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考研为什么感觉成绩有很多高分?

头发总也长不长


每年考研出成绩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学生晒分,而且分数一个比一个高,你不考个380以上都不好意思出来晒。这往往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大家怎么考的特别好。不过这只是一种错觉!听我分析。

首先并不否认那些400分以上的分数都是假的,考研有341万人报名,出现一些400分以上的学生太正常不过了。但是为什么网上晒分的都是高分呢?这是因为考得低的学生不好意思晒,只有考得高的学生才在网上晒分,并不是说大家都考得特别高。



如果你把近五年的国家线找出来,会发现不管是难的年份还是简单的年份,国家线的变化都只在上下十分以内。以工学为例,2019年270,2018数学比较难国家线260,2016年数学也比较难国家线265。最近几年的国家线上下浮动都是十分左右。


看到好多人考380,390甚至400分以上,确实比较令人羡慕,但是其他同学也不必过于紧张,国家线一直是很稳定的,去年的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只要你的分数比去年的国家线高,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只要能进入复试就有机会录取,最终的录取成绩是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共同决定的,就算你的初试成绩不高,依旧可以通过复试逆袭。


考研小秘书


这年头考个研真不容易,费尽心思考研,到最后还要被那些高分碾压!



这几天,看到2020年考研的成绩,感觉成绩都超高,难道只有自己是弱智?



2020年考研真的有很多高分吗?其实不然!只不过你只看到了这些高分而已。

第一:你对2020年的高分考研成绩进行了选择性的关注。

心理学上有个孕妇效应。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是个正常人的时候,你走在大街上看不到几个孕妇。当你身为孕妇的时候,你走在大街上,感觉看到的到处都是孕妇。这其实就是选择性关注,人们只会关注一些自己想关注的人和事情。

为什么2020年有那么多的考研高分?前提条件就是你选择性的关注了那些高分,而对那些不是高分的成绩选择性的忽略和屏蔽。

第二:那些在网上晒分的,往往都是高分成绩者。没有哪个低分成绩者,跑到网上炫耀自己的低分成绩,所以你看到的都是高分。

请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你考了100分和50分,考了哪个分数你更喜欢给别人说?

我相信你肯定会选择100分!同样的道理,在网上晒考研高分的那些学霸,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大家都来看呀!我努力了,我的成绩很高,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我的成绩很好。

而作为那些考研失败或者分数很低的人,这时候更多的是躲在墙角失落疗伤呢,哪有时间和心情去网上晒分数。

第三,人们往往只关心成功者,而很少去关注失败者,这是人的心理使然。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许三多和成才通过了老A考试,而副班长五六一失败了。事情传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关注的是许三多的成功,而对伍六一的失败,没有人去关注。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成功人士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去关心关注,哪怕叹气一声,都有人觉得他是生活的励志。而失败的人,无论怎么去努力,都没人去关注,从某个角度说,这个世界是属于成功者的。

所以不是2020年的考研高分多了,而是我们只看到那些高分数段的人。在复杂的世界,我们要做一个理智分析的人,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问题,达到答案的本质。


苏菲的私人笔记


很简单道理,谁愿意将低分发在网上呢?

2月10日,辽宁省率先公布考研初试成绩,成绩一出来,就引发人们的热议。

为什么呢?

因为考出来的成绩一个比一个高……

有考390分的……

有考441分的……


这也让众网友惊呼,如果考不到380,都不好意思说了……

到了2月20日,山东省、四川省、山西省、重庆市、青海省等省份,可以查询考研初试成绩。

2月21日,河南、湖北等地区,也可以查询成绩了……


成绩出来后,也是一波高分流传出来了……

有考398分的……

有考400分的……


还有考442分的……

或许有人就感叹了,难道没有低分吗?

老穆想说,有的,比如考73分的……


近来,网曝宁夏大学在《中国文学》科目上存在涉嫌压分问题,一时间,引发人们热议!

初试成绩公布后,有多位考生的成绩定格在0分、2分、6分、10分、13分等超低分段,不得不让人怀疑压分……



宁夏大学对此做了回复,表示已申请自治区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该科目的评卷情况进行复查,复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老穆希望此事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也希望此事不为真……

综上所述,高分多,真的是感觉,低分也有不少,只不过没有晒出来而已……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老穆说语文


确实高!今年分数涨看来是一定了!有个身边学生,理学,学硕!考390分!报的南方某985高校!这个学校前5年分数线显示,这个学生今年的分数,放在前5年的任何一年,应该排在他所报专业前5名!但是今年,分数排在11名!看到了吧!前面400分以上的大有人在!所以今年研究生不好考!


