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印度这个国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为什么感觉这么好战?

raoyaoting


这主要跟四个方面有关——本身利好的国际环境、讨巧的地缘位置、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大英帝国继承者”身份的错误认知。

先看第一点。虽说印度独立建国也就70多年的光景,但外交做的却非常成熟,从独立伊始就大搞“不结盟运动”,其对外政策,特别是大国关系上,非常的灵活,并未过度亲近过任何一国,反而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左右逢源,占尽了便宜。

这种情形下,印度跟联合国五常还有日本,都非常能说得上话,尤其是前宗主国英国,和两大军国供应源地——美国和俄罗斯。

(莫迪访问美国时,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讲后,还被“粉丝”议员们团团围住,求他老人家的亲笔签名。这种场面,在美国国会属于非常罕见的现象。)

因而,对于印度的好战和它对周边邻国的挑衅,这些大国们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种溺爱和“小纵容”。

大家可以想想,那些英美的影视剧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印度裔的反派。可见印度在西方眼里的乖巧形象。

更重要的是,万一哪天印度真跟周边国家地区主一团和气了,俄美那些外贸型的“猴版”军备卖给谁去呢?

比如,印度那艘因为频频失火而成了“网红”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虽说号称是俄罗斯“免费送”的,但接手后大规模的改装,还有服役期内所有的维修和维护,同时也都全包给了俄方。很显然,这一笔笔源源不断巨资,正好帮俄罗斯养活了几乎濒临破产的造船厂........

还有美国,长期以来,认为能全方位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主要是俄罗斯和中国,出于遏制中国的考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印度耍点小脾气什么的,美国几乎不会怎么方在心上。

第二点,印度的地缘优势。

作为南亚第一大国,印度三面环海,扼守印度洋,北方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周边还都是小国,除了巴基斯坦挺能打外,其他的,基本全都不是对手。

所以,能不能战斗,那都是相对而言的,看跟谁比。

例外的是,前几年在边界地区,印度还曾主动挑衅过中国,即“洞朗事件”。但其实,这次事件的政治色彩远大于军事意义,更多的用意是印度打算拿边界问题说事儿,转移内部矛盾焦点,给执政党挽回人气。虽说是打着限制中方修路的旗号,但一不敢抓工人,二不敢抢设备,就搭个帐篷在高原上蹲了两个多月,然后再灰溜溜的走掉。

毕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早已成了印度几代人的梦魇,印方根本没信心和勇气真正跟中国开战。

第三点,印度人民满满的大国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些年,印度靠着大量年青化的廉价劳动力和一些信息化产业优势,经济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就,GDP一路高歌,蹭蹭的往上窜。

虽说有戏言说印度把牛粪都算成了GDP,但目前看,这个趋势,貌似“赶英超美”也不是梦了。显然,阔气来后,必须得秀秀肌肉,不然那不就如同“锦衣夜行”一般了嘛。

更有,印度始终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以英帝国“遗产”合法继承人自居。

因此,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一直认为,他们理应继承英印政府的所有。这直接导至印度对周边小国,甚至是东亚邻国的领土主权不够尊重。

总之,印度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并没有真正经历过那种生死存亡性质的大规模民族独立战争,自然也不容易懂得和平的珍贵。

加上印度国内的一大堆问题,比如,地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人口负担、文盲率、腐败、粮食、工业化、性别歧视、种姓歧视、民族问题等等,哪个都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政党领导人有这个魄力,敢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做赌注,下狠手去管。因此,只能凭着利好的国际环境,找借口,时不时欺负一下周边的弱者,转移国内矛盾了。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印度建国时间跟中国差不多,中国建国后打了四仗: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自卫还击作战、与前苏联打的珍宝岛一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印度建国后打了多少次仗呢?一、跟巴基斯坦打了三次,1947年10月到1949年1月,第一次战争;1965年4月到1965年9月,第二次战争;是1971年12月到1972年3月,第三次战争。至于和巴基斯坦发生的其他小规模冲突更是不计其数。如1984年的锡亚琴冰川冲突、1999年的卡尔吉尔冲突等。二、跟葡萄牙打了一次,时间是1961年,为和葡萄牙争夺果阿、达曼、第乌等殖民地,双方打了一仗。三、跟中国打了一次,1962年的哪次战争,就不用多说了。四、1987—1990年出兵斯里兰卡介入与猛虎组织的作战,1988年出兵马尔代夫平息政变等。

相比较来说,印度和周边国还真能打,比中国打的仗次数要多。从印度打的仗来看,除了1962年被中国打的挺惨,一直不服外,同其他国家打的仗,可以说是战无不胜。哪么是因为印度的的战斗力足够强吗?

