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一、玉階仙仗擁千官——這才是羅馬!

冗長、怪誕、浪漫的歐洲中世紀,實際上就是一部東羅馬帝國的盛衰史。因此,這個以君士坦丁堡朝廷為中樞的基督教帝國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地做出自我調整。因此,即使是飽受啟蒙主義者斥責,被視為“羅馬愷撒之骨灰”的東羅馬官制及選舉制實際上也會因滄海桑田的時代鉅變而今非昔比。

總的來說,從君士坦丁大帝開始,到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國,在這一千年間,東羅馬的行政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於遷都君士坦丁堡,結束於君士坦斯二世推行的精兵簡政改革,時間跨度是四世紀到七世紀。在此三百年間,帝國官制的主要變化趨勢一些原本屬於“家族”內部的私人管理系統逐步升級為國家行政系統。在共和國時代和帝國前期,這些職務根本不是任何意義上的“官職”,而是在貴族世家中由奴僕擔任的碎催,但是在頻繁的改朝換代之後,這些工作便被冠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號,成為了由貴族或元首親信才能染指的顯赫官銜。

第二階段是從君士坦斯二世到阿萊克修斯一世的五百年間,這也是東羅馬帝國官制日益完備、走向精密而低效的時期。在這一段“輝煌歲月”期間,官制變化的總趨勢是隨著元首權力不斷的加強,一些負責具體工作的低級官階開始逆襲。最終東羅馬帝國官制的在複雜程度上堪比之後中原的宋朝。而這也就是為何在西方世界“東羅馬風”就等於“賽博朋克”的中世紀版。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海戰——選自東羅馬帝國皇帝后期的手抄本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東羅馬帝國晚期,《福音書》的一頁。


以上兩種情況是很多文明社會在走向成熟——也可以說是“沒落”——之時都會出現的必然結果。比如宗周之世“丞”、“宰·”、“相”在一開始都是服務於某一貴族世家的家臣,按照現在的話講就是”不在編制”內。但是到了戰國時代,“相”不僅成了正式的公職,而且還遠凌駕於“卿”、“大夫”之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而尚書、大學士這些官職在一開始也都算不得高官顯位,但是往後擁有這些頭銜的人卻成了朝中最顯赫的人物。

之後十一世紀,科穆寧家族的羅馬元首們又以“家天下”方式統御已是危機四伏的東羅馬帝國。此時君士坦丁堡朝廷內的高官顯宦幾乎被宗室外戚們瓜分殆盡——而這個帝國也早已不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後,羅馬帝國名存實亡,之前的官制也遭到滅頂之災,除了那些燦爛而空洞的頭銜之外,這個帝國的組織結構實際上已經與當時的基督教諸國並無實質上的不同。

根據現存的史料可以歸納出東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官制的大概——作為中央,君士坦丁堡朝廷有兩個支柱:一個是常備軍,另一個就是複雜到詭異程度的文官系統。而千年帝國所有的恩牛怨李、刀光劍影也全都是以此為溫床從而不斷地滋生。

二、玉階仙仗擁千官——這才是帝國!

理論上,東羅馬帝國最具有“道統”傳承意義的官制就是勳官系統。因為羅馬帝國以共和政體自詡,所以從來沒有設立過世襲的爵位制度,所以貴族或者說統治階級,就以勳官來區分彼此高下:

勳一位Gloriosus,稱榮耀的閣下;

勳二位Magnificus,稱高貴的閣下;

勳三位Illustres,稱卓越的閣下;

勳四位Soectabiles,稱尊敬的閣下;

勳五位Clarissimi

,稱光榮的閣下;

此外,在達芙妮宮內還有著一個人數極少的群體,佔據著帝國最耀眼的位置,這些人便是至尊的元首及其家族成員,也就是廣義上的皇室。“皇室”成員依照個人與元首的血緣親疏或是關係遠近可以分成五個等級:

第一,Sebastos也就是古典羅馬帝國時期元首的稱號,這些人大多是元首的愛子或寵弟,理論上是元首的接班人;

第二,就是塞巴斯托克拉特Sebastocrator,這個浮誇的頭銜始創於阿歷克塞一世,也就是說出現的很晚。阿歷克塞一世為了提拔自己的兄弟,於是就將主上Autocrator和奧古斯都Sebastos兩個頭銜合二為一,發明出了Sebastocrator這種令人有些不知所云的稱號。

被稱為塞巴斯托克拉特的人在國家慶典時,會站立在僅僅比元首寶座低一個臺階的位置——與帝國第一公民猶如驕陽般燦爛的衣冠相比,塞巴斯托克拉特的朝服要簡約不少。但是他卻依舊可以打扮的珠環翠繞、戴金步搖冠、穿紫袍、蹬綠色的高筒靴;

