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蜜蜂选育种群的意义在哪里?

学者110


我是三皮80后蜂农,我能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首先一句话回答题主的问题,优生优育不只是人类的选择,对于别的物种也是适用的,蜜蜂选育种群,当然会选取蜂群繁殖快,蜂蜜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蜂群,这样的蜂群繁育的后代也能继承这些优点,养蜂人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蜂群,减少养蜂投入,提高蜂蜜产量,得到最大的利益。

其次,要和题主解释一下,选育种群在养蜂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打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就是杂交水稻,品种的杂交然后选育出优良的品种能够带来几倍的产量的提高。养蜂也是一样,我们在养蜂过程中也会做类似的工作,有的蜂群蜂王产子能力很强,有的蜂群造脾很好,每张脾都造的很整齐,有的蜂群很大群都不分蜂,能够维持大群,我们在春季繁殖的时候,会挑几箱这种优秀的蜂群,用这几箱的幼子做母本来培育蜂王。

最后还要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优生优育不只是我们有意识去做的事情,蜂群自己也会做,新的蜂王交配的时候,会释放一种信息素吸引很多雄蜂过来交配,但蜂王会快速飞舞,只有身体强壮,飞的很快的雄蜂才有资格和机会接近新蜂王与之交配,这也是直接的优胜劣汰,有强壮的老爹的基因,才能保证后代的健康和强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三皮80后蜂农


  • 大家好,我是天数茫茫A,就“蜜蜂选育种群的意义在那里”谈谈我的看法。
  • 蜜蜂虽然看起差不多,但同样有着许多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都有着自己的不同优缺点。而我国当前饲养的主要是,西方蜜蜂和中蜂。由于长期不注重种群的选育与使用,已明显制约养蜂效益的提高。所以我们更需要优点多的良种种群,来取代现在的饲养种群,已达到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

(一)选育种群的原则

①选育具有良好经济性能的蜂种

  • 良好的经济性能是指蜜蜂蜂种,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强的抗逆性。蜂群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蜂王的产卵力,工蜂的哺育力和采集力等综合性能。从我们获得的产品来讲,包括蜂蜜,花粉,蜂王浆等。
  • 蜜蜂的抗逆性包括,蜜蜂群的抗病能力,越多性能,度夏性能以及护巢能力等。而强的抗逆性就是指蜜蜂不易染病,染病后自愈快,护巢力强,越冬度夏性能好等。

②选择适合本地区蜜源和气候条件的蜂种

  • 蜜蜂具有明显的地域适应特性,每一个品种的蜜蜂因原产地不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饲养的良种蜜蜂,才能大幅度增加蜂产品的产量。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
  • 例如,采集力强又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的喀蜂,原产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属于寒冷地区,因此对应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饲养,能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③选择与饲养方式相适应的蜂种

  • 我国的饲养生产方式大致有四种,即定地饲养,定地结合小转饲养,小转地饲养与大转地饲养。
  • 定地饲养,长江以南可养中蜂,意蜂,浆蜂等。长江以北适合中蜂,喀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高加索蜂及杂交蜂种等。
  • 定地结合小转地与小转地饲养,宜饲养意蜂,喀蜂,浆蜂或以它们为母本的杂交蜂。
  • 大转地饲养,宜饲养意蜂,浆蜂,喀蜂以及这些蜂的各种杂交品种。

(二)选育蜂种的依据

①蜂群的群体表现

  • 首先要查看蜂群有无患病的迹象,工蜂体色是否鲜亮,有无绒毛脱落,油光发亮的病蜂。另外巢脾上有无美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病虫尸,死蜂等。其次,蜂群群势是否强大,强大则预视其繁殖力强,抗病力强。