我以为,印度的战斗力并不强

影响一个国家的战斗力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就比如当年解放军的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谋划、穿插迂回定点打援的战术打法,不仅让国民党军吃败仗,连美军也听吃尽了苦头。二是有非常强的战斗动员能力,当战争起来的时候,全国各行各业都要为战争服务,特别是军工企业要为前方输送足够的武器弹药。比如当年山东人民用手推车支持淮海战役哪样,给前方足够的支持。三是有足够强的军工生产和维护能力,能生产出足够的武器弹药。因为战争开打的时候,敌对方肯定要进行封锁,靠外力不足以支撑战争。就象当年甲午战争一样,战术和战略不行,军舰和炮弹不能自己生产也是一条致命的原因。最近的是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庭需要从国外进口武器,也是导致其战败的原因之一。四是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战争打的是钱,没有钱就不足以让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当年日本人虽说和中国相比挺富,但制于国家太小,无法象美苏哪样装备重型装备,到美苏介入战争的时候,日本人被碾压。

从以上分析看,印度自建国以来,虽然打了不少仗,但其战术和战略思想并不出众;印度的武器制造能力也是其一大缺陷,无法自己制造先进的武器,只能靠进口,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争;印度的财力也有限,一旦战争打起来,其国内的财力也无法将战争维持下去。所以说,印度的战斗力并不强。

为什么印度显得哪么能打呢?

看到有些朋友的贴子,说印度的战斗力其实还是很强的,不可小视,这一点南亚国家有同感。对这件事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印度打的仗中,除了中国外,都是小国,战斗力还没印度强,肯定不经打了。比如和南亚挺能打的巴基斯坦相比,印度不仅人数战优势,国力也比巴基斯坦强,而且武器装备也差不多,历交印巴冲突,巴基斯坦当然打不过印度了。

第二,印度打的仗中,基本都是短期战争,印度来得及进行战争准备。再加上,印度这些年来靠买武器,交往了不少大国,没有大国对其进行封锁,印度能够从容地进行战争。即使和中国打的哪场仗,也仅打了32天,还不足以影响印度的战略储备。如果打320天试试?

第三,印度拿捏的时机非常好,再加上西方国家想极力拉拢,不给其舆论上的压力。从印度吞并锡金,到中印洞郎对峙,再到这次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来看,印度选择的时机都非常好。印度吞并锡金的时候,正值美苏较劲的时候,都不去管他。中印洞郎对峙的时候,正值美国在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极力拉拢印度。本次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时候,正值美国在世界上大打贸易战,并在中东地区搞的焦头乱额的时候,特别是和中国的贸易战,打的惨烈。而俄罗斯是其军火盟友,都不会对其进行过多干预。

印度战斗力不行,但为什么这样好战?

首先,印度被惯坏了。印度历次打的仗中,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印巴战争,导致印度占据了五分之三的克什米尔领土。与中国的战争,别看中国胜了,但从利益上说,中国是损失的一方。战争结束后,中国军动主动后撤,印度趁机占领了更多的领土。特别是印度吞并锡金,占的便宜更大。所以,印度愿意通过打仗去得好处。

其次,印度净和些小国打仗,没有真正打过大仗,而且对手又太弱,而且总是打胜仗,显得他很能打,导致其自信心极度膨胀,目中无人,认为他就是世界大国,就连东方大国也不放在眼里。莫迪曾经说过,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言外之意,中印再来一次战争,印度必胜。

再次,国际环境对印度有利。在西方人眼里,印度是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其价值观和西方的民主是一致的。印度发动战争的时候,西方媒体一般不对其说三道四。因为指责印度的做法,等于打西方人自己的脸。中印战争的时候,世界上对中国的指责非常多。即使洞郎对峙的时候,国际舆论对中国其实也不怎么友好。

