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那么谁受益了?

飞龙在天9783


这个可能分地区:

比如东北地区是成片机械化运作,加上农业种植各项补贴,即使亏损也不大。换作西南地区,种植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即使补贴,也产量不大,换算起来,农业处于亏损或少赚,造成许多百姓弃耕务工。粮食价格不涨,农资使用上涨,百姓也会算帐。


熊大自产水果


本人青岛农民种了七亩地,先说土地承包费(我们这没有均田),每亩平均300元一年,土地承包费每年2000元左右,七亩地五亩大樱桃,其中三亩十三年的,第七年开始赚钱,每年毛收入13000-15000元,化肥约4000元,农药1200元,摘樱桃工人费每斤1元,约3000元,刨地,割草,浇水约1800元,自己工钱还不算,这就是11000元,六年约赚20000元,二亩四年的大樱桃每年投入成本约1800元加上承包地钱600元,每年赔2400元,四年赔9600元,二亩葡萄地,每年投资约7000元,人工费自己干不算钱,每年毛收入9000--21000元平均每年约纯赚6000元,大家算一下一年下来我有钱吗?


276713512


我们附近以砂糖橘为例,年后老板收购1.3元每斤,昨天同村一个人卖的,五万斤,请人摘一斤三毛钱一斤,一斤就只剩下一块,还得包吃午饭,快餐十五一人,六十人900块,得到49100,据他说,去年投资不算自己人工四万,那就只剩下9100。

有的管理不好的,质量直接就是五毛一斤,或者八毛,亏死去。

自己基本都是没有赚钱,谁受益了呢?化肥和农药是最大的收入,带动了地方经济,摘果子的,一人一天250块左右,一年光摘果子一个月也有七千,城里看不上七千,我们农村一年有的收入都没有七千。

当然也有赚钱的,我妹就是投资了七万的砂糖橘,她产量高一点,卖了十三万,赚了六万,不过总体来说不赚钱或者亏损的农民还是差不多占一半。


飞嗨志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那么谁受益了?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粮食产量逐渐提高。到目前为止,各地粮食产量非常高,总产量已经超过了过去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倍,导致粮食库存量惊人,产生粮食生产过剩,价格一降再降。由于粮食实行了最低收购保护价,而生产粮食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地有增无减。这样一来,造成农民种田不划算,不挣钱甚至亏本。那么,农民种田不挣钱甚至亏本,又谁是最大的获利者呢?~



当然农民种田生产的产品是粮食,粮价低是农民种田不挣钱的根本原因,而吃粮的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另外农民种田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等,价格有增无减,这些生产商和销售商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第一,粮食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农民辛苦种出的粮食,2019年各地最低收购保护价,小麦是1.12元/斤,水稻是1.20元/斤。各地粮食收购价格,借水分、杂质等等品质为由,导致粮食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收购。这样将会更进一步地削减了农民出售的粮食价格,使农民种粮经济收入,雪上加霜,经济利益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挣钱。而农民生产的这些廉价的粮食,进入市场后,使市场上成品粮食价格逐渐降低,使广大消费者所消费者的粮食价格越来越。因此,粮食价格低,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的粮食消费者。


第二,农资生产销售是最大受益者。农民生产粮食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粮食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农机、燃料、水电、农俱等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地提高,不断地使农民种田的成本逐渐提高,而粮食收购价格逐渐降低,使农民种田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农民种田的经济收入,有7~8成是生产成本,即农业生产资料,2~3成的经济收入是农民种田所获得的利润,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来源。农民种田的经济效益结构和分配,实在太不合理了,也太离谱了,是导致农民种田不挣钱亏本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总之,农民种田因粮价贱,造成种田不挣钱,甚至亏折,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粮食消费者和农资生产销售商,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最大的赢家。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谁告诉你亏损了?别瞎起哄。我就是农民。我告诉你正常年头种花生每亩挣五百元。种玉米挣二百元,别的作物面积小不说它了。都说点真话好不。外出打工因为地少不够种,两亩地挣一千元那也不到那。打工能干多半年,小工也能挣两万来块钱,也能养家糊口。


觉英80


资本家挣了。


祥云157537413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谁是受益者,这个问题看似很解理解,但稍一分析,就能明确谁是受益者。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先先以一张图表中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这是种植一亩地小麦需要的投入;其中种子30元,机耕费70元,水费240元,肥料160元,农药30元,收割费70元,合计共投入600元;600元投入到一亩地中,能收获700斤左右的小麦,小麦的价格在1元钱每斤,可卖毛钱700元,除去600元投入,每亩净收入100元,这还不算人工的投入,如果加入人工成本,种一亩地小麦,会折本几百元。

