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最終卻淪為笑柄的前秦皇帝苻堅

公元383年12月,前秦皇帝苻堅親自率領的百萬大軍,在淝水之戰中被東晉謝玄指揮的八萬北府兵擊敗,此戰謝玄以弱勝強,成就了其不世威名,而作為失敗一方的領袖,苻堅不但自身在亂軍中被羌族的姚萇所殺,一手創建起來的龐大帝國隨即土崩瓦解,淪為後世的笑柄,以至於經常被拿來做志大才疏的典型代表。

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最終卻淪為笑柄的前秦皇帝苻堅

然而,假如仔細的研究苻堅本人和那段歷史,便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苻堅不但能力超群,目光敏銳,且胸懷遠大的志向,對他的嘲弄完全是成王敗寇英雄史觀的偏見。甚至可以說,苻堅實際上是五胡亂華時期的分水嶺和標誌性人物,他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而他沒有成功的理想,則被鮮卑人創建的魏朝所繼承、發揚光大。

據《晉書》記載,苻堅在八歲時就向其祖父苻洪要求請老師到家裡教他讀書:八歲,請師就家學。洪曰:“汝戎狄異類,世知飲酒,今乃求學邪!” 欣而許之。讀書學習,內容必然並且只能是漢族的學問,儒家的經典,從苻堅祖父又驚又喜的態度來看,他是發自內心的認同苻堅的志向,彼時作為五胡之一的氐族的族長,苻洪比其他人更清楚,單純依靠部落的武力,是無法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帝國,非但沒有能力統一北方,甚至可能連自保都有困難,便將期望寄託在苻堅身上。

苻堅登上前秦的皇位之後,立即著手治理內政:修廢職,繼絕世,禮神祗,課農桑,立學校,鰥寡孤獨高年不自存者,賜谷帛有差, 其殊才異行、孝友忠義、德業可稱者,令在所以聞。

此外,在朝廷內部改變胡漢對立的政策,大力提拔任用漢族士大夫,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對漢族士大夫王猛的信任,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甚至不惜為了保護他將本族宿將樊世斬首。當然,王猛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前秦任職十八年,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強化中央集權,執政期間,“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北朝呈現小康景象。

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最終卻淪為笑柄的前秦皇帝苻堅

國力大增的前秦在苻堅的領導下逐漸掃平了北方其他胡族建立的割據政權,但是他沒有像此前各族征戰中的那樣將失敗方斬盡殺絕,而是採用包容和接納的態度,將鮮卑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萇等一時雄傑收服,並信任有加。而為了推進各民族之間的融合,苻堅甚至刻意的壓制本族氐族,將其從京畿附近遷移到新近征服的地區,反倒把鮮卑、羌等胡族遷移到京城周邊居住,表示對他們信之不疑。

苻堅的這些政策客觀上推進了北方胡族之間和胡漢之間的和解與融合,同樣造成了本族氐族的不滿,但假使沒有南征或者南征的失敗,前秦是有超過90%的機提前完成北魏孝文帝的功績。要知道,苻堅並不是所謂的單純的理想主義者,而是深刻認識到持續百餘年的戰亂和各族之間相互仇視、仇殺已經讓各族百姓厭倦,內心渴望和平與和解,他的所作所為都是順應時代要求的。

最終讓苻堅淪為笑柄的失敗,歷朝歷代有無數的人進行過總結,說法各異,由於非本文的主題,就不一一列舉,筆者想重點指出的是,苻堅作為前秦的皇帝,決定揮師南下,除了必勝的信念之外,還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五胡之亂到前秦,已經持續了百餘年,但胡族創立的數十個國家和地方政權(包括前秦在內)的本質都從來沒有改變過,即由民族內部大大小小的部落組成聯合體,實力最強的部落成為王族,依靠本部落的實力來保持凝聚力,推而廣之,前秦帝國征服了鮮卑、羌等族之後,氐族作為國家的核心部族,再與其他胡族構成聯合體。

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最終卻淪為笑柄的前秦皇帝苻堅

這種結構其實與兩晉依靠豪門大族建立的統治極其類似,與秦漢這種大一統集權王朝,皇帝和皇族高踞權力的最頂端完全不同,王權的存續完全依賴於內部的平衡。王權如果想獲得優勢地位,必須在不斷的征戰中獲勝,得到新的土地、人口和資源,然後才有能力有機會將各個部族的結構完全打散,從而順理成章的將王權置於突出的位置。

苻堅沒有完成的理想結果在創建北魏的拓跋珪手上實現了,他即位之後沒多久就推出部族解散政策,將鮮卑各部集中遷居到國都平城附近的京畿地區,順便將各部族長對部落民的管轄權收歸國家所有。

北魏之所以能終結五胡亂華的混亂,統一北方,實現長治久安,將時代推進到南北朝,就是因為這項最重要的改革,苻堅泉下有知,當感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