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最无耻的一次大战,三霄娘娘犯何错,为何被元始和老君联手诛杀?

荔枝大人V


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讲什么对错?

《封神榜》本就是神界三教主关上门编撰出来的一个名单,也没有事先征求当事人的同意。当然出发点倒是没什么不好的,因为上榜者是给天庭物色的公务员,前途一片光明,所以,在人间怎么死有什么可介意的?

上榜的英雄自从上榜的那一天,就注定了离开人界,什么形式都一样的结果,跑不掉了。

三大教主就是操控别人命运的大佬,形式上的区别就是:在背后指使和亲自下手

很多人看《封神演义》就是关注一场场的千军万马的战斗,或者是精彩纷呈的神仙斗法,其实您真的是遗漏了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小说的结局列出的那张“封神榜”,个人曾经好奇地看了一遍“榜单”,其中有小说中浓彩重笔描述的主角英雄,还有些是一带而过打酱油的人物。

这些人出现在榜单中的位置却也是大大不同!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区别呢,回顾下小说,你就能看到因素很多,有的是人物在人间时,朝廷中的身份地位;有的是他们所继承三教九流中的道统;还有的是他们本身就在三大教主手下做事;当然,还有就是这些人的修行能力的高低,只不过这些野路子成仙的很难爬到《封神榜》靠前的位置罢了,毕竟人家天庭用人还是需要优先根正苗红的。

可是,所有这些人需要怎样的“死亡方式”才能“转正”呢?耐人寻味……

有些水平低的,群殴过程中就GAME OVER了,有些牛叉的大神,则需要更牛叉的去灭掉他,那么还有些“法力通天”的,和身份特殊的怎么办呢?

巧了,三霄娘娘就同时符合这两点,所以,这就需要同样是三大教主的两位师叔级人物出手了,一方面,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另一方面通天教主也无话可说、无可奈何。

三霄娘娘犯何错

看过上一段,其实,已经解释了她们错在哪里了,本来三大教主共同拟定的《封神榜》,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作为通天教主而言,也嘱咐了门下闭门练功,以免招灾惹祸,可谓是已经仁至义尽了,就差一个一个通知那些“将死之人”了。可是总有人觉得自己能力地位高人一等,跳出来当出头鸟,这就怪不了别人,毕竟,上榜的也有其他两大阵营里12大金仙的门人弟子啊。

最后还是要说,筛选能人进入天庭里任职,谈不上什么“无耻”的手段,恰恰相反,个人倒是认为整部《封神演义》倡导的反而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积极和进步选贤理念,虽然任命官员依然有内定的影子,但是毕竟在封建社会嘛,没有直接采取世袭和接班制,还策划了这么一场生死相拼的“任职资格”竞赛来展示个人能力,已经足够民主了,您说呢……


美猴王归来


在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是被大家比较喜欢的三位女仙,特别是三霄之一的云霄,人张的漂亮不说,而且还非常的稳重。曾经大兄赵公明找三霄们借金蛟剪,就是云霄阻止不借,并努力劝导赵公明就此放手,凡是下山参与和姜子牙之间的争斗中,就等于牵扯进封神榜之中去了,可惜赵公明不听,云霄也无奈,在去而又回加上菡芝仙的一顿兄妹情之理,才说动了云霄。

由此可见,云霄 以及琼霄和碧霄是知道不能与姜子牙与西岐为敌的。最后三霄的下山,其原本目的也不是与西岐为敌,更不要说帮助殷商了。只因为赵公明的死,身为妹妹的三霄能对赵公明袖手旁观么?起码也得下山替大兄把尸身给收回去啊。三霄在得知赵公明死后,首先琼霄和碧霄二人暴跳如雷,要去找姜子牙报仇,这是云霄还是冷静的,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从长计议,不想再找姜子牙的麻烦了,可琼霄碧霄二人不愿意了,发誓也要为兄报仇,先行下山去了。

