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观史
中国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状元,是非常困难的,程度不压于获得博士后称谓。
我们来看看:
古代科学考试分为六等,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第一,凡是读书的人,自动被人称为童生,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前半段。
第二,县试、府试、院试三级差别不大,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这一阶段,就可以当开私塾,教书育人了。
这个相当于全市中考。
第三,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连考三天。考中者,就是举人了。考中举人,就能够当官作老爷了。不过都是县长以下(不含县长)的职位。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第四,会试。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就是贡士了。贡士就了不得了,起码一放官,就是副县长、县长级别。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考。
第五,殿试。会试考中者,一月后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统称进士。但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异,只是称谓不同。
进士就不得了了,以后几乎个个是朝廷重臣。
这个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考试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后了。
古代说,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一半。
所以,古时候的科举,比现在考试,艰难太多了。
董江波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一去马如飞。”
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所有学子的最终梦想。古代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方为"元",而殿试第一名才能称为"状元",能够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么就相当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这在封建社会无疑是最高的荣耀。状元一直都是所有读书人追寻的目标。
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制的废除,“状元”也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现代社会总喜欢将各地高考的第一名称呼为"状元",每年也因此诞生了各种省份地区的文理高考状元,但是封建社会的状元若是在今日,相当于什么学历呢?
这个说实在的没有啥可比性,二者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我们如今的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们现在的学科,就单单拿出数学这一项而言,我相信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的水平可能就要生生碾碎古时候大部分状元。
而古代科举制度考的什么呢?虽然各朝各代的政策不一样,但是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儒家经典(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阅读理解加古文背诵)和诗词歌赋,这个对我们而言有点困难了(背诗我们还凑合,写诗相信没几个人会),最后就是治理政事了,就是考你一个地区发生了大事小情你会怎么处理。这个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毕竟科举的目的都是为了当个官员,需要治理一方。所以二者不是学的一个东西,有点难以比较,若是非要比较的话,就只能够从侧面来试试。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而科举制度自隋唐而起至清末而灭,期间总共有状元六七百余人,具体数目不可考证。一千多年来状元就这么些,可见其获取程度之难,而反观我国目前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人都要万八千人,难易程度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些年来也是特别的多。以2015年为例,博士生总数73100人,硕士生总数574300人。数量远远多于当年的状元。
博士后?2010年年度统计每年已经招收已经过万,咱不要说状元了,清朝每年大约产生一百余名进士,以此为比较,考上进士的难度要大于现代的博士后100倍之多。更不用说什么拔得头筹的状元郎了。而从进士到状元,难度又远大于百里挑一。
由此可见,硬要做比,博士后已是现在的最高学历,但考上博士后的概率仍然是古代高中状元难度的一万倍以上。
历来现实
要问中国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学历,要看看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金字塔结构。
这里先驳斥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童生=小学生,秀才=初中生,举人=高中生,进士=大学生。这么一算,状元就是现在的高考全国状元,也没什么了不起。实际上,这个对比拿到建国初期可能还比较合理,那时候读书人金贵。放到21世纪绝对是大大低估古代科举知识分子的能量了。
先说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门的读书人,不限名额。但是古代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并非人人可行。而现代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初中毕业。所以,古代的童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学生水平。
再说秀才。古代的秀才拥有很多特权。经济上,一个秀才可以免除家里3个人的劳役,还能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粮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责,进衙门可以和县太爷拱手。这在县令百里侯,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的年代是极为厉害的。所以,秀才至少相当于985硕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举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举人理论上如果不继续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报道做官的。虽然是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举人至少也相当于现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进士是三年录取三百个,所有进士都能直接被皇帝面试。进士中水平差的会被安排当县令,水平高的进入翰林院,直接奔着中央领导培训。所以,进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当于中央党校高才班的级别,这已经不是“学历”能够涵盖的了。
当然,进士中的状元,其实未必比其他一甲二甲进士要牛多少。比如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是李春芳,他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但他的同学二甲十二名张居正显然成就比他大得多。
巴山夜雨涮锅
溥仪在退位之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户口时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这个初中和咱们现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样,毕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现在大概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吧。溥仪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样整日以考取功名为目标实属难得,既然一个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状元的含金量,着实会更高。
