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生平事蹟都有哪些?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後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1、齊國孟嘗君

  孟嘗君中國戰國四公子之一,齊國宗室大臣。孟嘗君姓田名文。田文的父親叫靖郭君田嬰。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嬰從威王時就任職當權,曾與成侯鄒忌以及田忌帶兵去救援韓國攻伐魏國。後來成侯與田忌爭著得到齊王的寵信而嫌隙很深,結果成侯出賣了田忌。田忌很害怕,就偷襲齊國邊境的城邑,沒拿下,便逃跑了。這時正趕上齊威王去世,宣王立為國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並讓他做了將領。宣王二年(前341),田忌跟孫臏、田嬰一起攻打魏國,在馬陵戰敗魏國,俘虜了魏太子申殺了魏國將領龐涓。宣王七年(前336),田嬰奉命出使韓國和魏國,經過他的一番活動使韓國、魏國歸服於齊國。田嬰陪著韓昭侯、魏惠王在東阿南會見齊宣王,三國結盟締約後便離開了。第二年,宣王又與梁惠王在甄地盟會。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田嬰任齊國宰相。齊宣王與魏襄王在徐州盟會互相尊稱為王。楚威王 得知這件事,對田嬰很惱火,認為是他一手策劃的。第二年,楚國進攻齊國,在徐州戰敗了齊國軍隊,便派人追捕田嬰。田嬰派張醜去勸說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罷休。田嬰在齊國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為國君。愍王即位三年,賜封田嬰於薛邑。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生平事蹟都有哪些?

  孟嘗君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孟嘗君。孟嘗君寧肯捨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嘗君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侍史,讓他記錄孟嘗君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願歸附孟嘗君。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孟嘗君與自己親近。

  秦昭王聽說孟嘗君賢能,就先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並請求見到孟嘗君。孟嘗君準備去秦國,而賓客都不贊成他出行,規勸他,他不聽,執意前往。這時有個賓客蘇代對他說:“今天早上我從外面來,見到一個木偶人與一個土偶人正在交談。木偶人說:‘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毀了。’土偶人說:‘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毀,也要歸回到泥土裡。若天真的下起雨來,水流衝著你跑,可不知把你衝到哪裡去了。’當今的秦國,是個如虎似狼的國家,而您執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來,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嗎?”孟嘗君聽後,悟出了箇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準備。

  雞鳴狗盜

  秦昭襄王聽說田文賢能,把他請到秦國,想讓他就相位,但秦國宰相樗裡疾擔心田文奪他的相位,指使他的門客公孫奭讒言於昭襄王:“田文是齊國人,他必定先齊後秦。再說,他的門客都是藏龍臥虎之輩,對秦國的事務瞭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國,秦國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問樗裡疾,樗裡疾假作驚詫地說:“奭說得對呀,田文是秦國的禍害,不如殺了他!”,昭襄王將信將疑,就把田文軟禁在館舍裡。秦涇陽君與田文要好,把真象告訴了田文,並獻策說:“昭襄王寵愛燕姬,只有賄賂於她,讓她在秦王面前求情,就有救”。田文找秦昭襄王寵妾燕姬求情,寵妾索要他的白狐毛皮袍子,但這件袍子已送了給秦昭王,幸好田文有一位下等門客,深夜裡潛入庫房,學狗叫騙過守庫門吏,把袍子偷了出來,獻給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田文放了。但不久,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田文一行來到秦國邊境函谷關,關口規定要雞鳴才放人,由於時辰未到不肯開關。幸好下等門客中有人學雞鳴逼真,帶動其他雞一起叫了起來,田文及時地過了邊關。到了趙國,趙國人取笑他矮小,田文大怒,其門客把取笑他的人全殺了。回到齊國,成為齊相。田文感嘆“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細流納海,累塵成岡”,正是兩位不知名的下等門客救了他,人才不可估量呀。於是,他把這兩位門客提為上等客。後來齊湣王滅了宋國,十分驕橫,要殺田文,於是田文逃到魏國為相,聯合燕國、趙國、魏國、楚國、秦國幾乎滅了齊國。