云霄见状怕她们二人生出事端,马上跟随下山,三人先到了闻仲大营中看到赵公明的尸体,不见还好说,真见到了那兄妹之情再也压制不住,这其中包括了云霄,紧接着,三霄先去找姜子牙讨要一个说法,谁知阐教众弟子仍是一副你该死倒霉的态度,并且恶言恶语的教训起三霄来。

本来压着火不想把事情闹大的云霄也被姜子牙等人的言语激怒,与他们大打出手,谁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中了云霄,受了伤,暂且逃回闻仲大营处。

三人越想越气,要是姜子牙等人态度好一点,虔诚一点,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毕竟赵公明算是阻拦了姜子牙伐纣。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赵公明已经被他们暗害,找他们理论不仅没有一丝歉意,反而数落他们的不是,这让谁也是受不了啊。

三霄在看到了阐教众人的态度也算是明白了,截教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地位永远比不上他们,甚至还瞧不起他们,三霄能不生气吗?一怒之下向闻仲借了六百大汉布下了九曲黄河大阵,用混元金斗一一将阐教三代弟子一个不剩的全部抓获,扔进大阵中,最后就连阐教十二仙也难逃厄运,连阐教副教主级别的燃灯也不是对手,趁机逃跑前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去了。

此时此刻,阐教除燃灯以外其他三代或者二代弟子,已经全部被三霄擒拿并扔进黄河阵中,削了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彻底成了普通的凡人,生死就在三霄一念之间。可三霄心地还是善良的,没有下狠心杀死他们。可惜她们善良并不代表元始天尊心软,知道此事后火急火燎的赶来,其中还联系了师兄老子一同前来救援。

就在老子来临之际,云霄还是不想与他们为敌的,只是没有台阶可下而已,从她对琼霄二人所说的话中就可以得知。

“师伯至矣!妹子,我当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坚执不从。我一时动了无明,偶设此阵,把玉虚门人陷在里面,使我不好放他,又不好坏他。今为师伯又来,怎好想见,真为掣肘。”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云霄根本没有想要杀阐教弟子的意思,只是现在事情闹大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来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和元始天尊和老子解释了。只是琼霄和碧霄不知天高地厚,冲撞并惹怒了元始天尊,双方大打出手,圣人之下的她们有怎么是元始和老子的对手呢?下场只有一个被杀或被擒。

以上是三霄娘娘出场后,整个事情的经过。从这件事来看,三霄娘娘做得在老王看来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她们为兄讨要说法,对方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歉意,还满嘴的虚假道德,什么理都在他们,根本不顾及他人感受。换位思考,谁能受的了这种气?难道还要她们向姜子牙等人说“你害了我大哥,害的好啊。”的话?这是谁也做不到的,相信就算把我们带到封神的世界中,我们的做法也会和三霄一样。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那对错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元始天尊和老子为何又要下死手杀死三霄娘娘呢?原因有很多,

一是表面上的,她们此举等于断了伐纣的苗子,都抓起来了,那谁去伐纣?但这也不用必须杀死呀。显然这个表面原因有点牵强。

二是,抹了元始天尊的面子,仅仅是通天教主的三位亲传弟子就可以抓了他门下所有弟子,这还了得?让一直认为阐教是最厉害的教派的阐教弟子如何看,如何想?这次的事情着实狠狠打了一次元始天尊的脸呀。这让元始天尊对她们三人产生了恨意,杀她们的恨意。

三是因为,借机除掉截教如此厉害的高手,消除一些对阐教的安全隐患,再者封神榜上缺人,三霄有被卷进了这场封神之战,因为之前三教共佥封神榜的原故,就此杀了他们通天教主也不会说啥,只能认命。

四,老子虽然也参与进来助元始天尊破阵,但老子却没有下死手,是他亲手擒拿的云霄,并将其镇压在麒麟崖下,加以惩罚。在原著中,三霄中的云霄其实并没有死,琼霄和碧霄二人明确的说了她们二人的灵魂去了封神台,而唯独云霄没有。这一点也反应了老子和元始天尊虽然是同门,但境界却是完全不一样。

以上三点就是元始天尊要杀三霄的原因,尤其是元始天尊,明知道三霄没有太大的过错,为了面子,也就杀死她们。而老子只是帮助元始天尊破了阵,擒拿了云霄,并没有对下死手。


老王讲事情


三霄犯的错,不仅大,而且还是天大。

因为,封神榜是人教、阐教和截教三教合议同意,鸿钧老祖指示,昊天大帝要求的,这是这方宇宙的至高任务,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简而言而,就是上了封神榜的人,都得死。

同时,还有一个副本任务,就是兴周灭商,让人间的天下,也变一变。

这个任务是天道趋势,就是圣人,也无法阻挡。

可是,三霄干了什么呢?

