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过韩国电影《流感》吗?是什么感受?

卖了多多


《流感》:韩国灾难电影,比《釜山行》更能体现人性!《流感》讲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发的时期,消防员“姜智久”与女医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寻找病毒宿主之路,并在途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影片处理得相当成熟,流感造成人心恐慌,社会失序混乱,导演贴切营造了人类与致命感冒病毒展开的苦战,心惊胆跳的情节一气呵成。另外,张赫在片中与童星朴闵夏的互动,非常精彩。女主角秀爱不是大美女,但片中散发出妈妈的味道。而朴闵夏太可爱,太会演戏,几乎抢光"妈妈"的风采。

片中的一个小高潮,是张赫主动承认自己被感染,替下那个小女孩那一幕。虽然秀爱有些为难,有些感动,有些震惊,但她还是什么都没说,任由健康的张赫被人带走。可我却千万分的理解她。随便拉一个母亲问问,是要牺牲别人的性命还是自己孩子的性命?根本用不着问,我们就知道答案。至于张赫会做这个决定,想来也是因为他身上极重的责任感认为这个孩子被感染他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才站了出来。这种灾难片,最值得探讨,也最不值得探讨的,就是人性。人性的丑恶,会让你惊愕到难以置信。比如那个所谓队长,完全没有一丝道义可讲,没什么好说。可是人性的光辉,比如张赫,明明可以走,偏要留下来救人,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救援队的。我还是愿意天真地相信邪不压正。人性的光辉,只要闪耀一次,就能照亮很多人,照亮很多事。我坚信。在看到小女孩差点被活活烧死一幕,我很愤怒,也很痛心。即使原则上,被感染的就要被送往病区。但是她明明已经注射了抗体,无论手段如何,结果就是小女孩是有可能痊愈的。可是所有人都无视了这个可能。这不能说是谁的责任,只能说,越是重大的问题,一旦制度有漏洞和缺陷,那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想象的。

韩片中充满了一种自嘲和危机感,《杀人回忆》中朴探员拿着根香蕉说自己的国家就JB大。《汉江怪物》中政府的嘲讽更是淋漓尽致。《流感》则是对于美国对于韩国的控制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最后抗争的胜利就像是《真爱至上》法国总统的一番演讲一样令人振奋。但这也仅仅是阶段性的,就像是上个世纪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一样。这里的历史背景是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韩美两国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条例》,如此一来,美国便一直驻军于韩国。《流感》里就充分反应了一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

一部具有深度的灾难片,一部严肃的灾难片,节奏紧凑,环环相扣,充分重视因果定律,各角色的行动有理有据,在灾难的表象下挖掘人性的丑与美,比病毒更可怕的却是人性的丑陋,但世界是阴阳的,有丑就有美,正是这瞬间的美带给人们生存的希望。灾难片看过很多了,但跟病毒的灾难片除了僵尸一类唯一让我想到的就是《伊波拉病毒》了,相比西式病毒片里变异的行尸,韩国的《流感》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极致,一切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都基于自然生活的基础,没有过分夸张的设定,完全是一部“现实主义”灾难片。但就是这种灾难片也同样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震撼,与美式灾难片注重于感官刺激的不同,本片更注重灾难发生时各方人们的反应,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异发展,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场面的人来说,想象这样一出事件的确需要头脑的大风暴,让事件更加贴近于合情合理这是一件极其需要技术的话,稍有一点差池便会看出作的成分。

在灾难中,一个的自身素质,也常常会给一个国家形势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那些平时工作认真负责的普通人,总是会在关键时刻,也难以放下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使命。而平日碌碌无为,靠敷衍上级度日的人们,在灾难面前也绝对不会瞬间焕发人性的光辉。关键就要看,那些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人处在社会哪个位置上?在底层可能无所谓,但如果不幸在上层,那就是全社会的真正的灾难。在这个世界上,与人有关的制度永远伴随着漏洞和缺陷,若不到生死关头,那些有责任感的人也没有魄力去与体制抗争。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只有生死面前,美德才会被人尊重。《流感》:韩国灾难电影,比《釜山行》更能体现人性!


