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肿瘤免疫治疗是什么意思?

中国科普博览


所谓肿瘤免疫治疗,通俗一点说,就是通过调动人体内的‘警察系统’,监控并消灭坏蛋分子,也就是癌细胞。

主动主动性免疫治疗:疫苗。目前正式被美国FDA批准临床应用的仅有Provenge(普罗文奇)用于治疗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激素抗拒性前列腺癌。

免疫细胞治疗。属于‘被动(过继性)免疫治疗’,通过分离病人自身的或采集分离另一健康人的淋巴细胞,经过在体外进行激活以产生足够数量的能够识别肿瘤抗原标志的T细胞(可以杀伤癌细胞的警察),而后回输到病人体内,最终去消灭肿瘤。比如LAK细胞治疗,TIL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等,这些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都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仅有某些情况下偶可应用。近年来迅速发展起的新一代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CAR-T细胞治疗,即“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治疗技术,在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和某些实体肿瘤中开展研究并取得可喜的疗效,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白细胞介素(IL)和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卡介苗等,主要是通过刺激免疫效应细胞来治疗肿瘤,比如α干扰素已被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等。免疫检查点阻断剂,也归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也就是近些年非常热门的CTLA4阻断剂Ipilimumab,抗PD-1的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Keytruda,K药)、Nivolumab(商品名Opdivo,O药)等。


肿瘤专科医生


您好,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的新型治疗癌症方法。它有别于西医传统疗法(手术、放化疗)和保守疗法(中医中药)。免疫治疗就是帮助患者把自身免疫漏洞想办法给堵上,这样就可以对肿瘤形成阻挡,这就是免疫治疗的基本理念。

2010年以来,肿瘤免疫疗法快速发展,治疗性肿瘤疫苗和抗体药物迅速发展,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2010年4月29日首支治疗性癌症疫苗Sipuleucel-T (Provenge)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治疗失败的前列腺癌男性患者,之后有多个抗肿瘤疫苗上市。抗肿瘤抗体和细胞免疫疗法也迅速发展,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研究始于2010年。

2010年,从接受第一位志愿者进行NKT细胞免疫治疗开始,已有愈百位肝癌、肺癌、胃癌、大肠癌等患者在这种治疗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统筹规划肿瘤综合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于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二套进行了专题报道。

迄今为止,有数十位晚期复发和转移患者无瘤生存时间超过了4年,最长的6年2018年,国内PD-1抗体、CAR-T、NKT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已经迎来开门红。相信,未来随着各类肿瘤免疫疗法自身快速发展,肿瘤免疫疗法将成为肿瘤治疗的希望所在。


大医课堂


癌症的免疫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1892年,当时的美国外科医生William Coley使用链球菌培养物来治疗肉瘤,但是就发现活化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使癌组织缩小。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开发了由BCG(卡介苗)、菌类等提取物制作「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进入1980年代,开始了折射刺激人体免疫的细胞因子疗法。此外,人们也尝试过通过注射对人体危害小的弱化癌细胞,提高免疫力的疫苗疗法。

发展:利用免疫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和抗体的开发

除了向体内注入可以提高免疫的物质外,提取体内的免疫细胞,经体外培养提高对癌攻击力的LAL疗法(使用细胞因子刺激淋巴细胞的疗法)等被称为「过继免疫疗法」。最近,T细胞疗法的效果也值得期待。除此之外,利用免疫细胞之一的B细胞,制作人工合成抗体的技术也逐渐成熟。

突破:免疫检查点抗体疗法:解除癌细胞对于免疫的抑制,恢复免疫细胞攻击力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癌细胞会抑制免疫功能,阻止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由此研究开发的通过解除免疫抑制,让免疫系统利用现有体内免疫功能对抗癌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受青睐。2018年10月1日,来自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教授和来自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因为发现免疫检查点,共同获得20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免疫疗法的分类

免疫治疗的两大支柱,一是强化免疫细胞的攻击力,二是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的抑制力。

癌症的免疫疗法一般分两大类,一种是提高免疫细胞的攻击力,另一种是通过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的抑制,使免疫细胞恢复对癌的攻击状态(各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攻击力从而提升抗癌能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激活患者体内对癌的免疫反应的主动免疫疗法和从体外注射攻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及抗体的被动免疫疗法。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只有20~30%,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组合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抑制解除疗法,从而使免疫疗法的有效率达到50~60%。