摆了一个九曲黄河大阵,这个阵,直接导致封神榜任务,停顿了,无法继续执行。

在这个大任务面前,所谓的阐教人挑衅,为兄报仇,就不值一提了。

人阐教,就是为了完成封神榜和兴周灭商,就是故意挑衅的啊,你忍不了,就下山了。

通天教主也无奈,因为,封神榜上有名,三霄的死,是注定的。

一行神和人,挡在九曲黄河大阵面前,十二金阵法力全失,化为凡人。

这个时候,截教这边,不可能派人,把三霄灭了;人教和阐释这边,除了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谁也打不过啊。

没办法,只好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亲自出手,把三霄灭了,然后,继续完成封神榜和兴周灭商任务。

三霄,是注定被牺牲的悲情人物。


董江波




《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摆下九曲黄河阵,削去阐教十二金仙顶上三花。这本是一场公平的、同辈仙人间的斗法,不料作为二师伯的元始天尊却联手大师伯太上老君破阵。而且,面对未犯任何杀戒的三霄娘娘,两位长辈不念师门之情,对通天教主的徒弟痛下杀手,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众所周知,封神大战乃是在鸿钧老祖主持下,由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签订协议展开的。协议规定,三教门人互相争斗,死者入榜,各安天命。

基于此,通天教主只是告诫门下弟子不得私自下山,即使众多弟子被阐教门人所杀,也无动于衷。

但元始天尊就不一样了,一开始就插手封神大战,起初不断派出副教主燃灯道人以及南极仙翁、十二金仙下山协助。当三霄娘娘为报赵公明被杀之仇而摆下九曲黄河阵时,元始天尊再也坐不住了,违背了“各安天命”的协议,亲自动手破阵。

元始天尊动手的借口是“顺天命”,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他真正害怕的是自己门派势力被削弱。因为封神大战之前,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天庭看中的是元始天尊的十二个宝贝徒弟。元始天尊再不出手,十二金仙可能直接阵亡上天庭,那他阐教就元气大伤了。

而太上老君也不愿意截教一支独大,当元始天尊通气时,便欣然同往。所以三霄娘娘并没有犯什么错,只是成王败寇而已。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三霄娘娘犯了什么错?元始天尊和老子以什么样正大光明的理由杀了她们?

小刘侃封神

当赵公明被陆压用斩仙飞刀给拜死之后,三霄娘娘下山,她们来到商周战场,本意只是想为赵公明收殓遗体。

可是当她们下山之后,看到赵公明死后的凄惨模样,双眼冒血,心窝里的流血。

于是,她们当时就怒了,先是与西岐一方大战,可是论拳脚功夫,三霄娘娘不是西岐一方对手。

之后,她们摆下了九曲黄河阵,用混元金斗拿了十二金仙,并削去了他们的顶上三花。

混元金斗实在是厉害,西岐无人是三霄娘娘的对手。

也就在此时,元始天尊与老子一前一后来到人间。

在九曲黄河阵内,元始天尊用三宝玉如意打中琼宵脑门,当场死亡上了封神榜。

元始天尊用一个盒子把碧霄连人带鸟都装了进去,一会儿就化为了血水,然后上了封神榜。

而老子只是用乾坤图把云霄拿了,之后压到了玉虚宫麒麟崖下。

当然,云霄最后肯定也死了,因为想要封神,必须死上一次。而三霄娘娘最后封为感应随世仙姑。

以前小刘就分析过三霄娘娘必死的原因,说她们掌握混元金斗,必须要成为感应随世仙姑。还说云霄快要成圣,为了避免截教出现两位圣人必须杀死她们。还说三霄娘娘不畏强权,云霄又比较正直,所以让昊天上帝看中。

还有三霄娘娘敢对元始和老子出手,她们也该死。这个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因为如果元始和老子以这个理由杀了三霄娘娘,那就显得他太小气了。毕竟三霄可是子侄辈的。

当然,以上小刘分析的都是隐藏与暗中三霄必死的原因,那么表面上元始天尊和老子以什么正大光明的理由杀死了三霄娘娘呢?

