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 你認為怎麼樣?

孤獨敲鐘人


在讀過的所有作品裡,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給了我最大的震撼。一開始讀《百年孤獨》時,我還為華麗的辭藻,荒誕的情節,冗長的姓氏感到煩躁不堪,但隨著故事的深入展開,我才發現我錯了,偌大的一大家庭,七代人的輝煌與落寞,激情與孤獨,堅毅與懶惰,世俗與超脫,瘋狂與冷靜,就這樣漫延開來……

孤獨是人性中最瑰麗的色彩,《百年孤獨》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藝術而有力地展現了貫穿於整個人類心靈史的深刻而壯美的孤獨感。

《百年狐獨》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

作者虛構了一個叫做馬孔多的小鎮,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共同演繹了一場無可避免的悲劇。他們世代傳承著名字,孤獨的魔咒也始終籠罩在他們的頭上。無論走向何方,他們終會殊途同歸,在孤獨的宿命中沉淪,越陷越深。隨著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布恩迪亞家族最終徹底消失在世界上。蠻勇、徒勞、盲目、瘋狂,這是馬爾克斯用以形容布恩迪亞家族的字眼,實則亦是他用以形容自己的拉丁美洲同胞們的字眼。但在這樣的疼痛沉重之外,這本書仍有其怪靈之處,這便是拉美洲魔幻派給人帶來的享受。這種寫作風格被阿斯圖里亞斯所奠基,被博爾赫斯發揚光大,最後被馬爾克斯推上令世人嘆止的高峰。

《百年孤獨》是一部最能體現西班牙浪漫主義色彩的書

儘管這本書裡幾乎找不到愛情,但可以用愛情救贖男人的是女人,馬爾克斯的筆觸是純雄性的,他筆下的女人絲毫不比男人遜色。

布恩迪亞家族有兩個女性支柱。精神上的支柱無疑是勤勉嚴肅的老祖母烏爾蘇拉,但實際上還有另一個隱秘的、肉體上的支柱——妓女庇拉爾。

如果說前者是家族巨輪乘風破浪的掌舵手,後者則更是這個家族實實在在的繁衍者。正是她分別與兩個布恩迪亞二代生下的私生子,使得這個家族的血脈得以延續。

不僅如此,這個本身極其不幸的女人,始終以一種天真忘我的態度,想盡一切辦法撫慰、照顧她那些並不知情的後代們。可以看出,比起對烏爾蘇拉的客觀辯證的描寫方式,馬爾克斯用在庇拉爾身上的筆墨,顯得更為富於感情。可惜這些女人最終的選擇,是與男人駐守在孤獨的兩頭。她們並非不智慧,只是她們的智慧僅用來看破、卻不掙脫孤獨。

這,正是《百年孤獨》這本書浪漫的核心所在!

《百年孤獨》是一部極具現實批判意義的小說

作者把時間寫得很混亂,讓讀者從一個個的片段裡找尋故事的連接點。書的一開頭就連用兩個很多年,給讀者造成懸念,讓人不得不讀下去。奧雷里亞諾上校是馬爾克斯著墨最多的人物,也是布恩迪亞家族中最典型的代表,他冷漠無情、自我封閉,不願敞開心扉。他可以毫不留情地處死自己的同伴,可以冷著臉將自己的母親阻攔在三米以外,可以和十七個女人生下了十七個孩子而全然不涉及愛情,其孤獨終老的結局毋寧說是自食其果,而布恩迪亞家族其他人比起上校也好不了多少,信任與溝通的缺乏在他們之間築起了一堵牆,沒有人能推倒的那堵牆!作者在描繪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精神的同時,滲入了狹隘思想,壘成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無不透露出憤懣和抗議的自信意識。

可以說《百年孤獨》提示的,既是與群體、與社會相對的個體的孤獨,也是社會少數群體,尤其是拉美被緣化、被隔絕的難堪。它直指人性最深處的彷徨,體現了不同文明碰撞下的倫理原則的轉折,揹負著拉丁美洲乃至所有邊緣群體的歷史傷痛,所湖的魔幻並非刻意求奇,它書寫的正是沉重的事實。《百年孤強》是關於加勒比海岸小鎮上、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歷史。不要被開篇三分之一的魔幻主義嚇到,那只是背景。在全書進行到將近一半的位置,才借用這個家族老祖母烏爾蘇拉的口,說出百年孤獨這個故事的真正奧義:

不斷重複命名的傳統,導致了這個家族氣質的延續——孤獨——所有人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因而不斷重複驚人相似的命運,反反覆覆,世代輪迴,是這個家族無法逃開的魔咒

馬爾克斯用了26萬字,講述了一個“歷史不斷重演”的故事。

當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才發現百年孤獨,是因為家族無法逃脫既定命運的孤獨,每個個體也無法避免重複自身的孤獨。所有人的結局,在本書開篇,先知梅爾吉亞德斯來到馬孔多時,就已經寫好。

百年孤獨,是無法逃脫宿命的孤獨


三羽鳥


實不相瞞,本人的本科畢業論文便是分析《百年孤獨》的敘事手法。在這裡我引用自己論文的《緒論》部分,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補充。

緒論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拉丁美洲文學,尤其是敘事文學,湧現出了很多文學新人、文學流派,同時創作出了諸多影響世界的傑出文學著作,這一時期被稱為拉丁美洲文學史上的“文學爆炸”[1]時期。“四大主將”之一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這一時期的貢獻巨大,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獨》更是在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並榮獲了198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1967年發表的《百年孤獨》標誌著他的文學創作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在寫作《百年孤獨》前,馬爾克斯已經創作了諸多小說,譬如中篇小說《無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枯枝敗葉》又如短篇集《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等作品,而《百年孤獨》裡那個濱海小鎮“馬孔多”事實上很早就多次在他早期的這些小說中出現過。《百年孤獨》使馬爾克斯名聲大震。這之後他還創作了《家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等著作,而《百年孤獨》無疑是馬爾克斯所有作品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同一時代拉丁美洲的諾貝爾文學家獲得者、智利詩人聶魯達評論《百年孤獨》是繼“塞萬提斯的《唐詰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2];美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巴思則認為《百年孤獨》是20世紀下半葉“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而且是任何一個世紀這類作品中的傑作。”[3]可見,《百年孤獨》是20世紀的拉丁美洲文學史乃至整個世界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傑作。這部作品不僅內容荒誕、主題深刻,在敘事方面也極賦特色。無論是“天啟式”的結構,還是作者獨創的從未來角度回憶過去的(預敘)新穎倒敘手法等等,都使得它表現出非凡的魅力。



武毛日記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的代表作。  

(1)表層主題:孤獨  《百年孤獨》這部小說主要是表現“拉丁美洲的孤獨”。作家力圖通過布恩蒂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經歷以及馬孔多由開拓、發展到毀滅,寫出哥倫比亞及整個美洲愚昧落後、與世隔絕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歷史,從而啟發人們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徹底擺脫這種孤獨?  

(2)深層主題:擺脫孤獨  《百年孤獨》通過馬孔多的變遷和布恩蒂亞家庭的經歷,揭露和批判了哥倫比亞國內外反動獨裁政權的殘暴和美國侵略者對拉美民族的政治壓迫與經濟掠奪,號召拉美人民團結起來反對專制獨裁,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愚昧、落後、野蠻,預示了拉美人民將告別愚昧、孤獨,走向覺醒與文明。  

《百年孤獨》的主人公——烏蘇拉,活了125歲。


紙上散兵


《百年孤獨》這本書,我在大學畢業前讀了兩遍,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值得一看。我在讀第一遍時被重複的名字打敗了,讀第二遍的時候才有了很大的感悟,並結合自身寫了一首歌,名字就叫《百年孤獨》

