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安徽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

杨杨扬丶


安徽的未来,有囯家科技中心合肥的引领,有长三角一体化的带动,有皖江城市经济带的示范,有纵横交错高铁网络的拉动,应该可以迎来一次发展的机遇期,在提速增效,转型升级,扩模加量上有所突破,用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加速度提升档次。

安徽的未来,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安徽的徽商是历史有名的,安徽的首创宣纸、徽墨、石砚、黄梅戏、徽班、豆腐等等,如今的合肥科技中心,创新和创业共同发力,皖南与皖北齐头并进,看好吧,黄山的迎客松正如安徽,张开巨臂,笑迎八方宾朋。


运河之杨


一、安徽省各市当前整体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基础较弱,但发展速度较快。分开各市来看,目前安徽重点发展的是合肥,芜湖一带,皖北开发较少。

二、不应该单打独斗,抱团发展才是主流。各个省市共同发展,皖北地区属于发展相对落后,开发较多的时候发展更为迅速,皖北的文化底蕴也很高,也应该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这一块!例如老子涡阳 鹿邑之争!

三、交通方面的发展

合肥发展得益于枢纽建设,集合全省之力发展。现在安徽也发展北部,重视枢纽站建设。规划有许多,比如连宿蚌,合青,合连等。徐州也有计划扩地铁到宿州。目前来看,安徽省交通规划重点已经把蚌埠,安庆,阜阳列为发展对象!加上已经获批的皖北蚌埠为核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包括上游信阳,下游淮安都属于共同发展城市

四、经济方面的发展

要依据各个城市的优势方面,来大力发展各个城市!例如亳州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也是华佗 曹操 的故里,以及涡阳县老子 和蒙城县庄子的故里!可以在发展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拜访名中医发展中医事业,再发展华佗 曹操 老子 庄子的文化旅游事业,实现经济 文化方面的发展!


麦田一颗糖


这几年安徽在经济交通城镇基建方面的建设都是可圈可点的,未来的话,增长后劲还是很充足的。在皖中皖南多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背景下,其与长三角其他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也不会差到哪里。而皖北地区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开工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以及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批复,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以蚌埠为核心的淮南、阜阳、滁州等沿淮节点城市的带动下,未来在航运业、交通基建,城镇化建设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在大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地方领导也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有优秀企业落户,给地方经济注入活力,也为地区人民增产创收创造条件。前两天安徽省发改委预估安徽今年GDP有望超过3万亿大关,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就是最好的表现。

下面是皖北县城五河县这两年城南一些落户企业,在这里也为家乡打打广告,欢迎大家到我县投资考察、旅游观光、安家立业。







华东地区有为青年


作为一枚土生土长的安徽人,生于拥有四大奇石之首的皖北灵璧小城,现在在合肥求学,更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这里想大胆探讨一下安徽的规划

首先发挥合肥科教实力,合理转化成真金白银


合肥市是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坐拥中科院,中科大,国防科大,合工大,北航,安大,清华,哈工大……一系列国内顶级名校和研究所!近些年,合肥人均专利含有量全国前列,但是这些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合肥政府应该搭建各种孵化平台,保障这些技术含量很高的中小企业成长为该行业的领军人物!

其次打造中国“硅谷”



安徽皖南地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风景秀丽,并且靠近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这里没有多少重工业,空气环境质量全国前列,特别是又靠近中国顶尖学府!参照美国硅谷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地区,而且紧挨高等学府!

安徽完全可以参照这种模式,积极引进各大科学院所,并大力发展旅游业!安徽皖南国际旅游度假区真的火起来!这也算得上国内文化遗产比较聚集的地方了!

然后皖北地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安徽紧靠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是国内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亟需产业转移!

安徽皖北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适宜布局工业,并且皖北地区大部分的地级市更是人口大市,因此有些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这对双方都是互利互赢的事情!


但是当地政府接收产业转移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拒收那些高污染的产业,千万别因为眼前的一些GDP,而丢失了千金难买的青山绿水。就是一些污染很小的企业,也要深有远见,合理布局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通道有效控制污染源,从源头控制!