三、提高免疫细胞对癌的攻击力

(一)主动免疫疗法

激活体内免疫反应的主动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提升抗癌能力的方法称为主动免疫疗法。这里主要有注入可能活化免疫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注入具有抗癌或凝聚免疫细胞功能细胞因子的细胞因子疗法、以癌细胞特定蛋白质为标识制作癌抗原的癌症疫苗疗法,以及具有向T细胞递呈癌抗原信息的树突细胞疫苗疗法。

1.最早被开发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作为免疫疗法的先驱,是1970年代之前研究开发的免疫疗法。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由微生物、菌类等提取物合成,单独使用效果不佳,在临床一般结合手术、化疗、放疗联合使用。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由微生物或菌类等提取物合成

•可提高免疫力

•联合手术、放疗、化疗使用

2.细胞因子活化攻击异物的免疫细胞

进入1980年后研究开发了细胞因子疗法。通过向体内注入能够抗癌或凝聚免疫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从而提升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力。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干扰素药物。

细胞因子疗法

•向体内注入细胞因子物质,活化免疫细胞

•使用白介素、干扰素等药物

3.使用癌抗原的疫苗疗法

癌症疫苗疗法指将癌细胞的特有蛋白质作为免疫抗原,刺激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癌抗原分为用患者自体细胞制作的抗原,和人工合成的癌抗原。不管是哪种抗原,都要通过疫苗活化特异性T细胞,从而提高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注※.疫苗就是将病毒或细菌处理后,预防该异物感染的药物。同理,用癌细胞特殊的蛋白质(癌抗原)可以活化攻击癌细胞的T细胞。

癌症疫苗疗法(使用癌抗原的疗法)

•利用癌细胞特有标识作为癌抗原,刺激免疫细胞

•制作癌抗原有时需要使用患者自身的癌细胞

4.具有强抗原强递呈能力的树突细胞疗法

树突细胞可以将第一道防线——自然免疫攻击的癌细胞的信息传递给第二道防线——特异免疫。树突细胞疗法就是,利用树突细胞能传递癌细胞特有信息的的能力,激活淋巴细胞特异免疫的治疗方法。

树突细胞疗法指,提取体内树突细胞,使之存储记忆癌抗原的信息,通过其向特异免疫的淋巴细胞传递癌细胞信息的能力,回注体内后激活淋巴细胞的治疗方法。注射能够传递癌抗原信息的树突细胞,使体内的T细胞能及时并快速攻击癌细胞。此外,也有不使用癌抗原,直接将树突细胞注入癌组织的方法(无法检索到抗原时使用)。

树突细胞疗法(使用树突细胞的治疗方法)

•使用能够将癌抗原(癌细胞的标识)信息传递给T细胞的树突细胞

•使树突细胞存储记忆癌抗原的信息

•或者,直接将树突细胞注入癌组织内

.新生抗原(Neoantigen)

新生抗原也称作新抗原、肿瘤特异变异抗原等,即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而衍生出的变异抗原。在正常细胞中不可能发现新生抗原,只有癌细胞上才存在新生抗原。每一位癌症患者的新生抗原都不同。截至目前的研究成果显示,新生抗原发现越多的癌症,引起免疫反应的免疫原性越高,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其他免疫疗法的向好性也越强。

6.新生抗原+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

新生抗原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是指,用新生抗原代替过去的肿瘤相关抗原,以新生抗原为树突状细胞的标识,诱导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

新生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是根据每位患者的癌细胞生成的基因突变信息,以及患者自身的HLA分型信息合成的新抗原。过去的树突细胞疫苗使用共同抗原,可提示的癌细胞抗原种类有限,新生抗原提供的癌细胞抗原更广泛,疗效更值得期待。

Topics 1 新生抗原与相关抗原

•新生抗原(Neoantigen)

2004年世界首次报告解析了人类全基因组,人类基因由60亿对碱基组成。细胞在分裂时这60亿对碱基都要被复制,数量庞大的碱基复制会出现偶然的、无序的错配=复制错误,这种现象称作“突变”,而新生婴儿没有这种突变。在病人的癌细胞上可以找到数十个到数千个这样的突变,同时,任意两位癌症患者的突变都不会完全相同。把这些基础的突变解析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就是新生抗原。要得到新生抗原需要3步:1-完整解析病人的癌细胞基因;2-个性化寻找新生抗原;3-合成新生抗原。