旺财W


2020考研为什么感觉成绩有很多高分?

2020年考研初试的成绩大部分已经“尘埃落定”,放眼那些社交平台,我们为何看到那么多考研党考取如此之高的成绩呢?很多晒考研初试成绩的人,他们在总分500分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以380分为“起步价”,有的甚至能达到四百多分,那么是不是大部分考研党都考得那么好呢?

其实,眼见的不一定为实,我们眼睛看到的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错觉罢了!你见过考研低分的学渣在那些社交平台晒成绩哭穷吗?可能有,但是非常少,一般敢于把自己考研初试的成绩放在社交平台上“暴晒”的研友,很多都是超级学霸的存在,他们用晒成绩的方式“刷存在感”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以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十有八九会“名落孙山”的人则没有这个心情去晒成绩,这样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相当“美丽的错觉”:考研初试考高分的人看起来挺多的。

这就好比你去查看一些“高考工厂”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你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人考入清华北大。那么你同样可能会产生这么一种错觉: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是不是成了很一般的存在?当然不是。你去换个地方去看,比如去农村地区的中学去看,你会发现别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霸,就是考入公办二本大学,都已经是非常牛的学霸了。

考研初试很顺利地拿到高分的人喜欢晒出自己的初试成绩,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同样的错觉,我们往往只是去关注了那些考高分的考研党,而那些考研初试成绩一塌糊涂的研友被我们“选择性失明”,那么“2020考研为什么感觉成绩有很多高分?”的疑惑自然就产生了。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最经常去关注的就是那些成功人士,我们和朋友们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也是某某人某一个月份赚了多少钱,取得了什么样的荣誉和成就,而不是讨论某一个乞丐在哪一个月份讨到了多少饭,这是一个旁观者的一种错觉。而作为当事人,对于自己“不光彩”的事——比如考研初试考砸了,一般不会迫不及待地公之于众。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人会把自己的考研初试成绩用P图软件进行“美化”一番,比如原本考二百多分的研友,他们可能会把拍下来的成绩“整容”成四百多分,这也不是做不到。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2020年报考研究生的有341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差不多落榜的占7成左右,那么那么多复试无望的人,会不会有某个人通过P图软件来整蛊,这是很难预料的事情,你说是吧?

朋友们,你身边考研初试成绩比较强悍的人能考多少分呢?


微雨润苗


在和你说这件事之前,我要和你分享一条私信:

这条私信是准备2021届考研的学生发的,他本来信心满满的准备考研,但是在网上看到很多学长都考了380多分,390多分的成绩,然后自己变得不自信了。最终提出了一个雷人的问题:会不会都是P图的?

对于这个疑惑还真的不好回答,我还曾经见过有同学提问,这些晒高分的同学到底用的是什么P图软件,简直以假乱真!

其实,通过这个质疑在实际上也反应了一部分现象,晒出来的分数未必靠谱,我都说不靠谱不仅仅可能是因为P图的原因,还因为这些高分成绩没有参考意义,毕竟出来晒的都是分数尚可的,200多分怎么晒呢?

我们不能将少数样本拿来吓自己,就像每年的清华北大在全国抢招文理科状元,很多都是700多分,那其余的具备考清北分数的同学咋办?看到状元分数被媒体披露后放弃报考清北吗?很显然是不需要的,达线就意味着可能,无需纠结高分段。


美蛙英语


2020年考研为什么感觉成绩有很多高分?其实高分和低分是相对而言的,对于高分的定位,不同的人有不同标准,试题难易程度会影响分数高低,不同专业分数也有较大差别,文科理科分数相差较大,高分的人都说出自己的分数,低分的人都不愿意说,这样也会造成高分很多的错觉。

一、不同的人对于高分的定位不同。有的人感觉好像好多高分的,那是因为自己考的分数不怎么样,网上的身边的很多人都比自己高分,这样子就会觉得高分的人很多,也有的人感觉好像今年考研分数高的人数不是很多,一般般而已,因为他自己考的分数本来就不差,他所知道的分数比自己高的人数不多,所以就觉得高分层也不是很多。

二、试题难易程度会影响分数。现在国家线还没有出来,如果今年的试题相对容易,那么整体的考研分数比往年的高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到时候国家线以及高校的录取数线也会相应的提高,无论分数怎么样,考上的难度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现在成绩已经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是一边准备面试,一边等待国家线的公布。有时候觉得自己考的很差就直接放弃了,其实那么快下定论不好,等相关的分数线出来之后再下定论都未迟,说不定有惊喜呢?