  田文雞鳴狗盜的故事,史記指是齊湣王二十五年,資治通鑑指是公元前298年,齊湣王三年。

推薦閱讀:北齊開國皇帝高洋 把岳母狠揍了一頓的奇葩理由


  平原君

  平原君,名趙勝(?-前253年),是中國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宗室大臣,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封於平原縣[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相,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於養士而聞名,門下食客曾多達數千人。和齊國孟嘗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合稱戰國四公子。

  政治生涯

  趙惠文王元年(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其後“三去相、三複位”,前後相趙48年,歷經惠文王、孝成王二朝。《史記·趙世家》記,趙惠文王“十四年(前285),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樂毅列傳》也說“以相國印授樂毅”。《史記·趙世家》又記,趙惠文王十八年(前281)“魏冉來相趙”。又記“齊安平君田單將趙師而攻燕中陽,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趙孝成王)二年(前263年),惠文後卒。田單為相”。除此三事之外,皆由平原君相趙。《將相和》中的“相”藺相如與平原君同時代,其實並未相國。

  解圍邯鄲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韓割上黨地與秦,守將馮亭不願降秦,獻上黨十七邑與趙國,欲引趙國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陽君趙豹認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與趙禹商議此事,兩人皆認為可以接受。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去受地,令廉頗領軍駐於長平,引發了長平之戰。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王以趙奢之子趙括替代廉頗為將,秦軍包圍趙軍,趙括投降,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生平事蹟都有哪些?

  秦軍圍邯鄲後,魏安釐王曾令晉鄙前往救援,但後來在秦國威脅之下,令晉鄙在蕩陰按兵不動。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進入邯鄲,向平原君說秦國發兵攻趙,只是為求為帝,勸平原君尊秦昭王為帝,即可罷兵。平原君對此建議猶豫不決時,魯仲連正好遊歷至趙國,入見平原君,請求與新垣衍相辯,最後魯仲連說服新垣衍不再提帝秦之議,平原君於是轉而向他國求援救趙。

  平原君出使楚國,在門下食客毛遂的協助下,說服楚國諦結盟約;同時,平原君夫人為魏國信陵君之姊,平原君遂多次派人前往魏國促其出兵救趙。在平原君動之以情下,信陵君多次請求魏王下令發兵,魏王畏秦,不聽其議,信陵君便依食客侯嬴之議,殺晉鄙奪其兵符,發兵救趙。

  平原君回國時,楚國和魏國援軍未到,秦國加緊攻擊邯鄲,邯鄲告急。邯鄲傳舍吏之子李同提議說:“現在形勢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數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趙國被攻破,你還能這樣嗎,不如讓夫人以下的人都幫助守城,把家裡的東西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守得住,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於是將家財散盡犒賞軍隊,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領攻擊秦軍,秦軍退卻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戰死。楚、魏的援軍隨後趕來,解了邯鄲之圍。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生平事蹟都有哪些?


  殺笑躄者

  一次,有個跛子經過平原樓下,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大笑起來。第二天,跛子到平原君面前,跪著請求殺了這個小妾。平原君答應之後,卻認為這個要求太過分而沒有理會,他的門客因此走了一半。經過查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門客們認為平原君重女色,輕士人,於是平原君殺了這個小妾,親自登門向跛子道歉,門客才陸陸續續的回來。

  利令智昏

  戰國時,秦國派大將白起帶領人馬攻伐韓國,佔領了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泌陽縣),使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北)受到極大的威脅。“上黨守將準備歸附趙國,希望得到趙孝成的保護。趙孝成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平陽君趙豹認為,無故受利,會招致禍殃,以不要為好。但平原君趙勝卻認為,這麼大一塊好地方,不費任何代價,送上門來還不要嗎?最後趙孝成王採納了趙勝的意見,派他到上黨把這塊地方接受了過來,井封馮亭為華陽君。可是這樣一來,把秦國激怒了。秦國又派白起去打趙國,使趙軍大敗。後來,差一點兒打進趙國的都城邯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