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提到胡雪巖,很多商人都對他一生的經歷十分了解,而且時至今日成功的商人也會通過胡雪巖學到很多經商哲理,只不過胡雪巖所樹立的是反面教材。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胡雪巖的一生苦過,笑過,得意過,同時也慘敗過,讓胡雪巖終身抱憾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結局沒能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而瞭解了胡雪巖的一生後也會發現,其實胡雪巖經商失敗不完全是由於他個人原因造成的,胡雪巖經商之路的失敗與其說是命運所致,不如說一切早已註定。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胡雪巖出生在安徽,由於家庭貧困,所以胡雪巖小的時候沒有機會讀書,而且很小就已經外出打工,他做過很多苦工,所從小就見識了各個行當,到了十二歲,他來到了浙江,一次偶然的機會,胡雪巖被阜康錢莊的老闆收了,老闆看胡雪巖年紀小也挺可憐的,就讓胡雪巖跟著他在錢莊裡做事。時間久了錢莊老闆發現胡雪巖這個小孩子十分聰明,有經商的頭腦,而這位老闆雖然經營了一家錢莊,但是他卻沒有兒子繼承家業,所以後來就將胡雪巖當成繼承人來培養。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老闆死後胡雪巖按照他的臨終遺願接手了阜康錢莊,這以後胡雪巖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錢莊老闆。可是胡雪巖並不滿足,他之前和老闆學習了很多經商技巧,不僅知道怎麼經營好錢莊,也知道怎麼做生意,所以他將錢莊當成了自己事業的發展起點,開始了他更加廣闊的經商之路。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也有人認為胡雪巖的發跡其實離不開王有齡,王有齡對於胡雪巖的成功有極大的幫助,而且這個人還曾經受到過胡雪巖的恩惠,所以兩人交情不淺。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胡雪巖和王有齡是有緣人,也是彼此的貴人。胡雪巖在剛剛遇到王有齡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書生,王有齡的祖上都是讀書人,之前王有齡的家族還算體面,但是到了他這一輩就已經不復往日的風光了。所以王有齡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窮書生,他遇到胡雪巖的時候,將自己的身世和苦惱一吐為快,而胡雪巖看出王有齡是有抱負的人,所以就借給他一筆錢,讓他去用這筆錢當官。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隨後王有齡不僅當了官,在官場混得還很不錯。胡雪巖是王有齡的恩人,在王有齡成為湖州知府的時候,胡雪巖就開始負責管理湖州公庫,所以在這期間胡雪巖嚐到了不少甜頭。他後來還利用這一職權在當地激勵農名養蠶,所以很快湖州的蠶絲量開始不斷攀升,胡雪巖藉助自己的商業人脈很快將這些蠶絲銷往各地,讓胡雪巖大賺一比。當時在湖州有王有齡,就沒有商人能夠和胡雪巖爭這塊肥肉,而胡雪巖不僅賺了很多錢,還可以減免利息,所以後期胡雪巖的生意越做越大。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可是後來王有齡官場失利,所以無法再成為胡雪巖的經商助手。但是此時的胡雪巖早已開始接觸朝廷官員,他也很快尋找到另外一個靠山,他就是左宗棠。正巧當時左宗棠正著急籌備軍餉,而胡雪巖就為左宗棠出了主意,讓他通過處罰太平軍的方式籌資。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當時太平軍已經被降服,左宗棠後來就下令,只要肯交銀錢就可以避免放人,通過這個方式很快就籌到了大量的軍餉,而經過此事,也讓左宗棠發現了胡雪巖這個人才。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在左宗棠眼中,胡雪巖不僅是一個有頭腦的商人,他也比較有眼光,所以和胡雪巖打交道不會錯,而胡雪巖通過左宗棠也可以為自己打通更多發財之路。很快胡雪巖就想到了一個好大發財機會,那就是成為第一代電報大王。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其實胡雪巖想到的這個發財方法確實不錯,他的眼光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問題出在如何實施,左宗棠雖然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他不負責此類事務,當然了其實官場上的官員們也多有往來,所以即便不是左宗棠負責的範圍內,他也可以找其他官員來疏通。但問題在於,當時負責搭建電報機的工作是由李鴻章負責的,而李鴻章和左宗棠就是死對頭,所以胡雪巖想要承包電報業務是不太可能了。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但是胡雪巖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商人,他不會因為失去這個機會就失望。他很快就找到了另外一個賺大錢的機會,那就是投資生絲。胡雪巖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投資項目,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很多地區的生絲產量都很高,所以只要他可以壟斷國內市場勢必可以賺上一大筆。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可是當時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國內的生絲產業受到西方國家的控制,因為他們掌握著生產技術,所以他們對於生絲的價格掌控是有絕對話語權的,所以當時中國生絲市場價格的高低是受到西方國家牽制,對此胡雪巖也心知肚明。但是當時胡雪巖就想著怎麼壟斷國內生絲市場,再找準時機售出,那這無疑就是一本萬利。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後來胡雪巖通過聯合國內其他生絲大戶,一起坐地起價,希望可以從西方人手裡多賺一點錢,而正巧當時西方生絲的產量銳減,也為國內生絲價格的提升帶來了一線生機。但是就在胡雪巖開始大肆購買生絲準備賣給西方市場打撈一筆的時候,西方的生絲產量居然開始增加了。而胡雪巖此時將手中的生絲賣出去無疑就是賠錢,不賣又需要不停借貸。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胡雪巖後來在週轉資金的時候遇到了很多阻礙,而這些阻礙其實並非是處於客觀原因,而是西方國家早已知道胡雪巖的盤算,所以當時中國國內的銀行都拒絕向胡雪巖貸款。與此同時李鴻章也在對胡雪巖進行打壓,因為他知道胡雪巖和左宗棠關係密切,打壓胡雪巖就是打壓左宗棠。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當時四處流傳著胡雪巖經營的錢莊倒閉的消息,所以胡雪巖的錢莊根本就存不住錢,讓他無法週轉資金,所以他的生意很快就倒了,而倉庫中積存的大量生絲也不值分毫。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胡雪巖經商失利和他本人有關,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他的生意摻和到了官場的權利鬥爭中,摻和到了西方和中國的經濟貿易中,所以通過胡雪巖的經歷可以發現,當權利和商業並行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多重阻礙,而胡雪巖就是在這當中跌倒的,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胡雪巖從一窮二白的店鋪小夥計,到大清朝首富,他用了30年;

