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在古代做官,練好的基本功就是說謊。當官久了,就會說謊成性。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從科舉考試開始,考生就說謊話,枉顧事實的歌功頌德,不顧現實條件的空談理想,不顧非議的拜訪權貴門庭,都是在說、在寫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信的話。奇怪的是,這些謊話卻是升官發財的不二門徑!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當官之後,成了父母官,成了朝廷大員,更是不遺餘力地說謊。

為應付上級檢查,就要故意虛報、瞞報、漏報數據,誇大政績,更要在面子上做足文章。什麼淨水潑街啦,黃土墊道啦,清理道路上有礙觀瞻的小攤小販啦,更要嚴防死守,防止有人告御狀,或者越級上告。就是有那不通情理的,偷偷跑出去要告狀的,知縣或知府也要派人明察暗訪,一個一個地給揪回來,派專人看管,還要把看管的責任和看管人員的俸祿掛鉤。這些事實,是要做出來的,卻不是要說或者要寫出來的。向上級報告的時候,只是說那些光鮮的事,再不行就打哈哈,落得皆大歡喜。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為了升官,各級官員都要注意“三節兩壽”。“三節兩壽” 指的是古時候對於塾師的習俗,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主人家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兩壽。清朝官場上通行的“三節兩壽”是指春節、端午和中秋,兩壽是指官員本人和夫人的生日。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從教育小學生開始,就要注意給上級老師送禮。當了官員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在“三節兩壽”之際,大送特送,謀求加官進爵。而這些事情,也是不能說的,只能搞暗箱操作,或者隨同禮儀規定,而禮儀設計之初就是為了官員們互相拉關係,互相送禮來設計的。

為什麼古代官員說謊成性?

官員們說的話大多是冠冕堂皇的話,而在私下場合,說的有些就是實在話,只不過有的被舉報,丟了官,還讓人誤解,就有點丟臉了。

說到底,古代的官員不可信,他們說的和他們做的是兩張皮,一表一里,表面光鮮亮麗,裡子卻是男盜女娼,權錢色交易。他們說謊成性是不爭的事實,不然無以立足,就連保命都難上加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