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眾所周知,大清享國276年,一共出了12位皇帝,俗稱“滿清十二帝”。但事實上,還有一位在位僅僅3天的保慶皇帝,他叫溥儁,是溥儀的同輩族兄弟,在光緒帝之後即位。

要了解這位保慶皇帝的故事,還得從“戊戌變法”開始說起。因為乾隆晚年的閉關鎖國,清朝開始逐步落後於世界潮流。1840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對準了大清的國門,轟鳴的大炮聲讓沉睡的大清朝振聾發聵。《南京條約》的簽訂也並沒有讓清廷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反而繼續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直到19世紀60年代,清廷才試圖通過“洋務運動”自救,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就可以看出,清廷只是想維持封建統治。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1894年,洋務運動三十年的心血、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被日本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堂堂的“天朝上國”敗於“東瀛倭寇”之手,還輸得這麼慘,簡直是奇恥大辱。不僅是朝廷的大臣無法接受,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有愛國之心的老百姓也無法接受。當消息傳到北京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的耳中後,聲勢浩大的“公車上書”爆發了。為首的康有為提倡變法維新,他們得到了同樣渴望救亡圖存的光緒皇帝的大力支持,“戊戌變法”的序幕就此拉開。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變法一開始進行得還算順利,手握最高實權的慈禧太后也默默支持。雖然她對權力的慾望從未減輕,但她並不希望大清亡在自己手裡。只有大清還在,她才能夠繼續統治,所以她支持這群年輕人。隨著變法的深入,保守派嗅到了危機:維新派和年輕的皇帝要奪權!大家知道,光緒空有皇帝之名,卻也不過是慈禧的傀儡。維新派想要實現變法,必須得讓皇帝成為真正的皇帝,奉慈禧太后為主的保守派自然不會同意。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維新派在政治上還是太過年輕,居然想通過禁軍抓捕慈禧太后,誰知人家轉身就給慈禧打了報告。慈禧一聽便怒不可遏,立即下令抓捕維新派,連光緒皇帝都被軟禁了起來。為變法流血的譚嗣同等六人,在菜市口被問斬,被譽為“戊戌六君子”。力圖拯救清朝的維新派、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就此以失敗告終。讓慈禧最傷心的不是變法的失敗,而是光緒竟然會同意抓捕自己。

當年光緒皇帝載湉年僅4歲,是自己親手推上皇位並撫養長大的。即便不是自己親生的,但作為他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的親姐姐,慈禧是他的親姨媽。有這種血緣上的骨肉親情,光緒竟然對自己下得了手,這種心狠手辣讓慈禧不寒而慄,也讓她寒心。既然光緒以及對自己動了殺心,便留他不得,於是慈禧開始物色人選,準備換掉不聽話的光緒。她看中了愛新覺羅·溥儁,端郡王載漪次子、自己親弟弟葉赫那拉·桂祥的外孫。

光緒二十五年12月24日(公元1900年1月24日),年僅15歲的溥儁被過繼給同治皇帝為嗣,賞頭品頂戴,號“大阿哥”。在慈禧的安排下,大阿哥溥儁進入弘德殿讀書,這是接班前的準備工作。人選定好後,慈禧太后對文武百官宣佈:次年為光緒皇帝舉行禪位典禮,新的年號為“保慶”,由大阿哥溥儁登基。次年正月初一,慈禧命令溥儁到大高殿和奉先殿行禮,這本來是光緒皇帝出席的儀式。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如果一切順利,按照慈禧太后的安排,溥儁不日便能取代光緒成為新的皇帝。朝野上下,但凡是個正常人都能看出來慈禧太后對這件事的勢在必行,身為帝國的掌舵人,自然無人敢反對她。執政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而沾沾自喜,因為新皇帝不會像光緒那般的危險和不聽話。但洋人們的態度卻讓慈禧感到意外,他們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並且堅決抗議慈禧太后的這個計劃。

行帝王廢立之事雖然不合法也不合理,但終究屬於大清的內政問題,無論誰當皇帝、甚至慈禧效法武則天,都不關洋人的事。話雖如此,但洋人顯然更加願意和光緒皇帝打交道,因為他的思想更加的開明。在大清呼風喚雨的慈禧太后,最怕的就是這群洋老爺,幾十年了,她已經被打怕了。隨著各國駐華公使紛紛向總理衙門提出交涉,慈禧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她繼續一意孤行,洋人可能會動手!

於是慈禧授意自己的親信榮祿和慶親王奕劻,二人聯名上奏,請慈禧收回成命,慈禧也立馬就坡下驢。沒過多久,義和團開始殺洋人、八國聯軍眼見著要進北京城,慈禧太后化妝成農婦倉皇西逃。比起自己的性命,誰當皇帝已經無所謂了,所以慈禧便放棄了這個念頭。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慈禧帶著光緒回到了紫禁城,載漪立馬被奪爵撤職。慈禧將縱容義和團的罪名甩給了他,順便還安了一個褻瀆先祖之罪。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作為載漪的兒子,溥儁自然也再也不可能當皇帝,被貶為了輔國公,重新過繼回載漪膝下。滿打滿算,溥儁當了3天的皇帝。只不過前後太過倉促且什麼都沒來得及做,所以後世也不承認他“保慶皇帝”的名號。正因如此,他也是風雲際會的年代“幸運”的人之一,他雖然失去了只坐了3天的皇位,卻安安穩穩的過了一生。

不被後世承認的清朝皇帝:在位僅3天就被廢,卻安穩活到了1942年

即便晚景淒涼,溥儁也比被毒殺於瀛臺的光緒皇帝和當了大半輩子傀儡、被罵作漢奸的溥儀要幸運得多。1942年溥儁病死於塔王府,時年5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