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李世民逼宮成功之後,李淵確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逍遙自在地只顧生孩子嗎?

生活漫談君


玄武門事變可以說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汙點,殘害手足、逼父禪位,是為不忠不孝、不恭不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流血政變後,走上皇位的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開創了影響深遠的大唐盛世,唐太宗也成為了與秦皇漢武並列的有為之君,名揚千古。或許是李世民的光芒太過耀眼,掩蓋了父親李淵的光輝,更讓人忽視了退休後的李淵生活得如何。

李淵也是將門虎子,胸懷韜略

李淵此人出身不俗,先祖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西涼國的開國皇帝李暠,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期官至太尉,被稱為西魏八柱國之一。李淵的父親李昞是北周時期的御史大夫、柱國大將軍,還承襲了先祖唐國公的封號。李淵七歲時,其父早逝,他就接替了唐國公的封號,這也是李淵稱帝后,立國號為“唐”的重要原因。

而且隋文帝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乃是李淵的姨母,憑藉著這層關係,再加上李淵也的確是很有能力,因此隋文帝與文獻皇后對他很是器重,並委以重任。李淵年紀輕輕,就已經歷任譙州、歧州刺史,不僅如此,還在軍中有所建樹。

隋文帝駕崩之後,隋煬帝楊廣繼位,隋朝也就開始走向了窮途末路。其實在隋煬帝在位時的前期,隋朝的實力還算是強盛,但是後來隋煬帝遷都洛陽,又下令修築大運河,一系列的舉措讓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不能否認,他的舉措在一定時期是有利於民生的,但是在當時,的確是為百姓帶來了較大的負擔。於此同時,貪官汙吏盛行,也對百姓造成了壓迫,於是反抗就是無可避免的。

隋朝後期諸雄並起,李淵也是其中之一,他起兵於晉陽,帶領士兵一路南下,一鼓作氣攻入長安城,但是他卻並沒有急於稱帝,而是先選擇擁立楊氏子孫為帝,自封為唐王。待到時機成熟之後,他才順理成章的坐上皇位,建立了大唐王朝。

玄武門之變,李氏父子命運的轉折點

李淵有三個兒子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分別是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在唐朝未建立之前,李家幾位兄弟之間還算是融洽,共同致力於反抗隋朝。但是唐朝建立之後,這幾人就開始了明爭暗鬥。

李建成身負太子之名,常在朝中處理政事,不如南征北戰的李世民威望高。在李世民大敗竇建德之後,統一了全國,聲望更是達到了頂峰。這也讓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很大的威脅,於是李建成便聯合齊王李元吉一同打壓李世民。不僅如此,李建成還與李淵後宮中的的妃嬪交好,因而這些妃嬪們就在李淵耳邊吹枕邊風,稱讚太子詆譭李世民,長此以往,李淵對李世民就不再喜愛了。

李元吉勸說太子李建成儘早動手除去李世民這個心腹大患,並且想要刺殺李世民,但是李建成猶猶豫豫,最終阻止了這一次刺殺行動。但是對於李世民,太子心中也是頗為忌憚,於是便私下募集了兩千多士兵,悄悄安置在太子的東宮附近。正巧趕上唐高祖李淵要前往自己的行宮仁智宮去避暑,讓李世民與李元吉隨駕,太子李建成留守京都。

李建成認為時機已到,便想要趁此良機殺了李世民。於是下令讓私下招募的士兵做好準備,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太子手下的兩個將領卻在高祖李淵面前告發了李建成。高祖大怒,狠狠懲罰了太子。這也使太子更加怨恨李世民,兄弟二人達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李世民密報高祖李淵,說太子李建成與與李元吉與後宮妃嬪私通,禍亂後宮。高祖很是震驚,派人秘密審查。李建成與李元吉得知了消息,知道這是大罪,便想要先進宮打探消息。

六月初四,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卻不知李世民早已在玄武門附近設下了埋伏。太子二人入宮之後察覺情況有異,想要出宮。但卻受到了李世民的阻攔,李元吉拿箭想要射死李世民,但沒有射中,卻被李世民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一看形勢不妙,就想進去跑入殿內去求父皇李淵庇護。尉遲恭幾步追上,一箭射死了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這場政變之後,識時務的李淵將李世民立為了太子,兩個月之後,主動禪位給了李世民,自己成為了太上皇。

李淵成為太上皇后,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嗎?

