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2月23日,兩位院士在北京逝世,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享年95歲;中國工程院院士、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沙慶林,享年89歲。

2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


周同惠

分析化學家,曾籌建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

周同惠,1924年出生,廣西桂林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家。1944年,他從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1952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分析化學)。1955年回國後,他長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周同惠

回國40多年來,他把全部精力致力於祖國藥物分析研究工作。他所進行的藥物分析工作,主要是對新藥進行分析研究,除了對新藥的質量、外觀、雜質等定量鑑別外,最主要是進行定性鑑別,即研究該藥可能會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比如藥物吃下後人體產生的變化、藥物在體內血液中的分佈、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等等。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1996年,周同惠在試驗室做試驗


1985年11月國家體委決定籌建中國自己的興奮劑檢測中心。周同惠受命擔任中國興奮劑檢測中心主任,負責籌建中國自己的興奮劑檢測實驗室。他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2004年4月1日周同惠的題字


周同惠身邊人覺得他像個老頑童。周同惠曾說,“玩”與動手是他的專業“啟蒙老師”,正是“玩”培養了他對科學的興趣,也正是動手,讓他在理論學習之外,提高了實踐分析能力。

沙慶林

公路工程專家,高速公路第一人

沙慶林,1930年5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52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57年於莫斯科公路學院獲副博士學位。他曾在同濟大學任教,後曾在亞非六國從事援外公路工程設計施工和科研。沙慶林一直從事公路路面學研究和公路路面設計與施工。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沙慶林


1980年後,沙慶林先後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各項成果應用已形成我國高等級公路修建模式。1993年,他的“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抗滑表層成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沙慶林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當時我國高速公路領域內唯一的工程院院士。

1996年以來,沙慶林一手扶植起我國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的優質瀝青的誕生、成長和發展。現中海36-1高級瀝青的年產量已逾230萬噸。同時,他研究完成了從細到粗的多碎石瀝青混凝土系列和防水層的推廣應用。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沙慶林院士在檢查瀝青路面病害情況


2008年,沙慶林成功研究出國際領先的粗集料斷級配設計與檢驗方法及新施工工藝,為我國長壽命路面奠定技術基礎。

1984年以來,他先後參加了近20條、總長2千多公里高速公路的路面設計和施工技術指導。只要是他設計的公路,他都要親自走一遍,檢查路面質量。夏天的瀝青路吸熱,地面溫度能達到60℃以上,他穿著四五斤重的特製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一年要磨壞好幾雙鞋。

他曾說:“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路永遠走下去,讓它在我的腳下不斷地伸延,伸延。”

蔣亦元

突破國際公認難題,研製水稻割前脫粒收穫機

蔣亦元,1928年11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50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同年10月到東北農學院(今東北農業大學)任教,歷任東北農業大學農機系(工程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56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1959年在蘇聯列寧格勒農學院進修,1982年-1983年在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訪問深造,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蔣亦元


蔣亦元院士一生致力於農業裝備研究,長期在科研教學第一線,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及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農業機械學報》與《農業工程學報》副主編、國家級農業機械化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

蔣亦元始終強調農機農藝融合自主創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既探索機理、攻克技術又創制機器,敢闖難關、勇開先河、成果豐碩。他曾帶領團隊於20世紀80年代突破國際公認難題,

創造出水稻割前脫粒收穫機器系統,解決了“落粒損失大”和“不能收穫嚴重倒伏水稻”的難題,實現了國際首例摘脫籽粒同時將青綠稻草作青貯飼料收穫技術突破,被國內外同行專家評價為“為水稻種植者造福的一項重大發展”,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工程領域內首個最高獎項)。

兩天,中國痛失三位院士!

2009年10月,蔣亦元(左三)在機器旁邊給研究生和工作人員講割前脫粒技術


此外,在相似理論的研究中,蔣亦元指出了學術權威墨菲(G·Murphy)的π關係式合成理論中“組分方程必須具有相同形式”這一論斷的重大缺陷,首次提出並證明“組分方程可以具有不同形式”的結論,顯著提高其預測精度。

回顧一生經歷時,他說:“一個人若能夠把自己的一生看做一個整體,就能夠激發出自身潛在的勇氣和能力,就能夠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確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2011年和2013年,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分別啟動了關於周同惠院士和蔣亦元院士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北方工業大學承擔了周同惠院士的採集工作,東北農業大學展開了蔣亦元院士的採集工作。


在採集過程中,院士捐贈了上百份信件、手稿等實物資料和數字化資料,對這些資料的進一步整理、研究與展示,有助於總結中國科技事業的創新經驗,揭示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促進科學知識的有效普及,推動我國的科學文化與創新文化建設。


綜合自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光明日報、澎湃新聞、中新網、同濟大學校史館、東北農業大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