良子曰


流感病毒很可怕,呼吸道传播,随机一个喷嚏,咳嗽也许就是无法记数的病毒传播,整个区,省,甚至整个国家都将水深火热,三年级的非典,电影也生动形象的对病毒进行了特效。作为一个初入医院职场的小生,慎得慌,也深知口罩的重要性了,本小主发誓,以后在病房必带口罩,哼,闷死我自己也不冒风险。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走,尤其是刚入职的我,深感比流感更可怕的是流言。所谓人言可畏。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难免是生存在人中。无论是合租房里的室友,还是工作单位的同事,亦或是家里的父母,每天我们需要与他们交流。

父母也许可以任性些,然而,我们只是娇纵因为他们不会离开你吗?终究她们会离开你,请好好对他们说话,珍惜每一次在家的日子。承认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是很伟大的,但是我们不应该站在人性的最高点去要求他们,他们也有私欲和贪婪,我们要做的是懂得,并且让这些不美好淡化,做好我们自己。另外对于他们的唠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室友和同事,也许另当别论。尤其作为新同事,总觉得要谨言慎行,因为你的一句话说给任何一个同事,而他或她对你的评价印象定会像流感病毒一样传播出去,人云亦云,一传十,十传百,千千万万。或许说的有点严重了但也是切身感受,papa酱的对立面就是被流言抨击的马蓉。不是吗,人言可畏。我们不希望每个人喜欢我们,但愿没有人讨厌我们,这是我所期盼的。

对于各种贴身圈子,我总觉得我们应该谨言慎行,少说多听,对于别人的求助则应尽力而为,中庸之道,张弛有度,始于足下。

是的,比流感更可怕的是流言。愿我们都有一个舒心的生活。


流木快乐


你好 我是show影视,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非典型韩国灾难片。影片信息量较大,有好莱坞大片的韵味,但各个层面的渗透、部分环节的处理略显青涩。

该片延续偶像剧风格,启用帅哥美女作为主角。开头偷渡情节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气氛渲染比较成功。正片开始后男女主角的对手戏使电影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并且“蛇头”、幸存者的情节和主角情节没有融为一体,出现了分层。

男主是憨厚坚毅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女主则延续了偶像剧中矛盾丛生情节下的母亲形象。

片中小女孩这一角色定位准确、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与之相比较,男女主角间的感情戏反而显得拖沓又多余。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剧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这一人物设定比较合理,给这部灾难片注入了一丝清新气息。

总统的出现是该片又一大亮点。角色性格鲜明,既具备沉稳冷静的政客风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迈。这个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华,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蛇头”打开集装箱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男主闯入禁区看到惨不忍睹的万人坑。这两个场景遥相呼应,看得出导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个机枪手在连续接到开火命令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预警式扫射。地上的一排弹坑让观众的心悬到了半空,而这种由远及近的预警式扫射给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机枪手作为军人所能做到的极致。这个细小的环节体现了导演心思之缜密。

美军战机的起飞和韩方地对空导弹的出现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将影片瞬间推向高潮。这里足以看出导演镜头运用的功力。







show影视基地


  • 流感这部电影看着很不错,推荐大家都看一下,加上近期的新冠肺炎,也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人类在无知面前的渺小,无奈和悲哀!
  • 先说一下流感吧,它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热,乏力,咳嗽等症状,传染性强。
  • 再说一下这个电影,以前看过这个电影,现在因为疫情,又重新看了一遍,流感是由金成洙导演,秀爱,张赫主要的韩国灾难惊梀电影,讲了韩国致命流感病毒大爆发,消防员姜智久和女医生金人海共同寻找病毒宿主,在途中发生一连串的故事!

韩国电影向来都是以敢拍出名,在中国观众眼里,看到很多韩国电影都是(这都敢拍)心里都是这样想的,但也反应了韩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大部分好的电影都是写实型的,我们觉得它好看,不是指他在在艺术价值或者类型片的创新对世界电影的贡献,而是我们对韩国电影独树一帜的题材风格,背后强大的工业体系的分外羡慕

前几年的多部电影,釜山行。小姐,哭声,辩护人,都有这个元素!在中国的网上,韩国有改变国家体系的电影,这种声音屡见不鲜,它的成功依赖国家主义精神,韩国电影人为保护本国电影所做的斗争,为韩国电影的发展铺下了稳固的道路!光头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闺女的铅笔盒


《流感》是一部灾难惊悚电影,毋庸讳言,这是一部非典型韩国灾难片。影片信息量较大,有好莱坞大片的韵味,但各个层面的渗透、部分环节的处理略显青涩。情节很精彩,高潮也设计得很好,是直指人心,指出了人的脆弱,值得一看。