②蜂王的表现

  • 蜂王体色鲜艳,腹部修长。行动稳健,提脾检查,子脾的数量要多,各虫龄子脾比例正常,封盖蛹房连成片,间插空房少。

③巢中贮蜜和存粉情况

  • 同样环境下,巢内贮蜜与粉多,巢脾上有较多的边角圈蜜,有充足的花粉圈。则说明该蜂群采集力强,或者其消耗较低。

④度夏与越冬时群势的保全情况

  • 长江以南地区,看蜂群度夏后其群势与度夏前的保全率的情况。度夏后群势正常则说明其度夏力强,而群势保存差,则表示其度夏能力差。度夏力强的就适合南方饲养。反之,在北方地区则应看其越多的能力。越多力强的就适应北方饲养。

(三)我国常见的优良蜂种

  • 我国虽有较久远的养蜂历史,本土的中蜂虽能利用零星蜜源,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各种产能远不如一些外来品种。经过几代养蜂人的不断实践证明,以下几种蜂非常适合在我国饲养。

①意大利蜂

  • 意蜂属黄体色蜂种,其具有繁殖力强,分蜂性弱,容易维持大群。能有效利用大蜜源,生产蜂蜜,花粉,蜂王浆的能力强。缺点是盗性强,抗寒抗病力较差,饲料的消耗较大。适合转场追蜜源饲养。

②卡尼鄂拉蜂

  • 卡尼鄂拉蜂就是常说的“喀蜂”,属黑体蜂。喀蜂对外界气候,蜜源等变化敏感,反应迅速,它们能根据外界因素,快速调节繁殖,采集等,喀蜂耐寒,节省饲料,盗性差。缺点分蜂性强,不易形成强群。

③高加索蜂

  • 高加索蜂属黑体蜂,其繁殖力强,工蜂采集力强,蜂蜜产量高,蜂胶产量也好,越冬性能好。缺点,盗性强,蜂王浆产量低。

④东北黑蜂

  • 东北黑蜂也属于西蜂品种,由于其在我国东北地区长期饲养,形成鲜明的地域特性,故尔得名,其最大特点就是耐寒,但其产卵力,采集力等都还可以。而且抗病力强,也易形成强群。缺点,不耐潮热,攻击性强。

⑤浆蜂

  • 浆蜂属于黄体色蜂,是人工培育的杂交品种的代表。故名思意,浆蜂的最大优点就优点就是产蜂王浆力强,由于其来源于意蜂与其他黑蜂的杂交,所以其他能力也接近意蜂。但浆蜂一般都作为蜂王浆生产群的专用品种。

(四)杂交选育的方法

  • 蜜蜂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只要组配得当,杂交后产生的杂种一代,都会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如高产蜜,高产蜂王浆,抗病性强等。优质的杂交蜂王可以直接购买,也可引进其他不同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常见的杂交选育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利用本场蜜蜂作父本的杂交法法

  • 在计划引种蜂王前15天,选择本场繁殖力强,蜜浆产量高的蜂群若干,在选定的蜂群中加入雄蜂脾,培养雄蜂,从而获得父本蜂。
  • 将引种蜂王介入到以幼蜂组成的无王群,待其产卵后,用这些幼虫培育一批王台,同时应除尽该群的雄蜂。待这些王台育出新王后,这些新王与本场雄蜂(父本)交尾,即得到杂交蜂王,而这些杂交蜂王所产的蜂就是一代杂交蜂。当然用这些蜂王换掉本蜂场的其他蜂王,即可形成杂交蜂群。

②利用本场蜂王作母本的杂交方法

  • 与利用本场蜜蜂作父本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所采用的父群和母群互换位置。用本场的蜂王育虫作母本,然后除尽本场的雄蜂。然后与引进蜂王所产生的雄蜂作父本,让其自然交尾,即可得到以本场蜂作母本的杂交蜂王。
  • 值得注意的是,引进蜂王育雄蜂,要先于本场育新王约1月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有足数量的成熟雄蜂。

③利用2个不同品种的杂交方法

  • 引进2个品种蜂王,介绍到两个无王群,确定培养为雄蜂(父本)的,应先培养雄蜂,方法如①的方式培养。然后确定作母本的,再如②那样培养新王,然后在让其自然交尾即可得到杂交蜂王。
  • 当然这种方法重点是,一定要除尽本场的雄蜂。另外无论用何作方法杂交,最好要求蜂场相对独立,而且附近无其他蜂群,避免杂交失败。

