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一、玉阶仙仗拥千官——这才是罗马!

冗长、怪诞、浪漫的欧洲中世纪,实际上就是一部东罗马帝国的盛衰史。因此,这个以君士坦丁堡朝廷为中枢的基督教帝国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做出自我调整。因此,即使是饱受启蒙主义者斥责,被视为“罗马恺撒之骨灰”的东罗马官制及选举制实际上也会因沧海桑田的时代巨变而今非昔比。

总的来说,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到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国,在这一千年间,东罗马的行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迁都君士坦丁堡,结束于君士坦斯二世推行的精兵简政改革,时间跨度是四世纪到七世纪。在此三百年间,帝国官制的主要变化趋势一些原本属于“家族”内部的私人管理系统逐步升级为国家行政系统。在共和国时代和帝国前期,这些职务根本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官职”,而是在贵族世家中由奴仆担任的碎催,但是在频繁的改朝换代之后,这些工作便被冠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号,成为了由贵族或元首亲信才能染指的显赫官衔。

第二阶段是从君士坦斯二世到阿莱克修斯一世的五百年间,这也是东罗马帝国官制日益完备、走向精密而低效的时期。在这一段“辉煌岁月”期间,官制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元首权力不断的加强,一些负责具体工作的低级官阶开始逆袭。最终东罗马帝国官制的在复杂程度上堪比之后中原的宋朝。而这也就是为何在西方世界“东罗马风”就等于“赛博朋克”的中世纪版。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海战——选自东罗马帝国皇帝后期的手抄本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东罗马帝国晚期,《福音书》的一页。


以上两种情况是很多文明社会在走向成熟——也可以说是“没落”——之时都会出现的必然结果。比如宗周之世“丞”、“宰·”、“相”在一开始都是服务于某一贵族世家的家臣,按照现在的话讲就是”不在编制”内。但是到了战国时代,“相”不仅成了正式的公职,而且还远凌驾于“卿”、“大夫”之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而尚书、大学士这些官职在一开始也都算不得高官显位,但是往后拥有这些头衔的人却成了朝中最显赫的人物。

之后十一世纪,科穆宁家族的罗马元首们又以“家天下”方式统御已是危机四伏的东罗马帝国。此时君士坦丁堡朝廷内的高官显宦几乎被宗室外戚们瓜分殆尽——而这个帝国也早已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后,罗马帝国名存实亡,之前的官制也遭到灭顶之灾,除了那些灿烂而空洞的头衔之外,这个帝国的组织结构实际上已经与当时的基督教诸国并无实质上的不同。

根据现存的史料可以归纳出东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官制的大概——作为中央,君士坦丁堡朝廷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常备军,另一个就是复杂到诡异程度的文官系统。而千年帝国所有的恩牛怨李、刀光剑影也全都是以此为温床从而不断地滋生。

二、玉阶仙仗拥千官——这才是帝国!

理论上,东罗马帝国最具有“道统”传承意义的官制就是勋官系统。因为罗马帝国以共和政体自诩,所以从来没有设立过世袭的爵位制度,所以贵族或者说统治阶级,就以勋官来区分彼此高下:

勋一位Gloriosus,称荣耀的阁下;

勋二位Magnificus,称高贵的阁下;

勋三位Illustres,称卓越的阁下;

勋四位Soectabiles,称尊敬的阁下;

勋五位Clarissimi

,称光荣的阁下;

此外,在达芙妮宫内还有着一个人数极少的群体,占据着帝国最耀眼的位置,这些人便是至尊的元首及其家族成员,也就是广义上的皇室。“皇室”成员依照个人与元首的血缘亲疏或是关系远近可以分成五个等级:

第一,Sebastos也就是古典罗马帝国时期元首的称号,这些人大多是元首的爱子或宠弟,理论上是元首的接班人;

第二,就是塞巴斯托克拉特Sebastocrator,这个浮夸的头衔始创于阿历克塞一世,也就是说出现的很晚。阿历克塞一世为了提拔自己的兄弟,于是就将主上Autocrator和奥古斯都Sebastos两个头衔合二为一,发明出了Sebastocrator这种令人有些不知所云的称号。

被称为塞巴斯托克拉特的人在国家庆典时,会站立在仅仅比元首宝座低一个台阶的位置——与帝国第一公民犹如骄阳般灿烂的衣冠相比,塞巴斯托克拉特的朝服要简约不少。但是他却依旧可以打扮的珠环翠绕、戴金步摇冠、穿紫袍、蹬绿色的高筒靴;