從首富到傾家蕩產,他又只花了3天。

他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不可複製的人生教科書,

裡面有一切中國人言而不明的智術,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的學問。

而且超好看!閱讀快感極強!

從《胡雪巖全傳》裡,你能學到的不止是經商,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講透一代商聖胡雪巖的天才與宿命,影響中國一代企業家的經典!

中國歷史上,真正把“人情練達”、“世事洞明”都做到極致的,可能就是胡雪巖了。

想讀透胡雪巖,朗讀君建議你讀高陽版本的《胡雪巖全傳》。

後來的各路胡雪巖傳記,幾乎都是高陽版的改編版或者刪減版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原因,讓高陽版《胡雪巖全傳》在眾多版本中獨領風騷。

第一是因為,胡雪巖這個人物,幾乎是高陽一己之力從歷史堆中挖掘出來的。

雖然胡雪巖一度風光無限,但最終結局並不太好,正史中對他的記錄也非常少。

而高陽,憑著厚重的家學淵源和博聞強識的野史功底,硬是在故紙堆裡一點點將胡雪巖的平生給拼湊了起來。

這一部百萬字的《胡雪巖全傳》完整大氣,甚至很多史學家想要研究胡雪巖的時候,都繞不開。

這種“以小說造史”的功力堪稱一絕!

二是因為,高陽本就是華人作家中,寫歷史小說的頂點!

所謂“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意思就是說,金庸和高陽的小說,都到了婦孺皆知,老少皆宜的境界。

高陽的這部《胡雪巖全傳》,出版40多年來,一直被視為胡雪巖研究的至高經典。

如果你想學胡雪巖的人生智慧,達到他那樣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境界,那絕對要看這部《胡雪巖全傳》!


他曾是中國首富,三天內變成窮人,看似經商失敗其實另有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