•相关抗原(Oncoantigen)

相关抗原是癌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有时也在正常细胞上出现。免疫系统通过识别主要在癌细胞上出现的特殊蛋白质识别癌细胞后发起攻击。如DC识别癌细胞后诱导T细胞发动对癌攻击。如癌WT-1、NY-ESO-1、HER2、MUC1、melanocyte等。

Tooics 2 新生抗原和相关抗原比较

新生抗原与相关抗原的机理、来源不同,对个体而言哪种更有效尚无科学证据,对多数人而言解析鉴定出的新生抗原个数越多月有效;新生抗原的递呈能力可能很强,也可能很弱,因人而异;运用新生抗原的经验比相关抗原少。

注射强化后的免疫细胞、人工合成抗体的被动免疫疗法

由于体内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经体外增殖强化后的免疫细胞回注到体内的被动免疫疗法更值得期待。被动免疫疗法分为:使用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淋巴细胞疗法、癌抗原特异性T细胞疗法和抗体疗法。

非特异性淋巴细胞疗法,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增殖并提高对癌攻击力后回注至体内的治疗法。这种治疗法有很多分支,但是其中治疗效果最值得期待的是使用癌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疗法。

1.非特异性淋巴细胞疗法

1980年代,从患者血液中提取免疫细胞、加入细胞因子等刺激物质使细胞强化(T细胞、NK细胞)后回输至体内的LAK疗法备受瞩目,但是其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现在的研究已经转向了只对癌细胞发挥作用的治疗法。而使用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各种值得期待的治疗法也处于研究开发中。

2.人为增强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增强对癌攻击力的最新癌症抗原特异性T细胞疗法

使用T淋巴细胞的治疗法,包括使用血液中的杀伤性T细胞的疗法和TIL疗法(使用肿瘤浸润性T细胞)。这些疗法中,不管哪种都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活化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使用杀伤性T细胞的疗法,从体内提取T细胞后,存储记忆癌细胞的信息,再回注至患者体内。TIL疗法,使用癌组织浸润的,能够记忆癌细胞特征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在体外培养增殖已经拥有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的免疫细胞,再回注至体内。

癌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疗法

目前的最新研究正在论证,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合成具有癌细胞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然后将这些携带改变受体的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此类T细胞疗法包括CAR-T和CTR-T疗法,其治疗效果正得到逐步论证。

癌抗原特异的T细胞疗法(操纵T细胞的治疗方法)

•利用T细胞能够识别攻击癌细胞的机制

•血液T细胞疗法:向从血液中提取的T细胞传递癌细胞的特征,再回输至患者体内

•TIL疗法:从体内提取能识别攻击癌细胞的T细胞,经体外培养增殖后回输至患者体内

•TCR/CAR-T细胞疗法:作为最新的治疗方法,人工制造TCR-T细胞和CAR-T细胞回注至体内,目前正在研究开发。

3.直接攻击癌细胞的抗体疗法

免疫细胞中的B细胞会生成抗体,这种抗体作为特殊的武器只攻击特定的异物。这种利用人工合成抗体的抗体疗法从2000年开始被积极地研究开发。抗体不仅仅是攻击异物的武器,其原有特征能够从众多异物中区分出具备特殊标记的异物。也就是说,抗体能够识别正常细胞不曾拥有的,癌细胞特有的物质,或者比起正常细胞,癌细胞更多的物质。

利用这种特征,对癌细胞使用抗体药物,免疫细胞对已经被抗体标记了的癌细胞发动攻击。此外,也有抗体可以结合癌细胞,阻止癌细胞增殖。未来,阻断给癌细胞供养血管的抗体介入疗法也在积极开发中,可运用的药物越来越多。

抗体可以与癌细胞结合,并给癌细胞打上特殊的标记,这个标记好比说这里有癌细胞。免疫细胞通过识别这个标记,增强对癌细胞的攻击阻止其增殖。

此外也有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后,使其成为抗体的一部分,达到阻止癌细胞增殖的目的。