但是我相信,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印度通过战争得了不少好处,但也会种下恶因。也许到某一天的时候,就会得到报应。

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解散的时候,印度人的好日子就到头了。现在,以美国的首的西方国家,还在意其价值观,一旦美国倒下,证明西方的哪套价值观不是万能的时候,印度的民主也不吃香了,印度面临的国际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说不定,当年怎么吃的,还要怎么吐出来。


无事说天下


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 印度人继承了大英帝国的传统,当年大英帝国到处征战,英国人担任指挥官,印度人扛枪当士兵打战,所以现在的印度就想继续像大英帝国当年那样到处征战。

2.印度非常喜欢欺负弱小国家,对于小国,他们从来不谈,直接用枪干!比如吞并锡金王国,收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武装肢解东巴基斯坦,收复克什米尔等等。

但是,对于强大的对手,印度就不是那么牛了。

3.印度国家的军事装备不行,但是可以用钱买,我国的尖端武器都是自己造的,人家可以什么都买:

航母,没有,买!

C-5运输机,没有,造,造不了,买!

舰载机没有,买!

攻击性核潜艇,买,俄罗斯不卖,那么租!

所以,印度虽然工业基础薄弱,但是能买得到也是本事,俄罗斯和美国、法国都卖武器给他,而且是尖端武器。当年,我国想买都买不到的。

所以,印度在西方国家和俄罗斯这边左右逢源,好战有本钱啊。

目前美国在拉拢印度打造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

日本人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出了美日澳印的四边形战略

现在的印度,有点像一战前的奥匈帝国,有点布娃娃帝国主义的感觉,就是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真的发展起来,成为中美印三强之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战斗力通常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战斗意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国军队的核心意志。每个士兵自觉拥有这样的战斗意志,在战时就能凝聚成強大的战斗力;就能克服千难险阻创造战争奇迹。二,扎实训练,科学施训,一支军队末经战争锤练,靠什么生成战斗力,只有一个途径,按打仗标准强化训练,平时要有的放矢,针对将打什么样仗就搞什么样的训练,坚持不懈形制度加以保障。单兵素质的养成,比如队列,体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投弹,射去,单兵及班,排战术等,必须达到训练大纲要求。三,掌握手中武器,发挥最大作战效能。现在军队的技术兵器增多,当好一士兵,理所当然应对武器要充分了解,为啥训练士兵要求对手中武器进行分解组合,目的就是要熟悉掌握手中兵器。特别是在技术兵种,不能熟悉其性能,构造特点,甚至故障排除,怎能在战时指那打那。人是战争最能动的因素,士兵和武器合二为一,战斗力的生成就有了保障。

任何一国的军队,它都有自己的特点,养军队也要具备以上三点要求,目的是为打胜仗。说到印度这个国家的战斗力,或者说战斗力強不強,现没有大的战争实列,还真不好随意下断章。下面仅从武器的构成及在一些冲突中的表现,来窥一斑吧。

印度由于军工能力不強,军队所使用的武器,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都是从外国买的,人称万国牌。试想一个连弹药都靠买,在战争时其持续作战能力是无法保障的。既然其武器是万国的,后勤保障能力负担加大,能力欠缺导致摔飞机,燃舰艇是家常便饭,这咱了印军对手中武器掌握管理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军队持续作战力不会高。再从历史上看,中印边境战争中的表现得知,印度军人不具备顽强的战斗素养。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印军,不能印证当今的印军的战斗力。不过,可以从印度那搞笑,杂耍式的阅兵,看出这支军队散漫的特质,缺严谨的战斗作风,其战斗力能好到哪里去?!


光彩天地


印度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

我们翻看一些印度历史就可以发现,一个印度教把印度人收拾的服服帖帖,造成了印度很少想我们一样每隔几百年就来过农民起义。


那为何最近总是好战呢?

