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出《战疫科技条条看》之三:无人驾驶冲上前线。

跑腿机器人

无人配送车

特殊“外卖员”

……

它们在抗疫战场上

无惧病毒感染

中关村无人配送与智慧物流技术

保障着疫情期间

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


2月6日,京东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武汉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单: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武汉第九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距离武汉第九医院这个疫区核心只有600米。疫情爆发后,这个站点几乎支撑起了第九医院全部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

疫情爆发后不久,京东就开始了在疫情核心区武汉的智能配送筹备工作。为了实现智能配送常态化,京东从各地抽调配送机器人驰援武汉。京东X事业部的工程师第一时间奔赴武汉,为智能配送机器人进行地图勘测。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除了配送机器人支援武汉外,京东还会对外开放L4自动驾驶技术与套件,为其他机器人厂商提供技术支持,让更多配送机器人实现无人跟随下的L4级别自动驾驶。


美团:果蔬食品无人配送车


近日,一批特殊的“外卖员”——美团无人配送车出现在北京市顺义区多个社区,为居民配送新鲜的果蔬食品。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无人车配送是美团近日宣布的“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的落地场景之一。

该计划率先在北京进行落地,将无人配送技术应用在美团相关业务的配送环节以及疫区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无人车和室内机器人在公开道路、封闭园区及室内楼宇等场景内开展配送服务,最大限度降低人际接触带来的潜在感染风险,更安全地满足用户特殊时期的生活需求。

疫情过后,美团也将继续提供无人配送服务,并在未来增加餐饮外卖、日用百货、药物等多品类的无人配送服务,不断扩大配送范围,为更多民众提供便民服务。


在2月2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中,出现了白犀牛”无人配送车的身影。无人配送车满载货物,去往武汉光谷方舱医院内,协助进行药物、物资从安全区到危险区的配送。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在此之前,光谷方舱医院安全区到危险区的物资传送难题亟待解决,危险区内的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没有时间和精力运送物资。

“白犀牛”是白犀牛智达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无人配送车, 先是在中关村环保园进行测试和试运营,与一些大型生鲜平台、大型超市合作,为中关村环保园内居民和复工的企业员工进行配送,力图在疫情期间既满足居民生活的日常所需,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之后又千里迢迢来到武汉,投身战疫一线,配送医疗物资。


云迹科技:酒店智能服务机器人


为保障旅住人员的在店安全,云迹科技推出智能服务机器人,第一批32件已捐赠火神山医院并被接收。多个酒店、饭店疫情期间一直在应用该公司送物机器人跑腿送物。

把送物、送外卖、送客需等繁琐、重复的事情交给云迹机器人去做,可避免人与人接触,让客人在居住期间更安心。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由于机器人使用量突然增加,云迹科技及时推出了《云迹机器人消毒操作标准指引》,保障机器人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大大保障了员工的使用安全。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此外,云迹技术团队及时启动“无接触服务产品升级“。客人无需按“开门键”开舱门,用手机扫描机器人上方二维码,手机中选择开关门即可,再次减少接触频率,有效预防接触传播。


驭势科技:无人配送车入队


为了有效辅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驭势科技持续在“无人配送车”这一协同领域积极地展开着研发与测试工作。


零接触配送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

无人配送车“鸵鸟”试运行中

目前,驭势科技基于自主研发的U-Drive智能驾驶系统,已快速完成两款驭势无人配送车原型车打造,将针对医院、社区、工厂车间、高校、产业园区、办公楼宇等封闭场景,实现重点防疫区域医疗用品的无接触配送、快递外卖抵达住宅楼宇间的定点配送,及隔离区或封闭社区的安全巡检等无人作业,以减少人员流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