作為第三方讀者我只是靜靜地看著這本書

書的內容與重複的人名剛開始讓人無助

但當你漸入佳境感到孤獨

才會發現原來這一切本是錯誤

一層不改與命運相似的苦

就如同愛情的荼毒

我終於戰勝自己想要開始去體驗愛情之初

孤獨再一次降臨於身我又重複走了老路

當初無疾而終我是個懦夫

如今這段該是命中註定的孤獨

我坦然地接受命運的嘲弄

卻像個孩子般痛哭

我已經和孤獨簽下了百年的協議

會透過窗口看看外面的風景

六月的晚風本該吹得人神朗氣清

這次卻別有一番風情

我已慢慢習慣了孤獨帶來的凋零

她名字的筆畫逐漸失去了意義

當時光悄悄在牆角結下蛛絲馬跡

我無意中刺穿了回憶

作為讀者我輕輕地放下了這本孤獨的書

輕輕地放下藏在心底角落的無情答覆

小說不會再出現重複家族

細微的創痕侵蝕著佯裝的態度

我不會再像孩子一樣痛哭

孤獨地合上孤獨的書

我一遍又一遍的享受著孤獨

一邊在笑一邊在哭

曾經擁有的變得模糊和麻木

忘了自己身處何處


風影寒沙


 故事從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回憶寫起,寫了關於這個家族輪迴般的幾代人的故事,伴隨著馬孔多的衰盛。從可怕的近親結婚的詛咒——生出長尾巴的小孩開始,幾代人都瘋狂地與近親發生關係。在當時那種環境下,與其說是愚昧,我覺得稱其為孤獨更加貼切。生活在那種日子裡,要不就是做些毫無意義的事情,要不就是隨著自己的天性,人類的天性,這也是孤獨的結果。

  寫到最後,羊皮卷最後的預言正是剛剛孕育出的註定要終結整個家族的神話般的生物,這輪迴的詛咒,這孤獨的詛咒連同這這孤獨的家族被颶風抹去。

  《百年孤獨》通過頗有些魔幻味道的語言,書寫了拉丁美洲的生活,既真實又出人意料。儘管有些地方被誇大說辭,但始終不脫離現實,揭露了當時拉丁美洲出現的問題,諷刺了當時人們的無知與麻木,並以孤獨詮釋。

  馬孔多的孤獨是命中註定的,是必然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如同設置了某種固定的程序,日復一日過著一樣的枯燥無味的日子,如同輪迴般的;思想的禁錮。這一切都是孤獨的緣由,也都源於孤獨,惡性循環。像這樣的孤獨,是拉丁美洲的縮影,是團結的對立面。以這孤獨為主題,藉以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多次戰爭的失敗,諷刺拉丁美洲人民的不團結,並盡一個文人之力將其書寫出來。


點兵書房


我是前幾年看的《百年孤獨》,我那時候看完只是覺得它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史,中間有一些他們國家的風俗習慣,並且有一點點神話色彩。當時總有一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今天我再回想起那本書,我想起來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應該是:書中寫的家族和人物好像和我國民國時代的一些家庭和人物有點像,雖然身處地球不同的角落,可是民國時代青年人的那種不被理解的孤獨感,還有我們國家那時候的狀況給人們帶來的壓迫感。

我覺得《百年孤獨》中的孤獨是一種追求發展而不可得的孤獨,是追求思想自由追求變革而不可得的孤獨……


阿杜囖


讀完《百年孤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馬爾克斯為了準確表達而使用的近乎殘忍的手段。

比如要描寫一個老人的蒼老,現實主義的作者可能會刻畫老人深邃的皺紋,渾濁的眼睛。但是馬爾克斯不會這麼循規蹈矩,他的做法可能是讓老人的皺紋的溝壑之間長出青苔,或者讓老人的鼻孔爬上蜘蛛網。

因為魔幻現實主義的世界裡不需要用現實世界的邏輯來解釋,所以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有了“胡作非為”的自由。.雖然魔幻離不開現實的框架,但是單調的現實也正是因為有了天馬行空的魔幻色彩而增添了無限可能。

這樣的手法在表現人物情緒的時候可以充分的施展,因為在超越常理的力量的作用之下,他可以輕易的讓讀者看到盡頭、無窮這種現實世界裡不著邊際的概念,也可以更輕易地讓讀者感覺到徹骨的絕望。

比如表現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的時候,他讓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綁在慄樹底下,每天就這樣一動不動一直到死去;讓烏爾蘇拉不但雙眼失明還每天只能聽見沒完沒了的雨聲,讓她被遺忘直到有一天後背爬滿水蛭;讓麗貝卡關在小黑屋裡直到身上爬滿蛆蟲......他近乎變態的手法就像是給讀者眼上蒙上黑布,並且把鐘錶消音,抽離了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讓讀者在沒有邊際的黑暗中感受最高級的孤獨。