第三,凱撒,一般為第一家庭的男性成員所有,有時也會授予元首的夥伴;

第四,Panhypersebastos,這可以翻譯成“大君”;

第五,Protosebastos,可以翻譯成“君”。

第四、五等皇室頭銜也來自於阿歷克塞一世的發明,專門用來授予皇室的普通成員。但是由於東羅馬帝國政權更迭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以擁有著PanhypersebastosProtosebastos頭銜的顯貴們基本上只是個擺設。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羅馬元首阿歷克賽大帝。


講完“貴族”和“皇室”,就要看看那些“公僕”們,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朝廷中的高官。東羅馬帝國“京官”系統繼承自晚期羅馬帝國,基本上將官階分十二等:

第一等,總理國事也就是知名度最高的Magister officiorum、禁衛軍統帥Praefectus praetorio 、宮廷內務總管Praepositus sacri cubiculi 、最高裁判官Quaestor sacri palatii

第二等,大主計官(聖庫伯爵)Comes sacrarum largitionum 、稅務總監Cancellarius scaccarii、宮廷財務部長官(皇莊伯爵)Comes rerum privatarum、 京畿總督Praefectus urbis Constantinopolitanae

第三等,首席秘書長、協理國事、首席檢察官、京畿法務總監。

以上各職務都在元老院中擁有勳一位的榮階。甚至總理國事一職在後世西方的語境中幾乎就是權力的人格化,擁有這一職務的幸運兒在公眾場合下批錦袍系玉帶,猶如神仙中人。手中所擁有的權力也堪比漢唐宋元的丞相,其工作為:監督百官、裁決各種案件、外交、與元首共商國事。

第四等,京畿保民官、京畿城防長官、兵工廠監理、工商部長官、皇家工坊總監——負責對外貿易及奢侈品交易;
第五等,郵傳部長官——管理全國官方水馬驛站,檢查驛站通行文牒、工商部次官、宮廷司法待詔、元首辦公廳主任;

第六等,宗教稅務官、帝國統計長、郵傳部次官、後勤部長、鑄幣局長官、武庫總管、各國營工廠廠長;

第七等、京畿總督協理、尚衣局長官、京畿警視廳長官、各礦場總監;

第八等、宮廷出納長、行省出納長;

第九等、外交使節、宮內財政統計長、帝國稽查委員會長官——注意:這個職務是對吏治民情進行全面監管,由元首和總理國事領導;

以上各職務都在元老院中擁有勳二位的榮階。

第十等,御前會議書記長、文獻局局長、檔案局局長。京畿稽查官、京畿裁判官;

第十一等、稽查員、御前傳令官、掌朝儀;

第十二等、畿內各區長官、社區稅務官、社首(各庫利亞代表)、藍黨、綠黨監察委員。

以上各職務都在元老院中擁有勳三位的榮階。

和西歐、遠東的政治結構有一個完全的不同,就是使用閹人為官的現象在東羅馬帝國一直是制度化的,而在世界其他的地方,比如說同時期的中國,不管閹寺勢力多麼強悍,這種現象也始終被視為反制度、壞規矩的王權膨脹。所以,除了“宮中”系統之外,“府中”,也就是文官系統絕無閹寺的一席之地。但東羅馬帝國的情況恰恰相反,閹寺不僅人數龐大到了數萬之眾,而且地位始終高於普通的文官。比如宮廷內務總管、大主計官(聖庫伯爵)宮廷財務部長官(皇莊伯爵)、帝國稽查委員會長官等職務就首先考慮以閹寺充任。

這些“強大”的官僚機器構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運轉,但是拋開復雜的官階和令現代人聽起來一臉茫然(其實當時大多數羅馬公民也搞不清楚)頭銜,我們可以總結出東羅馬鼎盛時期的官階特點:

首先是官吏不分,這與宋以前的中國很類似;第二是所有的官職都是為了管理帝國而設定的,而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為帝國儘可能更多的攫取財富以及從方方面面保持著帝國對公民的監督和約束。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三個不同時期的羅馬元首標準像,步搖冠的變化也和帝國的換羽移宮有著緊密聯繫。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現代人複製的羅馬元首金步搖冠。

說完中央說地方,概括一下東羅馬帝國的地方官制度。帝國最基本的行政劃分就是行省,在帝國鼎盛時期共設立五都十六省,其中五都為:

<strong>君士坦丁堡、羅馬、耶路撒冷、安條克、亞歷山大

這也作為帝國正教會五大牧首區。

十六行省最初在法理上是由分別由元首直轄和元老院管理,但是事實上隨著元老院實際意義的不復存在,這兩種行省已經沒有任何區別。其中元首直轄行省為:

<strong>中央行省(君士坦丁堡周邊地區以及希臘等地)、埃及、意大利、安納托利亞、保加利亞

元老院管理的行省為:

<strong>瓦拉幾亞、猶太、突尼斯、南斯拉夫
此外還有地方行省,也就是帝國管理比較鬆散,形同殖民地的悲慘地區:

<strong>黑海、格魯吉、美索不達米、利比亞行省、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五都及各行省長官都直接向君士坦丁堡中央負責而且日常工作主要是收稅、司法,不允許過問軍務,所有軍事防務皆由軍區統帥負責。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東羅馬帝國前期的鑲嵌畫:阿瑪遜女武士。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東羅馬帝國晚期的鑲嵌畫——青年羅馬元首。


三、佩聲歸到鳳池頭——從這裡走來!

之後談一談東羅馬帝國的文官都是如何產生的。

東羅馬帝國時期,從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員們已經不再是昔日憑著家世和門第而產生的貴族-公僕,也不是如同近世遠東科舉制所培養的大人先生。這些人似乎更類似於秦漢魏晉時期的官吏,所以東羅馬帝國在興盛時期也存在著“官吏不分”、“以吏為師”的現象。

在人才選拔制度上,大多數官吏都是從京畿地區的兩大最高學府——君士坦丁堡大學、新羅馬牧首學院以及各地方學術中心的畢業生中擇優招募。

曾經壟斷了高級官僚的君士坦丁堡大學始建於425AD,創建者為宗教狂人狄奧西多二世,其目的就是為對抗以古愛琴文明為道統傳承的雅典學院,在查士丁尼大帝時代,雅典學院被取締拆毀,從此君士坦丁堡大學便成了帝國最高學府。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國立大學,君士坦丁堡大學設有拉丁文、希臘文、法學、哲學等三十一個教席。教授由元老院委任,學校由京畿總督負責管理。在那個浮誇的時代,什麼都會被言過其實的拔高——比如君士坦丁堡大學的校長就被吹捧為“學術的太陽”,而他手下的十二個主要助手則被冠以黃道十二宮的榮耀。大學的圖書館內有“三萬六千五百卷”藏書供學術權威們研究使用,據說其中不乏孤本——一部《荷馬史詩》的抄本卷軸共有一百二十尺長,據說是用一條大蟒蛇的腸子製成······

由於君士坦丁堡大學的特殊身份,這個學校向朝廷貢獻了一代又一代充滿了耐心和奴性的社會精英,而這也就意味著這座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從誕生伊始便與權利緊密的捆綁在一起。為了防止君士坦丁堡大學的校友們結成朋黨,獨攬朝政。朝廷另設首席神學院Patriarchal School與之對抗——所以,類似於今日日本政界中出身於東京大學和受業於京都大學的官員之間明爭暗鬥在中世紀的羅馬帝國也存在。後來利奧三世為了全面掌控手中的權利,以宗教為藉口發動了“破壞偶像運動”,作為舊制度既得利益者大本營的君士坦丁堡大學首當其中,一夜之間學院被拆毀、圖書館被燒掉,之前的師生校友也被流放或罷免。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時代也從此淪為往事。

但在帝國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古老的學術中心,即使在普通的城邦中也有著學校和教師。但是自從查士丁尼大帝拆毀自由的雅典學院之後,所有的學校便都歸帝國官方管理。最明顯的就是教職員工的工資由官方支付,也可以說,類似於近世東方的書院和西方“蠻族”的大學,在那個時候的羅馬帝國是不存在的。而從此之後除了類似君士坦丁堡大學和首席神學院這樣的“國家蓄才”之地以外,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日益衰退,富貴之間往往是聘請名師到家中坐館。然而這些名師自然也不會只在一家坐館,所以有錢人家的孩子在獲取了優質教育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優質的人脈。

此外還有一部分官吏是從最基層幹起,靠著能力、美德或是罪孽逐級苦熬,想方設法的進入卡夫卡城堡。如果在此期間有貴人相助,比如和元首或是其他的大人物有關係,那這個“猥瑣小吏”就會飛黃騰達或一夜暴富。“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場景,在君士坦丁堡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得多。不過絕大多數的基層官吏都是窮盡一生的“做好做惡”,之後再垂暮之年沉淪下寮,生前死後都被掩埋在歷史厚重的塵埃之下。

學而優則仕:東羅馬帝國文官系統及高等教育

如果君士坦丁堡大學依然存在的話,那這座高等學府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