直接攻击癌细胞的抗体疗法(使用抗体的治疗法)

•使用B细胞制作的能够攻击异物的抗体

•人工合成符合癌细胞特征的抗体,利用免疫细胞攻击标记抗体的机制,攻击癌细胞

•抗体与癌细胞结合,使其成为抗体的一部分,阻止癌细胞增殖。

•正在不断开发阻断给癌细胞供养血管的抗体介入疗法。

四、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最近的研究发现,癌细胞会抑制免疫功能,阻止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于是便有了通过解除免疫抑制,重新激活免疫细胞对癌攻击的新疗法。其中,免疫检查点(PD-L1与PD-1的结合)抗体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临床治疗中运用。

2018年10月1日,来自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教授和来自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因为发现免疫检查点,共同获得20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由于PD-L1与PD-1的结合,癌细胞会抑制免疫功能,阻止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

2.使用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止PD-LI与PD-1结合的抗体等)解除癌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重新活化T细胞攻击癌细胞

癌细胞具有抑制T细胞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例如,癌细胞表面会产生一种叫做PD-L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T细胞上的蛋白质PD-1结合后就会产生免疫抑制,癌细胞会从T细胞的攻击中逃脱。PD-1抗体药物在T细胞的PD-1与癌细胞的PD-L1结合前主动与PD-1结合,PD-L1找不到链接点,就不会发生免疫抑制了。这样一来,解除了癌细胞对免疫功能的抑制,被重新激活的T细胞会攻击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T细胞具备较强的攻击能力,如果因化疗等严重损伤了T细胞的攻击能力,解除免疫抑制后的疗效是受限的。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结合免疫增强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抗体疗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其他同样机制的免疫检查点,同理可以开发出更多地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

解除癌细胞对于免疫的抑制,恢复免疫攻击力的治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

•解除癌细胞对免疫功能抑制的新治疗法

•重新激活T细胞攻击癌细胞,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说肿瘤那些事


得了恶性肿瘤,就是癌症,癌细胞就如同某粉的网络水军,四处移动、扩散、复制,人体的免疫功能系统很弱或者失效,对它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坏东西不断的把好的细胞转变为坏的细胞。通过手术已经不起效果,因为这些坏东西会四处游走。这样,医学工作者就会想办法,让患者的免疫系统再发挥一下作用,调动或重新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利用活化的免疫细胞去消灭癌细胞。

传统的免疫治疗,依据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分为免疫增强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一个是增强,一个是抑制,字面意思应该比较好理解。不过,增强和抑制不是单独的,有时候是相互的,增强了同样会抑制。

免疫分子治疗,是一种手段。比如,有非特异免疫治疗,就是用非特异性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刺激因子,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些制剂就具有这种激发功能。批准上市的卡介苗,就是治疗膀胱癌的药物。而BLP(TLR1/2激动剂),可以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用来治疗脑胶质瘤。除了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还有特异性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来自病原体抗原的免疫接种(也就是打疫苗),激发或者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来达到清除体内病原体的目的。

此外,还有以细胞因子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细胞因子再固有免疫和适用性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重组细胞因子为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细胞因子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之中。

此外,还有免疫细胞治疗方案。比如,干细胞可以自我复制,将干细胞在体外诱导扩增,制成细胞制剂,输回到患者体内,以此来激活或者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也可以做这样的处理,在体外扩增,再输回体内,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对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和结肠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在,有比较热门的诱导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过继转输治疗,甚至对一些癌症晚期患者也有效果,绝大多数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这无疑是患者的福音。

培养、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让大家都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就是一种免疫保护。


怀疑探索者


2018年10月01日,美国科学家jamesP.Allison(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Tasuku Honjo(本庶佑)获癌症免疫疗法诺贝尔奖。与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明显不同,肿瘤的免疫治疗具备广谱、低毒、高效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物产业而言是一场“革命”。

免疫系统是维护我们身体安全的护盾,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期间产生的异常细胞会被人体的免疫细胞能轻松识别,并轻易消灭它们,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识别,第二是消灭。而癌症的发生,是免疫逃逸和免疫耐受所造成的,因为肿瘤细胞通过伪装,让我们收集错误信息的树突状细胞无法识别出它,或者在免疫细胞消灭肿瘤细胞的时候,免疫细胞识别不出肿瘤细胞。就像坏人通过各种伪装让警察无法识别,从而轻易的放过他,或者警察攻击力太弱,无法对付坏人。免疫治疗的作用就是能够修复免疫系统这些漏洞,帮助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或者帮助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

