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印度人口超13億,面積卻不到中國的31%,為何不流行高樓大廈?

董宏陽


印度人口數量高達13.2億,略低於中國,中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印度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中國是印度的三倍,但是印度很少有高樓,反而是中國建設了大量高樓大廈。

儘管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大約是我國的1/3,但是因為我國以山地,丘陵,荒漠居多,而印度大多數地區都是平原,從耕地面積上來說,印度的耕地面積高居亞洲第一,按照人均可耕種面積來看,印度本土可以容納超過23億人口,人地矛盾並不是很突出,所以也就沒有建高樓的必要了。

印度國家和老百姓相對貧窮,政府應該把有限的精力和資金用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用於改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印度的飲用水問題和廁所問題一直困擾著印度人民。印度政府沒有拿錢處理這些問題,反而花大價錢購買軍艦和武器。印度連基本的飲用水、廁所、垃圾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用說拿出錢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

印度腐敗率亞洲第一,基建從立項到竣工過程非常複雜,哪個環節都是吃拿卡要,項目推進一般都非常緩慢。

並且印度人不愛加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沒酒喝涼水”,就算加錢幹活也沒得商量,工期只有延長沒提前竣工的可能。

這兩個因素導致印度建一棟高樓,可能要花好幾年甚至上十年。眾所周知,房地產是依靠銀行才能運作,如此高的資金成本,風險是非常大的。因此印度的投資者不太熱衷建高樓。

印度地處熱帶,經常會出現狂風暴雨,如果是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當然是不錯的。可實際上呢,多數印度農村的建築實際上是以就地取材為主,也就是很早以前我們農村常見的茅草房,而且低矮。也就是遮風擋雨而已,建築成本極低,只需要一定的人工費就好。如果有幾萬人民幣的財富,在印度農村也算了不得的富豪了。

宜居面積多。我們知道,我們國家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但西部地區是沙漠,而且山地面積多,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這些地區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區要麼是沙漠地帶,要麼是高海拔缺氧地區,不太適宜人口居住。而印度不同,絕大多數地區都適宜人類居住,沒有必要擁入同一地區,人口密度不大。

地區發展均衡。印度經濟雖然落後,但各地區發展較為均衡,城鎮化率較低,只有孟買、新德里等幾個大城市發展程度較高,人口並不擁擠,沒有建築高樓大廈的必要。

然而印度還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民主帶來的"高效率"辦事風格也是我們中國"望塵莫及",所以印度要發展還是有很多內部問題要處理的,當然我們也不是光嘲諷人家,畢竟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作為鄰居你不能不重視他!所以還是要修煉內功!

不過對印度還是保持樂觀的。

印度也在城市化,城市化進程也還可以,未來很多農業人口聚居區可能就會成為工業區,農民也會成為城市打工者,這將改變印度的整個經濟結構和整體面貌,高樓大廈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毫無疑問的趨勢。

綜上所述,既沒有需要,也沒有技術,還沒有經濟基礎,當然就成現在這樣了。印度少有高樓既有實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國情不同的因素。


第一美女


印度人口眾多,這幾年經濟發展也挺快的,但好像除了孟買外,其他城市很少見到高樓大廈。那印度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主要原因如下。
①印度雖然人口眾多,但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其29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裡,平原佔總面積的40%,山地佔25%,高原佔1/3,也就是說印度可利用國土面積遠遠超過200萬平方公里以上。這就說明印度次大陸良好的生存環境,決定了印度人口和地土的矛盾不是很大,據聯合國預估印度國土可承載人口最大限度在25億左右。正因為印度的生存條件遠優於我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沒必要造那麼多高樓大廈。


②雖然這幾年印度經濟發展很快,但由於人口基數太大,GDP平均下來人均就沒有多少了。很顯然如果印度也大搞房地產開發,那麼明顯印度人是買不起房子的。不然印度城市裡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貧民窟了。
③印度雖然是個民主國家,但貧富差距是很大的,印度的有些富豪就有財富造一棟大廈給自己當住宅,也就是說印度的有錢人,是絕不會去買什麼商品房的,他們有別墅住,肯定不會去擠鴿子籠。而印度的中產又是那麼的弱小,所以高樓大廈在印度是沒有市場的。