我认为原因有二:

1.老大干老二失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历史上老大硬刚老二,老三老四老一百们自由发挥的好时机,这个时候管理员不在,正式扩大地盘的好机会。

2.印度发展遇到了瓶颈,必须对接中亚

得力于亲爹英国和后爹美国的帮助,印度已经顺利打入西方主流国家,钱肯定是挣到了,可是真本事学到实在太少。

和川统领思路一样,制造业才是王道,可是那需要市场啊。放眼一看,中亚才是世界的核心,在中亚插一脚,未来就可以将欧洲和中国流量引入印度,然后再通过印度洋环流世界,我的天这不是任督二脉打通了么。

然而印度人打开地图一看,克什米尔和阿克赛钦牢牢的卡在了自己喉咙上。

不是好战,而不得不战


铩羽而归A


印度这个国家确实好战。印度和巴基斯坦断断续续的一直打到了今天,在2017年他还挑起了洞朗地区摩擦。

在日本最新发布的世界军事排名中,印度已经位于世界第四的水平。论规模他们的正规部队有着115万人,世界第三的规模,论能力,他们在前几天的国际军事比赛侦查尖兵障碍赛中,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所以,印度的军事实力已经构成了威胁。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武器严重的依赖进口,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的并不是那么的好,来自国产的武器装备十分的稀少。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但是前段时间印度打下来一枚卫星。这件事情可是被炒的十分火热,什么卫星碎片会威胁到空间站之类的言论充斥整个网络。但是印度拥有打击卫星的能力似乎被忽略了。

当然,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很明显,印度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武器装备了。这才是最大的一个威胁。


再者,在二战之后,英国从印度殖民地撤离了以后,印度就一直认为自己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所有权益,所以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孟加拉他都有权力管着,再加上在这里印度确实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匹敌,所以自然也就更加的为所欲为了。


是阿维啊


印军战斗力看跟谁比,如果跟那些传统强国军队相比就差得多,但是与大多数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强大的。尤其是在南亚,印军就是无敌的存在。一个国家如何被认定为强大,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大,一个比较通俗的评判标准是这个国家是否击败过那些公认的强国。例如日本是在日俄战争中胜了沙俄,一跃成为列强;中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交战的战绩出色,一举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沿岸赶回到三八线,并且将战线稳定在这儿,让“联合国军”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接受停战。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强国地位。

印度一直苦苦追求大国和强国地位,但是一直追而不得,就是由于印度军队没有在战场上战胜过强国军队。1962年,印军在和中国军队交手时一触即溃,这种战斗力自然不被人瞧好。虽然印军在与巴军交战中屡屡获胜,而且经常干涉南亚各国,但都是以大欺小,属于“赢了正常,输了丢脸”的情况。印度好战是因为其继承了之前宗主国英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不仅要在地区称霸,还要成为世界列强之一,也就是尼赫鲁当年说的: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为此,印度在南亚地区是拳打脚踢,经常将小伙伴们打得鼻青脸肿。然而,大人和小孩之间的较量,结果本来没有什么悬念,而且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个半大小子打架时,虽然能赢,自身却也是到处伤痕,所以印度始终无法被外界公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强国,印军的战斗力也就得不到外界的认同。(S)


联合防务


印度国家战斗力不弱,在全球军力排行榜上印度位居第四,仅此美俄中之后。我们觉得印度这个国家战斗力不弱只是因为我们强。

印度常规的军队总兵力大约有132.5万人,陆军就有112.9万人,海军有6.7万人,空军则是12.7万人,加上准军事部队的143.5万人和海岸警卫队的5440人。2018年,印度军费预算50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

在武器装备方面印度装备有坦克3250辆、装甲车1100辆、火炮4700门、反坦克导弹万余枚、直升飞机159架。海军5.5万人,编有3个军区、2个支舰队。装备有航空母舰2艘,其他作战舰艇100余艘。空军11万人,编有5个军区、37个空军联队,作战飞机714架。

并且印度购买了很多先进的武器,印度国防研究所IDSA数据显示,印度都花了大把银子买来了法国阵风战斗机、美国阿帕奇直升机等一票先进装备。虽然我们经常听到印度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是也必须承认印度的军力不是很差。

印度一直喜欢多管闲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想继承英国殖民时期的领土,所以与周边国家经常发生矛盾,是一定典型的小国心态。


帝国烽火


印度谁说是孬种?