(五)取得良好杂交优势效果的注意事项

  • ①要了解并掌握不同品种蜜蜂杂交后代的优势效果,选择适合本地特性品种,有序进行。切不可无计划盲目的组配与乱配。
  • ②为达到长期杂交的优势效果,必须保证饲养的工蜂群,必须是杂种一代。为达此目的,可采取输送卵虫轮回配套杂交的办法。
  • ③本场蜜蜂血统混乱不纯时,不宜用作父本或母本。应引进品种较纯的品种进行杂交。

总结,蜜蜂选育种群的意义在于提高蜂群的各种产能,有利于蜂农的增产增收。它可以通过选择优良品种,以及品种杂交来实现。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天数茫茫A


蜜蜂选育种群的意义在哪里?当然是为了培育更好的蜂王,产生更优秀的蜂种,能把蜂养得更好,效益更高。

蜂群的特性是由蜂王的品质决定的

蜜蜂的品种很多,世界经济效益最高的四大蜂种有欧洲黑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和高加索蜂。各地还有不同的蜂种,比如我们中国的中华蜜蜂(中蜂)。每一个蜂种里还有多种不同的品系……这么多的蜂种及品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从繁殖能力,采集力,泌王浆能力,抗病能力,性情等等都会有所区别。哪怕同一个蜂种,每群蜂的特性也会有所区别。

每个蜂群里的蜜蜂都是蜂王产下来的,工蜂的基因都是由蜂王和受精雄蜂来决定的,什么样的蜂王与什么样的雄蜂交尾,产下来的工蜂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性,蜂王是母本,雄蜂是父本,父本和母本决定了后代基因特性,选择什么样的蜂王作为母本,与哪种父本雄蜂交尾就决定了这群蜂的种性,所以在培育蜂王的时候,就要有目的的选育种群,努力培育出好蜂王。

近亲繁殖,胡乱杂交会影响蜂王的品质。

在自然育王时,任由蜂群培育出自然王。新蜂王出房交尾时,自主选择雄蜂来交尾受精。这样有可能让劣质蜂王的后代作为母本培育蜂王,交尾时的雄蜂有可能是本群的雄蜂。如果长期这样培育蜂王,就可能因为近亲繁殖,而使蜂种的优良特性退化,病态基因显性,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越来越差。蜂王品质差了,蜂群就难以发展起来,经济效益就会差了。

哪怕蜂王并不一定都是近亲繁殖,如果与交尾的雄蜂特性是不合的,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也会差。比如说母本蜂王的特性是采集力强,但难以维持强群。如果再遇到父本雄蜂的特性是难以维持强群又性情暴躁,交尾后产生出来的工蜂就更加难以维持强群,而且脾气暴躁难以管理。蜂王的品质就更差了。

想要产生优质的蜂王,就要避免长期近亲繁殖,要有目的的杂交,使优良的蜂种特性显现出来,父本母本的基因能够互补,使培育出来的蜂王品质越来越好。

自然王可能会更加健壮,但蜂种特性不稳定,不能有目的地改良蜂种。

蜂群自愿培育出来的自然王,因为得到工蜂的精心照顾,培育的王台少,能吃的王浆充足,所以发育会更加良好,自然王的体质更加健壮。这也让养蜂人觉得自然王比人工育王的品质好,宁愿选择自然王。

可是蜂王的好坏并不是健壮就可以的,如果有劣质的基因,品种不好,再强壮也不是好蜂王。如果没有进行有目的的选育种群培育蜂王,蜂种就会无序的演变,那些劣质基因病态基因就会留存下来,影像优良蜂种的品质。

原来的意蜂野生品种是没有现在意蜂的繁殖力强,产蜜量高的特性的。意蜂正是因为注重选育种群,培育优质的蜂王,所以才能不断的改良蜂种,有了现在优良的意蜂品种。而中蜂几百年的人工养殖,没有注意选育种群培育蜂王,任由自然王换王,没有有目的的改良中蜂品种,所以现在的中蜂还保留着原有的野性,跟野蜂还是一样,还是繁殖力差,容易分蜂,效益低。

蜜蜂选育种群的意义何在?

