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医现在还多吗?传统的中医文化会不会在传承中慢慢的越来越少?

星辰璀璨的你


已经减少了,很多药方失传,特别祖传秘方失传较多,自从需要行医证后,民间中医就基本关门,现在能生存的,都是及少数。把祖传秘方捐给国家的,是少数。大多数都是祖传的饭碗,捐出秘方,全家生活无保障,所以不愿捐出秘方,由于无行医证,也无法行医。


梦子204870724


民间传承的中医,大部分是以经验治病为多,同样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施治,但没有医学理论为依据。到现今后代已经有大数,有执业资质者,转为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治病方式,开中药方是治不了病,可以说中医已经断代。

以官方中医科大学早期教学,也已经采用中西结合教学方式,也是以四诊八纲,辨证施治为准则。对于古代医学理论,以脏腑经络理论为主导。(伤寒论)(温热病)理论,只是作为参考,不是成为主导医学教义。这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是有助于进步。大约在2018年初,社会时兴(黄帝内经),中医导向了唯心医学论,放弃了中西结合意向,对于医学理论(伤寒论),(温热病)理论,没有更深的研究,只是作表面文章。可以说,官方,民间,对古代中医学继承,也已经断代。这对于中医学是个大损失。学中医也是为了治病,只要能治病,能够应用中医药治病,就可以了。中医学照样能传承下去。但是古代中医学的精华却丢了。这很难发挥中医治病强身的优势,中医学是又在退步。也可以说,从建国以后,是以脏腑经络医学理论为主导。对主流的(伤寒论),(温热病)中医学理论,三焦理论,没有认真研究过。

幸运的是,这次抗击疫病,应用了(伤寒论),应用了古代经方,这是重新认识中医学理论的好兆头。


无忧草2775


直正的中医大夫现在还有,但不是很多,这些大夫多数都已经是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了,由于当今对中医的种种政策,迫使他们的后人好多都改行没再传承他们的医术了,更不用说还收多少徒弟了。现在国家的政策是把中医按西医方式来管理,迫使中医西医化,造成真正的中医技能逐渐严重性地失传。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和冶疗愿则上有天远之别,以西医的方式来管理中医那简直是对中医文化的践踏。中医的传承优劣关键还是国家对中医管理的政策,迫切希望国家关注中医,想办法能把中医很好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竹叶细辛1004


50一60年代中医为主,多为无证的座堂传统老中医,看内科,疮科,正骨科的人特多,看病捡药都排队,70一80年逐步专西医,西医配进现代检验科学设备,对许多病检验增强了准确性,但有些病症现代检验手段也无法确诊,而往往中医药有効。90年代后期至今中医少了,已有不少专科治法见不到了,失传?


用户1279456360359


第一个问题无法回答,中医西医化的中医现在很多,而古老的、象形科学的中医一个没有。传统的中医是我们还不知道的象形的、大一统…的中医,不是越来越少,而是已经殒殁,成为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现在表达一些观点,在“正常”人的眼中,是“巫医、迷信、违背科学”的胡说八道。我们丟掉了祖先用万年时间研究出来的、人类最伟大的生命科学,其复杂程度、理论范围远超西医理论。


哈大叔3


这个不会,最坏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大众的医疗消费需求,即使西医是首选项,但是西医还是有很多疾病是解决不了的,另外西医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庞大的老百姓就医需求始终是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中医一定是老百姓可选项。对中医的需求越大,中医的发展就会有基础,也有经济效益去推动发展。武汉肺疫就完全说明问题。我坚信,中医有大发展,从国家自主可控的大前提下,中医理论研究及实用技术,消费人群本身也是国家的竞争力之一,这个基础和资源是世界上哪个国家(包括日韩在内)都比不了的。


敬氏鬼门传承


出题的是家庭妇女吧,几十年来,从北京到县一级都有专门的中医院,大部分省都有中医大学,中国的中医学术杂志也不是一份两份,各大医院也有中医科,你难道不知道吗?故意拉仇恨,叫穷吗?


海纳百川33556


我们这里的一个医生给我说他以前学中医的,学了一段时间才知道不易掌握,感觉中医是一种玄学,靠什么辩论什么经验治疗,切脉连入门都难。还有中药方面区分:比方说治咳的川贝吧,有一种没有任何作用平贝在外表与它差不多,功夫不到家的中医弄不好会误用。野生的与种植的在效果上有差别很大没办法掌握剂量…。后来放弃了中医改行学了一西医。他说西医好学中医太难了,就是拿到中医毕业证的话开药方治病能把病人医好也很渺茫。


用户1931050347380


我的强直性脊柱炎就是中医治好的,到现在7年了没有复发的迹象。中医真的很重要,希望国家重视把中医发扬光大。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去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医学的舞台上,中医从唱主角成为跑龙套,这是历史的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