李淵退位之後,是真的不再管朝政之事,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質上,李淵是真遠離了朝堂。這與李淵晚年時痛失二子也不無關係,白髮人送黑髮人,一送還送走了兩個,兇手還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淵心中必定也是非常難過,以至於心灰意冷。再者,他也明白當時的形勢,李世民羽翼已成,也是自己唯一的繼承人,就算對這個兒子心懷芥蒂,李唐江山也只能託付給他了,與其糾結不如放手。

李世民也曾邀請李淵外出避暑,但是卻被李淵拒絕了,這似乎也是因為玄武門之變給父子二人留下的嫌隙。但是李世民還是很尊敬自己的父親的,因為高祖李淵不願離宮避暑,於是便想要在皇宮的附近建造一座大明宮為高祖避暑之用。但可惜的是,還沒等到大明宮修建完成,李淵便因病去世了。

有人說李淵在禪位後,隱居宮中逍遙自在的生孩子,應該是種謠傳,畢竟李淵禪位後已經快要六十歲了,身體也不好,雖然的確有一個孩子出生。但是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只顧生孩子,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的確是有點說不過去,這種說法確實是不太靠譜。

其實李淵再成為太上皇之後,日子也並不無聊,還可以出席各種典禮晚會,在李世民繼位後舉辦了一場招待外賓的盛大宴會,李淵作為太上皇也參加了這場宴會。宴會中,李世民對父親李淵及其尊敬,親自捧著酒杯,對李淵說,現在四海昇平、天下一家都是您的功勞啊!這也讓李淵十分高興了。

雖然李淵作為太上皇肯定不如皇上權力大,但是勝在無事一身輕,活得自在,也算是安享晚年了!


史論縱橫


唐高祖李淵心裡那個苦啊,皇帝當的好好的,忽然有一天,皇宮喊殺聲大作,不一會全副武裝的尉遲敬德進來告訴他:陛下,你兩個兒子造反死了,現在咋辦? “咋辦?當然交給我另一個兒子李世民啊,我早就想把皇位交給他了。”李淵想都不想就說。 這一天,是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後又派兵把侄子們全滅了,要不是李淵機靈,大唐第二天就得換主人。 李世民沒有親自去找李淵,自然是不想揹負弒父弒君的罵名,所幸李淵也沒活夠,父子兩個最終見面,抱頭痛哭,然後李淵就準備退休了,從看到尉遲敬德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這個王朝不再屬於他,他得騰地方了。 政變三天後,李世民成為太子,掌握了所有軍政大權,成為大唐實際掌權人。八天後,屈突通鎮守東都洛陽,關東穩住了。 十二天後,李淵表達了退位的想法,李世民推辭,哪能那麼快啊,朝廷還沒換血完畢呢。 一個月後,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等封將軍,高士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任宰相,天策府的人已經完成取代朝廷。



花椒遊戲li


唐高祖李淵60歲的時候,發生了玄武門之變,因此退位為太上皇,遠離了大唐的權力機關。

雖然失去了權力,淪為了太上皇,但是唐高祖李淵的晚年生活是非常的瀟灑的。

其中最令人稱奇的則是60歲以後,唐高祖太上皇李淵,竟然還給李世民生了好幾個弟弟妹妹,戰鬥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除了生孩子,太上皇李淵晚年時期還有什麼事情要幹呢?

