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皆知苏武持节不屈,而不知常惠历经三朝、六使西域立大功于千秋


皆知苏武持节不屈,而不知常惠历经三朝、六使西域立大功于千秋

公元前81年,被扣留匈奴十九载的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当年那支一百多人的使节队伍,最终能跟着苏武回到故土的,只剩下了九人,《汉书》中"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的寥寥数字,道不尽两千年前北海的烈烈风霜。

这九人中,有一位就是他当时的副手——常惠,也正是他抓住时机向出使的汉使道出了苏武未死的真相。苏武的节烈之事迹到此时已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而常惠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这位副使出身于山西太原一个贫苦的农家,当年正是为了出人头地,奋而应征出使匈奴。

回到长安的常惠被拜为光禄大夫,近二十年过去,那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已经到了中年,但他的身体依然健壮,他静静等待着属于他的使命。

回到长安后七年,汉昭帝驾崩,经过海昏侯刘贺27天的短暂皇帝生涯后,汉宣帝刘询即位。

当时的匈奴趁国中大丧之际攻打与汉朝交好的乌孙国,和亲公主刘解忧向汉廷求援。但刚刚登基的刘询没有妄动刀兵。一直等到两年后,为太爷爷上完庙号的刘询认为时机已到,一场对匈奴的最大规模作战进入了筹备阶段。而属于常惠的任务也到来了。

公元前72年,常惠被宣帝派往乌孙,协调乌孙与汉帝国联合攻打匈奴。第二年,十五万铁骑兵分五路出塞,而乌孙国五万兵马则由乌孙王和常惠率领。

这支部队成了各路人马中缴获最大的一支,俘获了匈奴单于的父辈与嫂嫂、公主、名王、骑将等三万九千多人,常惠也因此战被封为长罗候。

皆知苏武持节不屈,而不知常惠历经三朝、六使西域立大功于千秋

封赏过后,刘询再次派常惠前往乌孙,赏赐乌孙国在此役中的有功之人。常惠即将开启他的第三次西域之行。临行前,常惠向宣帝提起了一件往事。

自武帝时起,为了巩固汉王朝在西域军事胜利的成果,在西域进行屯田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茫茫戈壁滩上,士卒们一边守卫边疆,一边开荒种地,修渠筑坝,把沉睡的西域之地唤醒,让帝国的边疆充满盎然的绿意与生机。

然而西域土地资源有限,汉军与西域各国的冲突便难以避免。就在七年前,狂妄的龟兹国在匈奴的怂恿下派军袭击了汉朝屯田部队,并杀死了校尉赖丹。

这对于汉朝的屯田国策,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但当时的汉帝国鞭长莫及,没有及时进行讨伐。对此一直铭记在心的常惠认为这这是携大胜之威教训龟兹的良机。

年轻而稳重的宣帝思虑再三,拒绝了这个提议,但辅政的大将军霍光私下里告诉常惠可以见机行事,无疑为常惠的行动提供了军方的一份担保。

出使乌孙完毕后,常惠向乌孙借军七千人,又派副使前往其他国家征调军队四万人,近五万人马气势如虹地向龟兹进发。

但常惠并没有贸然开启血战,他派人前往龟兹,质问龟兹王当年杀害赖丹的罪行。

早已吓破了胆的龟兹王连忙谢罪,辩解说当年是他的父王听信了权臣姑翼的谗言,才袭击了汉军,而自己是无辜的。常惠便要求龟兹交出了姑翼,并将其斩首示众。常惠冒着违背君意的危险,多少抚慰了当年洒血绝域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又过了六年,也就是公元前64年,常惠第四次受命前往西域。他率军解救了被匈奴围困在车师国的汉侍郎郑吉及其率领的一千多名屯田士兵,还带回了一封乌孙王翁归靡的书信。

随着汉朝在西域势力的不断扩展,乌孙为了巩固过去数十年的结盟,上书请求立汉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为继承人,并为元贵靡再求取一位汉公主。

于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又一次汉乌联姻,常惠将开启他的第五次西域之行,这一年是为公元前61年,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对西域的持久经略,无数位将士血洒边疆,无数位文臣呕心沥血,无数位使节前赴后继,汉帝国通过包括和亲、屯田、派驻官吏、经济馈赠、军事打击、以夷制夷等全方位手段与策略,终于掌控了在西域的主动权。

皆知苏武持节不屈,而不知常惠历经三朝、六使西域立大功于千秋

中原的人民可以安心劳作生产,南方的丝绸汇集到长安,又从那里出发,沿着河西走廊源源不断输送到域外。

这年深秋,常惠从乌孙返回,和他一同东去长安的还有一只由300人组成的庞大乌孙使团。

一年后,为了更好管控西域,汉帝国在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乌垒还有一个名字叫轮台,也是千年后陆放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轮台。而四年前那位被常惠解救的侍郎郑吉被任命为首任西域都护,这也是《汉书》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八年后,为了辅助解忧公主和其刚继位的长子元贵靡,常惠第六次被派往西域,他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这将是他二十多年西域奔波生涯的句号。

公元前51年,继位不久的元贵靡病逝,而解忧公主也已经年近七旬了,两年后,得以落叶归根的她在长安终老。又过了两年,常惠在长安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