《流感》里的小女孩,叫美日。圆圆的小脸蛋,说话的时候总喜欢撅着小嘴。背着书包走在路上的时候,书包旁边的挂饰一摆一摆的。

当电影里病毒扩散的慢镜头开始播放时,我的心就被揪了起来。我心里无时不刻不在祈祷,千万不要让美日出事。

因为美日的母亲金仁海在医院应对突发的病情,所以美日只好自己一个人放学回家。一边是医院紧急的病情,一边是放不下的女儿,金仁海只好拜托偶遇的消防队员姜智久去接自己的女儿。

这时,街上、地铁上、超市里,已经开始慢慢的蔓延开病毒,危险无处不在。

病毒爆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沦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自私的存在,就像影片所表现的那样,一场流感之所以会如此猖獗,领导者也难辞其咎,首要处理不得当,导致的是百姓的恐惧与不信任,更不应该让牺牲成为道德的借口。

在这方面,影片通过小女孩的遭遇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整部影片的连续性得到保证,让观众能始终沉浸在故事中去。影片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也比较真实,能够让观众真真切切的去感受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发,虽然部分剧情有些夸张和投机,但个人认为这并不影响影片的观赏性。

感情戏一直都是韩国电影的强项,本片同样是一部感情戏十足的电影。当小女孩面对枪口挡在妈妈面前时;当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妈妈的轮椅前时,有多少观众潸然泪下?这是亲情。当男主面对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营救的人左右为难时,男主的同事出现了,顶替男主砸开栅栏,使男主可以专心保护母女二人。

无论男主、女主、幸存者、总统、议员、美方代表、军官,每个人都有问题和错误,但每个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没有任何一个成年人是绝对的正面或反面人物,这也是该片的一大特点。






Sunning


《流感》主要讲述了一群东南亚人在偷渡往韩国的途中,几乎全军覆没,死在了集装箱内,唯有一名叫孟瑟的男人获救,并逃脱混入了闹市之中。

然而,侥幸活下来的孟瑟身上携带着致命猪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于是,在短短一天时间内,病毒迅速蔓延至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感染,被感染者会出现发热,浑身起小红疹的症状。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该病毒的抗体还未被发现,感染者们只能眼睁睁等待死亡降临。

女主金仁海是一名医生,不久前遭遇了一场车祸。

可被消防员救出来之后,她不仅没有心存感激,反而要求消防员智久帮她去寻找丢失的包,因为包里有着对她很重要的论文资料。

对金仁海“一见钟情”的消防员智久费力寻回她的手提包后,正巧金仁海的女儿金美日刚好来电找妈妈……

第一位病毒感染者是最初发现偷渡集装箱的人的弟弟,弟弟发病后被送往金仁海所在的医院救治,确诊为猪流感病毒。要想治疗这种病毒就必须找到病原体,再制造出治疗剂。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政府决定封锁当地,甚至要求所有人“脱光”衣服接受检查,将被感染者隔离,而隔离区则与“停尸间”无异。

不幸的是,金仁海发现女儿美日也被感染了,但她不希望女儿被隔离,于是偷偷把美日藏了起来。

而知道实情的消防员智久则代替美日进入了病毒隔离区。

此时孟瑟已经被捕,疑似体内已产生抗体,金仁海出于“私心”,决定冒险一试,将孟瑟的血清注入美日体内。

就在注射血清时,美日被人发现,并被强行抱走,送往“停尸间”。

智久在被朋友救出后得知此消息,立刻赶往“停尸间”寻找美日。与此同时,一名作战队员看着眼前被感染的母亲与身旁被感染的兄弟,奔溃下说出了实情:“并没有治疗剂,只是把感染的人送去焚烧。”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和抗议。被感染的作战长官趁机煽动人群,与政府作斗争。

但是美帝总指挥为了防止全国乃至全球的感染,决定采取全封闭的方案,任何人冲过封锁线都格杀勿论!金仁海为了保护自己即将冲过封锁线的女儿,不幸被枪射中。小女孩美日看到妈妈受伤,立刻不顾危险护在了妈妈身前!

而后美帝指挥官又下令轰炸机炸人群,韩国总统终于站了出来:“你要轰炸?那我就用对空导弹将你们的战斗机击落!”韩国总统和美帝总指挥之间展开了犀利的博弈!幸运的是,这场生死博弈韩国总统取得了胜利!随着总统的一句话:政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抛弃各位的。所有人紧绷的弦终于松弛,展露了笑容。

后来的后来,美日被确认体内存在猪流感病毒的抗体,这场灾难终将过去.....

