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三国演义》董卓剧照

历史上对董卓的评价有傲慢、残暴、弑杀、荒淫等,总之没有正面评论,但这样一个人是如何能得势?又如何能统帅军队?《三国志》对其描述:“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结识。”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可见董卓具有豪侠习气、颇有勇武。不仅如此,书中还记载了几处他运用谋略的片段,可见其也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和领导力

董卓对朝廷召唤其进京任职一直是敷衍搪塞,其实是要保存实力,自己有自己的算计心思。而对黄巾作战屡战屡败也应是故意的,为的就是制造战事胶着,不能抽身应招的假象,”这从何进招其带兵入京反应迅速这一桥段中可以得到印证。这样一个有野心的人必然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历史在冥冥中被推动前进着,董卓驻扎在洛阳旁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为董卓得势创造了条件。汉末宦官、清流、外戚是最重要的三股势力,汉朝一直是在这三股势力相互掌权中度过的,<strong>但董卓进京是确实一个从未有过的特殊时期,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外戚何进被宦官诛杀、袁绍借机将宦官一网打尽,权利进入了真空期,而董卓就在这个节点上瞬间掌握了实权。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虽然董卓在混乱中掌握了实权,但想真正的控制大局还需要远远不够。因为他在京城没有根基,没有执政基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朝堂。他大胆的废少帝、为大量受党锢迫害的清流派文人恢复名誉并重要其子孙,给了他们重新参与政治、施展才华的舞台。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董卓废帝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有明确目的性的政治活动。通过废帝看清了许多满朝文武的面目,排除大量异己,启用清流派搭建了自己的班底、巩固了统治,这些举措没有一定的大局观、敏锐性及对形势精准的了解是断然做不出来的,我不相信这是董卓头脑一热,随意为之的。

董卓在洛阳掌权时的所作所为,史书记载颇为矛盾。说他残忍好杀、性情暴躁,但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提到清流派文人顶撞他,他虽然生气但仍然能克制自己,有时事后还会对其道歉。尤其是蔡邕哭董卓这一幕不得不使我们反思,也许董卓对文人,豪族应该是尊重的,在他掌权时期已经初步建立了秩序,如果没有关东诸侯的兴兵讨伐,历史就可能不是现在这样。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蔡邕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单从这件事上不能说董卓就是无道的。在当时汉室衰微、威慑全无的状态下,各路诸侯首先想到的就是像“齐桓晋文”一样尊王称霸。但无论是谁先走出这一步必定会被群起而攻之,枪打出头鸟是必然现象。而且,从古至今讨逆是替天行道,必须标榜自己的正义,那抨击对少的负面文章、消息、流言等必定漫天飞舞。而董卓作为最后的失败者就无可争议的背上了这所有的一切。历史是为胜利者,失败者只有被动承受的份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董卓在与关东诸侯交战后打算退守长安,退守时烧毁皇城、挖坟掘墓、洗劫富商等行为固然让人不齿。但从单纯军事角度来看,将如此一座拥有大量战略物资的城池留给对手那无疑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大隐患,而其后关东诸侯联军在军粮耗尽后各散东西也证明了此举的现实作用。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再者,长安离董卓大本营近,董卓与西凉军阀和关外少数民族有利益共同点和合作基础,再加上有天子在手,关西之地利,其势比秦取六国时更盛。秦当时被认为是蛮夷,被关中诸侯所不齿,但董卓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是百姓、士大夫、豪族行事都要有一定的顾忌,这对董卓是极其有利的。而关东诸侯与六国诸侯情况雷同,地盘相互错节,存在利益冲突,又各怀鬼胎、各有野心。


董卓的野望堪比始皇、信长,却背负千古骂名、原因只因成败二字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董卓发迹太快,势力急速膨胀,权利骤然通天,这其中无疑会有诸多问题存在。但此类问题想解决就必须有相应的、忠于自己的人才。而自古“关西出名将,关东出名臣”。董卓显然还未完全收服从关东带回的名臣们,致使其被王允算计,早早身死。在战略层面董卓做的很到位,但在战术层面出现了致命问题,董卓的野望才刚刚开始就因内部不稳定而瓦解了。

如果董卓没有死,真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历史究竟何去何从就无从得知了,三国这个闪烁的时代还会出现否,也就是个未知之数了。至于董卓其人究竟如何现在也无从知晓了,但我认为至少不会是史书上写的那般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