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定期寿险的受益人怎么选择好?

乐怂趣闻


寿险的受益人分为指定和法定两种情况。

如果选择法定,那么被保险人的身故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按照法定遗产继承顺序继承。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遗产纠纷,而且以后可能还要征收遗产税。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选择法定。

如果选择指定受益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多人同时作为受益人,并且每一位的受益顺序和受益比例都可以指定。指定受益人后,被保险人的身故受益人会直接按照约定的顺序和比例分别给付给受益人。指定受益人建议选择对被保险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人,对于经济较弱的受益人,可以多分配比例。

还有,指定受益人并非指定后就不能变了。在未来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可以随时由被保险人修改受益人。注意,只有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经过被保险人同意后,才能够指定或者修改受益人。

还有些定期寿险,尤其是网络上买的寿险,在投保时无法指定受益人,默认就是法定。遇到这类产品,可以在投保后,再联系保险公司把法定受益人修改为指定受益人即可。


老萌有个存钱罐


定期寿险受益人

定期寿险,保障一个如5年、10年、20年的特定时间,或到被保者满65岁等某个年龄为止。若被保者在规定时期内身故,其保险受益人可获保险金。反之,不给付保险金,也不退还保费。

定期寿险指定受益人可免纠纷

小王婚后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额30万元的定期寿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之后发生事故不幸去世。发生事故后,小王的妻子觉得保险是用夫妻的共同财产买的,保险金应该规自己,可小王的父母觉得这是儿子的遗产,他们也有份。本来还处得不错的一家人最后只能对簿公堂。最终,因为保险受益人没有指定,法院判决保险金依据遗产的继承方式来处理,小王的妻子和父母各得三分之一。而小王当初配置保险的意愿是什么已经难以得知。

小李在3年前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额50万元的定期寿险,受益人一栏填其妻子的姓名。投保的一年后小李由于发生意外不幸身故,其妻子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公司赔付。可此时,小李的朋友小杜拿着借条出现了。原来小李之前瞒着妻子向朋友借了10万元用于投资,听说小李的保险有赔偿,朋友这才出险要求用保险金来赔偿这笔债务。不过最终,保险公司还是把保险金给付小李的妻子,因为保险合同有指定的受益人,是确定的,则保险金就不作为遗产来处理,不被继承,也不用于被保者生前债务的偿还。

定期寿险“法定”与“指定”受益人差别很大

为什么购买定期寿险一定要指定受益人,从上述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定期寿险“法定”与“指定”受益人差别很大。

一是指定受益人对投保的意愿可以明确体现。想要把保险金给谁就写谁的名字,这样事故之后别人就拿不了这笔钱,家人之间也不会有经济纠纷发生,投保者想要保障的对象也可获得一定的保障。

二是指定受益人后,保险金不会视为遗产来处置。这样保险金就不会被征收遗产税,也不会偿还被保者生前的债务,受益人可以获得全部保险金。

第三不指定受益人,实际获得的保险金会打折扣。保险金会作为被保者的遗产来继承处理,就算家人之间可以和平处分这笔保险金没有产生纠纷,遗产继承的相关公证书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法定受益人提供的,这样以来就会导致额外的公证费用等,最终可获得保险金就会没有那么多。

如今,很多经济收入能力高的人士会用人身保险来作为财富传承的手段,这样投保指定受益人的重要性那就更不能忽视了。不然自身生前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或家庭关系,可能会让您想要保护的人没有相应的保障

另外,若您指定的受益人是多人的,各受益人之间的受偿比例一定要确定,不然会视为平均分配来处置。

综上所述,定期寿险指定受益人可免纠纷,定期寿险“法定”与“指定”受益人差别很大。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林鹅实盘交易


按照你买这个保险的目的去指定身故受益人。


定期寿险的作用是保障一个人的收入能力,留爱不留债。


说的更直白些,就是被保险人走了保险公司赔的钱可以拿去还债或者完成该完而未完成的责任。


所以,定期寿险的额度要覆盖你的房贷、孩子教育、父母赡养、家庭的日常开销以及其它的债务。


人身故的时候,需要还房贷多少钱?由父母还由配偶还?孩子的教育需要多少钱?由父母管孩子?还是由配偶管孩子?