雖然在日常用度等方面,李世民並沒有虧待自己的父親,但是在出行、特別是自由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或者說李淵已經心灰意冷,不想外出了。

但是,實際上在李淵淪為太上皇以後,依然能夠接觸外面的大臣。

唐朝時期最盛大的宮廷宴會,應該就是李世民成為天可汗以後,招待外賓的盛宴。已經淪為太上皇的李淵,在成為太上皇以後,還堅持了九年,所以有幸見識到了這一輝煌時刻。

在這次規模空前,歷史影響力極大的盛宴上,李淵也非常高興的來湊熱鬧,並且在宴會上命令突厥可汗跳舞,命令南越酋長唱歌,真正的達到了人生巔峰。

當然,李世民、李淵父子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好戲。

唐太宗李世民不無得意地向李淵展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得意非常,太上皇李淵也非常難得的向李世民服軟,並且稱讚他的豐功偉績。

親口說出了“胡、越一家,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

所以太上皇李淵的自由也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並沒有達到“監禁”的程度,算是各位太上皇裡面非常成功的。


歷史公元


李淵,他可以說是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中最為倒黴的一個。在位僅僅8年,就被自己的兒子李世民給奪走了皇位,且不但皇位被奪,自己的二個兒子也被殺,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同時與其他大一統的開國皇帝相比,李淵也是讓人最為陌生的,誰叫他的兒子李世民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了,讓太多的人都只知道唐朝的基業是李世民打下的,而不知李淵這位唐朝基業的真正開創者,可以說李淵就是一個空頂著“開國皇帝”名頭的開國皇帝。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淵的三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常年積累下來的矛盾在這一天徹底的爆發,這就是“玄武門之變”。這一天李世民在長安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事後,李世民將李建成、李元吉諸子悉數誅殺,並將他們從李姓宗籍中除名,而高祖李淵則是讓出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

三日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李淵下詔:“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次年八月九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次年太宗改元“貞觀”。



李淵在退居為太上皇后,作為兒子的唐太宗也並未過多的為難於他,畢竟李淵都把權力全部交給自己了,甘願退居幕後,他也沒必要再去為難自己的父親。因此李淵雖失去帝位,但日子過得不算太差,前幾年他就一直居住在大唐皇宮中的正宮“太極宮”中。當然“太極宮”畢竟是皇帝的正宮,李淵久佔著這個帝王之所也不是個事,而這點李淵也知道,所以沒過幾年他就主動跟李世民提出要搬出太極宮。



李世民見李淵如此識趣,也是開心不已。畢竟他早已對李淵久佔太極宮十分不滿,在《唐高祖的晚年歲月》一書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李世民以極其嚴厲的方式罷免了李淵的心腹,昔日的宰相裴寂,怒斥其是造成武德期間“政刑紕繆”的罪魁,實則是“指桑罵槐”,暗指李淵,畢竟在武德後期,李世民政治劣勢明顯,所以藉此以抒心中不快”。而當時的李淵就是在得知此事後,就迅速的跟李世民提出遷宮之事。貞觀三年(629年)四月,李淵從太極宮遷出,搬到了“大安宮”,大安宮本是李世民未當皇帝之前所居住的“弘義宮”,這個宮殿是一個比東宮、太極宮都要小上很多的地方。



其實隨著李淵從太極宮遷往大安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宣告著李淵的徹底失勢,此時李淵已無任何的權力可言,李世民雖不殺他,但也不會再放他出宮,李淵被李世民層層監視著,是什麼都不能做,只能是在大安宮混吃等死。此後,李淵和李世民雖一起在大安宮舉辦過數場宴席,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他們父子二人的其樂融融,但這也只是表演,也非事實。