肿瘤的免疫治疗分为被动免疫治疗(代表方法CAR-T、TCR-T)和主动免疫治疗(代表药CTLA4、PD1/PDL1)两大类,并在近几年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2011年FDA批准anti-CTLA4(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抗体)用于治疗黑色素瘤;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技术在白血病治疗方面也有巨大成功;PD-1/PDL-1免疫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膀胱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肾癌等等。

如今最热门的免疫治疗就是PD-1、PDL-1免疫抑制剂。PD-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它是一种在肿瘤和正常细胞中存在的T细胞抑制蛋白。肿瘤细胞能够表达配体PD-L1或者PD-L2,并通过配体联接到T细胞的PD-1蛋白上,从而抑制T细胞功能,使T细胞不能发现肿瘤和向免疫系统发出攻击肿瘤的信号。当给予肿瘤患者针对PD-1或PD-L1的一种抗体蛋白质,将使两种蛋白质不会联接,T细胞的功能也不会关停。扼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不是直接针对肿瘤,而是针对免疫系统起作用,间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由于这种作用机制,免疫治疗药物不是针对一种肿瘤,而是对很多肿瘤都可能起作用,而且作用具备持续性,没有常规化疗出现的耐药情况。免疫治疗前景非常乐观,虽然如此,免疫系统及肿瘤细胞的复杂性决定了免疫治疗研究有太多未知领域需要去发掘。2018年6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批准国内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的上市申请,揭开了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胡洋


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经过突变积累后,在体内不断增殖和迁移的产物。

外科手术,这种方法可以切除实体肿瘤,但是通常无法根除肿瘤,对于血液肿瘤也不适用;

放疗和化疗,这种疗法虽然可以有效的治疗多种肿瘤,但是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有较大伤害;

而目前,针对肿瘤的免疫治疗正日益成为攻克癌症的希望所在。

尽管健康机体具有一系列的免疫监视机制,但仍难以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为少量肿瘤细胞不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在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降低自身抗原的免疫原性或者诱导机体免疫抑制,从而进行逃逸,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路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靶标肿瘤细胞,二是活化免疫细胞,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后者。

在活化免疫细胞的治疗中,有这样四类方法:

1.细胞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细胞因子刺激来活化T细胞,使之恢复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比如说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CIK细胞以及CTL细胞。或者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增加特异性识别肿瘤的受体来治疗肿瘤的CAR-T疗法,这种方法花费很高,目前,诺华Kymriah的单次治疗价格高达47.5万美元。

2.肿瘤疫苗:通过将肿瘤抗原注入人体内,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清除肿瘤,作为首个肿瘤疫苗,Sipuleucel-T疫苗已于2010年4月29日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但是,肿瘤疫苗来源于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或其提取物,还存在免疫原性弱(无法活化机体免疫系统)、有致瘤性(引发机体发生肿瘤)等缺点,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

3.免疫系统的调节剂:

通过给机体一定量的细胞因子IL-2或者免疫佐剂卡介苗来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但是免疫系统调节剂单药的有效率只有10%,而且只能作用于部分实体瘤,因此,还需结合特异性免疫治疗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4. 免疫检验点的抑制剂


出品:科学大院

(科学大院是由中国科普博览运营的院官方科普平台,欢迎关注)


中国科普博览


“为什么有这么多肿瘤,希望科学家早日能攻克肿瘤。”患上肺癌的张女士对39健康网说,得知自己得了肿瘤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恐慌。

寻找癌症的治愈方法,不仅仅是患者的需求,也是医生、研究人员的“战争史诗”,从放化疗到靶向治疗,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在拯救生命,尤其是发展到今天,可以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逸机制杀死癌细胞,让更多肿瘤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这种治疗方法就是免疫治疗,很多人听过这个词,但是对它并不了解,39健康网今天采访到了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的肿瘤内科赵军主任,让他用简单的言语,为我们揭开免疫治疗的神秘面纱。