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到了明清时期各项体系都很成熟了。童试即童生试对应到现在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你要想往上爬,无论年龄多大,都得先参加童试,所以有时间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个老大爷一起考试也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了。那么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学区房的问题了,你得参加中考,按成绩上学校,所以考上重点高中,你算当上了秀才。
秀才参加省级考试也就是乡试通过的便是举人,想当年范进就是如此,乡试考中的举人就有就机会当县令、县丞等小官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接着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老范进又中了),放在现代,这就是大学生的水平了。
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为状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毕竟仅此一人亿分之一的概率。你说他是硕士学历也可以,说博士或者是博士后也没问题。
逻辑文史游
这个还真不好比,首先古代的状元是整个国家唯一一个,分武状元和文状元,也就是说要“过五关、斩六将”成为NO.1的人,也就是说文状元在全国每次考试只有一个;
然而现在不同,现在的教育制度,每个学位有很多人可以获得,并不是说只有一人可以获得,就算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仅仅只有一人。
如果真的要比的话,只能勉强做个比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强制性比较应该是以下对等关系
秀才——高中毕业,称得上有些学问的人;
举人——大学生或研究生,毕竟是在高中生以上的人群;
进士——算是一种类似职称,姑且算是教授级别;
状元——有人说是博士,可是现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倒不如将状元比作是院士;
其实这种很多人认为的划分方式有缺陷,毕竟比较方式不同,所需要考量的方面也不同,比如教育、选拔制度、地位、名声、才能都有关联。
按照现如今的比较,人们习惯性的将高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所以认为古代的状元应该就等同于现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说某某省份的榜首。
说实话,因为国家每个省的高考不一样,考题也不同,如果说是全国性质的高考,那么肯定就会有第一名,甚至和古代一样出现多名并列。
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唯一的状元,可是现如今我们国家并没有这种从全国选拔一个NO.1的考生。
(皇帝钦定状元)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欢迎讨论!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我的回答是:相当于研究生学历。
一、古代考状元的难度
相当难。那都是科举制度决定的,全国每三年就选出那么一颗金种子,凡是读书人年龄不限统统可以参考,想不难都难。至于要通哪些关才能走到殿试,拿到状元,前面朋友介绍得十分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古代考试科目考文不考理
具体考哪些内容不细说,不论哪一级考试都只涉及现在的文科考试内容。也就是说有幸假如你有幸进入殿试,只需要运用你习得的语文、政治、史地、农经等方面的知识完成主考官的提问就好。古代还不能录音,为了方便存档,可能需要写出你的答辩词。皇上看了你的答辩,觉得你写得好你就是今科状元了。
三、古代状元的学历评估
古代状元与今天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没办法比较,硬要评估的话只能从相当的职位上做出评估。古代没有科学院、科研所等一些专业性特强的部门,所以状元的学历并不需要博士研究生那么高的学历。从历史上状元使用结果上来看,科举制度实行以来,唯一一个得过状元后来当了皇上的是西夏的神宗皇帝。其余的状元拔尖点最高也就当到宰相,一般都在省(部)、市级职位上晃荡,而今天在这些级别上任职的绝大多数为研究生学历,也就是硕士。
所以,我认为不比古代的诗词歌赋,也不比现代的语数外政史地,状元就相当于今天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不知你是否同意?
我是牧笛,欢迎点评。
牧笛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可见古人对学历的重视程度。对于古时候的读书人来说读书十几年就为了金榜题名,如果能高中状元更是莫大的喜事。状元在古代可是最高学历的象征。不过话说回来,古时候的状元到底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
“状元”这个称谓是晚清才确定下来的,之前叫“状头”。状元是经过童试、府试、院试等层层选拨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才有资格进京赶考,经过会试之后还要参加殿试。殿试就是皇帝亲自出题,选出其中前三名,分别任“状元”、“榜眼”、“探花”。
普通人要想做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要先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之后,成为进士,才有了做官的资格,其中在殿试中取得第一名称为状元。现在虽然没有了科举,但是却有各种升学考试。因此就有很多人拿现在的各种升学考试与过去的科举考试作比较。这是不可相比较的,古代的科举考试难的多。
古代的时候,那些参加科考的人,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必须熟读四书五经,会写八股文。因此,在古代的时候,即使是秀才,知识也是十分渊博的,远远不是现在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可以比的。
至于举人甚至是进士,那就更加厉害了。在古代的时候,要想考上状元是十分不容易的,每三年才能出一个状元,他必须在全国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而且要综合实力过硬。因为并不是在会试中考了第一名就是状元。要想成为状元,还要经过最后一道考验,那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
经过了皇帝的考验,才有机会成为状元。其实古代是成千上万的人最后只取第一名,称为状元,今天的高考制度,是各个地方的优秀科目的得主,要是真的要给这些名称排号的话,那大致应该就是这样了,状元:便是各个区域范围总成绩第一的人。举人:高中时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全部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资格去高考的,就是举人了;秀才:高中生、至少初中毕业生才可以算秀才;进士: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
古代说,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一半。
每位状元基本上都会被天下人所熟知,而且直接从六品管开始做起,晋升的渠道和工作内容也都和其他官员不同。
这也是跟现代最大的不同,可能现代的博士生没几个是为了当官才去读博士,首先理想上的选择就不同。但古人也没其他的选择,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权利在他们心中才是最值得向往的东西。状元都是一群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也能帮助一个国家更进一步。
但是古代的考试可没有这样的简单,大部分只取几个人,所以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先进,但是依然还是有不足之处。
独秀文苑
古代状元的价值是现在任何学位都比不了的,博士学位很牛吗?这都9102年,还有谁家小区里没住着博士,还有谁家村子里没出过博士?都这种普及率了,还有什么好牛的?
