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知道了草船借箭這件事以後周瑜是怎麼評價諸葛亮的?

麗紅5828


知道了草船借箭這個事以後,周瑜是怎麼評價諸葛亮的?



提問說的,顯然是說《三國演義》故事,這起事件的背景是 : 曹操、周瑜隔江對峙,幾次小試牛刀,吳軍都略沾便宜,曹操吃了些閉門羹,心中不快。問眾人說,昨日輸了一陣,挫動銳氣,又被窺探水寨,當用何計以破吳軍?賬下謀士蔣幹,挺身而出,說自己與周瑜是同學,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周瑜棄甲歸降,而且,不用任何禮物🎁。曹操覺得可以一試,就派蔣幹前往江東。



蔣幹見到周瑜,周瑜心知肚明,安排宴會款待,同時,當面把佩劍交與甘寧,嚴令 : 今日宴會,不準提及兩軍之事,如有違反,不論何人,就地正法。這就是堵蔣幹的嘴,不讓開口。到了晚上,周瑜假作酒醉,讓蔣幹陪寢,蔣幹誤偷周瑜準備的蔡瑁、張允書信,蔣幹雖勸說周瑜失敗,但探明蔡瑁、張允暗通東吳,自覺立下大功,匆匆返回,獻上偷來的假信,曹操一時不辯真假,叫來蔡、張當面質問,蔡瑁、張允不知內情,被問得張口結舌,無話可說,曹操對蔡、張奴顏婢膝、巴結奉承,平時就心中厭惡,一見蔡瑁、張允張口結舌,前言不搭後語,正是通敵徵兆,心中大怒,立時下令推出斬首,當蔡、張首級呈上時,曹操心中忽然明白 : “吾中計矣”!但表面上仍鎮靜自若,以蔡、張貽誤軍令為由,搪塞過去。眾將謀士,也都不敢再問。



蔡瑁、張允是原荊州水軍將領,熟悉水戰套路,對吳軍威脅很大,曹操自損臂膀,周瑜十分高興,讓魯肅去探問諸葛亮口氣,結果,諸葛亮一見面,就向魯肅賀喜,周瑜聽了回報,說這個人是東吳大患,絕不能留。但雙方聯盟,需要一個光面堂皇的理由。次日,周瑜升帳,故意問諸葛亮 : “水上交兵,何兵器最好”?諸葛亮說,弓箭最實用。周瑜順著話茬,讓諸葛亮負責監造十萬枝箭,並故意說十天夠不夠?但諸葛亮回答說,軍情緊急,只三天就行。為表示慎重,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暗中讓負責材料的官員,故意尋茬、拖延,到時好追究諸葛亮。



這種情況下,造箭肯定來不及。但諸葛亮算好三天後有大霧,於是,瞞著周瑜,暗暗請來魯肅,以魯肅多次食言,讓自己陷入危機為由,叫魯肅暗中調撥二十隻大船,每船三十多士兵,用青布為幔,扎束草人千餘,魯肅為人老實,覺得以前讓諸葛亮吃了虧,就自作主張,私自按諸葛亮要求,準備停當。第一天、第二天,諸葛亮都沒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諸葛亮才密請魯肅,坐上大船,一路往北曹軍水寨而去,距離不遠時,令二十隻船一字擺開,令軍士擂鼓吶喊,曹操聽到報告,下令說,江上大霧,敵情不明,千萬別貿然出擊,從水陸軍抽調上萬弓弩手,以亂箭射擊敵軍。大船迎面草人受箭增加多,船身略偏時,諸葛亮下令,船隊調轉,再一次讓背面接受“箭”雨。


至日高霧散,諸葛亮令收船急回。每船受箭五六千,二十隻大船共十萬多枝。船到南岸,周瑜已派五百軍士搬箭,到中軍賬繳納,一枝不少。魯肅入見周瑜,詳細說了取箭經過,周瑜慨然嘆曰 : “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及也”!