我们要治疗癌症的时候有很多种方法,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而免疫治疗就是癌症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要了解免疫治疗,得先了解怎么会产生肿瘤。

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它们有着不同的职责,免疫细胞就负责清除入侵人体内的有害物质。

正常的免疫细胞可依靠自己的免疫力杀伤癌细胞,随着人的年纪越大,细胞也会衰老,免疫力逐渐下降,肿瘤就可能发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

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强辐射、毒性化合物、病原体等致癌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基因突变诱发正常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当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清除这种异常增生的细胞时,肿瘤就产生了。

针对每一种肿瘤,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手术治疗:这是治愈未转移肿瘤的最佳方法。(常适用于癌细胞未出现转移的早期)

但手术无法解决潜在的、常规检查无法发现的微小病灶,对于此类肿瘤患者来说,术后复发率可能会比较高。

放化疗:使用放射线或药物治疗癌症的常用治疗手段。

但无法区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也杀死了正常细胞,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靶向治疗:根据肿瘤特有突变位点,设计靶向药物,精准打击癌细胞。

但癌细胞很狡猾,被打击后,它们就学会“伪装”和“隐藏”,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治疗失效。

常规方法不能抗击癌细胞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了免疫治疗的方法。

免疫治疗:以往的免疫细胞疗法是通过患者自身免疫细胞体外驯化后回输,用自身的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

优点:自体细胞无排斥反应,副作用小,能够清除单个微小病灶,有望彻底治愈癌症的新型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肿瘤具有逃逸免疫细胞的能力,对于多数肿瘤是无效的。

近几年,从最初在进展期黑色素瘤治疗中获得成功,到现在对许多类型癌症都显示了疗效,即使标准治疗失效的恶性肿瘤,也有从免疫治疗获益的可能性。

免疫治疗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防止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力量。

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又有什么关系?

去年,因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和CTLA-4的发明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又火了一把。

有些小伙伴开始想问,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又有什么关系呢?

免疫疗法有溶瘤病毒、双特异性抗体、癌症疫苗、过继细胞疗法、其他免疫调节药物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治疗中的一种。

狡猾的癌细胞会通过各种方法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其中有一种就是通过免疫检查分子逃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能很好地“捕杀”这些逃逸的癌细胞。

目前,CLTA-4抑制剂和PD-1、PD-L1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等。

CAR-T是什么?

当体内发现癌细胞时,体内的树突状细胞会吞噬癌细胞,把隐藏的突变蛋白抗原特征分析出来,并大量激活T细胞,让它杀死癌细胞,但狡猾的癌细胞就会“伪装”自己变成“好”细胞,这时,T细胞就无法识别癌细胞。

于是,科学家们给T细胞加入发现肿瘤细胞的“GPS”,形成精准杀瘤武器,这种疗法就称为CAR-T。

CAR-T免疫疗法和其他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肾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

近两年来,免疫治疗已经进军到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手术机会,同时,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全身治疗,治疗过程产生的问题复杂多变,尤其是对于肺纤维化、心功能不好、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毒性。

所以,患有自身免疫病、脏器功能有障碍的病人不适合接受免疫治疗,这类人一旦接受免疫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生命危险。

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有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这类患者需要专业的筛查才可进行免疫治疗。

关注“肿瘤的真相与误区”,每天了解一点肿瘤知识~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初期,癌症治疗以三大治疗手段为主: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用放射线照射肿瘤的“放射线治疗”;使用细胞毒性抗癌剂或分子靶向药物的“药物疗法”。

随着人们对癌症的了解不断深入,癌症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进步。而免疫细胞作为人体内天然的防癌卫士,研究人员便开始琢磨为何不增强癌症患者自身的人体免疫能力,以达到低副作用完成癌细胞灭杀的目的。

肿瘤免疫疗法便这样应运而生了,与其他癌症治疗手段不同:免疫疗法是通过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免疫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高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能力的免疫增强疗法;另一类是解除癌细胞逃逸后,令原有免疫攻击癌细胞的方法。

通俗来说,在人体免疫细胞与癌细胞的“大战”中,免疫疗法通过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或是解除癌细胞的“隐藏”能力,促使免疫细胞高效灭杀人体内的癌细胞。