养蜂人在养蜂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偶尔有一群蜂蜂王的产子量大产蜜量高,蜂王特别好。可是蜂王使用一年左右就没了,原来优良的蜂群也来了,想要有那么好的蜂王也不可能了。这样是不是非常遗憾呢?

如果在养蜂时能够有目的的选育种群培育蜂王,就能让优秀的蜂王品种流传下来,让更多的蜂群有优秀的蜂王。

在平时查蜂时注意观察蜂种的特性,如果发现特别优良的蜂王就记住了。等到需要育王时,就尽量选择优秀蜂种的后代,培育雄蜂和新蜂王。考虑雄蜂和蜂王的基因能够互补,能让优良的基因更加稳定。在决定培育蜂王前的20多天,选定的雄蜂种群就加强饲喂,让蜂群培育出更多的雄蜂。其他劣质蜂群的雄蜂都尽量割除干净。然后等到蜜源期需要育王时,在选定的蜂王种群选最小的公蜂幼虫育王框里,放入强盛的抚育群,培育出更多的王台。等到王台成熟分发到交尾群里,新蜂王出房发育成熟后,出巢交尾时选定的雄蜂种群的雄蜂也发育成熟,就正好能够参与交尾。这样优质的雄蜂和优质的蜂王后代交尾受精,产生出来的蜂王品质就会好得多。把优秀蜂王的基因保留下来了,还能培育出更多的优质蜂王。

所以说蜜蜂只有选育种群育王,才能让优秀蜂王的基因保留下来,才能有目的的培育新蜂王,品质才会越来越好。

现代养蜂选育蜂王是很重要的,正是一代代的养蜂人努力选育蜂王,才使蜂种的特性越来越好,养蜂效益才越来越高,才有了现代化的养蜂业。不能以为自然王暂时比较好,就一直选用自然王。如果不懂得蜂种改良,蜂种难以进步,甚至退化,养蜂业也难以进步的。


追花精灵


蜜蜂小知识

一:概述

蜜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

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 如作物传粉 )、工业( 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二:价值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三:生活方式

蜜蜂的生活方式分为3种:1社会性。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2独栖性。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工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3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

四:起源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五:系统地位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六:详细资料


英文十九


蜜蜂是过着群体生活的社会昆虫。蜂群通常由三种形态不同,职能各异的蜜蜂组成,即一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的工蜂。在蜂王的统帅下,它们组成一个安定,团结,井然有序的王国。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处此沟通,相互依存。任何一只蜜蜂如果离开了自己的王国,就无法生活下去。

工蜂体型较小,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蜂,工蜂一般不能产卵,寿命只有几个月,但它们却是蜂群中的主体,一个蜂群的工蜂少的几千只,多的几万只。工蜂是蜂王最忠实的""臣民"",它们勤劳勇敢,无私奉献,担负修造蜂房,外出采集化粉花蜜,酿制蜂粮饲喂蜂王,哺育后代,守卫蜂巢,以及调节巢内温度等任务。

雄蜂体格粗壮,头尾几乎都成圆形,是由未受精卵发育成的,雄蜂的职能是与新产生的处女蜂交配,由于雄蜂吃掉的蜂蜜,蜂粮要比工蜂吃掉的多得多,而且它们不能自己取食,要由工蜂饲喂,因此,雄蜂平时在蜂群中不大受欢迎。一旦食物不足,工蜂就会把它们赶出蜂巢,死亡就随之降临到它们的头上。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它个体最大,寿命最长,一般能活五六年,有的甚至活几十年,蜂王是蜜蜂王国中的最高统治者,通常也是这个王国中所有其他成员的母亲。因此,也有人称它为蜂后,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蜂,使蜂群保持强大的群势,蜂王除了在性成熟以后出巢作一次婚飞与雄蜂交配之外,终生深居在""王宫""不再出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