“昔漢高祖亦從太上皇置酒此宮,妄自矜大,臣所不取也”,這就是李世民對於李淵的真實態度,是不屑,是嘲諷,是不尊敬。可以說李世民對於李淵的態度就是二個字“冷漠”,只要李淵不跳出來鬧事,他就什麼也不管,該有的東西李淵不會缺,女人、食物李世民都不會缺他的,但也僅僅只是如此,最重要的自由,李世民就從來沒給過李淵的,李淵不能出宮,不能與朝臣見面,甚至連跟兒子見面都要受限制,究其原因就在於李世民他在害怕,害怕李淵會跳出來做些事情。



當然李淵他也很聰明,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勢,知道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所以他選擇放棄,選擇接受,他知道自己只要什麼都不做,李世民就不會為難他,他就能安享晚年。因此,在大安宮期間,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什麼人也不見,什麼事也不管,就安於享樂,吃好,睡好,喝好,玩好,李淵晚年的生活就是如此。

那麼想想看,一個帝王被“圈禁”在宮中,他還能幹什麼呢?當時就是造娃。自十七子李元裕開始,到二十二子李元嬰,李淵退位期間一共生了5個兒子,而女兒也無記載,所以到底幾個不清楚,但最少也有一兩個。



只得說李淵還算是幸運的,歷代被逼退位的皇帝最後都沒啥好下場,而李淵雖然也是如此,但好在命還在,還能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單憑這點我想足以。


澳古說歷史


李淵內心雖強大,但不至於悠閒自在,畢竟兩天之內死了兩個兒子,十個孫子,更別說無數為權力喪命的冤魂,整個大唐都瀰漫著嘔人的血腥味兒 。這種滅絕人倫的痛苦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又活了九年,但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他在這九年中究竟生了幾個孩子,推測最多不超過五個,幼子就是建造滕王閣的李元嬰。因此可以看出,李淵並沒有那麼逍遙自在,否則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人,又那麼的專注投入,怎麼可能就這點兒產量。

多數人認為李淵是一個沒心沒肺、且很窩囊的皇帝,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李淵的一生看似水波不興,實則波瀾壯闊。

少年的李淵就是翻版的松贊干布。松贊干布智戰諸國王子,成功抱得大唐公主歸,李淵雀屏中選,摘得竇氏芳心;中年的李淵胸懷大志,深藏不露,在隋末群雄並起的亂世脫穎而出,並最終奪取天下,頗有捨我其誰、傲視群雄的豪邁;晚年的李淵睿智自信,顧全大局,玄武門之變後主動讓位李世民,給兒子一片施展拳腳的空間。



古代是封建集權制的社會,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同時也意味他擁有支配一切的權利,生殺予奪、暢快淋漓。因此,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將皇位拱手讓人,這也決定了皇權背後始終是一場血腥殘酷爭奪的現實。而皇帝一但失去皇權,雖與尋常百姓無異,但還處處受人監視,如同身陷囹圄,從天上猛然跌落凡間。所以任何一個太上皇非但不會過的瀟灑自在,而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而李淵所面臨的不僅是大權旁落後的孤寂與失落,而且還有兒子自相殘殺,十個幼孫又被誅盡的慘痛折磨與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回憶。所以,李淵是一個傷痛累累的太上皇,他心口上的創傷一輩子都無法癒合,又怎麼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逍遙自在地生孩子呢!

失去權力,不等於也失去了痛苦。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據史料統計,李淵一生一共生了22個兒子,在成為皇帝之前生了十個左右,成為皇帝之後繼續又生了幾個,剩下的就是晚年退休成為太上皇那段時間生的,其中最小的一個是李元嬰,十分調皮淘氣,給李世民帶來很多麻煩。

儘管李淵晚年又生了這麼多孩子,可是他真的就兩耳不聞窗外事,逍遙自在只顧生孩子麼?我看並非這樣,不信我給你分析一下。


一、玄武門之變逼宮

提到李淵的晚年,必然要提到玄武門之變,因為這個變化,才讓李淵早早的成為太上皇,並且一做就是九年。

當時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淵確實沒有想到一切會發生那麼突然,明明頭天晚上自己還跟李世民溝通交流,叫他們哥三個第二天到玄武門對質李世民所說的李建成與李元吉跟李淵後宮妃子有染。