封神演义中原文描述。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云霄等潜修仙岛,虽勤日夜功夫,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况狂逞于兄言,借金剪残害生灵,且愤怒于冥数,摆‘黄河’擒拿正士,致历代之门徒劫遭金斗,削三花之元气,复转凡胎。业更造乎多端,心无悔乎彰报。姑从惠典,锡尔荣封。”

通过姜子牙在封神时宣读元始天尊的敕命,可以看出,三霄娘娘犯的错误与死因有几条。

一,你弱你该死。

三霄娘娘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

也即是说三霄娘娘是还没有达到大罗金仙的尽头,没有成为混元大罗金仙也就是所谓的圣人。

既然不是混元大罗金仙,那么就在劫数当中。只要身投西土,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人,自然就该死。

二,借给赵公明金蛟剪残害众生。

三,摆下九曲黄河阵,擒拿阐教十二金仙,让他们成为肉体凡胎。

四,业更造乎多端,心无悔乎彰报。

三霄娘娘造孽太多,还不知道悔改。

或许,这就是元始天尊很隐晦的说出了三霄娘娘敢大逆不道的对他和老子出手。

这表面上的几个原因,也足以让元始天尊要了三霄娘娘的命!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小刘侃封神


原著党答一波。无耻倒是算不上,以三霄的境界而言,云霄毫无疑问已达准圣,琼霄和碧霄,两个加起来也相当于一个准圣,两大准圣连袂出击,况有混元金斗、金蛟剪、九曲黄河阵这等逆天杀器,可以说是横扫阐教、人道二代的巅峰存在。圣人不出,这对准圣组合就是封神第一。这种情况下,你说元始和老子能怎么办?炮灰都用完了,难道自己还不出手?

然而,以两大圣人联手,反而采取了“后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的策略,无论如何都有失圣人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元始和老子又确实是无耻的。


封神中有两个修真家族,“有背景”三个字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写在脸上。

第一个是阐教的李靖家族。李靖一介凡人竟然拜了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金吒木吒拜了阐教十二金仙,哪吒出生第二天太真人就眼巴巴的找上了门,这都没啥,可怕的是哪吒的转世乃是元始天尊亲自安排的,事见第十一回末。封神之战后李家更不得了,父子四人都是肉身成圣,成圣的意思是要么成为圣人,最次也是成为金仙。李家一门四圣,煊赫了整个后封神时代。

第二个是截教的赵家。大哥赵公明,准圣。有法宝定海珠,砸五大金仙,砸阐教准圣燃灯道人,挡者披靡。珠丢后借来金蛟剪,照样威风赫赫,平推燃灯。他有三个妹子,便是名动封神世界的女仙三霄娘娘。

金蛟剪正是借自三霄,但它并非三霄最强大的法宝,混元金斗才是真的厉害,尤其是配合黄河阵使用效果更佳。有多厉害呢?简单的说,只要圣人不出,它完全具备平推封神世界的能力,什么十二金仙、杨戬之流,来多少收多少,而且还可以削落其三花护体。在民间被拔高到“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更在前”的陆压,照样难逃一斗之厄。

此斗实际就是神圣化的净盆,凡胎儿落地都必须在净桶里洗干净,所谓人世化生必经由此,正是此义。

从修行来说,上天待赵家兄妹极厚;然而从命运来说,上天却对之极薄。赵公明不用说了,被陆压以钉头七箭书轻轻松松取了性命。三霄下山为兄报仇,打得群雄束手,作为阐教准圣的燃灯道人,被打得气沮意丧,竟至于说出“如今我贫道只得往玉虚宫走一遭”这等没出息的话来。

可是到这时候,已经不是燃灯的事了,黄河阵事件已经成功升级成为令整个阐教生死存亡的大事。元始根本没时间见燃灯,传令燃灯回西岐迎驾就行,原来圣人毕竟不是白给的,三霄的无双战力终究还是引起了高居昆仑之上的元始天尊的注意。

圣人不出,奈三霄何?

