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家乡的小河--我们这里叫“叫叫”,你们叫啥?

恰逢端午节,回到老家探望父母,同时又去看望了一下家乡的小河。

家乡的小河--我们这里叫“叫叫”,你们叫啥?

家乡小河

河的两岸是那嫩绿的小草和数也数不清的野菜,还有那成墩成墩的,刚刚抽出新枝的柳条。这里的柳条可不和柳树上的柳枝一个样子,它像丁香花一样成墩成墩长的,不知道大家见到过没有柳条编制的小白筐,就用的是这种的柳条。这样的柳条最多能涨碗口粗细,三四米高。

柳条带给我童年的快乐就是柳笛了。柳笛的样子也不是和竹笛一个样,和穿着背心骑在水牛背上的牧童吹的那个笛子也完全不一样。柳笛在我小的时候大家都叫“叫叫”,先读四声后读轻声。也只有端午时节的柳条才能做出“叫叫”,因为柳条的木质部分和外皮还没有长到一起去。到了夏秋时节就做不成“叫叫”了。冬天就更别提了。


家乡的小河--我们这里叫“叫叫”,你们叫啥?


我说一说怎样做“叫叫”吧!估计现在的孩子没几个会做这样的免费玩具了,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疯狂的买小食品,不是光是为了吃,还为了里面那个点小玩具。其实端午时节柳树上的柳枝也可以做成“叫叫”的,不过柳枝的枝桠较多,皮较薄没有柳条那么完美。选一根小拇指粗细的柳条,一定要挑不要太嫩也不要太老的那种。因为太嫩在拧的时候就容易把里面的木质部分拧碎,太老也不行,因为老的柳条木质部分和皮质部分已经长到了一起分布开了。选择那种嫩的而且微微还能吃上力气的柳,然后像拧衣服的那样微微拧,当你感觉到柳条的皮和木质部分分离了就可以了。向这样拧上三四厘米然后用剪刀剪断细的一头,另一头用手扒开一部分皮慢慢的抽出柳条的木质部分,然后在剪齐柳条粗的这一头。

家乡的小河--我们这里叫“叫叫”,你们叫啥?

这样“叫叫”就做好了么?没有!这样的“叫叫”你是吹不响的,因为还有关键的一步还有做!把这段柳条皮的一端一两毫米左右,用刀去掉外面的老皮,只留里面的嫩嫩的皮。用刀削的时候不要削坏了嫩皮,同时需要你嘴里打几个响嗝--就是大人经常逗出生不久的婴儿的那种响嗝,这是必须的奥!不打响嗝“叫叫”就不爱响,很神奇的,真的!然后你就把嫩皮这端放在嘴里吹叫叫了,当然放反了也是不响的。你也可以两头都用刀削,两头就都能吹了。但是那样就愿意坏。


家乡的小河--我们这里叫“叫叫”,你们叫啥?


大一点的孩子是不屑于玩这种“叫叫”的。他们拧那种拇指粗细的柳条,拧出三四厘米的皮,中间的木质部分不扔掉,大约留出两部分皮那么长。木质部分堵住皮的一段,使皮留有一定的空腔,这样找个角度用嘴吹,像吹空瓶子一样就能够发出声音。同时若是用手推拉中间的木质部分。改变柳条皮内空间的大小,就会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