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河北共产党员网省直讯(记者翟新建 通讯员孔令杰 孙亚飞)张玲是国家呼吸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河北区学科带头人,河北胸科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疫情期间,她担任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张玲正在工作中。

17年前,41岁的她带着第一梯队进入隔离病区,与“非典”正面交锋。17年后的今天,她领衔25人专家组,指导培训一线救治梯队迎战新冠肺炎。疾病在变,角色在变,但她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心没有变,探究医学真理、勇攀医术高峰的执着追求没有变,作为一名呼吸道传染病救治专家应对挑战的勇气没有变,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没有变。

用严谨和尽职,履行特殊责任

从年前腊月二十八至今1个多月来,包括春节假期,每天上午的9时30分左右,张玲都会准时出现在河北省胸科医院门诊二楼的多学科会诊室,同其他专家一起,通过视频连线对发热门诊、疑似病区、确诊病区上报的病例一一会诊。该院是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这3个隔离病区是名副其实的抗“疫”主战场。

发热门诊、疑似病区上报的病例数量多,更新快,且诊断难度相对较大。专家组的意见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方向,既不能漏掉一个确诊患者,也不能因错诊而造成感染,这无疑是对他们医术、责任心和耐心的极大考验。曾负责专家组会诊联络和记录的孟静医生说,“每次会诊,张玲主任和其他专家边听汇报边记录,问得特别细,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体温、咳嗽等症状,年龄、基础疾病,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等等,进而做出判断。那种投入和敬业让大家忘了时间,忘了饥饿,甚至忘了自己。”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专家会诊中。

对确诊患者,张玲最大的责任就是确保治疗方案科学有效。有的患者症状轻,有的危重,有的免疫力恢复快,有的慢,有的还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其它疾病,面对个体差异大的患者,张玲团队坚持“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一人一专家组”的治疗原则,采用综合疗法和个性化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确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救治。

“这既是为患者负责,也是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负责,把好治疗最后一道关口,让患者顺利康复,安全回归家庭和社会。”张玲说,这就是战“疫”中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医生必须承担起的特殊的责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截至目前,张玲带领专家组会诊、指导救治400余例次,排查甄别疑似及留观患者108例,累计确诊患者8例,其中4例已治愈出院,2例危重型患者经过救治转好为普通型,1例重型患者已好转。

用医术和协作,完成重要任务

救治和指导危重症患者,是上级赋予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张玲团队医疗技术和协作能力的重大考验。

“急会诊,马上到位。”时间是晚上9点半,刚刚到家的张玲匆匆返回医院。一边,是刚刚转来的1名危重症患者——危重型肺炎、急性呼吸窘迫、急性肾损伤、心肌梗死、极高危的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梗死……病情复杂,非常危急;另一边,是张玲和专家组副组长李香兰、王鑫带领专家组和一线救治梯队医疗组长李宁等人,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以丰富的呼吸、重症诊治经验,发挥多学科诊疗特色和团队协作能力展开抢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肺保护通气策略等呼吸治疗,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营养支持……数小时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向好,8天后顺利去掉气管插管,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对这次救治,省卫生健康委、省专家组用“三个好”给予表扬:俯卧位通气做得好,营养补给做得好,病例汇报做得好”,同时要将该院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疾病发展瞬息万变,稍有延误就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患者来的早晚我们决定不了,但只要到了医院,我们必须把时间压缩到‘毫无缝隙’,以团队之力,跑赢病毒,战胜死神。”说这话时,张玲看似柔弱的身躯,却透出了不让须眉的力量。

用关怀和温暖,打开患者心结

“战胜新冠肺炎,是医务人员面对的一个新挑战,而对于患者来说,对疾病认识不足,又处在隔离状态,难免产生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甚至是恐惧”,张玲说,“如果处理不当,既不利于治疗,也会给患者以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埋下隐患。”

“为患者治病,也要治其‘心病’。”为此,张玲及其团队通过各种手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该院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专家组、一线救治梯队、患者等多方视频连线。利用这一条件,专家组就经常与患者沟通,“一是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二是让他们知道在一线医护人员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很重要!”张玲介绍说。

“白衣战士”张玲:她让患者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患者治愈出院是专家们最高兴的事 。

专家组还吸收河北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徐涛进来,通过专业手段对患者开展“一对一”治疗,同时充分发挥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作用。一线梯队护理组长李莉通过一套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方案,成功开导了一名情绪激动、不停哭闹、不配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病房里终于传出了笑声,患者的病情也在渐渐好转。“我做饭可好吃了,等我出去请你们都到我家,给你们做饭吃”,这名患者每次见到医护人员都这样说。

前不久,在一名治愈患者出院前一天,张玲再一次打开视频连线,“这名患者心思有点重,我再嘱咐几句。”近段时间,时间安排都以分以秒计算的张玲,足足与这名患者聊了10多分钟,最后还不忘叮嘱,“回家后你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想聊聊天也可以。”视频另一头,患者的眼眶已经湿润,“谢谢!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让我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一定好好珍惜,请您放心!”听到这句话,张玲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