④就是印度土地的屬性。因為我們的土地都是國家的,我們老百姓只有承包權,使用權,沒有擁有權。所以當我們的政府開啟城市化後,土地就成了國家的財富,很明顯樓造的越高越多,國家的土地財富就會增值。而印度是個聯邦制國家,地方權力是可以制衡中央的,自然私有制土地也是受保護的。所以印度土地屬性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印度的城市發展。
總的來講,印度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印度經濟發展基礎差,城市化發展過程緩慢造成的。如果那一天,印度經濟真正騰飛了,相信以印度的人口基數,在城市裡大造高樓大廈是絕對避免不了的。


馮明凱


印度人口數量高達13.2億,略低於中國,中國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印度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中國是印度的三倍,但是印度很少有高樓,反而是中國建設了大量高樓大廈。


印度為什麼不建設高樓大廈,簡單來說兩點原因,一是不需要,二是住不起,高樓大廈對於現今的印度來說反而是一種浪費。

印度不需要高樓大廈:印度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其中光平原就佔整個面積的40%,因此印度的自然條件適宜居住,反觀中國,西部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因此人們向東南沿海地區集中,所以更加需要樓房。

印度各個地區均衡發展,除孟買等個別大城市發展程度較高,其餘地區差別不大,印度經濟也沒有突飛猛進快速增長,大多數印度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印度人不會一湧而入前往大城市,各個城市能夠容納現有居民,不需要高樓。



印度人住不起高樓大廈:印度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而且財富過於集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印度富人花天酒地,豪車遊艇,印度前1%的富人掌握了70%的財富,一位富豪因為網絡不好,影響了與遠在美國的女兒視頻聊天,於是投入巨資升整個國家的網絡系統。


另一方面,印度窮人衣食無著,尤其是低種姓的首陀羅和更低等的賤民,他們不僅社會地位低下,只有很少的財產,而且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從事最低級的工作,比如賤民只能清理垃圾和下水道。

印度窮人住不起高樓大廈,而且由於底層民眾不掌握工作技能,因此即使來到大城市也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很難生存下去,所以窮人多數集中在農村。


如果印度能夠快速發展,印度人也會向大城市集中,高樓大廈也會隨著需求而越建越多。想要發展經濟,印度的種姓制度、教育水平等都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印度政府任重道遠。


視野新觀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表現在人口上,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達到了13億多,反映在國土面積上,近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不及中國的1/3,卻也規模可觀。

印度這幾年發展很快,2018年GDP總量排名全球第七,高達2.716萬億美元,僅次於美中日德英法六國,但即便如此,印度全國各地卻很少高樓大廈,這是何故呢?

這應該與印度的生活習性、體制結構以及購買力有關。

印度早年獨立運動不徹底,雖然後來建立聯邦制共和國,但是很多地方沒有移風易俗,千年不變的生活習慣依然根深蒂固,隨意性較大,對於高樓大廈根本不適應,卻對低矮老舊的房屋情有獨鍾,這樣誰願意去投資呢?

印度由多個邦組成,就像美國的各個州,地方權力有時候比聯邦政府的權力還要大,這樣一來,在房屋拆遷、土地徵用上就要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約,難以對城市進行有力規劃,沒有土地可供開發,自然樓層較少。

誠然,印度自1991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產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眾的生活相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人均GDP很低,導致社會購買力有限,並且印度除了IT產業、影視業較為發達外,其他多為附加值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老百姓手頭鮮有富餘閒錢,這樣就算開發商大張旗鼓地進行房地產開發,但最終賣給誰呢?

鑑於此,印度少有高樓大廈也就不足為怪。莫迪要想實現“印度世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高樓大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的程度,莫迪必須帶領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以巨大的經濟實力去改變這個國家的面貌。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印度境內的高樓大廈還是有不少的,但多集中在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等發達地區的中心城區,大部分印度二三線城市的確顯得寒酸,沒什麼特別現代化的高層建築。

首先,這種現象是印度經濟、產業發展水平決定的。

印度的工業化程度有限,製造業不發達,導致城鎮化率比較低,沒有大規模規劃高層建築的必要。

自莫迪任上後,“印度製造”已經被作為國策,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但幾年下來,效果卻不盡人意。

(上圖這個”印度製造“,為什麼是“make”,而不是“made”?屬於習慣用法,還是想表達什麼特殊的含義呢?希望懂行的在評論裡指點一下)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印度人口巨多,都快趕上咱們中國了,為什麼一直髮展不起來“人力密集型”的製造業?

