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杜牧最后找到杏花村了吗?

Kenter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杜牧。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由此,我们不难判断:杜牧出身官宦人家;本人亦很早涉足官场;文学才华出众。这三点是对他毫无夸张和渲染的白描。再结合杜牧的生平、仕途、爱好及轶事典故,我们也不难做出如下判断:杜牧是一个喜欢写作、游历、敢于也善于展露才华的率性倜傥的官宦文人。

我们再来看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学校教科书的译文是这样的: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对这首诗,我们抛开学术式的探究,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不难,除了第一句描写渲染环境之外,第二句的“路上行人”未必指的就是其他人。作为行文的一个交待,说明自己当时的心情有点沉郁而已,或者行路时感到了劳累饥饿。至于牧童告诉杜牧的那个杏花村,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还是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子,对这首诗的意境表达都不重要。

但从诗歌表述上看,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一定不会远,牧童手指之处,一定目能所及,这是其一;其二,一个孩子能够知道哪个村庄有酒,说明这个孩子离有酒的村庄不远,远了作为一个孩子他不会知道。

由此,我们判断,杜牧最后一定找到了那个村庄,而且也一定找到了酒家,他也一定卸下了劳累或者带着沉郁的心情喝了适量的酒。

是不是这种判断来得太简单了?不是。凭杜牧的身份、爱好和性格,到了清明节写一首诗来抒发一下情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既然是清明节,他当然要在营造诗意背景的时候选择与“清明”相协调的词语和意境。文学作品可以写实,也可以由实而虚,甚至完全可以为了抒发心情而“臆造”。所以现代人总是要弄明白是不是真的有杏花村,是没有意义的。至于杜牧是在写实还是在写自己的心情,也是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笔墨去探寻的。作为一个文人写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无须赋予他的作品更多的社会意义,我们知道《清明》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就行了。

所以,抛开写作背景,就诗歌本身而言,杜牧应该找到了杏花村。


漠舟


杜牧的千古佳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让人以为他一定是迷恋山西美酒去汾阳如愿的.其实不然.实际上,诗句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至今还未能确定.

  1. 山西汾阳杏花村

  许多人认为,山西汾阳杏花村是"真正的"杏花村。他们说,这个杏花村位于山西汾阳县城以北,以生产汾酒名扬于世,历代文人墨客曾留许多诗文碑刻于此,咏其酒美景好,而杜牧的《清明》诗更是位列群碑之首--这当然表明,这个杏花村的身份确凿无疑了。 然而经过考证,有人却提出了两个疑问:

  一、据《杜牧年谱》记载,杜牧一生从未到过山西,怎么可能在汾阳喝酒?

  二、汾阳清明从不下雨,有时还要下雪,又何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呢?

  两个疑问切中要害。看来,山西汾阳杏花村不是"真正的"杏花村。

  2.安徽贵池县杏花村

  也有人认为,安徽贵池县杏花村是"真正的"的杏花村。他们说,这个杏花村在贵池县西南,古时也以酿酒著名。杜牧曾在贵池为官两年,期间他爱喝酒、郊游,均有记载。而《贵池县杏花村志》中还收有《清明》诗。这些都表明,这里就是杜牧诗说的杏花村。 上面的理由似乎充足,但经过考证,有人同样提出了两个疑问:

  一、写《清明》时杜牧已经上任半年,他嗜酒如命,哪能不知杏花村去处而向牧童问路?

  二、既然为官,喝酒自有下人服侍,杜牧又何必亲自去讨买呢?

  如此推断,这里的杏花村也不"属实"。

  3.江苏宜兴杏花村

  还有人认为,江苏宜兴杏花村才是真正的"杏花村"。他们的观点是,杜牧晚年罢官后住在湖州,此时杜牧有些萎靡不振,便常到邻县宜兴游览解闷,并住在宜兴十里碑,还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水榭。而据地方志记载,十里碑附近有个村落,四周多有杏树。显然,这里就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遗憾的是,此说最终也被否定:经考证,此地没有"酒家",更不曾有过酿酒历史,《清明》所写情景,与这里一点关系也没有。