當然,這個故事是羅貫中移花接木,按照《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記載 : 【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實際是孫權乘座大船,窺探曹軍水寨,曹操下令使弓弩亂射,船偏重側傾時,孫權掉船受箭,箭均船平後,安全返回。這件事,時間在赤壁之戰五年以後,即建安十八(213),那時候,諸葛亮已經在益州,正籌備或者已經發動漢中戰役,不可能在赤壁前線。


流譽後


“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這一句話,就是周瑜知道了“草船借箭”這一件事以後,對諸葛亮的評價。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

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一部謀略之書;也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智慧之書,“草船借箭”就是智慧之中的智慧。

本人認為,《三國演義》既是一部謀略之書,同時也是一部智慧之書。

作者羅貫中先生,在敘述“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裡面的每一段落,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神奇地折射出了諸葛亮的謀略、諸葛亮的智慧。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由於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而起。

雖然諸葛亮早已識破了,這是周瑜假借公事來設計陷害他的陰謀詭計,但是胸襟開闊、經緯天下的諸葛亮,為了顧全大局,不破壞孫、劉聯合抗曹的大計,同時更重要的是與曹兵水上交戰確實需要箭,所以他不但不推卻,甚至還主動“上鉤”,將計就計,向周瑜立下了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很明顯,諸葛亮在立軍令狀之前,已經胸有成竹,對“草船借箭”早有了通盤的計劃。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最使人驚歎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的神機妙算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諸葛亮有天文知識。算準第三天四更的時候,必是大霧漫天的天氣;

(二)諸葛亮有識人之術。算準忠厚老實並且有顧全大局意識的魯肅,一定願意秘密幫助他,而且不會向周瑜洩露機密;

(三)諸葛亮熟知地理。算準二十條船連接起來,一字擺開停在近曹兵的水寨,大霧中受箭的最佳位置,兩面受箭,每條船就會有五六千支,二十條船就有了十萬多支箭。

(四)諸葛亮知己知彼。算準生性多疑的曹操,在大霧漫天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出兵進攻,只會叫弓弩手放箭壓陣固守。

事實如此,整個故事的起因、發展過程和結果,與之前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整個計劃環節絲絲入扣,沒有分毫的偏差。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實施並取得了“草船借箭”整個計劃的圓滿成功,那是因為他有知識、有才幹、有謀略、有智慧、有膽識。

所以,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東方之光8628


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在魯肅的支持下,孫劉聯盟成功,共同抵抗曹操。周瑜諸葛亮談論破敵之策,二人心照不喧地在手心上寫了一個火字,周瑜撫掌大笑,先生高才。周瑜看出了諸葛亮非等閒之輩,謀略不在自己之下,日後必是東吳勁敵,必須為難他一下,若是中計,按軍規處置。次日請諸葛亮飲酒,說在水上交戰,以先生之見用什麼武囂最好呢?諸葛亮說,兩軍在水在交戰,相距遙遠,當然是弓箭最好。周瑜贊同,說,只是時間緊迫,大戰在即,軍中有弓少箭,甚是煩惱,煩先生十日之內造十萬支箭,以備應用,不知先生可有這等手段(顯然是將諸葛亮的軍),諸葛亮沉吟片刻,既然大都督說軍情緊急,在下三日內願為大都督造出十萬支箭來。周瑜說,先生高義,若三日之內造不出十萬支箭來呢?諸葛亮說,願軍法從事,周瑜大喜過望。。。次日魯肅來見諸葛亮,責備諸葛亮做事魯莽,怎能答應大都督三日之內造十萬支箭,一無人手,二無材料,大都督軍令嚴明,要是三日造不足箭,必得軍法從事,輕者傷殘,重者丟了性命,如何是好?魯肅諸葛亮,雖各為其主,相互愛慕,真心相幫。孔明叫子敬坐下喝酒,邊吃邊商量,子敬勿憂,只要給我做點事就可以了,給我弄十艘小船就可行?上面用青布遮蓋,每艘船上扎立五十個稻草人,我請你到船上喝酒,每艘船用五十名軍士,一應鼓樂齊備,今晚寅時出發,但不得讓大都督知道。魯肅安排已定,入夜同孔明上船,徑直往曹營前進,卯時剛過,已接近曹營,此時大江上大霧瀰漫,幾百米望不見人影。孔明令軍士擂鼓吶喊,假裝進攻之勢,曹軍報知曹操,曹操才夢中驚醒,只聽鼓樂吶喊之聲,大霧瀰漫不知敵軍多少,多疑的曹操怕敵軍靠近,毫不猶豫地下令軍士放箭,曹軍兵士眾多,箭如雨下。孔明在船中談笑風生與子敬飲酒,覺得船向北面頃斜,令軍士掉轉船頭南面向北,繼續擂鼓吶喊,曹軍只是猛射。{有網友說當時賈詡對曹操大叫,放火箭,放火箭,孔明災難臨頭,即使放火箭也無際於事,稻草人是用水浸過的,在大霧的水汽中是燃不起來的,可惜曹操在亂軍中沒聽見,不然孔明就借不夠箭),孔明在船中覺得船已平穩,霧氣也開始收散,感覺可以了,叫兵士停止擂鼓,齊聲對曹營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叫兵士擺正船頭,快速順水而下,曹軍望水莫及。。。回到軍營,孔明命兵士拔下稻草人上的箭,捆好搬上岸,請都督周瑜過數,不多不少,十萬零五百支。周瑜心中打翻五味瓶,震驚、佩服,只得拱手對諸葛亮說,先生真神人也,我不及先生多也,先生為大戰立了大功,佩服、佩服。周瑜為國家計,必須置孔明於死地而後快,因怕劉備壯大危及東吳,在後來的借東風中周瑜繼續算計孔明,不是周瑜氣量狹小,忌賢妒能,而是為國家除去勁敵。