玄幻设定中,差一级是能压死人的。圣人对准圣,当然是碾压型的,以后来看的战果也的确如此。

无论怎么黑元始,都不能否认他在观阵过程中的闲庭信步。

首先,从始至终他都没下过飞来椅。号称“任他三教圣人,遭此亦难逃脱”的黄河阵,实则压根没对元始构成分毫威胁,人家连太师椅都没下,就在阵内溜达了一圈。

其次,金仙级法宝对元始毫无功效。彩云仙子欲以戮目珠暗算元始,然而还没到元始跟前,已化为飞灰。

这样绝望至绝不相称的实力对比,预示着元始本可以秒杀三霄。然而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拉拢了大师兄、八景宫人道之主太上老君下世,两大圣人一齐对付三霄。一个圣人已是秒杀,两个圣人还不秒成渣啊?

此举不但多余,还很奇怪。

更重要的是,正如题目中所谓:

还很无耻。

可是,事有反常必为妖!

元始观阵之时,书中已明言其是“道心慈悲”;老子下降,也有诗赞是“函关施法道常明”。这样两个人,至少在作者的设定中,是不存在无耻的,那么根据原著来分析,就必然有别的理由。

1、如上所说,这是阐教的生死存亡之秋。

让我们看看,黄河阵中都擒了何人,

三代:杨戬、金吒、木吒,这三人后来都肉身成圣,是后封神时代中阐教最重要的战力之一。

二代:十二金仙,前封神时代阐教对外开拓的主要战力。

加上先前十绝阵战死的萧臻、邓华,以及叛变的申公豹、战力感人的姜子牙,阐教其实只剩燃灯、南极仙翁、云中子三人而已。而鉴于燃灯的败绩,阐教此时已无人可派,为了避免本教的全军覆没,元始势必亲自出手。

唇亡齿寒,老子的人道虽然人丁凋零,但好歹有玄都大法师牵牛。万仙阵上老子说道:“他教下就有这些门人!”不胜叹息之意。在采用了封神设定的《八仙得道全传》中,老子门徒广布,便可视为对截教的某种见贤思齐。只要老子想光大本门,一动收徒之念,或者仅仅是为了保护玄都大法师,他也势必要灭了三霄。

2、顺天而行。

元始指责三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逆天行事,阐教自然就是顺天应人了。顺天二字可以解释阐教在封神之战中所做的一切,为什么助周?为什么灭截?都在这两个字里。

可以说,这两个字就代表了道德上的至高点,是不可违拗的大义。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元始迎接老子下山,见面即说“为周家八百事业,有劳道兄降临”,后来诛仙、万仙二阵中,老子也屡以逆天指责通天。三霄摆下黄河阵,乃是违逆了天意,她们虽是准圣,却也只不过是这种大势之下微不足道的蝼蚁罢了。

螳臂挡车,止增笑耳。

更关键的是,此时通天教主的态度。又过了很久很久,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事件中,通天犹屡屡强调:

广成子,你与姜尚说,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门人阻他者,任凭他打。前日我有谕帖在宫外,诸弟子各宜紧守,他若不听教训的,是自取咎,与姜尚无干。

此时西岐已冲出岐山,无论是世间还是道门,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阐、截之势已如同水火,即将开始宿命般的碰撞。此时通天犹然如此,如此,则此前的态度已知端的。

3、夜长梦多。

元始评价三霄摆阵是“你师尚不敢妄为”,明里是说通天也不敢干涉,但更表明了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能笃定。

通天确实是个变数。

他向广成子表明立场毕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此时谁也不敢肯定他会怎么想。将心比心,阐教徒子徒孙被困,元始就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截教已死了那么多弟子,则通天的心情又当如何?

