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硬核!149名临夏务工人员乘专机直达厦门!打好“扶贫+抗疫”两场战役,厦门这么拼~

2月22日

搭载149名临夏籍来厦务工人员的返岗专机

从兰州中川机场直飞厦门高崎机场

见证了厦门和临夏东西协作的深情厚谊

也彰显了厦门和临夏

共同抗疫、合力攻坚的决心

为落实国扶办关于“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题”的要求,厦门市政府主动作为,大力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和保安全”活动,保障临夏籍来厦务工人员返岗稳岗就业。

截至目前,通过包车包机模式输送临籍返岗务工人员32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2人,实现在厦稳岗就业临籍务工人员457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400人。

强化沟通明思路

2月14日,厦门市人社局、厦门市援临工作队和临夏州人社部门三方召开视频会议,协商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下的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

会议认为要着力解决两个较为紧迫的问题。一方面是部分在厦临籍员工担心疫情感染要返乡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已返乡的临籍员工如何安全返岗的问题。

会议明确要在紧盯“稳岗”和“返岗”二个重点环节基础上,按照“各负其责,分段包干”的原则,充分发挥线上招聘和专线运输模式,积极实施“亲帮亲,友带友”的招聘,吸纳更多临夏籍贫困务工人员来厦务工,确保疫情防控下输转厦门就业工作不断,队伍不散。

应对疫情出“硬核”

一方面针对“稳岗”需求,及时发布《厦门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与工资支付政策指引》,就“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工资怎么算?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时工资如何发?春节延长假期加班工资怎么算?”等问题给出了官方意见,积极缓解部分欲离岗员工的焦躁情绪。

另一方面结合“返岗”要求,出台相关政策,对乘坐动车、长途客运、航班返厦务工人员,全额报销大巴、动车、高铁车票,乘坐包机只需支付1/3费用;对尚未开通动车、长途客运的地方,组织“点对点”包车和列车专列,将企业员工运送到岗;对带领有意愿到厦门求职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入职厦门的,将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三送一保”强服务

首先是送政策,以发函的形式协商临夏州人社局,请其将《致福建厦门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在辖区广泛宣传,将厦门市引导返岗务工的政策在临夏大地广而告之。

其次是送岗位,以发布线上招聘活动微信码和邮寄招聘信息汇编册的形式,多元推送厦门企业用工岗位,满足临夏籍务工人员上岗需求;

再次是送防疫信息,积极通报厦门疫情变化情况和防抗疫情的有力措施,告知厦门所有复工企业均落实防护物资和员工防护用品,方便劳务工作人员和临夏包村包抓干部做好务工人员家属思想工作,一方面打消欲返岗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促进在厦务工人员稳岗工作。

最后是构建返岗绿色交通保安全,通过组织包车、包机、包列等“三包”输送模式,强化登车医疗监测手段,实现“点对点”、“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的安全交通保障,消除旅途中不稳定因素,确保返工途中不让病毒返厂。

“三心”并重建长效

厦门市政府多措并举做实促进临夏籍贫困劳动力来厦务工的长效机制。

首先是推出“放心”政策,连续3年出台4项新的政策,打出政策创新“组合拳”,给予来厦门务工的临夏贫困劳动力奖励家庭困难补贴,按照就业3个月和6个月两个档次进行发放,最高可奖励家庭困难补贴4800元。给予厦临两地人社局共同认可的8家政府劳务输出机构和4家市场合作运营机构输送及老员工带临夏州新来厦务工人员就业给予劳务合作奖励,最高奖励达2000元/人。给予对吸纳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企业,到期按人数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补助。

其次是开发“安心”岗位。按照“用工量比较有规模、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劳动强度比较适中、后勤保障比较完善”标准,开发了93家可接收临夏州员工的企业。通过定期推送上述企业招聘信息和组织企业赴临夏州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吸纳临夏籍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

最后是提升“暖心”服务。制作《我们在厦门》之《安心在厦门》《放心在厦门》《暖心在厦门》宣传片,让临夏籍务工人员讲述自己的打工故事,营造建设第二故乡氛围。通过支持12家企业完成清真食堂改造,组织与辖区清真饭店签订清真伙食派送协议,节假日发放民族特产,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打造拴心留人环境。实施“两个主动”和“两个深入”,即主动联系民宗部门,主动走访用工企业,深入一线宣传政策,深入93家厦门接收企业现场解决问题,实现18年以来没有出现拖欠临夏籍来厦务工人员工资及群体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