但是古代的状元就不同了,有许多州府县在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都没出过一个状元,其数量上的稀有程度直逼今日的大熊猫,一千多年里的累积状元数量只有700多人。
在古代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社会各阶层之间几乎是不流动、不变化的,周代礼制基本上把下层进入上层的通道锁死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完全是这样。天子是老大,下面是诸侯阶层,再下面是卿阶层,再再下面是士阶层,最后是平民和奴隶。
各阶层之间原则上只允许横向流动,下级阶层向上级阶层的跃迁最好想都别想。平民和奴隶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一个办法,祈祷吧,祈祷彩票开奖时能选择你投注的号码。
这种状况直到汉朝时期才有所改变,从民间底层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开始实行,举孝廉、举秀才这样的上升通道开始运转,虽然其公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差的,但聊胜于无吧。
可是就这也好景不长,魏文帝曹丕搞出了一个叫做“九品中正制”的名堂,把人的家世背景作为首要的选拔标准,由此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品压一品,阶层上升的通道又被锁定了。
这种局面直到隋朝建立才得到改变,皇帝为了加强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入囊中,用“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考试这种唯成绩论、无差别对待、至今广泛沿用的极端公平的方式,才第一次在古代全面确立了起来。
科举制度中的秀才、举人、进士,都有各种名堂的特权。
秀才、举人可以免交税粮、免服徭役,犯了罪还享有豁免权,要到省里请学政把他革除功名才能进行刑罚。现在数以千万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拥有者,如果给他们这些特权,社会就乱套了。
进士的特权就更大了,一般是正县级(县令)起步,二甲进士大部分留京做官。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铁定进翰林院,将来的上限是宰相、首辅、大学士,最差也是侍郎、巡抚一级的大员。
这么来比并不是讲现在的学位没有意义,只是说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人才成长的路径越来越多元,像状元这种集大成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读历见闻
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而中状元者也不代表学业就此终结,还有诸如翰林院大学士等具备“学术研究”性质的官职,与“学历”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举考试中以名次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次考试皆为第一叫连中三元。
状元的阶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苏洵古代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参加乡试资格的,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还要经过两次考试才行,代表着受过初级和中级教育,与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读书人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官办书院学习后,要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晋级考试,即童试。这种考试就是获取进入地方官办大书院继续学习的资格,也是为了获取日后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就好比如今的学生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童试后的读书人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通过童试之后,儒生基本上就会进入地方的大书院继续深造,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试做准备,这里的第二场考试就是为了获取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院试,也叫做府试,院试就只有获取儒生资格的人才能参与,而通过院试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秀才”,也叫“生员”,相当于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经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经进入士大夫阶层,享受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轻易用刑的特权,也算是国家为了保护这些人才储备,“秀才”中成绩最好的“廪生”还按月发给粮食补贴。
“秀才”可以赶巧在当年就参与乡试,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等个几年。乡试一般三年举办一次,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试乡试中,如果通过便成为了“举人”,也就是意味着被荐举之人。乡试里边的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亚元,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中举之后,便可以参加会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省考,这里就不单单的是学历了,而是要进入更高仕途的考试,通过会试后便成为贡士,是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第一名则是会元。贡士的名额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这就是全国最出类拔萃的300多人,并且算是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
状元的诞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到了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我们常见的词“进京赶考”,也就是参加皇帝亲自举办的殿试,这就相当于国考中报考央部级单位,但还要高出太多规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亲自阅卷。殿试成绩一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也叫传胪;中此三甲的贡生通称为进士。在进士评选出来后,会用黄纸书写下来,称作黄甲,也叫金榜,因此中进士也被称为是“金榜题名”。这些取得进士功名的人,朝廷会直接授官,但要根据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有些进士一生都没做官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进士科考试在不同朝代均有变化差异,但大致主要有三场。以唐制为例,第一场是贴经,内容大致就是诸子百家经典中词句的填空题,这种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还保留着形式;第二场是诗赋,是由考生自己作诗、赋各一首,相当于如今的作文题,这也是展现考生文采的重要环节,有些喜欢诗赋的皇帝会因为考生的文采调整最后考试的排名,如唐开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诗赋争得了状元;第三场是试策,以时务为题,考察考生治国之才,这种考试也是相当重要,特别在于明君圣主面前,能够陈明时弊,提出对策的考生最受青睐。