  几处"杏花村"均被否定,就有人说,杜牧的"杏花村"其实是泛指,并无实处。《四库全书.杏花村志》也说:"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泛言风景之词,必以一村以实之,则话句反为滞相矣!" 不过,多数人的意见是,《清明》诗中的杏花村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年代太过久远,不辨其真罢了。

  看来,杜牧《清明》诗杏花村之谜,一时还难以破解。

  另一方面,即使诗句中的杏花村不是如今的汾酒集团所在,也不会影响到这流芳千古的佳句作为汾酒的金招牌之一,也没有使得汾酒质量退色.只是身为大文豪的杜牧,在那个文人嗜酒如命的年代,没有品尝过真正的山西美酒,也是一生的




林暮风清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宰相、政治家、史学家杜佑之孙。

题主所问,应该是杜牧所作的《清明》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的清明,即是指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注①)《历书》中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这首诗,是诗人杜牧任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城西)刺史时所作。

池州,向以产酒著名。(现仍有"杏花村酒"、"金牧童酒"、"九华甘露酒"等)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大名和他的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

怎见得?有明代名士林古度(注②)的七绝诗为证:

"郡楼高出秀山门,

古迹今时不可论。

杜牧当年有名句,

独唱城外杏花村。"

另有明代的池州太守顾元镜的诗:

"牧童遥指处,

杜老旧题诗。

红杏添新色,

黄炉忆昔时。

远山凭作画,

好鸟解吹箎。

偷得余闲在,

官钱换酒巵。"

(其中:篪~指的是一种古乐器。

巵~是古代的一种盛酒的器皿)

注①清明节,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比较神奇的是,每年的清明节大多数均为公历的四月五日,少数的是四月四日。(冬至日也是如此,大多数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少数为十二月二十一日)。

注②林古度(1580~1666) 字茂之。福建福清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其父林章,为明代著名诗人、戏曲家。

注③顾元镜 明代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浙江归安人。曾任池州知府?

后记:大学时,老师曾就此诗批讲过,谓该诗可改为十几种体裁。其中,可以改为: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另可改为剧作:(因当时并无小品之类)

时间:四月初,雨季。

人物:行人(人数不论,一人即可成行,另加一牧童)

场景及对话,自由各人发挥…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杜牧找到了杏花村没有

杜牧和杏花村的关系缘自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找没找到这个杏花村,就要看有没有这个杏花村

据说,自明清以来,就有专家学者探讨杏花村的具体地址。

尤其是到了现代,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地理、气候等多个角度,对杏花村进行多方论证,希望把杏花村拉到自己的家乡。

实在是无聊

古人作诗填词时,贵含蓄、忌直白,尤其是在涉及村名、地名的时候,往往以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甚至自己的某种意境来替代。所以,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应该是诗人看到或想像中的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庄或风景之词

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可以理解为:牧童指向的是远处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子

或者说,杏花村是只存在于杜牧心中的杏花村,一个美好的所在。


说不定诗人杜牧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我们想多了。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欢迎讨论


一棹春风一叶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每当杏花初绽或盛开的时节,文人墨客总会油然想起这千古名句。

然而正是这千古名句,引起了数百年来的一场公案———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诗以景明,景以诗传,按理说应该考察一下当年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谁知一经考察,才知号称与杜牧诗中有联系的杏花村,全国各地共有20多个!一说在山西的汾阳,这里不但产酒,且确实有杏花村。一说安徽贵池杏花村说,理由是那里也酿酒,而且杜牧曾在池州任过官,众说纷纭。

我们其实并不用去深究和考证杏花村的真正位置,大概也无从考证,即使考证起来,估计也不大容易。这里我们只说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探讨一下杜牧是否找到了杏花村。

其实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并不是村名,而是指杏花盛开的村庄。我们如果多读一些古典诗词,就可以发现,古代诗人们作诗,对于如村名山名之类地名,诗题和序中一般实用其名,而诗句中却少实用,往往是以景色或特点来代替其名。杜牧的《清明》诗,与许浑、温庭筠等人诗,因为均是春日之作,其时杏花正开,所以多与杨柳对举,指开有杏花的村庄为“杏花村”。宋代名词人周邦彦《满庭芳·忆钱唐》之“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王沂孙《一萼红》之“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显然均指杏花盛开的村庄。