最后合肥加大自己的龙头地位



合肥是安徽省会,gdp是零几年的128倍(具体时间忘了),从54年的一个县城,发展到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着“合肥奇迹”!

合肥这些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都是十分靠前的,合肥应该大力支持这些企业,甚至可以开展政府支持!

合肥更应该控制房价,因为房价居高不下,导致每年很多优秀毕业生逃离合肥,政府可以建设保障房:一些技术性人才可以租住这些房子十年,并且拥有合肥户口之后,以租住房子时的价格买入!我想因为这一举措必定会大力吸引人才涌入合肥。


红豆君


安徽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合肥和南京。皖南地区的芜湖 马鞍山 宣城加上滁州已融入南京都市圈,是安徽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而南京被国家定位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后,今年又首提南京首位度,要求以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建设,增强南京跨区域辐射能力,串联长江经济带。规划的宁马 宁滁 宁天 宁和 宁芜城际地铁轻轨和宁宣黄高铁全部建成后,皖南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

安徽的发展关键还在皖北,合肥的辐射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合肥增速虽然排省会前列,总量却太低,对周边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近几年GDP如果不能迅速突破万亿大关,皖北的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进而会阻碍安徽全省的发展。





漂飘12


安徽目前作为长三角产业承接地,未来发展动力相对来说是充足的。但省级产业规划的薄弱又影响了发展的进程,在很多政策上,安徽省推动力度不足,像合肥,芜湖基本上只能靠市域力量突围。也造成大多数地市发展缓慢。

比如前几年富士康落户河南,那可是从省到村摊派普工名额,政策扶持力度大,企业自然快速落地。

安徽的工业发展规模较小,在一些特色产业上,技术层次低,企业规模小,靠低价竞争,发展难,融资难,成长缓慢,比如无为县的电缆行业。

不改变这些现状,人口规模不如河南,政策也没吸引力,安徽发展难上难!

作为安徽人,还是希望家乡发展好!


闸口河边


我认为皖南宣铜宜抱团规划一条东西中轴大通道,池黄重点谋划旅游区,最好将东至划入安庆跨江发展,池州主城区加石台、青阳划入铜陵;皖中滁马芜抱团发展,最好芜马合并成就一个强市达二线,合六一体化发展;皖北亳北宿抱团发展,阜南蚌抱团发展,最卜好拆并淮南、淮北,淮北主城区划入宿州,亳州附近划入亳州;老淮南加凤阳划入蚌埠 ;


三一二木公1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安徽应该加快三大发展:一是以中科大为主导,开展科研创新大发展,将知识创新产权转化为生产品牌;二是以合肥高新区为中心,开创智慧制造业大发展;三是以大别山天然氧吧养心金寨为中心,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大发展,开创宜居养身养心养老城市和文旅大发展:红色旅游与绿色休闲旅游等等。 建议中国科创之都合肥应该修建一条公益性科创地铁,服务科创之都,影响世界。具体科创地铁走向:从宿州路中科大(省立医院)医院一合大一科大东区一黄山路科大火灾试验室一安大一陆军学院一国防科技大学一科大讯飞一高新区产业园一望江西路科大创新一安医大附院一科技先研院一科大新区一蜀寿产业园一新桥机场。服务科创人员,便民利民惠及合肥科创之都!


user9272861103125


就目前来讲,安徽的发展并不明朗。合肥现在之所以发展的快,是因为从国家层面来讲制造业将从沿海向内陆转移。整个中国最缺的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转来转去也都是一些加工组装企业。本来安徽发展的,应该是越来越快的,特别是合肥。可是整个安徽,包括整个中国,房价拼命往上涨,泡沫太大。导致整个安徽的经济处于虚胖状态。想挤掉这个泡沫是非常难的。现在安徽看似发展其实是停滞不前。


灵笼呢


安徽属于华东地区,平原,丘陵地貌,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并且徽商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说明安徽人不缺做生意的头脑和基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植物资源,坐拥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黄山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等等,可以说安徽啥都不缺,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