第三,凯撒,一般为第一家庭的男性成员所有,有时也会授予元首的伙伴;

第四,Panhypersebastos,这可以翻译成“大君”;

第五,Protosebastos,可以翻译成“君”。

第四、五等皇室头衔也来自于阿历克塞一世的发明,专门用来授予皇室的普通成员。但是由于东罗马帝国政权更迭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以拥有着PanhypersebastosProtosebastos头衔的显贵们基本上只是个摆设。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罗马元首阿历克赛大帝。


讲完“贵族”和“皇室”,就要看看那些“公仆”们,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朝廷中的高官。东罗马帝国“京官”系统继承自晚期罗马帝国,基本上将官阶分十二等:

第一等,总理国事也就是知名度最高的Magister officiorum、禁卫军统帅Praefectus praetorio 、宫廷内务总管Praepositus sacri cubiculi 、最高裁判官Quaestor sacri palatii

第二等,大主计官(圣库伯爵)Comes sacrarum largitionum 、税务总监Cancellarius scaccarii、宫廷财务部长官(皇庄伯爵)Comes rerum privatarum、 京畿总督Praefectus urbis Constantinopolitanae

第三等,首席秘书长、协理国事、首席检察官、京畿法务总监。

以上各职务都在元老院中拥有勋一位的荣阶。甚至总理国事一职在后世西方的语境中几乎就是权力的人格化,拥有这一职务的幸运儿在公众场合下批锦袍系玉带,犹如神仙中人。手中所拥有的权力也堪比汉唐宋元的丞相,其工作为:监督百官、裁决各种案件、外交、与元首共商国事。

第四等,京畿保民官、京畿城防长官、兵工厂监理、工商部长官、皇家工坊总监——负责对外贸易及奢侈品交易;
第五等,邮传部长官——管理全国官方水马驿站,检查驿站通行文牒、工商部次官、宫廷司法待诏、元首办公厅主任;

第六等,宗教税务官、帝国统计长、邮传部次官、后勤部长、铸币局长官、武库总管、各国营工厂厂长;

第七等、京畿总督协理、尚衣局长官、京畿警视厅长官、各矿场总监;

第八等、宫廷出纳长、行省出纳长;

第九等、外交使节、宫内财政统计长、帝国稽查委员会长官——注意:这个职务是对吏治民情进行全面监管,由元首和总理国事领导;

以上各职务都在元老院中拥有勋二位的荣阶。

第十等,御前会议书记长、文献局局长、档案局局长。京畿稽查官、京畿裁判官;

第十一等、稽查员、御前传令官、掌朝仪;

第十二等、畿内各区长官、社区税务官、社首(各库利亚代表)、蓝党、绿党监察委员。

以上各职务都在元老院中拥有勋三位的荣阶。

和西欧、远东的政治结构有一个完全的不同,就是使用阉人为官的现象在东罗马帝国一直是制度化的,而在世界其他的地方,比如说同时期的中国,不管阉寺势力多么强悍,这种现象也始终被视为反制度、坏规矩的王权膨胀。所以,除了“宫中”系统之外,“府中”,也就是文官系统绝无阉寺的一席之地。但东罗马帝国的情况恰恰相反,阉寺不仅人数庞大到了数万之众,而且地位始终高于普通的文官。比如宫廷内务总管、大主计官(圣库伯爵)宫廷财务部长官(皇庄伯爵)、帝国稽查委员会长官等职务就首先考虑以阉寺充任。

这些“强大”的官僚机器构成了东罗马帝国的运转,但是抛开复杂的官阶和令现代人听起来一脸茫然(其实当时大多数罗马公民也搞不清楚)头衔,我们可以总结出东罗马鼎盛时期的官阶特点:

首先是官吏不分,这与宋以前的中国很类似;第二是所有的官职都是为了管理帝国而设定的,而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帝国尽可能更多的攫取财富以及从方方面面保持着帝国对公民的监督和约束。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三个不同时期的罗马元首标准像,步摇冠的变化也和帝国的换羽移宫有着紧密联系。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现代人复制的罗马元首金步摇冠。

说完中央说地方,概括一下东罗马帝国的地方官制度。帝国最基本的行政划分就是行省,在帝国鼎盛时期共设立五都十六省,其中五都为:

<strong>君士坦丁堡、罗马、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

这也作为帝国正教会五大牧首区。

十六行省最初在法理上是由分别由元首直辖和元老院管理,但是事实上随着元老院实际意义的不复存在,这两种行省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其中元首直辖行省为:

<strong>中央行省(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以及希腊等地)、埃及、意大利、安纳托利亚、保加利亚

元老院管理的行省为:

<strong>瓦拉几亚、犹太、突尼斯、南斯拉夫
此外还有地方行省,也就是帝国管理比较松散,形同殖民地的悲惨地区:

<strong>黑海、格鲁吉、美索不达米、利比亚行省、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五都及各行省长官都直接向君士坦丁堡中央负责而且日常工作主要是收税、司法,不允许过问军务,所有军事防务皆由军区统帅负责。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东罗马帝国前期的镶嵌画:阿玛逊女武士。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东罗马帝国晚期的镶嵌画——青年罗马元首。


三、佩声归到凤池头——从这里走来!

之后谈一谈东罗马帝国的文官都是如何产生的。

东罗马帝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们已经不再是昔日凭着家世和门第而产生的贵族-公仆,也不是如同近世远东科举制所培养的大人先生。这些人似乎更类似于秦汉魏晋时期的官吏,所以东罗马帝国在兴盛时期也存在着“官吏不分”、“以吏为师”的现象。

在人才选拔制度上,大多数官吏都是从京畿地区的两大最高学府——君士坦丁堡大学、新罗马牧首学院以及各地方学术中心的毕业生中择优招募。

曾经垄断了高级官僚的君士坦丁堡大学始建于425AD,创建者为宗教狂人狄奥西多二世,其目的就是为对抗以古爱琴文明为道统传承的雅典学院,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雅典学院被取缔拆毁,从此君士坦丁堡大学便成了帝国最高学府。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大学,君士坦丁堡大学设有拉丁文、希腊文、法学、哲学等三十一个教席。教授由元老院委任,学校由京畿总督负责管理。在那个浮夸的时代,什么都会被言过其实的拔高——比如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校长就被吹捧为“学术的太阳”,而他手下的十二个主要助手则被冠以黄道十二宫的荣耀。大学的图书馆内有“三万六千五百卷”藏书供学术权威们研究使用,据说其中不乏孤本——一部《荷马史诗》的抄本卷轴共有一百二十尺长,据说是用一条大蟒蛇的肠子制成······

由于君士坦丁堡大学的特殊身份,这个学校向朝廷贡献了一代又一代充满了耐心和奴性的社会精英,而这也就意味着这座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从诞生伊始便与权利紧密的捆绑在一起。为了防止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校友们结成朋党,独揽朝政。朝廷另设首席神学院Patriarchal School与之对抗——所以,类似于今日日本政界中出身于东京大学和受业于京都大学的官员之间明争暗斗在中世纪的罗马帝国也存在。后来利奥三世为了全面掌控手中的权利,以宗教为借口发动了“破坏偶像运动”,作为旧制度既得利益者大本营的君士坦丁堡大学首当其中,一夜之间学院被拆毁、图书馆被烧掉,之前的师生校友也被流放或罢免。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时代也从此沦为往事。

但在帝国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古老的学术中心,即使在普通的城邦中也有着学校和教师。但是自从查士丁尼大帝拆毁自由的雅典学院之后,所有的学校便都归帝国官方管理。最明显的就是教职员工的工资由官方支付,也可以说,类似于近世东方的书院和西方“蛮族”的大学,在那个时候的罗马帝国是不存在的。而从此之后除了类似君士坦丁堡大学和首席神学院这样的“国家蓄才”之地以外,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日益衰退,富贵之间往往是聘请名师到家中坐馆。然而这些名师自然也不会只在一家坐馆,所以有钱人家的孩子在获取了优质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更优质的人脉。

此外还有一部分官吏是从最基层干起,靠着能力、美德或是罪孽逐级苦熬,想方设法的进入卡夫卡城堡。如果在此期间有贵人相助,比如和元首或是其他的大人物有关系,那这个“猥琐小吏”就会飞黄腾达或一夜暴富。“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场景,在君士坦丁堡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得多。不过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吏都是穷尽一生的“做好做恶”,之后再垂暮之年沉沦下寮,生前死后都被掩埋在历史厚重的尘埃之下。

学而优则仕:东罗马帝国文官系统及高等教育

如果君士坦丁堡大学依然存在的话,那这座高等学府可能会是这个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