而且通天这人难以琢磨。你说他立场不坚定吧,他在广成子面前三番五次表明自己绝不惯着弟子、绝不掺合大战的态度;你说他立场坚定吧,广成子前脚刚走,后脚多宝道人一诳,他便转变了态度,而且一出手就是针对圣人的超级杀阵诛仙阵。种种迹象表明,通天绝不像他表面上那么善男信女,而是早有布局,这就是我在上篇文章中所说的“闻仲实为通天抢夺封神气运之人”的原因。

所以闻仲也是个巨大的变数。

闻太师是截教罕有的杀伐果决之辈,比如陈十策事件中,费仲尤浑哓哓,他直接就是几巴掌把两人扇蒙,连纣王也不敢阻挡。黄飞虎与他同殿为臣,两人同为商朝社稷之臣、又是领军大将,不但有同僚、还有同袍之谊,然而在反五关事件中,闻仲可是一点儿也没对黄飞虎客气,飞檄传书,几路军马合围,要拿飞虎正国法。

这样的一个人,岂非不知多杀一个高手便是多去一分西岐助力?岂非不知大时代即将到来,当杀灭阐教为师门分忧?

事实上杨戬等三人被擒后,闻太师就问云霄说:

此阵内拿去的玉虚门人怎生发落?

又连连为三霄设宴庆功,席间频频试探云霄心意自不必说。如果说闻太师没有杀众阐之意,那简直是把他当三岁孩童看待。


综上种种,无不需要元始立刻下山,并以雷霆万钧之势干掉三霄,上震慑通天教主,下震慑通天以下截教无数蠢蠢欲动之人。可是培养一个准圣实在太难太难了,穷圣人通天彻地之能,也得数万年才能培养一个(赵公明自云天皇时期得道,已是数万年之前的事),而赵家兄妹四人能凑出三个准圣来,之前陆压已杀了一个,此一战又要杀两圣,很难说通天不下山展开报复。而单凭元始一人,是打不过通天的,这时候他就必须与大师兄老子组成同盟,以使通天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二圣联手,既无耻;

也远远说不上无耻。

因为确实没办法,不出手不行了。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王事情


三教签押封神榜算是一场阳谋,或者说是一场事先声张的谋杀,所以当年赵公明战败去碧霞宫借金铰剪的时候,云霄娘娘是拒绝的。

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三教共议,佥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游宫。我们截教门人,‘封神榜’上颇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为此也。吾师有言,‘弥封名姓,当宜谨慎。’宫门又有两句贴在宫外: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看似很无情的拒绝,其实是在帮赵公明,逃脱上封神榜的机会,但是赵公明没听,后来菡芝仙子的一番义正言辞的大道理,说动了云霄娘娘把金铰剪借给了大哥。


而这也直接剪掉了赵公明的命,成了天上的黑虎玄坛武财神。

赵公明身死道消,云霄娘娘还是打算躲在山里,躲过封神大劫,但是三宵娘娘的另外两位,碧霄琼霞则要去看看大哥的骸骨,碧霄说:吾定去看吾兄骸骨,不负同胞。”

云霄不放心妹妹,也跟着来到商朝大营,当见到赵公明死的这么惨,二霄娘娘动怒了,去他娘的封神榜,老娘要报仇。

而云霄娘娘还保持着一丝清醒,说我们只找罪魁祸首陆压。

两军阵前,陆压一番话说的云霄娘娘沉吟良久,陆压说:

“修道之士,皆从理悟;岂仗逆行。故正者成仙,邪者堕落。吾自从天皇悟道,见过了多少逆顺。历代以来,从善归宗,自成正果。岂意赵公明不守顺,专行逆,助灭纲败纪之君,杀戮无辜百姓,天怒民怨。且仗自己道术,不顾别人修持。此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便是逆天。从古来逆天者亡,吾今即是天差杀此逆士,又何怨于我!吾劝道友,此地居不久,此处乃兵山火海,怎立其身?若久居之,恐失长生之路。吾不知忌讳,冒昧上陈。”