客觀看,印度主打的“人力資源優勢”,實際上,叫做“人口負擔”還差不多。

雖然印度人口量大,還年輕化,並不完全等同於能創造價值的“人力資源”,光憑藉著量大,質跟不上去,那就是於巨大負擔。

印度的主打的廉價勞動力們,大多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術低、自制能力低的“三低”人群,所謂的“人口紅利”,含金量非常低。

這裡舉個生動的例子。本世紀初,印度與俄羅斯簽訂了引進蘇-30MKI生產線的合同。合同規定,由印度自己來進行蘇-30MK的本土組裝,零部件也是進口和自產混合使用,並爭取在合作過程中不斷提高國產化比率。

然而,事實卻非常打臉。原本進口一架蘇-30只要4000萬美元,而印度自產的開始要6000萬美元,之後,隨著零件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成本越來越高。據估計,當資產率達到8成時,一架蘇-30MKI的出廠價可能會漲到8500萬美元,都跟作為五代機的F-35價格差不多了。

很顯然,在不合格的勞動力與差勁的質量管控體系的“合作”下,印度自產的各種零部件“良品率”非常低,費大勁,在一堆次品裡面只能選出零星的高質量可用,其餘全部報廢。這種生產模式,成本能不高嗎?

同理,印度自產的各色軍備,諸如阿瓊坦克、光輝戰機等,被強行裝備部隊後,事故頻發,竟然遭到了軍方的極力抵制。

最能體現一國工業水平的軍工行業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的普通製造業。以至於印度製造往往被諷刺——“做個米口袋都能從經緯縫中漏米”。

因此,製造業不發達直接限制了印度城市化的發展,自然沒有那麼多摩天大樓的需求。

其次,就是印度的土地私有化和英國爸爸留下的民主制度,讓印度的城市建設阻力重重。

跟咱們從小被教育一切無條件服從國家不同。印度是個土地私有制的“民主”國家。政府明文規定,公共建設項目的用地審批,需要土地所有者七成以上的人表決同意,加上印度政府和民間嚴重的“拖延症”傳統,要想取得一致意見,既耗時,又費力。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非常“印度”,高樓大廈和低矮,汙水垃圾橫流的貧民窟相安無事的共處,大家都習以為常,沒覺得多不妥。這要放咱們這兒,如此城市規劃,用不了多久,這些窩棚都的給“平”了,三瓜倆棗的打發一下居民,再不從的“釘子戶”,也有的是辦法。

加之,即便排除困難,建成一片高樓大廈和中心商務區,以現在印度地方城市的能力,對於高層建築的其他配套基礎設施,比如,水電、排汙管道、消費設施等方面的維護,也很成問題。

印度的基礎設施差,國際上都相當出名。在印度,只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廁所(並非現代化的衛生間,僅僅是廁所),僅有20%的女性用得起衛生巾。因此,對印度,大家經常譏諷,有錢買軍備,沒錢修廁所。

此外,印度人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理念跟咱們也有挺大區別。

印度跟中國一樣,是典型的金字塔收入結構,但比咱們“更金字塔”。絕大部分中低種姓的國民構成了龐大的底座。塔尖上那些富裕階層可以自己買地蓋樓,眾多“底座”位置的貧困階層也不講究,拿塑料布隨便搭個窩棚就算是自己的家了。

這要放在東亞大陸的氣候下,絕對撐不過一冬天的,但人家那個自然環境,只要扛過了雨季,就能安生的過一年,然後活一年算一年。按印度教的理念,這輩子不理想,那是上輩子基礎沒打好,沒準來世就能大富大貴了。在宗教的力量下,看得開,心態好。

而咱們這邊呢,在農耕文明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市場經濟的刺激下,某種程度上,房子早已不再是單純用來“住”的了.....

