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線上教育的網課真的有效果嗎?是不是以後都可以上網課了?

玩藝小學生


第一個問題,線上教育是有效的,但是肯定沒有學校裡面授課效果好,只是在特殊時期比不上課效果好。線上教育對學生的自覺性要求很高,如果學生比較自律,線上教育是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節省了很多資源;自律性稍微不好的學生,第一天能老老實實的坐在電腦旁,上著上著就有了小動作,第二天就有可能躺在沙發上上課了,邊上課,邊吃東西,注意力不在聽課上,這種情況,效果一般。要想有好的學習效果,這要求各方面的配合,家長監督學生,老師備好課,讓課程更適用與線上教育,更有趣,更生動,讓學生隨時參與課堂,提升學生的存在感。

第二個問題,以後會不會都上線上課了呢?這個肯定不會,線上課永遠無法取代傳統教育模式,面授課更好對學生統一管理,更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結協作能力,為人處世能力,學生的親身體驗在網課上是無法實現的,所以,疫情過後,美好的校園生活還會繼續。

通過這次全國範圍內的網課反映出了諸多問題,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學習效果,這也是網課的痛點,這次疫情以後好多培訓機構的網課基本上會被冷落了。






香山yellow哥


我是一名鄉村中學的老師,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延遲開學,學校要求老師開始線上教學。很多老師都是第一次以網絡直播的模式授課,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學校前期已經進行了兩個星期的試驗,對於線上授課的效果以及它的發展前景,我是這樣理解的:

線上授課,很考驗教師的“定力”

線上教育,無論是“錄播”還是“直播”,它都把教師授課的現場暴露在更大的受眾面前,除了學生,可能還有領導、家長在“偷窺”。所以,儘管免去了課堂教學中要維持課堂的環節,但也額外給教師增加了心理壓力。每個老師的性格、教學風格都不一樣,那些沉穩內斂型的教師如果要直播授課,相信必定是坐立不安的,在誠惶誠恐的心態下授課,那麼教學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也就是,不是每個教師都適合網絡授課。

線上授課,最關鍵的是學生的自覺

平常的學校課堂教學,在有老師“鎮場”的情況下,尚有學生不專心,如果是遠程網絡教學,那學生的專注度更是難以保證。當然,那些成績好、有上進心的學生是會認真聽課的,但那些沒什麼學習目標的後進生,就純粹是在搗亂。在我們的直播平臺,有一個“聊天”的功能,本來是設計用於師生互動的,但從現實來看,完全淪為了學生之間“吹水”的另一個微信或者QQ,才開播幾分鐘就有學生喊著要下課,甚至有些直接粗言爛語的,這無疑還影響到了那些認真的學生甚至老師的講課。而且,還有些學生“不告而別”隨意離開課堂去玩遊戲、瀏覽網站。所以,網絡授課如果沒有家長在旁邊監督,對中小學生來說,很難有那種自覺和專注,學習效果就打了個很大的折扣!

未來網課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

其實網課早就存在了,網課有其特有的一些優勢,很多人也通過網絡去進行學習。但是,學校教育也有網絡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或許將來網課會變得越來越流行,但它的地位絕不可能蓋過傳統的學校教育,它頂多是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以後,我們都可以上網課,但是,沒有人可以離開學校!


曉禾老師


我從事英語教學多年,我認為,完全代替線下教育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針對英語教育,對於少兒培訓來說,老師更重要的並不是講授的知識,而是要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這段時間大家在家裡上課,明顯可以感覺到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有老師在旁邊那麼專注。

不過我對於線上教育還是報以積極的態度,因為有些孩子主動性比較好,或者是家長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學習。那麼這樣線下教育也是線上教育的一個非常好的補充。


用戶99237945723


通過這次疫情,線上教育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各種線上教育機構曝光率日漸陡增。但是否有效,這個問題我們得一分為二的去看待。

1.首先我是一名中學老師。這個假期也著實過了一把主播癮,前期很有新鮮感,同學們跟著也挺好。但是,我慢慢的發現,網課使得學生兩極分化更為嚴重,自覺的學生會越來越好,網課正好可以踐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但是對於那些基礎差,不自覺的孩子,這就放羊了,或者說孩子自己學的也迷茫了,他們無法得到及時反饋,無法體會到老師的關注,這樣長時間下去,學習動機就會越來越弱。

2. 網課無法避免成為老師的一言堂和滿堂灌。連麥和公屏發言太有滯後性,無法形成有效互動。老師和學生沒有眼神的交流,根本無法判斷學生是否聽懂,是否有問題。最終導致老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