之所以云霄娘娘沉吟良久,是因为不久前她还和赵公明说过类似的话,可惜赵公明没有听。

不过一旁的碧霄琼霄娘娘早已经仇恨难当,祭出了飞剑和混元金斗,竟然轻松拿住了陆压道人。


我总觉的陆压是故意让三宵娘娘占了个便宜,以便激化矛盾。

陆压被捉,西岐这边不干了,于是一场混战,大战中黄天化和姜子牙被彩云仙子戮目,啄伤了眼睛,云霄被打神鞭打得从青鸾上掉下来,碧霄则被哮天犬咬了一口屁股。

这下梁子算是接上了。

后来三宵娘娘更是摆下了九曲黄河阵,把杨戬、金吒、木吒困在阵中,这时候十二金仙和燃灯道人出场了,这场架越来越往不可收拾的方面发展。

云霄娘娘开始给自己的行动找借口:“今日你我会战,决定是非。吾摆此阵,请你来看阵。只因你教下门人将吾道污蔑太甚,吾故此才有念头。如今月缺难圆。你门下有甚高明之士,谁来会吾此阵?”

燃灯道人劝云霄:道友此言差矣!佥押‘封神榜’,你亲自在宫中,岂不知循环之理,从来造化,复始周流。赵公明定就如此,本无仙体之缘,该有如此之劫。”

但是这时候云霄娘娘其实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摊子铺陈开了,开弓岂有回头箭,于是十二金仙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清微教主,太乙真人,灵宝太法师,惧留孙,黄龙真人等9位大仙悉数被混元金斗拿入阵中。

然后打了孩子大人出来,还一来来了俩,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这两位云霄师伯辈的大仙,举手之间就破了黄河阵,就像壮汉打顽童。、

其实三宵娘娘的悲剧大约也是执着于情,从借给赵公明金铰剪开始,她们就一步一步的逐渐沦陷,只有云霄娘娘还算是清醒的,但是在众人的裹挟下,她也逐步走上了当初自己所反对的一方。