由谁来负责就指定谁为受益人,需多少钱那就是收益份额。


父母的赡养费用,当然是指定父母,打算为父母留多少钱,那就指定相应的份额。


比如购买200万保额的定期寿险,其中100万还房贷由配偶还,孩子的教育费用50万由妻子换,父母的赡养费50万,那就指定配偶75%的份额,父母25%的份额。


身故受益人可以指定一个也可以指定多个。可以像上边一样同一顺位指定,也可以不同顺位指定。


比如,如果担心父母、配偶先自己身故了,那么还可以指定第二顺位受益人,比如指定孩子为第二顺位收益人。第一顺位受益人在第一顺位受益,第一顺位都不在了,第二顺位继承人再继承。


身故受益人可以随时更改,要及时的根据家庭变故情况,家庭财务情况做调整。


说白了,指定受益人就是把适合(想要给)的额度的钱,合适(想要给)的人就可以。


侯会军


首先,保险公司的保单受益人分为两种类型:

1、法定继承。被保人如果指定法定继承,则按照遗产继承。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理赔实务中就会比较麻烦,我曾经处理过一个这样的案例,需要具有受益权的所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签署文件,只要有一人不同意,那么保单就无法正常理赔。

2、指定继承,可以指定被保人的父母 子女和配偶,注意哦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是不可以的。指定继承可以分为同顺位不同比例、或者不同顺位 各100%。例如张三给自己买了100万定期寿险,可以指定父亲和爱人同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继承比例之和为100%即可,例如父亲30%,爱人70%;也可以爱人第一顺位100%,第二顺位父亲100%,这个意思就是如果爱人在,就直接给全部给爱人,如果爱人不在了,父亲才有资格100%继承;

    根据我们处理理赔的经历讲,首先是建议选择指定继承,然后,设置多个继承人,这样将风险可以降至较低的水平


钻石星辰28


定寿受益人未指定和指定

如果未指定受益人,就会默认是“法定受益人”

一,法定受益人:

《保险法》第六十三条有指出:死亡保险中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同时也是法定受益人】,当没有指定受益人时,享有受益权。

所以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身故理赔金可作为“遗产”将由法定继承人领取。

法定继承人包括:

第一顺序:父母、子女、配偶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指定受益人:

在指定受益人时,可选择指定对象、指定对象数量、保险金受益比例以及受益顺序。

指定谁:一般是直系亲属,也不限于其他自然人、法人,比如朋友、情侣、债主等,但出于【道德风险】考虑,指定其他自然法人需要通过保险公司的详细调查才可以。

指定多少人:可一可多

受益比例:在指定多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受益比例,可平均,也可“随心情”,比如配偶50%,父亲25%,儿子25%。

受益顺序:在指定多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受益顺序,如果事故造成被保人和第一顺序受益人同时身故,可由第二顺序受益人提出理赔申请。

指定受益人是比较灵活的,甚至可以说是“任性的、随心的”。



保而易见


意思是您买保险,受益人写谁好?

万一发生风险,您最担心谁?最心疼谁?

假如,已婚,孩子小,写孩子,未成年,监护人是老公,靠谱就好。

假如老公不靠谱,写父母 并交代父母,万一你有什么三长两短,帮忙照看孩子

同时与同胞兄弟沟通好。

受益人,就是担心自己不能再照顾

生我的人或我生的人,而提前规划的责任,用保险的形式替代。

未婚,当然写父母啦,养你这样大,万一不测,让保险来照顾父母,否则不得安宁。

人,活一辈子,最怕“死不瞑目”

参考 “今日头条”曾仕强教授

{婚姻与家庭}


馨媛日志


定期寿险的受益人选择指定受益人,不要选择法定。

具体选择谁,其实就是那个最爱的人。

如果是刚刚未婚的年轻人,购买定期寿险,受益人选择父母,具体的购买额度,可以根据父母的年龄推算到平均寿命年龄来计算。

后来买房,结婚,有孩子后,如果有房贷,这时,就要根据家庭的年度消费支出、抚养子女的费用、负债情况以及赡养父母的费用(之前不是在未婚前购买过,为什么还要考虑,建议重新考量,要不要更换之前的定寿保险,需要分析家庭财务现状和整理保单后,给出具体的建议),此时的受益人,建议填写另一半,有爱有责任的家庭最好的和睦方式,一定要让另一半知道,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自己,受益人是Ta。