有时候在灾难面前,人类丑态百出,人性的冷漠暴露无遗。

而人性这个话题就是人们最关注的,也是能迅速让人们产生共鸣的,大家都对这个社会抱着美好的幻想。

灾难,一面将人性的丑陋、自私与冷漠展现的淋漓尽致,另一面也能也散发出人性善良的光辉。

在灾难面前,有视人命为草芥的冷漠,有自私自利的哄抢,甚至有人为了求生而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但也并不缺少单亲妈妈对女儿深沉无私的母爱,消防队员强大的责任感以及对单亲妈妈的一往情深,作战队员之间以及消防队员与朋友之间的兄弟情。不抛弃,不放弃,正义感,人性美是影片想要传达出的情感。院长还是愿意天真地相信邪不压正。不管人性再自私,政治再黑暗,最后终归还是要回到光明和正义。








阳光影话


在这个特殊时期,观看《流感》这部电影。

真的是无力吐槽。

如果这个是一个真实的在韩国发生的事件的话,我只能说在我们中国真是太幸福了。

看看里面政府是怎么对待那些病人的。

直接开枪击毙,把尸体一堆一堆的当垃圾焚烧。

里面的人物,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一个个都是弱智。

女主角就把口罩摘下来,男主完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唯一的温暖就是最后的小女孩。

总之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导演都被驴踢了脑袋。






橘色电影


流感观后感

毋庸讳言,这是一部非典型韩国灾难片。影片信息量较大,有好莱坞大片的韵味,但各个层面的渗透、部分环节的处理略显青涩。

该片延续偶像剧风格,启用帅哥美女作为主角。开头偷渡情节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气氛渲染比较成功。正片开始后男女主角的对手戏使电影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并且“蛇头”、幸存者的情节和主角情节没有融为一体,出现了分层。

男主是憨厚坚毅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女主则延续了偶像剧中矛盾丛生情节下的母亲形象。

片中小女孩这一角色定位准确、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与之相比较,男女主角间的感情戏反而显得拖沓又多余。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剧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这一人物设定比较合理,给这部灾难片注入了一丝清新气息。

总统的出现是该片又一大亮点。角色性格鲜明,既具备沉稳冷静的政客风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迈。这个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华,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几处细节值得注意:

“蛇头”打开集装箱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男主闯入禁区看到惨不忍睹的万人坑。这两个场景遥相呼应,看得出导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那个机枪手在连续接到开火命令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预警式扫射。地上的一排弹坑让观众的心悬到了半空,而这种由远及近的预警式扫射给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机枪手作为军人所能做到的极致。这个细小的环节体现了导演心思之缜密。

美军战机的起飞和韩方地对空导弹的出现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却将影片瞬间推向高潮。这里足以看出导演镜头运用的功力。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有些观众认为韩国演员的表演夸张、过火,个人认为也不尽然。楼主就是吉林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知道他们是朝族不是汉族,他们说的是韩语不是汉语。无论是南方、北方还是吉林的朝鲜族,他们的语言中有长音和滑线音,说话时面部表情丰富。就像印度人说话喜欢耸肩歪头比手势一样,都属于民族习惯问题,并不完全是表演的问题。

中阕:引人深思戏中戏催人泪下情外情

感情戏一直都是韩国电影的强项,本片同样是一部感情戏十足的电影。

当小女孩面对枪口挡在妈妈面前时;当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妈妈的轮椅前时,有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这是亲情。

当男主面对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营救的人左右为难时,男主的同事出现了,顶替男主砸开栅栏,使男主可以专心保护母女二人。

这是友情。

当男主得知女主有过婚史并有孩子时没有放弃;当母女面对死亡威胁时男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保护母女二人。这种经历了死神考验的情感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谊。

这是爱情。

无论男主、女主、幸存者、总统、议员、美方代表、军官,每个人都有问题和错误,但每个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没有任何一个成年人是绝对的正面或反面人物,这也是该片的一大特点。

想重点谈谈总统这个角色。

瘟疫流行,死伤无数,青瓦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势态发展到近乎绝望的程度时,在白宫强硬态度的压力下,议员们妥协了。他们决定放弃病患,全部处死。千钧一发之际,是总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置各方压力于不顾,救万千生灵于水火。无论此举正确与否,至少能让观众群情激奋,拍手称快。

那么事后这个总统一定会火吧?支持率一定会直线飙升吧?