首先第一点,从客观战斗力来看印度军队士兵绝对不是孬种,不单单不是孬种,甚至大有一统南亚半岛的趋势,目前印度新作战理论抛弃了传统的使用打击军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做法,提出利用精干高效的一体化作战群打赢常规有限战争,使其向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印度军队开始朝着现代化目标发展,而近几年印度军队绝没有“放马归山”,而是主动在四周开火,比如在2019年印度军队在2月26日空袭了巴基斯坦境内武装营地,在3月出兵9万和缅甸军队一起在边境越境剿匪。

而要说印度战斗力差,往往印象中就是1962年战斗,印度三个旅被一触即溃。但一场战争并不能说明结果,之后的印度军队全面发力,比如在1971年印巴第三次战争中,全面压制了西巴基斯坦军队,全面占领了东巴基斯坦,并且分裂称孟加拉。在1984年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发动了“温琴”作战行动,依据一举占领了卡吉尔地区各个主要山头,并且大规模使用了直升机机降战术,给巴基斯坦打了闷棍。

之后又和斯里兰卡猛虎武装组织抗衡10年,在1993年使用印度空降兵,控制了马尔代夫局势,在1999年与巴基斯坦发生了著名卡吉尔冲突,双方在虎山周边发生了突袭战、炮战、空战,但最终印度军队还是占领了虎山地区,巴基斯坦军队撤退。

可以说印度这么多年一直大仗小仗不断,甚至目标瞄准了巴基斯坦和周边邻国,不单单左右开弓,而是东南西北开战,对于印度来说只有战争才能转移国内矛盾最好的手段,而战争同时也激发了印度狂热的侵略心理。


出鞘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到的,首先是一句诗:

平头白发银披风,

一生都在征战中。

打遍草原全不怕,

就是不敢去广东。



没错,说的正是大家熟悉的“平头哥”蜜獾。作为一种以“不在打架,就在去打架的路上”而闻名的动物,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怕得要死吗?答案,不是。

以蜜獾无非是柯基、比熊那么大小的体型,虽然性情凶猛,但是如果和一个成年人干架(蜜獾不好偷袭这口),那凭借人类的力量,拎起尾巴来一个过肩摔,蜜獾的结局基本上就注定是脑浆迸裂而死,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而蜜獾给人类造成的伤害,最多无非是给人的皮肤上留下几道抓痕或者牙印罢了。



所以在动物世界里面,“平头哥”主要的攻击目标还是啮齿动物、蛇、蜜蜂或者一些昆虫。尽管不缺蜜獾凭借勇武悍然挑战狮子、猎豹的画面,但是战胜后两者的记录却是从来都没有的,结果不是蜜獾被后两者捕食,就是狮子豹子“吃饱了懒得理你”撤出战斗罢了。



换句话说,“平头哥”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好战的未必是江湖高手,地痞流氓欺负良民的概率更大一些。只不过,地痞和江湖高手约架,甚至直接抄家伙找武鼎宗门,那是肯定干不赢的。

而印度在地区局势里,恰恰扮演的就是“平头哥”的角色。对付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这些“菜鸟”蛮横无比,对付巴基斯坦,那简直不是在干仗就是去干仗的路上。对付尼泊尔、不丹之流,也可能是对手实在太菜了,印度干脆规定:你的对外关系要接受我的“指导”才行。



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印度这是欺负人欺负到家了……只不过,对于不丹而言,明知道被欺负,怎么办?对着干吗?就自己那几斤几两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只好委曲求全交点保护费求个平安,也算是无奈之举了。

至于更菜的,像锡金,印度“平头哥”就直接掐死揣自己口袋里了。



当然,作为印度“平头哥”干仗干多了,虐菜虐上了瘾,偶尔也是想找个狮子、猎豹挑战一下的。当然结果也不出意外:1962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要是再打下去,印度就离亡国不远了……

当然有些人可能不觉得印度是“平头哥”,毕竟在很多军事网站的介绍中,印度的军事实力排名世界前列,怎么看也不像个简单的地痞流氓啊,分明是狮子、猎豹中的一员……



其实也不是。其实印度三哥那些“万国造”的武器,平日在军武榜上刷刷排名是可以的,用来虐个菜也没问题。但是和真正的江湖三大宗派(是谁大家清楚)干起来的话,印度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干掉一架少一架,击沉一艘少一艘。反观对面三大高手,只要挨过第一年,往后肯定是坦克下线如流水,军舰入海如饺子。谁赢谁输不言而喻。



打到最后,“江湖高手”还是高手,至于“平头哥”,大概率还是没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