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類Office”應用的風口實踐

文 | 特約觀察員 吳冰

帶著觀點看商業。

36氪現發起“特約觀察員入駐”計劃,邀請各賽道的創業者、大公司業務線帶頭人等一線的商業領軍者們,在這裡分享你的創業體悟、乾貨、方法論,你的行業洞察、趨勢判斷,期待能聽到來自最前沿的你的聲音。

歡迎與我們聯繫,微信:cuiyandong66;郵箱:[email protected]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編者按:以下為2月20日「36氪Pro沙龍」直播語音內容整理,有刪節。

疫情期間,很多在線辦公和遠程辦公的工具和軟件,都是備受關注的。這次我們也分享一些疫情期間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 中美SaaS市場對比

從數據來看,在美國,2017年全球雲市場在SaaS這個領域已經達到了586億美元,但在中國,2018年也才到243億人民幣,中國只佔美國市場的大概1/15。每年中國SaaS市場的整體市場規模收入增長率大概在30%左右。另外在付費意願和付費規模上看,中國SaaS和企業服務市場一直都是落後於歐美的,比如在美國,平均每家企業客戶在SaaS上面的花費每年是34萬美金,而中國每年基本投入平均在11萬人民幣,這也差不多是美國的1/20。

中國企業平均每個賬號的單價大概是每年147元人民幣,但美國基本上平均每個賬號單價就可以達到255美元一年。這個賬號單價是指每一個員工所能夠付出的錢。

從各個方面來看,無論是SaaS工具的應用,還是在線辦公的重視程度和企業管理,中國和美國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差不多有10倍到20倍。另外投資方面的差距也比較大,比如在整個VC融資的比例裡面,美國SaaS市場、ToB企業服務市場佔比大概70%,但在中國只有11%。

這次疫情是很多人沒有意想到的。在開工前夕,很多企業被迫開始去關注遠程辦公、語音視頻會議、在線辦公,還有在線文檔等工具。

這也是很多企業的一次機會,重新去看待不同的辦公習慣和管理方式。從蘋果AppStore可以看到,大家對在線辦公工具,特別是語音視頻會議的關注度大漲。石墨文檔App下載量也有幾倍的上漲,在AppStore上的排名也有上漲。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很多企業開始關注遠程辦公。

02 疫情期間,石墨文檔做了什麼?

我們是一家在武漢成立的公司,多半員工都身在武漢,在北京也有很多員工,上海也有。但總體來講,因為家人和很多員工都在武漢,我們對整個疫情非常關注。我記得1月20號晚上,關於疫情的消息就非常多。在21號22號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很多公益組織在用石墨文檔:比如收集床位信息,公開醫院救助的信息等等。

我們後來又瞭解到,成都和重慶地區的警察需要收集居民的信息,或者做健康信息的登記報備,當時有朋友推薦使用石墨文檔,他們用起來覺得非常方便。基於這些情況,我們開始考慮是不是能開發出適用於疫情的功能,加上我們跟這些組織都有聯繫,所以就想幫助大家去整合開發一些對疫情有幫助的功能和模板。

於是我們在疫情期間推出了14個疫情模板。大概是21號,大年三十左右,團隊動員起來,開會研討。我們很多員工都是每天工作10~13個小時,很多事情忙不完,都很辛苦。結果我們比較快速,在一兩天內就發佈了疫情的模板。這些功能結合了此前很多公益組織的用法和經驗。比如學校或公司每日信息的報備提交,或者是外地返鄉人員的登記表,又或者是醫院物資信息的蒐集表等等。

我們所知道的是,團隊在聯繫和支持的20+個公益組織因此而受益,至於最後我們發佈的疫情模板和用法,究竟幫到了多少人,我們並不知道。只能說,盡力做我們當時能夠做的事情。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疫情爆發的時候是春節,有些人沒來得及回家。對於這些員工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和家人分隔兩地——家裡人或者爸媽在武漢,但自己在外地。

我們在這個期間心理壓力挺大。1月初在武漢舉辦了一次公司年會,當時政府還沒有明確說明危險性。之後我們一直非常緊張,一直在關注所有員工的健康。目前來說還比較幸運,公司裡沒有人感染。即便有個別員工的家人有感染,我們也是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對於一個深陷在武漢疫情中的公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一次疫情對於公司和家庭的影響。我們很幸運,可形勢還是非常緊迫。

發佈了疫情模板之後,我們也考慮到,很多企業要開始遠程辦公了。我們是否能夠為遠程辦公,提供一種更為安全的工作模式。

接著我們快速地要求產品、研發、市場、銷售各個組去籌備,在短時間內推出遠程辦公的版本。我們提供了8大模板,能適應各種各樣不同的使用場景,就算回到辦公室,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在線協同的工具。