3. 我尤其想說,線上教育某種程度上可以發揮一部分線下教育功能,比如授課,答疑等,而且還衝破了空間的限制。但是說到教育,本質是人與人的交流,心與心的對話,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的過程。線上能做到麼?它只能發揮一部分授課的功能,但是它無法取代線下教育。

綜上所述,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您說它有效嗎,那肯定有,對於一部分學習能力強,主動性強的孩子可以解決知識層面的問題。但是對於中等生,後進生,線上教育可能連授課的功能都達不到,更不用說教育了。

最後,希望疫情早早結束,期待我們能迴歸校園,期待再一次聽到伴著日出的朗朗的讀書聲。





三井瘦Daniel


首先第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線上教育的網課是有效果的。

我認為讓孩子們上網課的優點大於缺點,主要有這幾點的原因。

1.網課降低了學習的成本

相比學校當中一個老師一堂課最多給三、四十名學生教學質量,網課實在是解放教師的有效途徑。

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已經把一套課本上研究了幾十遍,他們舉手頭足之間展露的風采都可以通過網絡的平臺展示給全國各地的學子。

不需要千里求學,我們一樣可以聽到高校名師的教誨。網課這種教學手段,實在是廣大學子的福音!

2.相較於線下學習,網課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校裡的教育,是老師面對面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一節課當中,老師的課堂提問環節,也總是針對到成績中游的學生。因為考慮到到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情況,老師往往儘量將教學目標設定到中等偏上學生能夠理解的程度。

網課就不用這樣,由於授課平臺可以提供智能的打分機制,所以老師在課上提出的問題,完全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同學。不僅僅是數字,甚至是學生書寫的漢字、單詞,讀出來的語調、單詞發音,平臺都可以識別和評分。憑藉大數據提供的便利,老師完全可以隨機應變,檢驗自己教學上的不足,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形成了“全民網課”的一種大環境。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會長久地維持下去。網課比較適用於自律性強的學生。對於自律性稍差的人來說,網課不過是佔用手機內存又不捨得刪除的“明天的計劃”。

對於自律性強的學生來說,網課明顯要比學校上課更加便捷有效。學校中的課程僅僅是為了普及基礎教育,而網課涉及到的知識就不僅是課本上的內容。網課的教學範圍非常的廣,對於知識的理解比學校中更加深刻,更適合優等生來訓練自己的能力。

其次,是第二個問題,我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以後網課這種形式一定會繼續存在,而且會受到各界人士的推崇,大家都可以上網課!

但是我必須指出,網課只適用於少數重視學習、自制力強的學生。如果你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那麼你上網課可能堅持不了幾天。而且,學生上網課應該是一種自願的行為。畢竟,網絡和手機作為人與人之間友好交流的媒介,不應該被枯燥的教學填滿。

總之,我對於網課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也相信,因為這一次“停課不停學”,在家中上網課的機會,未來的網課一定會更加專業,更加精彩!


蓮池微課


作為一個有著多年線下機構教學經驗和正在進行自媒體制作的網課老師,對你的問題,我想談一點自己的真實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網課的“利”

線上教育可以填補教育資源的不均、不足,說白了就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一個有效手段。拿我做網課的初衷來說,主要是考慮到學生的痛點與需求。

學校的老師在授課時都有教學進度要求的,某種程度上他們都在“趕場”,一堂課45分鐘,該講完的內容必須得講完,再想深挖一點就沒多少時間了,沒辦法講得特別透徹。學生聽完之後,肯定有一部分還沒聽明白的,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學生課後做練習,不懂的繼續不懂,問題不斷積累,最後等著他的就是厭學了。

學生的問題怎麼辦?藉著互聯網的浪潮,線上教育應運而生!網課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各種資源撲面而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名師都可以為你服務。關鍵是,有些老師講的課確實還不錯,有些網絡名師之所以能火那也不是偶然的。

我認為,網課不應該是簡單的重複,不能把課堂老師講過的再講一遍,那樣沒有意義。我們應該做學校課堂老師的替補,把他們在課堂上“遺失的美好”補回來。

一堂好的網課要直擊學生痛點,掐準學生的薄弱環節和易錯點、疑難點,不要繞彎子。學生在學的時候,也應該有針對性的吸收。

二、網課的“弊”

一是網課難以真實再現線下課堂環境。不管是直播還是一對一,隔著屏幕總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錄播就更別說了,但是錄播有錄播的優點,這是題外話。

二是聽網課需要學生高度自覺。最近疫情期間,很多孩子上網課走神的毛病就顯露無疑,家長們叫苦連天。一般來說,高年級的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學習網課的效果,普通比小學和初中低年級的孩子要好,但也不絕對。只要是孩子自己想學,不管什麼課都能有好的學習效果。

說完上面這些,題主的問題基本上回答清楚了。至於題主說的以後是不是隻需要上網課就OK了,我認為不是。還是那句話,網課可以作為學校線下課堂的“替補”,不能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

