酒團隊,開始真正開始參與釀酒。他們聘請了許多著名的釀酒師:如TonySoter, Mia Klein, FrançoisePeschon,Michel Rolland也是酒莊的釀造顧問。生物動力法和有機種植是葡萄園管理的重要部分。

艾伯如酒莊

Abreu Vineyard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艾伯如酒莊莊主David Abreu從法國勃艮第學成後,他成立了自己的葡萄園管理公司David Abreu Vineyard Management,為嘯鷹、賀蘭和寇金等膜拜酒莊管理葡萄園。他在葡萄園管理上一絲不苟的完美主義得到了這些酒莊的深切認同,成為納帕最有名望的葡萄園顧問之一。

除了葡萄園顧問的頭銜外,David Abreu在1980年成立的同名酒莊Abreu Vineyard同樣引人注目,釀造出一系列頂級葡萄酒,將風土精髓完整保留在瓶中,並賦予令人讚歎的陳年潛力。至今,酒莊釀自Madrona Ranch葡萄園的酒款共收穫Robert Parker四個滿分(1997、2001、2002、2012),另一款釀自另一個葡萄園Thorevilos的葡萄酒則於2001、2002、2005、2007和2013五次獲得滿分評價。

佳慕酒莊

Caymus Vineyard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地處美國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路德福特(Rutherford)鎮以東的“名園帶”上,蒙大維(Robert Mondavi)、柏列(Beaulieu)、瑪莎(Martha’s Vineyard)等大名鼎鼎的酒莊環繞其四周。佳慕酒莊由查克•瓦格納(Chuck Wagner)及其家族擁有,但該家族經營葡萄園的歷史並不長,1906年,查克•瓦格納買下原屬西班牙人的佳慕酒莊用來釀酒,不久因美國禁酒令而戛然中止。酒莊葡萄樹被砍掉,改種桃樹和梅樹。直到在20世紀60年代,老莊主的孫子查理(Charlie)執掌酒莊重新開始種植葡萄樹後,情況才稍有好轉。直到1971年,查理才下定決心開始自己掛牌釀酒。

1975年,瓦格納一家人開始把幾塊上好園區裡產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進行精挑細選,首次釀造了“Caymus Vineyards SpecialSelection Cabernet Sauvignon”,結果大獲成功。“佳慕特別珍藏赤霞珠乾紅葡萄酒”是瓦格納家族的典型葡萄酒,是由本年份最優質的葡萄酒調配而成。這款酒在不好的年份是不生產的。近幾年來,酒莊為了使這款酒能產生濃郁的風味,也不再專用酒莊葡萄園葡萄釀酒,而是向整個納帕河谷覓尋好葡萄。

愛塞拉酒莊

Eisele Vineyard Estate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愛塞拉酒莊(原名為:阿拉侯酒莊Araujo Estate)環繞著超過百年葡萄種植歷史的Eisele葡萄園。這是納帕谷中最著名的赤霞珠葡萄園之一,曾為Ridge、Joseph Phelps等當地知名酒莊提供原料,並以此誕生了許多優質赤霞珠酒款。1971年,酒莊開始獨立釀酒,首年份酒款便憑藉極強的窖藏能力而聞名,體現著葡萄園的極佳風土。酒莊在1998年開始實行有機種植方式,並在2000年開始向生物動力學模式轉型,希望藉此在提高葡萄酒品質的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2013年,酒莊被擁有拉圖酒莊(Château Latour)莊主Francois Pinault花費天價買下,並聘用著名飛行釀酒師Michel Rolland擔任釀酒顧問,效仿拉圖酒莊近幾年的耕種方式,將生物動力法作為葡萄園管理的重要部分。2016年,Francois Pinault將酒莊更名為Eisele Vineyard Estate。

葛利斯家族酒莊

Grace Family vineyards

美國膜拜酒大盤點:碾壓分級體系的獨立存在

從創始開始就採用有機種植,以使葡萄品質達到最佳。他們認為管理葡萄園真正的成功不是產量增加,而是能保持恆定的產量。最開始葡萄園的葡萄賣給了佳慕(Caymus)酒莊。自 1983 年開始,葛利斯家族開始自己生產葡萄酒,不過由於 1994 年的葡萄根瘤蚜蟲災害,葡萄園面積從 5 英畝縮減至 2 英畝。目前,葡萄園總面積達1.23公頃。園內土壤由粘土和碎石組成,主要種植了赤霞珠葡萄。由於面積有限,所以葡萄樹種植的密度也就相對較高,每公頃3400 株。由於園區太小,所以一切採用精工方式處理,連釀酒的發酵桶也只有兩個小型的不鏽鋼桶。新釀成的葡萄酒會在法國進口的木桶中醇化兩年或更久,但近年來有時會少於兩年。每年更新一半左右的木桶。酒莊在最開始釀酒時,曾請佳慕酒莊(Caymus Vineyards)的莊主瓦格納先生(Wagner)來指導。

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認為,賣得好的酒普遍都講好了兩個故事,一個品質故事,一個品牌故事。品質故事講的是產品的精耕細作,如何打造出好產品,當然,產品品質還是要經受住市場的考驗,確實品質優良,否則故事終究是個牛皮。另一個就是為市場營銷服務的品牌故事,讓人認可品牌理念,認可這個品牌後面代表的含義,從而產生忠誠度,最終讓品牌跟其它品牌產生質的分界線,從而擁有自己獨立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