所谓神仙凡人,其实差不多,都是一个身不由己的过程,即使心里目标明确,但是期间会被各种裹挟,最后忘了或者故意忘了当初自己要走的方向。

这大约就叫劫数吧。


解读上下五千年


1.天是不讲情面的 否则 以何为尊

2.上天等级秩序森然 远超人间

3.若在人间,可以法不责众,众怒难犯。在上天则不然,你错了就当灭,哪怕一个不留,统统灭绝。因为天可以重新再造一个世界,因此,不合意,便一切从头来过。


天方正大


在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是被大家比较喜欢的三位女仙,特别是三霄之一的云霄,人张的漂亮不说,而且还非常的稳重。曾经大兄赵公明找三霄们借金蛟剪,就是云霄阻止不借,并努力劝导赵公明就此放手,凡是下山参与和姜子牙之间的争斗中,就等于牵扯进封神榜之中去了,可惜赵公明不听,云霄也无奈,在去而又回加上菡芝仙的一顿兄妹情之理,才说动了云霄。 由此可见,云霄?以及琼霄和碧霄是知道不能与姜子牙与西岐为敌的。最后三霄的下山,其原本目的也不是与西岐为敌,更不要说帮助殷商了。只因为赵公明的死,身为妹妹的三霄能对赵公明袖手旁观么?起码也得下山替大兄把尸身给收回去啊。三霄在得知赵公明死后,首先琼霄和碧霄二人暴跳如雷,要去找姜子牙报仇,这是云霄还是冷静的,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从长计议,不想再找姜子牙的麻烦了,可琼霄碧霄二人不愿意了,发誓也要为兄报仇,先行下山去了。 云霄见状怕她们二人生出事端,马上跟随下山,三人先到了闻仲大营中看到赵公明的尸体,不见还好说,真见到了那兄妹之情再也压制不住,这其中包括了云霄,紧接着,三霄先去找姜子牙讨要一个说法,谁知阐教众弟子仍是一副你该死倒霉的态度,并且恶言恶语的教训起三霄来。 本来压着火不想把事情闹大的云霄也被姜子牙等人的言语激怒,与他们大打出手,谁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中了云霄,受了伤,暂且逃回闻仲大营处。 三人越想越气,要是姜子牙等人态度好一点,虔诚一点,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毕竟赵公明算是阻拦了姜子牙伐纣。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赵公明已经被他们暗害,找他们理论不仅没有一丝歉意,反而数落他们的不是,这让谁也是受不了啊。 三霄在看到了阐教众人的态度也算是明白了,截教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地位永远比不上他们,甚至还瞧不起他们,三霄能不生气吗?一怒之下向闻仲借了六百大汉布下了九曲黄河大阵,用混元金斗一一将阐教三代弟子一个不剩的全部抓获,扔进大阵中,最后就连阐教十二仙也难逃厄运,连阐教副教主级别的燃灯也不是对手,趁机逃跑前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去了。 此时此刻,阐教除燃灯以外其他三代或者二代弟子,已经全部被三霄擒拿并扔进黄河阵中,削了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彻底成了普通的凡人,生死就在三霄一念之间。可三霄心地还是善良的,没有下狠心杀死他们。可惜她们善良并不代表元始天尊心软,知道此事后火急火燎的赶来,其中还联系了师兄老子一同前来救援。 就在老子来临之际,云霄还是不想与他们为敌的,只是没有台阶可下而已,从她对琼霄二人所说的话中就可以得知。 “师伯至矣!妹子,我当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坚执不从。我一时动了无明,偶设此阵,把玉虚门人陷在里面,使我不好放他,又不好坏他。今为师伯又来,怎好想见,真为掣肘。”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云霄根本没有想要杀阐教弟子的意思,只是现在事情闹大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来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和元始天尊和老子解释了。只是琼霄和碧霄不知天高地厚,冲撞并惹怒了元始天尊,双方大打出手,圣人之下的她们有怎么是元始和老子的对手呢?下场只有一个被杀或被擒。 以上是三霄娘娘出场后,整个事情的经过。从这件事来看,三霄娘娘做得在老王看来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她们为兄讨要说法,对方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歉意,还满嘴的虚假道德,什么理都在他们,根本不顾及他人感受。换位思考,谁能受的了这种气?难道还要她们向姜子牙等人说“你害了我大哥,害的好啊。”的话?这是谁也做不到的,相信就算把我们带到封神的世界中,我们的做法也会和三霄一样。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那对错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元始天尊和老子为何又要下死手杀死三霄娘娘呢?原因有很多, 一是表面上的,她们此举等于断了伐纣的苗子,都抓起来了,那谁去伐纣?但这也不用必须杀死呀。显然这个表面原因有点牵强。 二是,抹了元始天尊的面子,仅仅是通天教主的三位亲传弟子就可以抓了他门下所有弟子,这还了得?让一直认为阐教是最厉害的教派的阐教弟子如何看,如何想?这次的事情着实狠狠打了一次元始天尊的脸呀。这让元始天尊对她们三人产生了恨意,杀她们的恨意。 三是因为,借机除掉截教如此厉害的高手,消除一些对阐教的安全隐患,再者封神榜上缺人,三霄有被卷进了这场封神之战,因为之前三教共佥封神榜的原故,就此杀了他们通天教主也不会说啥,只能认命。 四,老子虽然也参与进来助元始天尊破阵,但老子却没有下死手,是他亲手擒拿的云霄,并将其镇压在麒麟崖下,加以惩罚。在原著中,三霄中的云霄其实并没有死,琼霄和碧霄二人明确的说了她们二人的灵魂去了封神台,而唯独云霄没有。这一点也反应了老子和元始天尊虽然是同门,但境界却是完全不一样。 以上三点就是元始天尊要杀三霄的原因,尤其是元始天尊,明知道三霄没有太大的过错,为了面子,也就杀死她们。而老子只是帮助元始天尊破了阵,擒拿了云霄,并没有对下死手。



wen文影视


三霄娘娘没错,为兄出气!只是出气,没杀阐教金仙!!!!原始天尊逮着个理由,送上封神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