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在古代做官,练好的基本功就是说谎。当官久了,就会说谎成性。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从科举考试开始,考生就说谎话,枉顾事实的歌功颂德,不顾现实条件的空谈理想,不顾非议的拜访权贵门庭,都是在说、在写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信的话。奇怪的是,这些谎话却是升官发财的不二门径!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当官之后,成了父母官,成了朝廷大员,更是不遗余力地说谎。

为应付上级检查,就要故意虚报、瞒报、漏报数据,夸大政绩,更要在面子上做足文章。什么净水泼街啦,黄土垫道啦,清理道路上有碍观瞻的小摊小贩啦,更要严防死守,防止有人告御状,或者越级上告。就是有那不通情理的,偷偷跑出去要告状的,知县或知府也要派人明察暗访,一个一个地给揪回来,派专人看管,还要把看管的责任和看管人员的俸禄挂钩。这些事实,是要做出来的,却不是要说或者要写出来的。向上级报告的时候,只是说那些光鲜的事,再不行就打哈哈,落得皆大欢喜。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为了升官,各级官员都要注意“三节两寿”。“三节两寿” 指的是古时候对于塾师的习俗,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主人家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清朝官场上通行的“三节两寿”是指春节、端午和中秋,两寿是指官员本人和夫人的生日。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从教育小学生开始,就要注意给上级老师送礼。当了官员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三节两寿”之际,大送特送,谋求加官进爵。而这些事情,也是不能说的,只能搞暗箱操作,或者随同礼仪规定,而礼仪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官员们互相拉关系,互相送礼来设计的。

为什么古代官员说谎成性?

官员们说的话大多是冠冕堂皇的话,而在私下场合,说的有些就是实在话,只不过有的被举报,丢了官,还让人误解,就有点丢脸了。

说到底,古代的官员不可信,他们说的和他们做的是两张皮,一表一里,表面光鲜亮丽,里子却是男盗女娼,权钱色交易。他们说谎成性是不争的事实,不然无以立足,就连保命都难上加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