我们不妨自己在脑子里展现一下画面:清明时节,天空下着小雨(如果下大了,牧童早跑回家了),诗人因为赶路,腹中有些饥饿,身上有些寒冷(要不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说的就是他自己),迫切需要一处酒家歇歇脚,避避雨,吃吃饭,喝喝酒。于是,问路边放牧的小童(借问,看来古代文人都是温文尔雅的)哪里有酒家,牧童往前一指,看到了吗,前面不远处开满杏花的村子里就有一家。这个情景一展现,我们就不难推断,诗人找到了杏花村。一因为诗人因为身冷腹饥,雨天行路艰难,急需一处饭店。二是关键,牧童给诗人说过在哪儿了,有了具体的位置和特征。这样一来诗人再找不到杏花村,于情于理,说不通。

故此,笔者认为,杜牧找到了杏花村。看官您说呢?


诗酩旷客


杏花村的文化内涵与诗人的精神寄托

“杏花”与“村”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文化境地——杏花村。杏花村是可寻可问之地,是可饮可吟之地,适合于心灵逗留与释放。在文化的发展中,杏花村成为一个文化港湾,供文人们小憩、风雅。

1、“路上”的无限风景

“杏花村”有一个地理上的存在,而不是“缥缈羽人家”的仙境。春雨小径,风景几何?各人所见,不尽相同。且不说杜牧看见了什么,我们先看杜荀鹤的所见:“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天涯。秋风忽起溪头白,零落岸边芦荻花。”(《溪岸秋思》)看到的是农家垂钓和溪头芦花,他还看到“养一箔蚕供钓线,种千茎竹作鱼竿”(《赠湖上渔家》)的渔家,他自己也“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山居寄同志》),好一片田园风光!这些风光之所以都以垂钓为主题,是因为杜荀鹤自己就住在杏花村的“杜坞渔歌”之处,过的是“竹门茅屋带村居,数亩生涯自有余”(《闲居书事》)的生活。

罗隐所见“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地鬼神师”(《文孝庙》),看见的是曾来其封地游历的昭明太子;伍乔所见“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游郭西西禅院》),看见的是杏花村乾明寺的高僧;黄庭坚“不食贵池鱼,喜寻昭明宅”(《贵池》);清代的袁枚有一首《过文选楼吊昭明太子》:“人间冢嗣恩虽薄,天上文星位不祧。闻说池阳灵最著,夜深时见彩旗飘”,写的是关于昭明太子在杏花村的历史传说;罗隐、伍乔、黄庭坚和袁枚共同关注的是杏花村的文化底蕴。

但同样是看郭西禅院,梅尧臣看见的则是“春梢长旧林,夏雨润新绿”(《西禅院竹》)的新竹;明代顾元镜曾做池州知府,他眼中的杏花村“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篪”;明代进士许承钦在杏花村看见“宝马香车凝望处,垂杨影里出秋千”(《杏花村》)。以上种种,都是诗人在杏花村“路上”所见,足见诗人们的个人感受是不尽相同的。

2、“断魂”的幽深情结

在“杏花”诗中,杜牧“断魂”般地走了,而跟着“断魂”的却接踵而来。唐司空图说:“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杏花》) 盛赞杏花的“品韵”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诗人偏偏为杏花“伤情”的一个文学形象。

唐温庭筠有诗“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 吾乡酒一樽”(《杏花》),见杏花盛开而惆怅,“情为世累”,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感情上的失落,才有了“诗千首”的妙笔生花。温庭筠还有“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经李徵君故





用户4094196029856830


名人效应决定了经济利益!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代大李杜,小李杜声名贯耳。杜牧一首《清明》名传千古,成为绝唱。

今人借题发挥正是利用这首名扬四海的诗词意境达到宣传广而告知效应!

