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由于疫情的原因大棚新下的草莓运不出去怎么办?

荒野浪子


1.农业平台交流。如 一亩园软件。多渠道拓展销路。

2.以前的大客户群和小客户。能消多少是多少。

3.如果做自媒体,恰好也懂直播,直播卖货试试。很多快递已经开通。发货问题不大。

4.重新定位价格,就近菜市场或你以前知道的大一点的批发市场(疫情期间对农业物质,水果蔬菜有特殊照顾,附近也许可去。遵守市场要求填写疫情防控表格等)。总比草莓坏在大棚里好一点。尽量挽回损失。

5.换个思路,最坏的打算做好就是赔。如果一定会赔钱,那么换种思路赔钱,赠送!做好广告营销(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凡是熟人认购下单的,免费送多少,多少起订,价格合理。为来年或下一季节做好人气铺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我是外行,一点点建议。有用的建议、采纳;没用的建议,不用理~


成都阿林哥


大家好,今年过年正好有疫情,可是大棚的草莓还是要卖的,要不卖全烂棚里了,先开通网络,然后在到各个超市去推销。

l今年种了几个大棚的草莓,正好赶上了疫情,在农村的集市全封了,只好去联系城里的超市,因为现在的物流方便,从棚区到超市有一个多小时便到了。

在网上卖草莓也是很好卖,一天能卖出去几百斤,草莓不能放时间太长,不然会烂悼,今年的大棚种稙户,不管是种什么菜,正好赶上疫情。只有到批发市场,实体店,各大超市去卖。





乡村农人二旺


济南市的朋友有口福了!

新鲜采摘的草莓坐等上门,前天刚从某群里买了一盆草莓,没错,就是一盆!

平常买草莓都是在市场看卖家从这么大的盆里倒出来一斤两斤的,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买这么一大盆。不过真的是好久没吃到草莓了。市场封了,超市的草莓又死贵死贵的,我看了一下最便宜的也要17块一斤。

然后某天看到朋友圈有同事在卖自家的草莓,从图片上看个头很大,还很新鲜,据说是早上摘,下午送到家,不像市场上很多隔夜的。12一斤,还挺便宜,但是要买只能买一盆。好害怕吃不完哦!但是实在是馋啊……然后剁手了……

再然后,真的很惊艳……

真的超级甜,一顿肯定吃不完,因为很新鲜,完全可以放到第二天。

吃完后,我又下单啦,啊啊啊……


M话健康


1、社区微信群代购送货上门,近期我家夫人多次在群里购买。听说小区里买的挺多。都是几百斤拼单。

2、现在小门市还是开门的,只要价格有优势,完全可以扩展。

谢谢!


颂颂乐园


我们这里种草莓的也特别多,可以网上销售,顺丰快递通着的,还可以做一下社区的团购,我们小区的群里天天有人发草莓团购的信息,上午统计下单,下午就开始送了,现在疫情期间都是送到小区门口,每天下单的不少!可以尝试一下



骑摩托的小裁缝


放在往年春节期间正是草莓销售的旺季,价格也很美丽,一个季节就能让草莓种植户赚的盆满钵满,不过今年因为疫情的爆发对农产品销售影响很大。最近刷视频,发现很多倾倒农产品的例子,看着确实让人心疼。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农产品,现在却没有销售渠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掉,一年的辛苦白费了。草莓今年也面临这样的困境,销售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那么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尽量让农民止损呢?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讨论。

一,社区销售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几乎社区都是处于严格管控状态,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吃要喝,生活还得继续。所以,也有很多人性化的举措值得赞扬。比如,每家每户每天可以出去一个人,采购生活用品,处理急事。那么大棚草莓可以在社区,或者在集镇定点为社区以及村民提供草莓购买服务。在价格上可以适当放低,毕竟卖出去了才是钱,不卖出去砸在手里就是亏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起到止损作用的。居民,村民去定点购买草莓,既不会造成人员聚集,又能让大家购买到新鲜的草莓,同时也解决了草莓的销售问题。

二,网络销售

这几天在淘宝直播平台,我们看到阿里平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销售农产品的活动,其中就看到了一位主播一天销售大量草莓的例子。现在物流已经在慢慢恢复了,邮政,顺丰更是一直没有停止业务。通过电商和物流的共同努力,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草莓销售难题。虽然不能百分百解决问题,最起码多卖一些,农民损失就会更少一些。

特殊时期,各行各业都收到了巨大影响,农产品同样不可避免,现在通过社区,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农民也应该多多学习参与新的销售模式了,以备在特殊时期可以继续完成销售目标。


牧野小志


你好!你提出的问题代表目前种植业朋友的心声,即在疫情情况下,如何把种植的产品销售出去,把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比较严重,各省各地为抗击疫情,几乎所有的省道,国道高速都是封闭状态,只保持生活物资,救援物资约畅通。你家草莓丰收了存在运不出去,无法上市的情况,是个必然。我想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解决这类问题。

