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魯平:抗疫一線的“大管家”

李魯平:抗疫一線的“大管家”

“外地要轉來一名重症確診病例,快找李院!”

“連夜與相關人員共同研究設計方案,通知李院!”

“李院,緊急調配一批防護物資,我們馬上派人去取!”……

大家口中的“李院”是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李魯平,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瀋陽集中救治中心副總指揮、醫療救治組組長。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他全面統籌協調醫院疫情救治各項相關工作,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大管家”。

“讓每位患者都心裡暖暖地回家”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承擔著包括瀋陽在內的7個城市的集中救治以及省內其他城市重症病例的救治任務。從1月22日醫院接診第一例疑似患者起,李魯平就一直住在醫院。

2月7日,有位患者隔日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意味著他可能成為醫院首個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那天,李魯平從清晨起就開始為該患者協調各項檢查。那天下午,當得知患者符合出院標準時,李魯平和醫護人員一起把患者送到大門口。從那以後,送每一位患者出院成了李魯平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兒:“讓每次送行都有儀式感,讓每位患者都心裡暖暖地回家!”

疫情剛有苗頭就迅速啟動預案

“其實,當這次疫情剛有苗頭的時候,我們的預案就啟動了,反覆演練負壓病房啟動流程,進入備戰狀態。”李魯平表示,市六院作為傳染病醫院,醫院對疫情的出現是隨時準備著的。

隨著疫情的發展,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和滿足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之需,醫院必須儘快騰空負壓病房之外的其他兩棟病房樓。李魯平接到命令後,快速制定“騰空”預案——將5號樓病房中病情較輕的病人轉出至其他病房樓,隨後又將4號樓的部分輕患者勸離,積極幫助有必要或有需求繼續住院治療的患者聯繫外院接收。“其實,這是一個挺難的工作,住院的患者當時並不瞭解我們要做這項工作的意義,我們只能一個一個去說服。”

一天只睡幾小時卻“胖”了10多斤

面對突如其來的沒有準備的“遭遇戰”,李魯平迅速帶領相關科室積極組織制定並落實全院新冠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方案,組建醫療救治專家組及應急梯隊,規範開展醫療救治和院內改造工作。

醫療救治、協調物資、後勤管理……每一項李魯平都親力親為,每天忙得沒時間吃飯,沒工夫喝水,甚至一天只睡幾個小時的覺。“你說奇怪不,這一個多月我胖了10多斤。應該不是‘壓力肥’,我之前做過甲狀腺全切手術,我分析是基礎代謝下降導致的。等疫情過去,趕緊鍛鍊起來!”

【記者手記】

這些日子,我和李院長几乎每天都能見到,除了直接採訪外,每次去六院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在送患者,就是忙著接醫療物資。在大家眼中,他是一個全能型的“大管家”。

為啥說是“全能”呢,我想採訪4A區醫護人員臨時休息區的事兒,他們說李院能說說;我想採訪物資保障的事兒,他們說李院能接受採訪;我想採訪醫院救治水平的事兒,他們說李院熟悉情況……而最讓人佩服的是,似乎沒有李魯平不知道的事情,醫療的、非醫療的,都講述得精準詳細。

一次我和他聊天,說想去隔離病房看看啥樣,他說:“你要是想進去,我再陪你進去一次。我剛進去過。”見我很好奇,他卻笑著接著說:“病房裡有個馬桶壞了,裡面醫務人員報修也不知道找誰,就找我了。這特殊任務,找維修工人也不合適啊,我一尋思就我去吧,我能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