建木小窗


在與世隔絕的馬孔多里,濃縮著一個世界,濃縮著世界上的各類人,也濃縮著世上所有的孤獨。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裡的所有角色,像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更像是空虛無比的靈魂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一位屢經失敗,卻又百折不撓的科學家,總是擁有著無盡的幻想和無窮的毅力。他身上映射著所有的科學先驅者的影子,狂熱和冷淡,魯莽和沉著,探知的慾望和放棄的意念,各類矛盾的品格在他的身上一一體現。他試圖用磁鐵挖掘黃金,試圖將望遠鏡作為武器,試圖把水銀冶煉成金子。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理解,乃至於朝夕相處的妻子烏爾蘇拉也排斥他的所作所為。可是當他揭破了生命的所有謎底時,他卻被當作瘋子,被捆綁在慄樹樹幹上,被迅速地遺忘。昔日的鍊金夢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裡已成虛無,他只能忍受著生與死之間橫亙的痛苦——無盡的孤獨。馬爾克斯似乎在用這個,表達著對所有的開拓者的深深的同情。

  至於烏爾蘇拉則是一位任勞任怨的勞動者。在那個時不時鬧得天翻地覆的家中,她永遠是這個家庭的經濟支柱和精神支柱。她從沒有唱歌的樂趣,也沒有遊玩的雅緻,各種勞動如同拼圖一般拼湊出她那緊湊而又孤獨異常的一生。她無處不在。她的身影出現在傢俱的迷幻倒影中,出現在樸實無華的天地中,出現在糖果小作坊的喧囂聲裡。她又虛無縹緲,就像是來到人間通過勞動來贖罪的亡靈。到最後,伴隨著她的死亡,她的名字也被丟到了記憶的深淵之中。作者寫出她冗長的一生,同時也是對哥倫比亞所有孤獨的勞動著的讚歌。

  至於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這位最為孤獨的前行者,一生髮動了三十二大大小小的起義,卻又為了重歸原先的生活毀掉了自己創造的戰爭成果。他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官至革命軍總司令,卻只換來了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馬孔多街道。他的一生如颶風般浩蕩壯烈,又如死水般寧靜孤獨。就像那些在哥倫比亞為自由而戰的人們,不論生時建立了多大的功績,死後依然被大多數人遺忘。

  一個村莊中,有著一個世界的萬象。這個孤獨的村莊在雨季無盡的雨水中,在旱季無邊的乾旱中,在漫天飛舞的蝴蝶和遍地橫行的螞蟻中,品嚐著人間的各種苦澀和孤寂。

  但是,如馬爾克斯所說:“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現代化的社會用文明將孤獨消除,還給這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一個嶄新的天地。這樣,在新的社會環境中,他們會忘掉內心的迷茫,贏得充實的人生。



一朵木棉


《百年孤獨》你認為怎麼樣?

回答;

自信心多一點,答題能力就強一點。

《百年孤獨》這部小說我沒看過,但是根據題主的要求,我認為這部小說不怎麼樣?就是寫的再好,再精妙,也會不盡人意。

通過以下兩點來證實

第一,世界上不可能有長達百年的孤獨。

人是智能高級動物。從生理,心理,倫理道德等方面來論證證明,不可能存在百年孤獨。這肯定是一部科幻小說。

從生理方面來說,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咱們就以100歲來計算:

一個人生下來不可能就知道孤獨,十歲以上產生思維能力,就算是已經孤獨一直到老,也不可能孤獨百年(假設活100歲減十歲等於90歲)。

從心理倫理道德方面來說,假設:一個人從生下來就是孤獨症患者,他就不可能與正常人一樣,來參加家庭社會活動。疑問:它是怎樣產生的?長達百年的孤獨?

第二,曾經漫長達百年的孤獨,原動力是什麼?

是什麼情況導致百年孤獨,是戰爭,自然災害,外星人打擊,還是什麼?導致產生百年孤獨的原動力?這是我最大的疑問?小說上面是怎樣描寫介紹的?希望題主給我明確答覆好嗎?

要是科幻小說的話,就是不足為奇了。因為劉慈欣的《三體》就是玄之又玄的科幻小說。描寫的事件在人類一億年以後才能出現?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挺好的,作者故事設計迷宮一樣寫作路線,讓讀者雲裡霧裡找不到,寫作中最難的是跳出作品看作品,而大多數人的進入創作的作品走不出來,百年孤獨成功,而且非常成功,當讀者的你沉浸在書裡面找不到出路時,那位作家馬老先生正在托腮看著你笑呢

但不要神話此書,無論創作再怎麼成功,他只是一本小說,一個有意味的長故事,甚至於連莊子的老先生的毛都沒有沾上,比想像力,創作力,傳播力,都差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