三、不同专业考研试题的难度不一样,分数高低也不一样。例如:如果是考数学专业,那么,考研试题难度相对比较大,分数肯定会低,但是含金量十足。如果考的是历史专业,因为考研试题难度相对简单,所以分数肯定会高一些,所以不要拿不同专业的考研分数来比较,这样对比意义不大,也不能只以分数论英雄。

四、看到的都是高分,造成错觉。考试分数高的人都说给大家听,考试分数不理想的人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藏着掖着,所以我们平时上网看到的都是高分的人,身边愿意把分数说出来的也都是高分的情况。这种现象就让我们产生一种误解,觉得高分的人很多。其实高分的人数不一定很多,可能真的是考试高分的人很多都公布出来,考试不理想的人绝大部分都不愿意说出来,所以谁造成这种错觉,事实上考试低分的人占绝大部分。

所以2020年考研感觉成绩有很多高分,原因有好多方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的人觉得这样的分数高,有的人就觉得这样的分数不高,分数高低与试题的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关系,试题如果相对简单,那么高分的人就会多一点,不同专业考研分数也会有很大差别,理科的专业考研分数普遍偏低,文科的专业普遍偏高。还有就是可能考试高分的人都把自己的分数说出来,考试低分的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分数说出来,这样就会造成一种错觉。


追梦人MVP


2020考研成绩已经陆陆续续出来了,有不少同学考的成绩还不错,高分的同学也不少,不过也有很多同学考的不是很理想,有的可能刚刚过线有的可能踩线,分数参差不齐。

在我们这边也有不少考高分的同学,400分以上的也有几个,380—390分也有一些,其实整体水平都在350左右吧,我说对这些都是学硕的,学硕一般普遍偏高,其实总体来说,不管是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基本考研的分数都是符合正态分布!




基本都是中间水平的同学居多,高分和低分也是极少部分。所以学校划线也会考虑到大部分人,只有有机会进入复试都要好好准备,进入复试都有机会,考研不易,坚持很重要,加油!


研路有我


2020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网上有很多高分,这是怎么回事?

主要原因如下:

1.喜不自禁,是人之常情

请你试想一下,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是不是也有一种想要晒一下的冲动。中国的老话讲——喜不自禁,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另一方面,假如考试的结果不好,成绩不理想,你这时候会怎么想?多半是:别理我、让我静静、抽根烟缓缓这类的吧。因此,考的不好的、分数低的同学,也就不会有心情把分数拿出来晒一晒了。

2.幸存者偏差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解释这个问题,即“幸存者偏差”。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1941年的时候,盟军和德军交战,盟军发现自己的空军损失的很厉害,于是就开始研究怎么把飞机的装甲加强一些,以减少损失,他们对幸存回来的飞机进行研究,发现弹孔是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在机翼、尾翼上的弹孔分布的较多,而螺旋桨、驾驶舱分布的弹孔比较少,于是军队内部就开始讨论,有人说应该在弹孔多的地方增加护甲,但沃尔德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应该在弹孔少的地方增加护甲,因为“死人不会说话”。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的内涵,它常指仅仅考察了幸存者所满足的特征,并不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事实上就是这样,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成功者的特征,却没有看到那些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失败者。我们看到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他们都是成功的,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从大学退学了,但是像他们一样,从大学退学的人还有无数个,却没有听说他们成功的故事,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和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爱学习的號苏


那天刚刚学到一个词语“幸存者偏差”,我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存活者偏差”,、“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指人们都倾向于在幸存者身上寻找一些特质来说服自己,而结果事实并非如此。

就像说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会说谁谁谁,抽烟到八十,仍然没毛病;提倡健康清淡饮食时,有人会说我奶奶最爱吃红烧肉,现在101岁身体还很硬朗;说喝酒对身体不好,有人说我爷爷顿顿要喝点小酒,跑得比我还快……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们说的也可能是事实。

但是,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这些人占了多少?

每一年死于肺癌的人的数据,一定是没毛病的几千倍;胆固醇偏高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喝酒喝坏了身体的人比他爷爷多几万倍……

再回到问题,今年考研成绩很多高分,确实是。



今天我的一个微头条里,很多人报了自己的分数,问问看能不能进复试。其中不乏一些我认为是高分的,还忐忑。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网上查阅近五年的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不管你是考了420还是340,只要能进复试线,初试和复试算成6:4来得出综合成绩的话,复试就显得更重要了。

每一年高分被刷的例子不是新鲜事,所以不管是高分还是踩线过,都不敢放松警惕。只有等到放榜出来,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后,才能放下心来。



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