總之,那些摩天大樓,各種現代化公寓,屬於中產階級生活、辦公的領域。很顯然,在製造業欠發達、基礎設施不理想、人口等級觀念強的印度,中產階級遠不是個大眾群體。因此,大規模普及高樓大廈,其實並不適合當今印度的國情和社會發展水平。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印度高樓大廈稀少,與國情及經濟有著直接關聯。目前印度的人口達十幾億,據統計,人口密度已逼近我國,人多地少,國民經濟發展趨勢緩慢,窮富懸殊。

按國情來看,印度的科技,工業及經濟發展,比起我國有著一段的距離。一個國家城市的高樓大廈,國民雅觀的居所,也顯示了一個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

隨著高科技產業發展勢頭,每一個國家在經濟領域充裕的條件下,改善國民居住環境。相信,印度也一樣在發展過程中,大力推進發展經濟,有待改善國民居住環境。




xie圭璧佬松


印度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1/3,人口超過13億,比我們少一點,但為何不流行高樓大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宜居面積多。我們知道,我們國家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但西部地區是沙漠,而且山地面積多,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這些地區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區要麼是沙漠地帶,要麼是高海拔缺氧地區,不太適宜人口居住。而印度不同,絕大多數地區都適宜人類居住,沒有必要擁入同一地區,人口密度不大。

第二,地區發展均衡。印度經濟雖然落後,但各地區發展較為均衡,城鎮化率較低,只有孟買、新德里等幾個大城市發展程度較高,人口並不擁擠,沒有建築高樓大廈的必要。

第三,城市居住成本很高。印度是富人的天堂,富人佔1%左右,卻掌握70%左右的財富,40%人口屬於普通生活水平,且有5億左右人口的貧困戶,住在城市生活成本很高,根本承擔不起。


因此,印度人口向大城市移動的很少,所以高樓大廈不多。


小甜嘟爸爸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24年印度人口將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但是奇怪的是,儘管印度是人口大國,國土面積也比中國小的多,但是在印度卻不流行建造高樓大廈,城市居民高樓都比較少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在印度有限的領土上真的能夠容納如此龐大的人口嗎?

在印度之所以不流行建造高樓大廈,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儘管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大約是我國的1/3,但是因為我國以山地,丘陵,荒漠居多,而印度大多數地區都是平原,從耕地面積上來說,印度的耕地面積高居亞洲第一,按照人均可耕種面積來看,印度本土可以容納超過23億人口,人地矛盾並不是很突出,所以也就沒有建高樓的必要了。

其次,印度國內的貧富差距非常大,根據推算,印度國內的基尼指數可能高達0.6~0.7,貧富差距相當懸殊,因此在印度,有錢人很多,但是窮人也很多。在印度孟買,富人區和貧民窟往往就是一牆之隔。對於窮人來說,即便建了高層居民樓,他們也沒有錢去購買,還不如住在貧民窟實在,而對於富人來說,他們有錢可以住別墅,對一般的居民樓直接就不屑一顧了。

從經濟上來看,印度的經濟相對中國來說還是比較薄弱的,城市化水平比較低,存在大量的農村人口,城市化建設需要大量人口的支撐,一個城市沒有多少人的話,建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又賣給誰呢?

與中國這個“基建狂魔”相比,印度的基建實力則要弱很多,建造高樓大廈是一個配套的工程,供水,供電,垃圾處理等等都要跟上,而印度在這些方面明顯處於弱勢。在印度很多地區24小時供電都沒有實現,自來水的供給在有些城市也存在問題,而對於住在高樓的人來說,如果供水供電出了問題,這日子是沒法過了。