农民把小麦卖给收购商,收购商再把小麦卖给粮食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最终把小麦磨成面粉,部分加工成 食品,推向市场,另一部分直接提供给消费者,消费。

从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种子经销商,机耕人员,供水部门,肥料经销商,农药经销商,收割人员,收购人员,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消费者都是围绕着粮食而存在,而作为生产粮食的农民却处在微利或者亏本状态。

从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那些为农民种粮提供支持的经销商和服务人员,以及粮食收购人员,粮食加工企业,都能从农民种植的粮食中获得利益,而获得利益最大的当属那些终端消费者,因为他们付出很小,就能吃到食物;并且粮食价格越低,他们获得的利益越大。

那么,如果粮食价格提高了,农民种地是不是就会提高效益,谁又是最大受益者?

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粮价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起来了,对农资消费的需求就会加大,并且价格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上涨,而收购粮食的人,粮食加工企业食品生产企业,会增减成本,终端消费者够买食品的的付出,就会大增,有些低收入者就可能吃不饱饭。

况且,粮食的价格真能上涨吗?首先,粮食是国家管控的物资,只会让它的价格在极小的范围内浮动运行,其次,我国粮食的持有量远远大于市场的消耗量,这就没有几个上涨的基础。粮食的意义是社会价值大于她本身经济价值。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其实现在种地,两个结果,一个亏,一个赚,只种麦子,玉米,必须要多种,降低成本,肥料,药,量大从优,打比方,你种了100亩,一袋尿素,别人去农资店买十袋,价格80元一袋,你打个电话给你送到家,也不用给钱,价格60,而且可以等麦子成熟卖了钱再给这些钱,农药,衣服,盆子,低价的农具,都可以免费送你,种个十几亩地,真的很亏,但是做为农民没办法,就得种地,要不然都喝西北风么?我们种地还有一项过桥费,农用车,20一来回,电动三轮车5块一来回,两轮2-3元,根据车型定价格,大型收割机50/100,每年的过桥费用,300块左右,收获时一天4到5次往返,平时一次,300是保守估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27e245aefe5408696c9c5d750d86c75\

知易行Nan


中国农民种地不赚钱的原因是多方面,要认真分析其真实原因,才能找到下一步中国农业的方向,也是农民如何与时俱进,实现种地赚钱!

1、中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相对放开,随着城乡一体化,农民进城打工,很多地区实现了土地流转,从东北到南方土地流转价格不一,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流转费也在300元每亩以上,其它地区就相对更贵,黑龙江种大豆,亩产300斤,即使2元一斤,也只有600元,土地成本占了50%,不难看出,限制中国土地流转最大的原因是土地成本太高,因为中国农民太多,农民把承包的土地再包做为赚钱的工具,也侧面稳定了农村,中国目前的土地的实际情况,就决定流转土地种置粮食或大田作物很难赚钱!

2、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对比,我国大量进口小麦,大豆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成本低,产量高,所以发达国家成本低,产量高,导致我国粮作及大田作物根本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因为农民种植了没有竞争力的粮食作物或大田作物,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种植没有竞争力的作物,想赚钱确定很难!

3、农民要想富,必须要用全球眼光看农业,智利车厘子一年中国消费200亿人民币,很贵依然很有市场,无核沃柑6元一个依然供不应求,中国农业要发展,必须向日本学习,日本的高端农产品代表着消费者信任品牌,我国苹果3500万亩,柑橘3800万亩,出口很少,就因为质量差次不齐,种植没有标准化,但中国的果蔬在全球是最便宜的,所以潜力巨大,高端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全球化才是中国农业出路!

受益的是果蔬消费者,因为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围绕农业的相关行业农机,种子,肥料,农药等企业虽然也有收益,一个产业链种植者效益不好,整个链条其它相关者也好不到那里,只有农民种地赚钱,这条链的服务企业才会好!


瀚生峰哥


农民种地不挣或亏本,这个向题很间单,只要吃饭吃粮的人都收益,这就是正理。如一斤大米卖一元线,那么吃饱一吨饭就花一元,如一斤大米卖10元,那么吃饱一吨要花拾元,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各有关执权人员,大量迫吏粮价底亏,农民才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