結果第二天李淵等來的不是哥三個,而是尉遲恭帶領人馬去到玄武門,當時李淵莫名其妙的問尉遲恭“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資治通鑑》)”,尉遲恭告訴李淵是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造反,李世民正在平定叛亂。

除此之外,尉遲恭還要求李淵交出兵權給李世民,讓李世民好平定叛亂。突然之間事情就發展成這個樣子,李淵也是有經驗的人,他明白已經不是什麼簡單意義上的造反了,此刻自己不交出兵權可能小命不保,於是李淵下令將所有兵權交給李世民處置,這才讓玄武門之變正式平定下來。

李世民去到李淵身邊,並且“跪而吮其上乳”,李淵問李世民李建成與李元吉呢,結果李世民說被他就地解決了,想必當時李淵心如刀割,自己一下子就失去兩個兒子,但是他轉念一想就明白事情發生的嚴重性,此刻還是自保要緊。

李世民成為太子,可是依舊沒有就此停手,他不聽李淵的勸說,將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共計10個兒子全部處死,以絕後患,李淵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孫子命喪黃泉,卻無能為力。

最終,李淵明白大勢所趨,一個月後就把皇位交給李世民,自己成功成為太上皇。


二、李淵的晚年

成為太上皇的李淵,其實日子過得也沒有那麼瀟灑,就連住的地方,也要看李世民的眼色行事,最終李淵搬到李世民之前住的秦王府去住,還藉口說那裡風景好,李世民倒是痛快,很快就答應李淵去那裡住。

那裡環境其實一般,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更是熱的不行,李世民到了夏天就去避暑,大臣一再勸他帶上李淵,李世民始終也不願意。因為李世民不希望李淵與當時的直接有權利的大臣接觸,防止李淵又對自己不利。

當然,除了權臣之外,那些退休的大臣,李世民並沒有阻礙李淵去接觸,所以晚年李淵除了寵幸妃子生孩子之外,還會偶爾與一些退休大臣談天論地,打發一下時間。

要說兩耳不聞窗外事,那也是可以算的,畢竟到了他那個年齡,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折騰,自己還是識趣一些,好好做太上皇是最安全的,後來看著自己兒子李世民取得的驕人成績,其實李淵還是十分滿意。

至於說逍遙自在,估計就談不上了,一個人晚年喪子還有孫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根本不可能開心與逍遙得起來,即使他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去矇蔽李世民,可是內心肯定還是十分孤獨悲傷的,也許也曾有無數個夜晚,李淵想起往事突然紅了眼眶,但是那些歷史,我們無法親眼目睹。


結語

在天下大事面前,識時務者為俊傑,李淵還是明白這些道理的,李淵能夠在晚年繼續安然無恙的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帝王家裡,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了,他還敢奢求什麼呢?



嗔痴歷史觀


無奈的李淵。

說到李淵,不得不提隋朝。隋朝之前,是南北朝並立的混亂時期,隋朝的統一,結束了中國近300年的社會動盪,這可惜,隋朝僅僅延續了38年便壽終就寢,終結者正是李淵。

1、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歷史事件之一,也是李世民一生抹不去的黑點。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淵父子本來是要聚到一起對質的,無奈秦王李世民早就買通了守衛玄武門的守兵,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果斷的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後又派兵把侄子們全滅了,這一切,都遠遠超出了李淵的預料,李世民也是個聰明人,他沒有親自去面見他老爹,李淵也明白李世民是不想揹負弒父弒君的罵名,不管怎麼說,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大唐只有一個李世民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了,李淵也知道他現在已不能阻止李世民稱帝了,為了活命,李淵最終和李世民抱頭痛哭,從表面上原諒了李世民,李淵也是個聰明人,在政變三天後,就把李世民封為太子,掌握了所有軍政大權,成為大唐的新主人,幾個月後,李淵正是退休,李世民稱帝。