最後一點,印度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印度的土地大多數都是在個人或部落的手裡,政府手上擁有的地很少,而要建造高樓大廈,就必須徵地。在中國,由於土地都是屬於國家,個人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因此徵地就比較容易,一般來說規劃哪塊區域為商業或住宅用地之後,就可以通過土地徵收的方式將土地徵收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一般會按照規定給與土地使用者一定的補償,被徵收的土地然後通過拍賣的方式拍賣給開發商。而在印度這套方法根本就行不通,由於印度政府手上的地少得可憐,開發商要獲得土地只能和土地所有者談判,在談判過程中,擁有土地的個人或部落往往會獅子大開口,對於開發商來說,即便能夠拿到土地,往往也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儘管印度人口超過13億,但是在印度並不流行建造高樓大廈。印度可耕種面積位居亞洲第一,人地矛盾並不衝突,印度的經濟和城市基建方面與中國相比差距很大,高樓大廈所需要的配套並不能很好的滿足,同時由於印度實行土地私有化,開發商徵地困難重重,這些都是印度不流行建造高樓大廈的原因


國聞雜談


一個國家要高樓林立,要麼就是工業體系極為強大,國力實力雄厚,例如中國、美國。要麼就是國家極為富有,可以大肆購買高樓,例阿拉伯產油國。

高樓林立一方面需要極強的工業能力丶城市管理能力丶豐厚的財力。

另一方面也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價值,人口稠密的地區才是商業價值大的地區,一個國家城市人口多,高樓林立,必定商業價值大,國家實力也強大。

印度總人口13億,而印度並不高樓林立,這是因為:

1,印度的工業體系不健全、不強大。因為巨型樓盤的建設,涉及鋼鐵丶水泥丶電力、機械製造等幾十個行業,而印度沒有支撐大規模城市群的樓盤建設的工業體系。也沒有阿聯酋那樣的經濟實力。

2,高樓的使用與維護,耗費巨大,對電力等基礎設施需求很大。印度在電力設備製造,還是電力技術的科研上,都很落後,連國內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都保障不了,更別提什麼為城市群的高樓提供電力保障了。

因此印度不會象中國一樣的高樓林立。並非印度不想,而是不能。

國人十之八九都痛恨房地產,痛恨高房價對普羅大眾的殘酷壓榨,這是切膚之痛,大家應該要理解!

凡事有利就有害,高樓林立,高房價,坑苦了我等打工仔。但是高樓建設涉及幾十個工業部門,也提供了上千萬個工作機會,如果算上物業、家政、快遞等服務業提供的工作機會,那就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了。

大都市的出現也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使很多行業受益。中印兩國人口相差無幾,而市場規模、市場購買力相差巨大,兩國的經濟也不在一個檔次上,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此。

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拉動很多關聯產業的發展,引發巨大的社會財富,使得工業技術和科研的潛在價值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從而大大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這條路西方走過丶我國走過丶越南也正在走,而且都取得了成效。估計印度也遲早要走這條路,印度高樓林立的那一天,遲早也會來。


鬼影147951010


印度人口超13億,面積卻不到中國的31%,為何不流行高樓大廈。印度不流行高樓大廈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人不炒房,印度人沒有炒房的習慣。印度製造業不發達,再加上印度的普通老百姓都信仰佛教,信仰佛教的普通老百姓對生活的要求不高。

印度的財富是集中在少數富豪手中,普通老百姓很窮,大量的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房子,只能居住在條件簡單的小平房裡。我國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炒房炒地的基礎上的,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通過參與炒房炒地獲得財富,地方的招商引資都是通過土地交換招來商家。印度因為製造業太落後,各地的產業沒有基礎,就沒有炒地的條件。

印度發達的軟件,軟件產業的發展不需要大規模的工廠,需要的是高級人才,對土地的要求非常低。我國各行各業都有大小的工廠,大小工廠對土地的依賴較高。而印度沒有城鎮化的發展過程,印度的農村是農村,城市是城市,城鄉之間聯繫不密切。我國是從城市到鄉鎮到農村蓋滿了房子,用蓋滿房子將城鄉融為一體。印度是城市裡的軟件產業高級人才很富有,農村非常貧窮,貧窮的農村人以信仰佛教為精神依託,在印度這樣一個貧富分化嚴重的國家,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沒有能力改變自已的居住條件,高樓大廈就沒有那麼多。當然更重要的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太差,偏遠的地方沒有蓋高樓大廈的條件,偏遠地方水電沒有通,蓋高樓沒有意義。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

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