这三场考试在唐朝时都是一场定去留,实行淘汰制度,有一场考砸了,就排除在状元之外,而坚持到最后一场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时期,殿试则以策、赋、贴经、墨义这四场并试的方式进行,待四场考试的总成绩下来后才定下最终排名,显得更为公平。而在殿试中,皇帝会设置专门的“读卷大臣”来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这前十名中亲点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产生出了状元,这里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状元的名分
现今根据史料可查证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经历了千年之久才记录下了五百多人状元及第,所以说能考上状元是相当了不起的,在民间还将状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举也成为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最佳途径。
古代状元起初代表着学识和能力,也是朝廷选贤任能的途径,能考取状元基本上也就会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如唐代的状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书。而清代,状元中官至一品尚书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经因科举未中还被李鸿章等人拿作排挤他的说辞。明朝的官员阶层里,还会以进士考取的年份来划分档次和辈分,可以说是相当看中科考出身的。
历史上有有诸多有名的状元,比如文天祥、谭翤同等,但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文豪难中状元,唐宋两代共产生了265名状元中,虽有王维、贺知章这样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无一人中状元,还有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为历史上独特又奇怪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状元的意义更倾向于政治人才的选拔,除非在皇帝喜欢文学的时代,否则文人挂冠就显得难度很大。
综上所述,状元并非是学历的象征,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状元饱读诗书,通晓古今,是知识渊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义在于朝廷的政治官员的选拔,而非学术人才的选拔。而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状元,特别是“八股取士”的阶段,形成了“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尴尬局面,而又因为皇帝根据喜好钦点状元,也包含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
棍哥观史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的喜悦,这也难怪。古人的四大喜事之一就有“金榜题名时”。
而今我们在高考之后在各省也会统计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那么古代的状元放在今日来看到底是一个什么学位?古代的科举考试类似于今日的高考吗?
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要说状元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就要先看看状元背后的科举考试和现代的教育考试类不类似。
两者一比较还是有些区别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当今的考试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还是“考研”、“考播”都是考察学生的学业综合水平,侧重的是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则是学科众多,重视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而古代的科举呢,考察的内容就比较单一了,唐宋时期科举分为进士和明经两科,前者侧重于考察儒学经典和策论,后者侧重考察诗词歌赋,到了明清两代则是以八股取士,考试内容主要也偏向了四书五经。
从考试目的上看,现代教育主要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古代教育,不仅是选拔人才,更是为了选拔官员,所以古代考试相当于是学业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综合,在古代,考得好就是直接工作包分配哦!
对比完了考试内容,我们也大概清楚了状元的作用,一则表示在文化圈里面,他是学习最出色的,已经到了顶尖的水平。二来人家凭着这个头衔是可以立即有一份工作的。
如果真要是拿个学位来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状元比作今天的博士,因为一般状元在古代会被皇帝点名进入翰林院,那可是国家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类似于今天国家级的科研院所。
不过现代光是中国高校的博士就有几万人,和古达的状元比,那数量上不止多一点点了,就拿清代来说,一榜也就出百把名进士,而状元、榜眼、探花也就三个人。而中国古代,文武状元总数也就七百多人,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这些读书人绝对是人中龙凤。
如果说现代的博士穿越回古代,在仅有的教材下学习,这些博士不一定比人家学的好,甚至能有个“秀才”或者“举人”的功名,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网上传的拿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来划等号的比方是没啥可比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古代,即使是高中状元,也不代表在同科进士中就一定是能力最为出众的。毕竟状元是由皇帝钦点,皇帝个人也是有好恶的。
所以同科的进士中,状元的官做的不一定比后面的人官大,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比如明代弘治三年状元钱福,考中后不满官场,三年后就告病回家,做官最终也就是个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同期的三甲袁宗皋则是一路官升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