考证这件千古疑案毫无意义,“移花接木"很正常。杜牧作这首诗是在池州任上,显然他不可能指汾阳杏花村。但这并不影响“汾酒"知名度!其实古人喝的酒与今天的蒸馏酒还是有区别的。杏花村在古时各地均有,因为桃杏果木是乡村常见自然风光。诗词是文学作品,琴棋书画,文学浪漫主义讲的是“写意"而非“写真",只要把意境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就可以了。

清明正是春夏交替季节!暖湿气流北上驱走了冷高压,雨水增多,初暖乍寒。行人路上泥泞不堪,十分狼狈。蓑衣难挡不停的雨水,上牙打下牙冷的浑身发颤!故而急切寻找酒店温壶热酒挡寒,恰遇冒雨归来的牧童,于是上前拱手打听附近哪有酒肆可以避雨。这首名闻遐迩的《清明》由此而生。

中国文学来源于生活!其生命力正因为贴近人文自然所以才有了长久生命力!我们可以借杜牧的《清明》诗幻化出一幅幅美丽的中国画。牛背上的牧童跃然而出,栩栩如生。而隐藏在一片杏林之下的草庐酒肆上的杏黄旗仿佛正在向你招手示意!

文化上的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不算什么,而一首诗所带来的生活气息所产生的文化代表了盛唐时代民间的真实生活。

我们今天还能再有这样的文学经典佳作出现吗?

2020.2.27.作于山西太原!


晋A闲云野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据说,杜牧的这首《清明》是他在晚唐会昌四年至六年任池州刺史春游城西杏花村所得。

关于杜牧诗里的杏花村地址,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山西的,因为山西杏花村历来产酒;也有人说它是安徽的,因为杜牧做个池州刺史,且史料也没有记载他去过山西。我更认可第二种说法。

根据《江南通志》和《广舆记》的记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那么,杜牧所说的杏花村,就有很大概率是池州的了。

由此可见,当年杜牧肯定被杏花村的美酒所吸引,并且在牧童指引下到访过这里,并在随后留下了今天广为传颂的这首《清明》。

杜牧是杏花村的一位伟大的过客,他仅仅留下一首诗,但确使一个村庄出名了。





博仁书画


杜牧找到了杏花村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杜牧找到了杏花村!

为什么说得这样肯定呢?

首先看杜牧的这两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祭祖,出来的人一定很多。尽管“雨纷纷”,人们祭祖是不会下雨停下来的。既然这天出来的人很多,杜牧在路上遇到的人也一定不仅仅是牧童。一定有很多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杜牧为什么不问其他的人,一定要问牧童呢?这说明杜牧对牧童十分信任!

杜牧为什么对牧童十分信任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从牧童的神态可以看出牧童是知道杏花村在哪里的!

“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两字表现出来的神态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字表现出牧童的自信,而且准确无误地指出了地点。

第二个原因要从“牧童”这一点来推敲。

唐人吕岩有诗《牧童》,原文是这样写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是谁?吕岩就是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牧童》这首诗,为谁而写?

《牧童》这首诗为钟傅而写!

钟傅是谁呢?

钟傅是唐朝一位地方官,仕途不顺,多次贬官!

吕洞宾这首《牧童》写些什么呢?

这首诗借写牧童无欲无求,舒适、闲逸的田园生活,用以规劝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享受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杜牧身处官场,与钟傅有同样的遭遇,自然知道官场的肮脏,自然也羡慕牧童舒适、闲逸的田园生活。由此可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含义了!

“牧童遥指杏花村”,表面看是因为“雨纷纷”,想找个地方避雨,然后喝点小酒,消除疲劳。实际上是想离开官场,去享受如牧童一般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知,杜牧找到了“杏花村”!

因为除了有牧童指路外,还有吕洞宾这个神仙指路,杜牧能找不到“杏花村”吗?至于杜牧最后有没有去“杏花村”,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山野老人


我认为杜牧最终没有找到杏花村,因为明朝的池州太守顾元镜有诗为证:

"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

红杏添新色,黄炉忆昔时。

远山凭作画,好鸟解吹箎。

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巵。"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晚唐诗人杜枚从长安出发,一路东向安徽池州上任,途经三千里,风烟望五津。安史之乱后,家国如梦中……悲夫多呼儿,城阙荒草深的社会现状,籍景诉情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流传千古的断肠幽恨。诗人以双关之语"路上行人"即代表了自己,又泛指了其它行人,其实这里怎一个断魂了得!于是乎想到酒,借酒消愁,熟不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字,把杜老先生的希望远远的搁浅在草蛇灰线的阡陌上……

所以个人认为,这个“遥"字不但拉长了作者与杏花村的距离,也飘缈了牡老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欲断魂"的路上行人的现实从在,就更加加深了对杏花村的向之往之……由此分析,杜枚最终没有到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