劉坤忠120


草船借箭

解釋:運用智謀,憑藉別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型"。

諸葛亮在推動孫劉聯盟的建立和運籌對曹軍作戰的方略中,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狹小的周瑜爐火中燒。為解除諸葛亮對他的威脅,周瑜又設下置諸葛亮於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盤是:一方面以對曹軍作戰急需為名,委託諸葛亮在10天之內督造10萬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並在物料方面給諸葛亮出難題,設置障礙,使諸葛亮不放按期交差。然後周瑜再名正言順地除掉諸葛亮。圈套佈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眾將於帳下,並請諸葛亮一起議事。當週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天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時,諸葛亮卻出人意料地說:"曹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別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天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3天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長索20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己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儘可放心地飲酒歡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餘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從容地命令船隊調轉方向,東頭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並讓士卒加勁地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枝箭。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吶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開了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萬餘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但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善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己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說:"我的性命繫於天,周公理豈能害我"!當週喻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嘆不如。





鄉間農夫相見有緣


知道了諸葛亮草船借箭這件事以後,《三國演義》原文是這麼寫的:

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後人有詩讚曰:“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實際在這之前周瑜已經知道諸葛亮比他厲害,他想,這麼厲害的人為我東吳效力多好啊!因為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做官,所以周瑜就派諸葛瑾去遊說諸葛亮,讓他為東吳效命。但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沒有答應。周瑜認為以後諸葛亮必然成為東吳的大敵,於是產生了殺諸葛亮的想法。

周瑜想了一計,他讓諸葛亮帶兵去聚鐵山斷曹操的糧道,欲借曹操之手殺他,諸葛亮也答應了。魯肅去見諸葛亮,問他去斷曹操糧道有沒有把握,諸葛亮故意說:“沒問題,我水戰、步戰、馬戰、車戰都擅長,周瑜卻只會水戰。”魯肅回去把這話告訴周瑜,周瑜被激怒,於是要親自去斷糧道。諸葛亮知道後讓魯肅給周瑜傳話:“打仗糧道最重要,曹操豈能不派重兵把守?周瑜若去,必然被擒。”周瑜聽到後搖首頓足曰:“此人見識勝吾十倍,今不除之,後必為我國之禍!”魯肅說道:“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等破了曹操之後再殺他也不遲。”周瑜同意了。

這一計沒成功,後來周瑜的同學蔣幹受曹操指派來做說客,周瑜來個將計就計,騙了蔣幹,害得曹操把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給殺了。周瑜非常得意,讓魯肅去試探諸葛亮,看諸葛亮是否看出他的反間計。諸葛亮當然看出來了,告訴了魯肅。周瑜聽說後大驚,還是決定殺掉諸葛亮。

於是周瑜又想了一計,要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就可造好,並立了軍令狀。這回周瑜高興了,認為這次一定能夠殺掉諸葛亮。借是諸葛亮運用草船借箭,完成了任務,周瑜的計劃又落空了,這才有他文章開頭那段慨嘆。

其實周瑜很明白,諸葛亮的智謀超過他,他也確實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所以直到他死,也不明白老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既生瑜,何生亮!”