2、退休生活。

李淵正式退休時,他正好60歲,好在李世民也沒有過分難為他,還是讓他繼續在皇宮居住,一切待遇不變,包括數量龐大的妃子,或許李世民也明白,作為皇帝的李淵一下子退下來不再過問政事,總要給他找個事打發時間,所以,李淵退下來後,除了不能決策國事,倒也生活的滋潤,在他退休後,他還生下了一個兒子李元嬰,或許我們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說到他的貢獻,我們就會非常熟悉。江西滕王閣就是李淵的這個兒子修建的,他就是當時的滕王。或許,沒有李淵的退休生活,或許歷史上就不會有著名的滕王閣,更不會有聞名於世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到了後來,李世民逐漸鞏固了統治,李淵對唐朝的影響逐漸消退,李世民對他的戒備也逐漸消除,甚至李世民還逐漸地讓李淵參與一些外事活動,直到李淵病逝。應該說,李淵也算是善終了。


智者說歷史


史載,唐統一全國後,高祖李淵逐漸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思想。他越來越沉溺於優裕的宮廷生活。特別到了武德後期,他愈發不關心政事,多內寵,後宮嬪妃成群。

《舊唐書》記載,武德二年(619年),李淵聽信裴寂讒言,居然將開國功臣、宰相劉文靜錯殺。劉文靜是晉陽起兵首謀,在建立唐帝國的過程中,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屢建功勳。李淵稱帝后,大封有功之臣,劉文靜對自己位居裴寂之下,甚為不滿,憤憤不平,遂不可避免的與裴寂發生矛盾。

某日,劉文靜醉酒口出怨言,裴寂知道後乘機誣陷,說劉文靜意欲謀反,李淵也不細究,竟聽信裴寂一面之詞,誅殺劉文靜。

本來謀勇兼具、廣樹恩德、寬以待人的唐高祖李淵,登基稱帝后竟倦於政事,賞罰不明,勢必加深李唐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與權爭。

高祖不僅懶理朝政,而且特別是對於武德後期激烈的皇位之爭問題沒有處理好。他本想使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嫡子,均為竇皇后所生 )各謀其位,相安無事,結果卻事與願違,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為了爭奪皇位兄弟鬩牆、同室操戈、明爭暗鬥,基本上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史載,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寇邊,太子李建成向李淵舉薦齊王元吉統兵為帥,抵禦突厥,目的是想借此機會把秦王麾下的精銳與驍將都兼併過來,然後尋機除掉秦王。

這一密謀被李世民獲悉。在危急關頭,果敢的李世民先發制人,密告太子、齊王穢亂後宮,李淵決定次日詰問二子。

次日,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伏千餘精兵。當建成、元吉入宮經過玄武門時,伏兵盡起,太子和齊王均被殺死。

李世民心腹尉遲恭(敬德)全副武裝入宮報告李淵。此時,李淵正和親信大臣蕭禹、裴寂在南海池中劃舟取樂,突見尉遲敬德披甲仗劍、殺氣騰騰地立在岸邊,驚駭異常。尉遲敬德大聲說,太子、齊王造反,秦王已經將其誅滅,特派我來護駕,李淵聞言大吃一驚,魂飛魄散。