同时,相对传统的癌细胞治疗手段,免疫疗法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会相对低得多。同时,患者还能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稳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近9年案例显示,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有80~90%处于癌症晚期(存活期判定为3个月),治愈率为24%,病情缓解率为68%。通过回访联系接受过免疫细胞治疗的患者,发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与缓解,能够健康生活1~8年甚至更久。


癌症免疫学教授


肿瘤细胞是正常细胞突变后的癌细胞,而癌细胞能够在体内无限制增殖和有部分还能够直接侵害到正常体细胞,还具有转移的能力。而且癌症要发展到晚期也是需要时间,是要循序渐进地发展。

所以现阶段,常规的肿瘤治疗一般是先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肿块,但是通常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消灭肿瘤的病根,而且对于血液肿瘤也不适用),然后做放疗和化疗(虽然可以有效地治疗多种肿瘤,但是不只是单单只针对肿瘤的癌细胞,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当然,如果能在极早期就发现肿瘤,在癌细胞还没有发生转移,就能通过及时治疗或者是直接手术切除病变的组织,快速消除病根。

当下出现了一种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肿瘤免疫治疗,是攻克癌症的希望所在。

原本人体中就具有免疫能力,因为少量肿瘤细胞不易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所以难以检控并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在无限制增殖分裂的过程中,新分裂出来的癌细胞还能根据母体的信息也就能降低被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可能性。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激活免疫系统,再次获得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杀伤,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总之就是利用某种物质(如换血、放/化疗、打疫苗、养生、锻炼等来实现)来干预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机体可产生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

从事肿瘤科工作14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医联媒体


癌症的免疫疗法:大家不要误解,更不要寄予太大希望!

一,癌症免疫疗法,被很多人理解为”启动了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所以就是机体免疫力被提高,开始治愈癌症。

这是非常错误的!免疫疗法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二,免疫疗法的本质,是利用免疫杀伤细胞主要就是T细胞本身具有的对任何异常细胞的杀伤力,强行让他开始识别、杀伤癌细胞。

本来,T细胞和癌细胞已经是朋友关系,它已经不认为癌细胞是异常细胞,它不会杀死它。

实现这一点,是依靠机体赋予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以及对某些抗原的“无视化”。

后来,有些医学家如这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庶佑等就脑洞大开,想“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方法,让免疫杀伤细胞重新把癌细胞当敌人”,以此杀死癌细胞。

他们就用抑制癌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办法,让癌细胞不再被免疫逃逸保护,这就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PD1免疫疗法。另外的免疫疗法是把癌细胞独有的抗原的受体强行加装到T细胞上,让T细胞立即识别癌细胞,进行灭杀。这就是现在最昂贵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

三,免疫疗法看上去很美,它让免疫杀伤力主动去灭杀癌细胞

但是,请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这不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抑制

免疫系统的对异类的杀伤、局限、抑制,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最佳保证。它的动作,完全受控于机体的判断、操控。该杀死什么,该保护什么,机体有独立判断。绝对不允许不该杀伤的进行杀伤。那样的话就是病态。

对于癌症,机体是度过免疫监视阶段后,开始保护。这时,整个免疫系统不被允许杀伤癌细胞。现在,突然让免疫系统里某些杀伤细胞开始逆操作,开始违反机体调控需要进行灭杀癌细胞动作,机体不会接受这个结果!

这样的杀伤,被机体看作是免疫保护的反动力量,和机体自动启动的对癌症的抑制,根本不同。

第二,现在的免疫疗法,照样是“灭杀癌细胞就是治愈癌症”的观念的延续

这个疗法,追求的效果就是把癌细胞杀死,它没有着眼于对癌变机制的改造。

这是注定这个疗法必将失败的因素。因为癌症治愈最要紧的是改造癌症产生的机制。

第三,在彻底解决癌变机制问题上,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但是,一切脱离这个目标进行的治疗,再完美也是错误!

四,所以,我们还是不要迷信免疫疗法的“神奇”功效,就如不要迷信靶向治疗的神奇功能一样。

只是着眼于怎么灭杀癌细胞的一切治疗,都是方向就错了的治疗。

癌症治疗,要害是真正启动机体对于癌症的局限、杀伤,重新恢复正常。那个时候,整个免疫系统是服从、按照机体的总体要求,开始限制肿瘤进展,最后逆转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