在我們現實社會也存在這種現象,優秀的人碰到一起可能誰也不服誰,內心也都有互相嫉妒的想法,但是,那就把對方視做自己的仇人嗎?我認為大可不必這樣。正確的做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爭取超過對方,這才是積極的做法。當今世界兩大頂級足球明星梅西和C羅就是這樣,他們把對方視做自己超越的目標,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球技,最終他們倆遙遙領先其他球員,成為足球界的“絕代雙驕”。

所以做人心胸要開闊些,有些事要向積極的一面看,那樣世界才能充滿陽光。


博超講堂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餘支箭。周瑜聽後稱羨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從這一點來看,周瑜似乎不是那種氣度小的人,應該不至於被氣死才對。

原文: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並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孔明調用。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至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肅問曰:“公召我來何意?”孔明曰:“特請子敬同往取箭。”肅曰:“何處去取?”孔明曰:“子敬休問,前去便見。”遂命將二十隻船,用長索相連,徑望北岸進發。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孔明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前人有篇《大霧垂江賦》曰 :“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鹹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守也。時也陰陽既亂,昧爽不分。訝長空之一色,忽大霧之四屯。雖輿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聞。初若溟濛,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然後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蒼茫,浩乎無際。鯨鯢出水而騰波,蛟龍潛淵而吐氣。又如梅霖收溽,春陰釀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東失柴桑之岸,南無夏口之山。戰船千艘,俱沉淪於巖壑;漁舟一葉,驚出沒于波瀾。甚則穹吳無光,朝陽失色;返白晝為昏黃,變丹山為水碧。雖大禹之智,不能測其淺深;離婁之明,焉能辨乎咫尺?於是馮夷息浪,屏翳收功;魚鱉遁跡,鳥獸潛蹤。隔斷蓬萊之島,暗圍閶闔之宮。恍惚奔騰,如驟雨之將至;紛紜雜沓,若寒雲之慾同。乃能中隱毒蛇,因之而為瘴癘;內藏妖魅,憑之而為禍害。降疾厄於人間,起風塵於塞外。小民遇之夭傷,大人觀之感慨。蓋將返元氣於洪荒,混天地為大塊。”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餘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隻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支。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這裡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餘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卻說孔明回船謂魯肅曰:“每船上箭約五六千矣。不費江東半分之力,已得十萬餘箭。明日即將來射曹軍,卻不甚便!”肅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孔明曰:“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辦,工匠料物,都不應手,將這一件風流罪過,明白要殺我。我命繫於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魯肅拜服。
船到岸時,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邊等候搬箭。孔明教於船上取之,可得十餘萬枝,都搬入中軍帳交納。魯肅人見周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後人有詩讚曰:“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頃,孔明入寨見周瑜。瑜下帳迎之,稱羨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詭譎小計,何足為奇。”

芯設霽


草船借箭演繹了幾千年、表明的是周瑜嫉賢妒能,想借刀殺人,殘害諸葛亮,結果諸葛亮草船借箭,按軍令狀要求完成了任務,使周瑜既佩服又妒忌,暫時放下了殺心,一心一意聯合抗曹。




墨爾根阿信


答:關於草船借箭的故事,歷史上是兩個版本。都非常有意思!

其一,見於《三國志·吳主傳》《吳歷》,建安十八年正月,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原文: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

其二,《三國志·吳主傳》《魏略》: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

由此可見,“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諸葛亮)


中行偃1


赤壁之戰前,曹操大軍壓境。為抵抗曹軍,劉備和孫權組成聯軍,兩方的軍事首領是諸葛亮和孔明。根據《三國演義》記載,周瑜一直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法設法要致其於死地。在兩軍交戰之際,以營中箭少為由,想讓諸葛亮在短期內造出十萬枝箭。否則軍法處事。孔明心如明鏡,不動聲色,藉助天時地利,向曹操“借”來十萬枝箭。如期完成了任務。聽到消息後,《三國演義》原文記載的是: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烽火戲諸侯5213


諸葛亮借箭已畢,命士兵搖船回到岸時,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邊等候搬箭。孔明教於船上取之,可得十餘萬枝,都搬入中軍帳交納。

魯肅入見周瑜,備說孔明取箭之事。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後人有詩讚曰: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頃,孔明入寨見周瑜。瑜下帳迎之,稱慕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詭譎小計,何足為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