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慈利县苗市镇:书记播音员的战“疫”广播稿

慈利县苗市镇:书记播音员的战“疫”广播稿

红网时刻张家界2月24日讯 (通讯员 伍晓)“亲爱的广大村民,大家好,今天是2月24日,星期一,全国新冠肺炎形势依然严峻......”早上8点多,慈利县苗市居委会的广播就开始播放了起来。与其他广播不同的是,这是苗市居委会每天的手写广播稿。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每天大喇叭广播都在播放,但仍存在有些村民思想意识上不去,再者考虑到一些年龄偏大的村民可能不识字,不会看手机等情况,苗市居委会于是将心思放在了村内大喇叭广播上,开始研究每日广播稿的书写。谁来写?怎么写?写什么?大家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又要大家听得懂,又要大家听得进,开始了广播稿的摸索。慢慢地,每天到镇防控工作群、慈利发布上汇总疫情动态、公告信息和注意事项,手写出苗市居委会的专属广播稿,这似乎已经成为苗市居委会书记杨勇军和副书记赵先礼的日常工作。自腊月三十日以来,苗市居委会的两位书记就仿佛成了专业播音员,每天轮流坐镇,拿着一日一更新的手写广播稿,不厌其烦的提醒广大村民,引导他们科学防控。

在这些手写的广播日志里,苗市居委会每天结合最新的疫情动态和工作安排进行更新,内容不一形式也多样,有时候铿锵有力,严肃认真澄清乱飞的谣言,有时候昂扬奋进,唱上一段加油鼓气的小调,喊段苗市方言的“口号”,有时候幽默诙谐,来一段本村村民抗“疫”小故事,有时候“老师般的威严”,点名哪个口罩都不带,还到处串门“闪白话”,入情入理的“苦口婆心”提醒大家不能大意……。浓浓的地方口音,平实真切的语言,一字一句却又流淌温暖和用心,自带亲切感,更被人喜欢。“村里的广播我家都愿意听,每天一早,听听村里的广播,心里就有底了,”早上,苗市居委会村民宋申平蹲在自家门口,一边吃早餐一边仔细聆听着广播。

大喇叭广播,他曾是一代人难忘的记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村民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后来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渐渐被人淡忘。近年来,各地陆续推进“村村响”改造工程,将大喇叭广播作为宣传阵地的有效手段,也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大喇叭广播这一工具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疫情期间,大喇叭广播发挥着大作用,让广大村民不仅听得懂,也更愿意听,截至目前,通过大喇叭每日劝导,苗市居委会已自觉取消22户婚丧酒宴,减少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