万一夫妻之间感情不和,受益人可以保全变更。


寻保相


定期寿险,是指一定期限内,被保人身故,身故受益人可以获得理赔金的一种保险类别。

定期寿险受益人,一般都是指被保人身故后的受益人,这笔理赔金是以因被保人身故而赔付的,因而受益人的选择和指定,最好是被保人最爱,最牵挂,故去了还一直担心的那几个人,一般都是家人,比如子女,父母,爱人等。

如果保单没有指定受益人和分配份额,那么被保人子女,父母和爱人,都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各人平等分配理赔金,这样很容易造成隐患:各人争夺理赔金,导致家庭不和甚至闹上法庭。

所以最好是被保人指定受益人,按照自己最爱或身后担忧程度,来定分配顺序和分配份额。

比如,担心父母年老无人赡养,就把父母写在第一位,份额多些;担心子女教育费用无着落,就把子女写第一位,份额多些;担心爱人的话,也是一样道理。

如果担心孩子没成年,写了孩子的话,可能会另理赔金旁落到爱人手里,爱人另组家庭,孩子遭罪,那么还是写父母为受益人好。

总之,定期寿险的受益人,最好按照被保人最爱最牵挂的顺序来安排。

另外,在保险期间,受益人是可以更改的,如果想法有变,可以随时行使变更权利,让受益人的指定更符合现实情况和被保人意愿。


颜姐理财


我们得首先来了解寿险,寿险是为被保人身故提供保障的保险,以被保人身故为给付条件,被保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赔付保额;

寿险所保障的身故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意外险所保障的意外身故,另一类是非意外身故;

非意外身故最主要的就是疾病身故,还有一个特例是自杀,即使是自杀,只要保单生效超过2年,也是在寿险保障范围内的;

怎么自杀也能保障?这样岂不是很多有自杀倾向的人会先买寿险再自杀,然后为家人获取利益?

这在实际理赔中并不常见,一种说法是,真想自杀的人是等不过2年的,如果等到了2年,多半是下不了决心自杀的;

其实,真的想自杀骗保的话,买意外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是保险理赔中更常见的;

寿险根据保障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通常保障20年、30年、至60岁/70岁;终身寿险自然是保障至终身的;

寿险的保险责任与重疾险比较,要简单很多,当我们买寿险的时候,也只需要弄明白三个问题:

谁需要寿险的保障?

买定期寿险还是终身寿险?

定期寿险要保障到什么时候?

下面来详细说。

03

谁需要寿险的保障?

先说结论,只有中年人才有寿险保障的需求,小孩及老年人都是不需要寿险保障的。

要想明白这个结论,我们先得弄明白另一个问题:寿险有什么作用?

我说寿险是为被保人身故提供保障的保险,寿险的保障对象是被保人,但最终的受益者却不是被保人本人;

因为寿险以被保人身故为赔付条件,身故保险金被保人显然是花不到1分的,都留给了其家人;

这一点与重疾险、医疗险是不同的,重疾险、医疗险的保险金都主要是给被保人本人花的,购买重疾险、医疗险最直接的受益人是被保人本人;

所以说,寿险是为家人买的,目的是为了在被保人身故后给家人留下一笔钱,代替被保人为家人后续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也就是说,寿险是对被保人家庭作用的一种替代,替代的是被保人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作用;

所以说,只有被保人是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时候,才需要寿险来备份被保人的作用,被保人才需要寿险保障;

如果被保人不是家庭经济来源,被保人身故后,不会对家庭经济收入造成影响,自然不需要寿险保障。


一支烟Johnny


首先了解下几个关键词:

  1. 寿险 指以人的寿命为标的的险种,通常以身故为给付标准,至于怎样才能给付,在于具体的险种和条款;

  2. 寿险按照保障期限来分,有两种分别是定期和终身,定期寿险,指的是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如果发生约定的风险,即可进行赔付,否则不予赔付;

  3. 受益人,指的是当约定风险发生后,理赔金赔付给谁的问题,分两种:生存受益人和身故受益人,生存受益人通常是在两全分红型以及年金型产品里边才会出现的,而且只能是被保人,身故受益人不能和被保人为同一个人,当然是通过投保人约定或者申请变更的,假如被保人为成年人是需要经过通过才能变更的,

  4. 受益人的选择,通常有两种 法定和指定,法定的话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手续,但在约定风险发生时理赔流程会很繁琐,指定的话就显得简单多了,提供证件、银行卡、关系证明即可;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受益人是需要给当风险发生时,理赔金给最想给的那位,或者几位。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祝福平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