明者自明之,不明者说了你也未必相信。没有什么可歌可泣,没有什么表彰会,没有什么灾难面前涌现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更不可能有“灾区人民目前情绪稳定”的报导。而总统,必定下台。

民众方面:虽然有些国家的宪法中规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责条款,但民众并不买账。无论起因怎样、过程长短、结果如何,总统的支持率下降已成定局。

执政党方面:为确保执政地位,执政党会遵循国际惯例,采用“丢卒车”的方式,让总统辞职以平息事态。

白宫方面:半岛的特殊局势使韩国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美韩联盟是一个大方向,是不允许破坏的,在这个大方向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韩国总统的举动已经触碰了美韩联盟的底线,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将是持续的,不可忽视的。

至于在野党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他们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已经在起草不信任案了。

这是本片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戏中戏。

下阕:高句丽突破旧路思密达再谱新篇

西方人提起亚洲电影,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印度。而近十年间泰国和韩国电影蓬勃发展,大有赶超前者之势。泰国的优秀电影主要集中在鬼片和恐怖片上,而韩国电影却是全面发展。

言情片和偶像剧一直是韩国影视代表。唯美的画面、缓慢的剧情、坎坷情路、帅哥美女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韩国影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他们不断拓宽思路,借鉴经典,寻求突破,自我完善,高质量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近年来更有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势态。

从《老男孩》到《假面》、从《不可饶恕》到《蒙太奇》,韩国复仇片撕心裂肺。

从《共同警备区》到《杀人回忆》、从《七天》到《盲证》,韩国悬疑片精彩纷呈。

从《铁线虫入侵》到《摩天楼》、从《恐怖直播》到《流感》,韩国灾难片惊心动魄。

从《蔷花红莲》到《考死》、从《看见恶魔》到《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韩国恐怖片血雨腥风。

看到韩国电影的崛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涉及到一个电影是否有国界的问题。

应该说电影既无国界也有国界。

个人认为我们不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韩国电影,认为棒子的电影都有一股泡菜味不值一看,那样只能让我们的观影旅途错失一道亮丽的风景。而那些冰天雪地赤身裸体后空翻360度跪地不起的影迷也大可不必偏激,韩国电影还没好到令影迷膜拜的程度。只要是个人认为好的电影就应该加以肯定,认为不好的电影也没必要爱屋及乌。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无国界。

至于中韩两国电影质量的比较,窃以为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小范围的一个镜头、一段剧情之类的比较还是可以的,但任何整体性的比较都是不具说服力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追求方向、不同的欣赏人群……难道我们看个电影还要绕过这么多的不同点而在人种上寻找相同之处从而强行比较吗?

也许韩国导演会说:给我十亿人口我能领跑亚洲;也许中国导演会说:给我干掉广电我能称霸全球。但这并不可信也并不现实。没有人原意在太多的不同中进行比较,没有人原意在太多的假设中寻找真相。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也有国界。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科幻片,那一种挑战可以给我们树立典范;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涉朝片,那一湾海峡同样让我们梦绕魂牵;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生活片,那一份不羁不再令我们自命不凡;

我不会排斥韩国的律政片,那一张癣漂又该让我们情何以堪……






娱乐8那些事儿


在这个特殊时期,观看《流感》这部电影。

真的是无力吐槽。

如果这个是一个真实的在韩国发生的事件的话,我只能说在我们中国真是太幸福了。

看看里面政府是怎么对待那些病人的。

直接开枪击毙,把尸体一堆一堆的当垃圾焚烧。

里面的人物,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一个个都是弱智。

女主角就把口罩摘下来,男主完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唯一的温暖就是最后的小女孩。

总之看完这个电影感觉导演都被驴踢了脑袋。








大海笑


这是部几乎完美的灾难片,没有宏大的场景,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超人般存在的男主,有的只是让人直面人心的震撼,一种由内而外的震撼。上至国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性格丰满,每个人的行为反应都经得起推敲,没有生硬尴尬的台词,没有让人吐槽的不合理。而且影片情节紧凑,层层递进,故事有头有尾能自圆其说,而且一个接一个的高潮迭起让观众完全进入影片当中。当灾难发生在遥远的电视机里,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宣扬人权,但如果灾难有可能发生到你身边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切身利益成了最重要的判断标准,这就是人性。试想想,如果是你,你是那96%吗?或许说这叫做自私,但是套用辩证法,没有绝对的自私,也没有绝对的无私。影片中闪耀着道德光环的人物就是绝对的无私吗?男主奋力去就小女孩和女主,多少是因为喜欢上女主。女主在发现自己女儿感染了时,仍然偷偷隐瞒。如果小女孩跟男主一点关系都没有,男主的兄弟最后还会奋力去救她吗?所以说没有绝对的自私或者绝对的无私,关键是直面人性后对度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