還有遠程教學的管理,我們推出了11大模板,如學生假期去向統計表、課程表、返校情況、成績單、老師排課表等等。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36氪的直播間,可能更多的是產研部門的朋友。我們也開發了產研部門專用的8大模板,供互聯網產品和研發部門的朋友們取用。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03 疫情期間,石墨文檔遠程辦公實踐

從2月3號開始,石墨文檔基本上都在遠程辦公。因為石墨一直是多地辦公室運行的情況。

如果開發一個功能,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功能,都可能是三地不同部門一起開會:產品經理在北京,研發在武漢,測試在上海。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遠程協作中,我們經常用到語音視頻會議和文檔協作功能。對於我們來說,遠程辦公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只是現在疫情所迫,全部員工都得轉移到線上了。

我有個朋友,他先後在硅谷、上海、北京的Google任職。谷歌在多地的協同辦公是很常見的,他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如果離開谷歌的話,最離不開的就是GoogleDocs。GoogleDocs這種在線文檔工具加上語音視頻工具,一起協同,才能很好地推進工作。

我們協同時,語音視頻會比較多。人少的時候,微信比較方便,但偶爾有bug,QQ的語音通話,相對來講更穩定一些。釘釘的語音視頻會議越做越好。但總體比較下來,如果考慮穩定性和多人的情況下,最好用的還是Zoom。文檔協同工具上,很多人非常喜歡用GoogleDocs。但客觀來說在國內,不管是文檔還是表格,最穩定、功能最強大,還是石墨文檔。遠程辦公最重要的是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有早會和晚會。一個組,七八個人或者十個人以上,早上分別說一說今天將要做什麼,並寫在在線文檔上,晚會再check一下。這樣很少有人偷懶,不管是對團隊的士氣,還是項目推動進度都有不錯的效果。

超级观点 | 身陷疫情中心,一款“类Office”应用的风口实践

另外,這樣的會議我們會讓HR負責。團隊如果人多,情況比較複雜,HR去幫助督促更新,並且check進度,會讓以組為單位的日報和週報都能更加完整。另外,我們會定OKR,每個組每個部門都會有「月」目標,「月」的目標再反推每週要完成的任務。每週的週會/週報裡會check他本週的進度。這樣從每週到每月,每個部門都可以在一個正確的節奏上,在遠程辦公的情況下,整個公司或整個團隊都能實現很好的管理。

至於公司最高管理層,每天早上有三個站會,保證最上層的leader協調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最後,對於我們來說,對於前線最大的支持,對於中國最大支持,就是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

氪友問答

以下為直播中,36氪用戶的提問與吳冰的回答。

@OVO:石墨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吳冰:我們做的事情很簡單,長遠上來講是想替代office,做一個雲端的office。當然現在不能說100%替代,只能說目前我們做的最好的是表格,文檔和幻燈片我們都在往前追趕。表格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希望能做到接近office絕大多數的功能,這個是我們一個長遠的目標。

@吳偉峰:請問石墨是如何拉新的呢?

@吳冰:口口相傳,協同的時候拉新用戶進來。這是最大的拉新。但,我們也開始做一點點投放。詳細來說,文檔類產品和一般ToC或者ToB類產品不同,每一個用戶可能既有作為一個職場人士寫會議紀要、項目進度表的需求,也可能在平時的生活中記錄購物清單或者旅行遊記。但是隻要有協作的場景,比如文檔需要上司修訂或者同事閱讀的時候,通過添加協作人這一動作,對方接受邀請註冊,實際上就完成了一次拉新。即通過產品層面的協作完成了一個新用戶的註冊行為。

在一個新用戶完成註冊之後,通過郵件和PC端提醒用戶,石墨文檔可以怎麼用。向用戶提供他在實際操作中最容易上手的模板,以及客服支持。幫助用戶逐漸掌握使用技能,開始習慣使用石墨文檔。當這個用戶是團隊的決策者,或者公司需要使用雲端Office進行統一協作在公司範圍內調研時,石墨文檔就是這家企業的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我們經常發現有個比較大的客戶採購了石墨文檔,但是在之前在公司內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團隊都在使用石墨文檔,群眾基礎特別好。

這大概就是我們拉新、留存、變現的一點心得。

@Elerocketven:那您認為協同辦公類的SaaS應用和Zoom這類通用音視頻通信的SaaS市場規

模是怎樣?協同類是不是比音視頻類的市場規模要小很多?

@吳冰:我們不是協同類。我們是“類office”+“協同”。office類需求是很大的。中國至少有2億人使用office。

可以添加小小氪微信:xs36kr,獲取本場直播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