蕭禹等人趕忙勸李淵把朝政大事都託付給秦王,尉遲敬德也敦促李淵儘快下詔,令諸軍皆受秦王節制,以便鎮壓或制止太子東宮與齊王府軍隊有可能發生的騷亂。

李淵無奈,看尉遲敬德血染衣甲、一副殺紅眼的兇樣,不由得膽顫心驚,遂被迫寫下“手敕”,下令諸軍皆歸秦王轄制,並於武德九年六月一日下詔立李世民為太子。

至此,全國局勢基本被李世民控制,李淵見李世民將自己的十幾個孫兒(建成、元吉子)誅戮殆盡,驚恐異常,無奈地表示自己願早些退位。

八月,李世民正式稱帝,是為唐太宗。李淵為太上皇,徙居太安宮。

李淵退位做太上皇后,自知軍政大權悉數被李世民掌握,自己心灰意冷,也就不再幹預、過問政事了。

李世民表面上對“主動”遜位的太上皇李淵隆禮相敬,對老皇帝的享樂需求予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並在長安城東北面大興土木,耗費重金修築大明宮,作為太上皇頤養天年的居所。

李淵戎馬一生,什麼風浪沒經過 ?他很明白李世民的用意,所以很知趣的徹底退休,滿足於過太上皇的閒適生活。李淵的這種做法,有利於減少宮廷矛盾,避免玄武門事變重演,況且他被李世民的霹靂手段嚇怕了,於是採取韜晦自保術,知趣而退,客觀上也為李世民盡情施展雄才大略提供了必要條件,創造了沒有掣肘的良好環境。

史載,李淵在當太上皇期間,老當益壯,再振雄風, 竟然又生了兩個兒子:密王李元曉,滕王李元嬰。唐太宗曾弒兄屠弟 ,如今又喜提兩弟。

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歿,享年71歲。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廟號“高祖”。

史籍對唐高祖李淵評價頗高,說他“胸懷寬博,宅心仁厚,待人誠懇,以心治人,是少見的帝王之才”。加上他處變不驚,運籌帷幄,智略超群,能決勝千里,常不戰而屈人之兵。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李淵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瑕不掩瑜。唐太祖李淵仍算得上一代雄主。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不是,但也差不多。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

政變當天,滿身鮮血的尉遲恭率軍士接管皇宮防務,並對李淵說明了情況——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的情況。

李淵聽了陳述,遂即問群臣怎麼辦,群臣們都很聰明,趕緊說事情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辦呢?趕緊把國務委託給李世民吧。

交權,李淵當然是不想交的了。

可是不交權,滿身鮮血的尉遲恭會幹出什麼事,李淵也說不好。

所以李淵也就只能認了,默認了李世民殺兄弟的事情。然後李淵在尉遲恭的要求下,寫了一份手敕。

有了這份手敕,李淵就沒法翻案了。

然後,就是李世民出來哭,父子和好。

當然了,這只是表面上的和好,其實李淵對李世民是恨之入骨。



三天後,李世民被冊封為太子,李淵同時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八天後,李世民心腹屈突通鎮守洛陽,自此關東不會再有異變。

十二天後,李淵以退為進,第一次表達了自己退位的想法。

李世民表示不能接受,表面上他是怕別人說閒話,其實他是準備工作沒做好。

一個月後,秦瓊、程知節、尉遲恭封將軍。

又三天後,高士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分別被任命為宰相。

自此,李世民的準備工作完成,完全控制了軍政大權,成為大唐實際掌權人,而李淵被徹底架空。

這時李淵傳不傳位,還有啥區別呢?所以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李淵再次表示退位,李世民這次沒推辭,接過大位,順利登基。

退位之初,李淵待遇還是不錯的,仍然居住在皇宮的正宮太極宮中,而李世民則在太子的居所東宮處理政務——是的,兩人是鄰居。

李世民不敢讓老父離自己太遠。



但是李世民顯然心有不甘,因為不徹底掃清李淵的影響力,他這個皇帝當的就不安心。

所以,他要對父親“打臉”。

首先,李世民廢除了李淵在位時頒佈的大部分政策,然後以他的名義重新頒佈。為的就是消除李淵的影響力。

緊接著,李世民不斷在公開場合批評李淵武德年間的朝政:如“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等。待這些批評言論散佈開後,朝野一片譁然,而譁然的背後自然有人是要對此事負責任的。