一是依靠当地社区、政府等管理单位,做好草莓销售统一调剂调配。既然大家不外出,政府、街道组织生活物资进超市和社区,因此可以联系,采取薄利多销原则,由基层组织统一把草莓调到超市、社区,形成固定的消费市场。注意政府组织物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满足安全要求。草莓最好本地化消费,是主要的途径。少量外地销售作补充。

二、发挥自身能动牲,建立自己的品牌、渠道进行销售。如进行网络线上促销、利用自己亲朋好友资源、利用自己中间批发渠道等等。依靠自己建立的市场网络是根本,关键是如何把草莓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最后要说的,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农业种植的产品在疫情期间销售受阻,是个牵涉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事情。我们种植户在想办法,地方政府也在想办法,市场也在想办法!困难是暂时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共度难关!


农业养植种植


草莓是一种酸酸甜甜的水果,营养丰富,对人体有诸多的养生保健功效,比如美容养颜,帮助排便,保护视力等。

往年,冬天和初春季节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好时候,又赶上过年,所以一般都不会愁销量,二三十块钱一斤也很畅销,甚至是供不应求。

可是,今年自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开来后,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采取一级响应,实行交通管制,停运客车,封高速路,大大小小的小区也都陆续封锁不让业主外出,就连交通很多不是那么便利的农村也都封村的封村,拦路的拦路。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果商进不了村,而果农们也联系不上运输草莓的大货司机,无法把草莓顺利拉进城市销售。

于是乎,各地草莓的销量就一路下跌,收购价格也是从原来是二三十一斤暴跌至十几块钱一斤,甚至是十元一斤。

可就算草莓跌成白菜价了,依然难以打开销路。光是靠果农在路边摆摊卖,一天也只能销售几十斤。

这点销售量,对于不少草莓种植大户来说,那就是杯水车薪。因为他们大棚里每天的草莓产量远不止几十斤。

草莓果农们辛辛苦苦摘下来的草莓,只能囤积在家里。

草莓的最佳食用时间是采摘后的4-8个小时,其储存期很短暂,一周内不卖掉,不仅营养会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坏掉。

看着家中堆积如山的草莓,草莓果农们都纷纷着急上火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卖掉它们,只好倒掉了。

那么,为什么果农就算把草莓倒掉也不送人呢呢?

我觉得可能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1、受疫情影响,村子封了,无法外出,那就无法把草莓送给外面的亲朋好友了。

2、就算村子没有封,那么果农把草莓送人的话,还要花运输费用、快递费用以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3、在不少地区,往往都是一个村的大多数村民都在种植草莓,可以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草莓大棚。所以,草莓销路受阻,村里家家户户的草莓囤积量都不少。自己家草莓当饭吃使劲吃都吃不完,也就不需要别人送草莓来了。

4、即使村里只有一两家草莓种植户,对于果农来说,如果有村民愿意吃的话,就可以直接去大棚里摘了,何必要送给他们已经采摘多日的不太新鲜的草莓呢?

5、也有不少果农可能认为把草莓送其他人,担心他们嫌弃,也担心会发生“斗米恩,升米仇”的事情。所以,干脆倒掉也不送人。




小刘影院


求助当地媒体的传播,为当地的草莓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在这样的举措之下,草莓一方面得到了当地媒体的报道之后,增加了曝光量,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另外低廉的价位销售给了顾客,也尽量让果农减少降低了损失。

如今国内的几大电商争相下乡,帮助农民解决滞销难题,这也就是 电商扶贫。

当然还有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处理方式,据说草莓可以制作成为草莓酱,而且能够大大 延长草莓的储存时间,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毕竟也能够减少不少的损失。





Yz杨阳


2020年春节注定载入史册,踏入新年的我们好像被迎头一棒,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都在为抗击疫情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草莓作为一种时令水果,每年的春节前后是采摘、上市、销售的旺季。今年的草莓可谓是被疫情撞了一下腰。面对当下的环境我们该如何破局:

一、依靠政府:

1、利用短信、微信、电话、视频宣传对接当地商超。

2、联系社区定点、定时以份为单位集中销售。

3、依托大数据,布局周边城市销售市场。开辟果蔬绿色通道,集中配送。

4、提供政策性帮助,帮助农业恢复,保护农业产业。

二、主观能动:

1、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利用网络宣传、订购、配送。

三、推广农业保险:

1、鼓励农民参保,减少种植者损失,保护农产品产业。

四、产品深加工:

1、优化产业结构,推广产业升级,做好产业深加工探索。例如草莓酱加工等。

五、注意事项:

1、做好个人防护,把控当面接触的距离及时间。

2、错峰采购,避免集聚。

3、配合各社区卡点工作,不给工作人员增加工作负担。

4、遵循各地政府的指导、领导,有条不紊开展活动。

疫情终将过去,祖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