最後慎重提醒一下,學生們在學校還是要聚精會神把課聽好,做好課堂筆記,勤于思考,勤於動手,確實不明白的,課下聽聽網課,或者與老師或者同學交流,只有這樣,才能進入一個良性的學習狀態。


筷子物理


對於線上教育有沒有用,效果怎麼樣,通過這次的疫情我想是很多家長以及學生對這個問題都在思考與迷茫之中。從現在科技以及互聯網的發展來看,這次網上授課不僅是一次新的嘗試也是對教育的一種新的探索。我想表達我的觀點是,直播網上授課≠現場授課。雖然說是形式上看來便捷了,突破了傳統,但是其中也可能會對學生和老師造成很多困擾。但是我不反對也不贊成,原因是我想上網課的針對群體是不一樣的。在中國的基礎教育中,從小學到高中的教學模式是一樣的,都屬於引導應試教育。老師會幫你做好學習規劃,按照這種模式去學習。如果讓這種年齡段的孩子去上網課,可能很多學生的自覺性會變差,效果也不理想。另一方面給老師也增加了負擔,家長也需起到一個監護作用,不僅是從人力物力來看都是不會長久且不理想的。還有一點就是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是不可替代的,雖然網上直播也可以語音,但是效果不佳。然而對於大學生來說呢。網課效果怎麼樣,我們都知道大學的教學模式是和高中初中有所不同的,區別在於大學的教育模式是自主學習。一定要學會自己學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獨立,獨立學習的這種能力是每個大學生的應該具備的。返觀現在大學生畢業為什麼會找不到工作,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適應或者說他們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老師教授的內容都是理論基礎層面,如果你需要取得成功,那麼課下你要自己去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這樣你才會有所收穫。大學培養的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所以說網課對大學生來說已經沒什麼問題,因為大學本省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我想真正想去學習的人,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不會因為哪種形式的學習而對他造成影響,同樣的這種學習對於大學生來說可以能更能發揮出他們自己的創造性。所以不管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都是同等重要的,應該線上教育可以使人們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


已重置


你好。我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疫情期間正在開展線上教育。關於線上教育的效果主要看以下幾點:

1、學生要自覺

線上課程相比較線下課程少了很多互動,老師在上課的同時無法準確知道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課。此時學生的自覺性就非常重要了,能靜下心認真聽課的學生是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的。

2、家長要配合

學生離開了學校,也就離開了規律的作息。對於學生來說,沒有了規律的作息,是很容易懈怠的。此時如果家長可以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讓孩子規律作息是非常有效的學習途徑。如果家長能以身作則來陪孩子一起學習,那孩子的學習必將是事半功倍。

3、老師要成長

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讓廣大老師被迫開始了線上教學。線上教學畢竟有別於線下教學,作為老師一定要多學習,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

4、線下教學為主

疫情結束後,線上教學可以作為輔助。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成長還是要回到教室。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亮劍教育許老師


作為一個因疫情進入網課的新手老師,我來談下網課的看法。

網課的效果有兩面性,其實還是主要看學生的自律能力。

1.缺少了課堂上老師的盯著,在家裡上課學生會有很大的自由性,網課缺乏和學生的互動。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感覺沒老師在身邊,更加鬆懈。再加上學習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在身邊,這部分學生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2.對於一部分自律性強的同學,影響不大。

首先,網課老師一般會把課件做的非常充足。這樣上課原本跟不上的同學,可以通過回看課堂視頻,加深理解,筆記的及時整理書寫。反覆觀看後,再加上適當的練習輔助。這部分孩子成績依舊不錯。

因此網課也好,課堂也罷,孩子的自覺,自律依舊是很重要的環節。[祈禱]


無錫數學崔老師


就目前情況而言,線上教學只是無奈之舉,為了保證我們學生群體的健康和安全,這是最穩妥的辦法。但是從很多地方開展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網課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學生老師交流不暢,以前都是面對面交流,現在隔著屏幕有些問題很難解釋清楚。然後是老師平時都是黑板寫字教學或者對著屏幕用激光筆教學,現在卻要跟主播一樣,真的是很不適應。再就是網絡信號有時候會不穩定,會出現卡殼斷音的情況,這樣學生跟不上節奏。最後就是作業佈置之後,老師也不方便批改或瀏覽。

當然面對這些問題,很多老師開始都會不適應,都會有問題,但是隨著線上教育的進行,他們也會去想各種辦法去改進其中的不足。我相信一段時間後,情況會得到很大改善。

這種教學方式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畢竟這樣對學生眼睛是一種傷害,也確實比不了面對面的教學效果。等到疫情徹底過去,學校就會恢復學生的學校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