誰負責呢?顯然,就是前朝宰相了。當時中書右僕射是李淵的心腹裴寂。

所以李世民消除李淵影響力的附帶成果就是把李淵最信任的宰相裴寂貶的一無是處,說他一切都是仰仗李淵為非作歹。最後,裴寂被貶出京城,李淵勢力在朝中的最後一根釘子也被李世民拔除。


裴寂滾蛋後,李淵也很識相,畢竟他只是個孤家寡人了,不再具有任何影響力。因而他在貞觀三年四月,便自己“主動”提出想要搬家,想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居住。

理由嘛,挺有意思。李淵說那裡“有山林勝景,雅好之”。可實際上,弘義宮原本是李世民的秦王府,不僅很小,而且裡面根本也沒什麼好景緻。他“主動”想搬家,大概率的是李世民讓他搬的。

而李世民逼迫李淵搬家的目的,只是想告訴世人:現在的君臣關係已經轉換了,我該搬進皇宮了,而父親大人,就住到我曾經的那個小房子去吧。

李淵遷入弘義宮後,改名大安宮。

大安宮環境非常不好,一來年久失修,李淵要求把房子修繕之後再搬進去,但李世民不駁回也不採納,擱置;二來大安宮在長安城外,小小的王府與高大的長安城一比,顯得特別的渺小,讓人感到很壓抑。

不過李淵彼時已經失勢,他即便再不想搬進大安宮,終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在大安宮的六年時間,李淵坐吃等死,在女人身上玩命的發洩自己心中的鬱悶。他當時六十多歲,然生育力仍然很旺盛。短短五年時間就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堆女兒。比如滕王閣主李元嬰就是在此期間出生的。

如果算上在位期間生的兒子、女兒,那總計就是17個兒子和13個女兒,生育力可謂是異常驚人。

PS:李淵一共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其中只有5個女兒和6個兒子是在他登基繼位之前出生的。

當然了,李淵孤家寡人一個,他給李世民生的這些弟弟妹妹的撫養費,肯定是歸李世民這個做哥哥的掏錢了。

另外,李淵好動。在武德年間即使他的公務再繁忙,他也會四處遊獵。但是自從成了太上皇后,由於人身自由受限制,他就再也沒有出過宮門。

出不了宮門怎麼辦?李淵就得自己找樂子活動活動筋骨。比如李世民出兵突襲突厥取得大勝利後,李淵就下召,召開宴會慶祝,皇帝大臣都來。然後李淵彈琵琶,李世民在下面跳舞,大臣們舉杯祝賀,一直鬧到深夜……

貞觀六年十月,李世民再次設宴,他在大安宮設酒宴侍奉李淵,與長孫皇后輪流端上飲食及用具在旁侍候,直到深夜才罷席。李世民當時估計是喝高了,想親自為太上皇抬轎輿,李淵覺得不太好,便讓孫兒太子李承乾代勞。



貞觀八年,估計是李世民心中有愧,於是在那一年,他給李淵修了大明宮,想把老父接回長安。(也有人說李世民是借孝順之名給自己修的。因為當時李淵已經病入膏肓,不可能入住了)

不過大明宮尚未完工,李淵就撒手人寰了。


Mer86


李世民一家子都是演戲高手,還是影帝級的,聽說李世民在殺了他哥哥弟弟之後,就向李淵請求原諒,請求的方式就是叼著李淵的乳頭,還被記錄在了起居注上,編成史書流傳後世 ,被當成孝道的典範在頌揚。


自從李淵退位以後,李世民為了補償他老人家,在皇宮裡專門給李淵修建了新的宮殿,還拼命的往他老爹那裡塞錢,塞美女,希望可以有所補償,這也是李淵兩年生了九個王爺公主的原因。

歷史上記載李世民滅掉突厥後。與李淵就會和解,父子倆一個彈琵琶,一個跳舞,父子間其樂融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